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它是當地人曾經最佳的「看門犬」

2021-01-13 奇物紀

1860年,生活在倫敦動物園的一頭斑驢撞牆死了,原因是難以忍受長期的牢籠禁錮。1883年,世界上最後一隻雌性斑驢在阿姆斯特丹動物園裡停止了呼吸。人們忽然間意識到,從此再也見不到這樣一種很是特別的動物了。是誰讓它們走上了這樣一條悲憤的道路?答案是盲目自大的獵殺者。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動物走向瀕危,甚至走向滅局,雖然我們在它們數量不多的時候,對它們實施了全方面的保護,但是盲羊補牢的慣性操作終究難以讓它們回歸正常,或者說幾個的保護組織終究難以抵抗龐大的掠殺者。

斑驢,曾經是非洲大陸上最為特別的物種,一般而言體長為2.7米,重量達到410公斤,尾巴的長度為1米左右。它們的前半身像「斑馬」,而後半身像「馬」。正常的斑馬全身都會不滿白色條紋,但是斑驢的條紋僅僅只分布在前半身,甚至它們脖頸上方的棕毛也帶有斑馬紋。它們的後半身為黑色,沒有條紋。此外,它們的腹部和四肢是白色的。第一次見到的時候,你可能真的會感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竟然世界上曾經還存在這般奇特的動物。斑驢的脖子和頭部都比較長,眼睛在腦顱的後方,如此一來它們所得到的視野就會比其他的動物更為廣闊。而且它們的視覺很是厲害,完全不輸貓頭鷹或者是狗。

曾經在非洲廣闊的大草原上,我們可以見到它們飛馳的身影。它們的進食量很大,一天當中有60%的時間都在覓食,儘管有時候天色已晚。不過,它們覓食的時間越長,也就意味著它們出現在天敵眼中的時間就越長。在非洲偌大的大草原上,獅子可是稱霸一方的王者,肉質美味的斑驢自然在獵食的菜單當中。那麼如何去應對如此兇猛的敵人,從而在大草原當中存活下來呢?斑驢的秘訣是和其他的動物站在統一戰線上。鴕鳥和牛羚的天敵也是獅子,無論拎出來哪一種動物,單獨和獅子對抗都是死路一條。但是如果它們三者共同合作,鴕鳥提供絕佳的視力,牛羚提供敏銳的嗅覺,斑驢則提供強大的聽力,一有危險臨近,互相告知,走為上策。所以,在兇險多惡的大草原上,斑驢很少被天敵成功捕捉。

但是無論怎麼聰明,它們始終逃脫不了人類的魔爪。首先發現斑驢存在的霍屯督人,斑驢展現出來的機靈警覺很是受它們喜歡,所以霍屯督人就將斑驢馴服,不僅可以看門看家,還可以幫助人們搬運貨物。如此一來其實斑驢的生存也沒有受到什麼威脅。但是英格蘭人來到之後,斑驢的命運開始多舛。英格蘭人使用當時最有殺傷力的槍枝或者是其他的火器瞄準斑驢,得到斑驢之後將其皮毛割下售賣,大塊的斑驢肉或是煮或是燉。大規模沒有限制的獵殺,斑驢消失了。

相關焦點

  • 馬和驢交配出來是騾子,那斑馬和驢交配,後代有生殖能力嗎
    豹獅獸還有就是斑驢,斑驢是斑馬和驢交配而成的產物。頭像驢,身體像斑馬,身上還長著斑馬的斑紋。斑驢是很罕見的雜交動物,因為驢和斑馬的染色體不相容,所以成功誕下的斑驢很稀少。按照這種斑驢來看,斑馬和驢雜交而成的那種斑驢,應該叫做斑驢獸或者驢斑獸。我們現在要說的,就是這種野生的斑驢。這種野生的斑驢,又被稱為半身斑馬、擬斑馬,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也就是說只有前半身是有條紋的,嚴格來說是普通斑馬的一個亞種。如果看到斑驢照片的話,你一定會認為這肯定是PS的,世界上哪裡就這麼巧有這種動物了。
  • 斑驢 (已經滅絕的斑馬亞種)
    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是南部非洲一種動物,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滅絕於1883年。現時科學家通過克隆技術,期望能夠把這種已滅絕的動物重現世上。外形特徵
  • 消失的生物——斑驢,不是斑馬和驢犯的錯
    斑驢,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是南部非洲一種動物,斑驢生活在非洲廣闊的草原地帶,在南非從好望角到奧蘭治的遼闊草原上,曾經一度在南非的開普省和奧蘭治自由邦南部大量出現。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人們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滅絕於1883年。
  • 斑驢:你見過這種半身斑馬半身馬的動物嗎?
    曾經一度在南非的開普省和奧蘭治自由邦南部大量出現。人們通過斑驢身上前部僅有的斑紋與其它斑馬區別開來。在它身體的中部,條紋褪色變黑,條紋內部空間變寬,前肢是普通的棕色。它的名字源於科伊科伊文,是個擬聲字,據說和斑驢的叫聲相近。1788年,斑驢最初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物種被人進行了分類,被稱之為馬科類斑驢。在接下來的大約50年中,許多其它類斑馬被博物學者和探測者所認識。
  • 斑馬也是馬,為什麼沒有人騎它?
    雖然現在社會的交通工具越來越具現代化,但是說到馬,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坐騎,聯想到最早的馬車,大家就能明白馬的作用。但是還有一種馬,斑馬,大家就表示非常的疑惑了,為什麼同樣是馬,然而卻沒有人去騎它呢?有考古記載,人們早在6000年前的時候就已經把馬馴化成了坐騎,而「自帶紋身」、非常炫酷的斑馬為什麼就沒有成為人們的主流坐騎呢?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的了解斑馬。其實斑馬的本性是非常兇殘的,因為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在那裡,大型食物動物遍地都是,數量極其的多,所以它們的性格也是特別的暴躁。
  • 前半身像兔,後半身像鼠,以皮毛柔軟漂亮著稱的龍貓!
    它的身體看起來很笨重,但大部分都是長毛絨的皮毛,這掩蓋了一個傑出運動員的體格。龍貓的後肢是用來跳躍的,人們知道它們可以跳躍6英尺寬的巖石縫隙。龍貓的後腿形狀有點像袋鼠,比前肢長兩倍多,能像大彈簧一樣捲起來釋放,幫助龍貓在秘魯和智利的落基山脈間穿行。龍貓是群居的動物,早期的探險者報告說,他們在荒涼無情的山坡上發現了群居的龍貓。
  • 肯亞發現罕見動物,像斑馬又像驢子,取什麼名字卻讓人為難了!
    斑馬和驢,風馬牛不相及,但最近,在肯亞的凱烏魯山國家公園,人們發現了一匹母斑馬,旁邊跟著一隻小崽子,很顯然是她的孩子。然而奇怪的是,這隻小崽子似乎和她不是同一個物種,難道她收養了一隻其它動物作為養子?
  • 非洲大草原著名的角馬,到底是馬還是牛?
    角馬和斑馬都是非洲大草原上其名的食草動物,每到乾旱和溼潤氣候相交替的時節,成群的角馬和斑馬都會浩浩蕩蕩地長途跋涉,場面十分壯觀。這兩種動物的名字中都有「馬」,但卻與我們熟知的馬之間的關係有遠有近。斑馬和馬親緣關係很近,而角馬實質上不是馬,而是牛,為什麼這麼說呢?
  • 同樣都是馬,為什麼斑馬不能騎?看到斑馬習性:打擾了
    馬是古代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對馬有過幻想,畢竟騎匹馬還是非常威風的。經常看動物世界的小夥伴,一定知道斑馬這個物種,黑白相間,非常好看,比普通的馬好看多了。但是,為什麼斑馬不能騎乘呢?並且沒有人去馴化斑馬呢?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
  • 像馬卻不是馬,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能找得到的珍稀動物——霍加狓
    雖然伊圖裡森林的當地人知道霍加狓,偶爾會在陷阱中捕到一隻,但是直到1900年,科學家才知道這種動物的存在。霍加狓長頸鹿科中的一種偶蹄動物。它與長頸鹿有親緣關係,是長頸鹿唯一的尚未滅絕的近親。 由於它的後部有黑白交替的條紋,它看上去非常像一匹斑馬。過去曾經有人以為狓是長頸鹿與斑馬交配產生的,但實際上它與斑馬不是近親。
  • 動物園畫驢成斑馬 網友:指驢為馬?
    驢,怎麼變成「斑馬」?埃及的一家動物園,或許能給你答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7日報導說,位於開羅的一家動物園,給驢塗上了黑白條紋的顏料,來假裝斑馬。然而,沒過多久,就露餡了。18歲的馬哈穆德薩罕是秘密的發現者。
  • 居民家闖入小動物像貓又像鼠 原是保護動物紅白鼯鼠_社會_環球網
    華商報訊(記者 王斌 通訊員 李兵 馬志軍)4月30日,寧陝縣公安局龍王派出所接到群眾電話,稱有一隻像貓又像鼠的小動物闖入居民家中,疑似國家保護動物,不知如何處理。小傢伙前半身是白色,後半身是棕紅色,身體有三四十釐米長,四肢短粗,尾巴蓬鬆,頭短而圓,眼睛很大,眼圈赤慄色,瞳孔特別大。好像是受到了驚嚇,小傢伙見到來人後,特別驚恐,縮在牆角。民警詢問周邊群眾,大家都不知曉這個小傢伙的名字。於是,藉助網絡進行查找,不到半個小時,終於查找出小傢伙的名字紅白鼯鼠。經了解,紅白鼯鼠是國家二級野生瀕危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