人類生活在廣闊的太陽系內,離開太陽系,還有著一個更廣闊的世界,但因為人類還不具備離開太陽系的能力,人類只能被迫生活在地球上。但也沒有委屈人類,畢竟地球生態環境在宇宙中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人類畢竟對自己所處的環境充滿了好奇,未來離開地球,探索宇宙也是勢不可擋的。
宇宙是神秘的,未知的。儘管宇宙中存在著億萬顆的恆星,但宇宙依舊漆黑一片。哪怕太陽系內,同樣也是黑漆漆的,可是在太陽系生活的銀河系中,竟然存在著一個尤為明亮的天體,比太陽還耀眼,哪怕太陽在宇宙中不值得一提,但對於人類和地球來說,也是尤為明亮刺眼的,可是銀河系中4000億顆恆星,卻照不亮銀河系。銀河系的中間會存在著什麼呢?
不僅明亮如斯,銀河系中所有的天體也在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似乎有股不知名的力量在引導著數千億顆的恆星。其中也包括了太陽。哪怕太陽距離銀河系很遙遠。
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20萬光年,總質量約為太陽系的2100萬倍。而在太陽系內,太陽的質量佔據了99.86%以上。以至於所有行星衛星都圍繞著太陽旋轉。但銀河系天體的質量相比太陽大得多,卻依舊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可見銀河系的中心力量有多深不可測了。
由於銀河系的中心有大量氣體溢出,科學家傾向於中心並不是一顆質量超大的恆星天體,而是一個巨型的黑洞。尤其中心地區還時不時地釋放出無線電波。銀河系的中心面積極為廣闊,是太陽系的1萬倍,中心的厚度都達到了1萬光年。雖然附近圍繞著數千萬顆的恆星。但其實距離甚遠。銀河系的中心地帶一片荒蕪,在大約3萬光年外,許多顆壽命超過100億年的恆星才密集起來。相比較太陽而言,這些恆星更長久,幾乎在銀河系誕生時起,就陪伴銀河系走過了一百多億的時間。可是卻也不敢靠近銀河系的中心地帶。可見銀河系中心的力量不僅龐大,還讓人感到畏懼,若中心是黑洞,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沒有恆星行星出沒,畢竟都被它吞噬了。
銀河系中心黑洞被稱為人馬座A黑洞。附近的天體的密度是太陽系附近天體的萬倍。因為如此,才讓銀河系中心看起來明亮異常。但也不過如此,若是再靠近人馬座A黑洞一點,將會被人馬座A黑洞吞噬的乾乾淨淨。
人類應感到慶幸,黑洞釋放出的無線電波,伽馬射線不會傷害到太陽系內的行星。才給了人類孕育文明的時間。也不知道人馬座A黑洞哪一天會醒來。但科學家還有一種說法,稱越靠近銀河系中心或更容易孕育生態文明。而人類之所以找不到外星文明,或也因為距離銀河系中心太遠的緣故。不知道大家對此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