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怎麼學?很多人都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學單詞和語法上。總的來說,這單詞和語法應該是從課文拆出來的比較有用的東西。但是只學單詞和語法,英語就能學好嗎?未必!那麼,只背課文來學英語可以嗎?也未必!李陽的瘋狂英語之所以走向沒落,就跟選用的方法墮落有很大關係。
一 只記單詞和語法,英語就能學好嗎?
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語言這個東西,它是一種綜合性質很強的東西。如果只憑單詞和語法來說那是一種用邏輯思維來學習的方法,而邏輯思維沒法把形象思維需要掌握的東西,給一下子說清楚的。
打個比方來說,語言就好像一個大海。你可以從大海中提取無數的礦物質,但是你把這些礦物質和元素組合到一起,很難形成大海。你就是單單分析大海裡的元素,分析一輩子也分析不完,用這樣的方法想組合成大海,其實就是走錯了方向。
或者可以打另外一個比方。餵養嬰兒時,都講究讓嬰兒喝母乳。儘管我們可以通過人工配方調出來近似母乳的東西,可是你不管怎麼樣去分析母乳裡的營養成分,然後再往人造奶製品裡添加,卻永遠不可能造出母乳。用這種化學分析的方法去營造母乳,必然是走錯了道路。
同樣的道理,英語這個語言是一種形象、靈活、生動的東西。你如果通過邏輯的分析去琢磨其中的語法修辭和邏輯,把這些東西琢磨好了,你的語言未必能夠真正地提高很多。這就好像如果真的是可以通過邏輯分析的方法達到形象化的藝術創作效果的話,那麼紅學家早就可以把紅樓夢給寫出來了。
說得再簡單一點,可以這樣理解,語言的單元不是單個的單詞,而是搭配、短語和句子。這麼多的內容,如果在語言輸出的時候,靠一個單詞一個單詞的湊,同時考慮時態、語態、語氣、主謂一致等語法來輸出,別說人腦,電腦也未必OK!
二 只背課文,英語就能學好嗎?
那既然將主要精力放在進攻單詞和語法,不是學習英語的正確途徑,那麼,背誦呢?只背課文,英語就能學好嗎?
首先,背誦課文的方法比記單詞和語法要好多了。因為將課文背誦會,單詞自然也就認識了,而且還可以自然解決單詞表中不易對付的一詞多義等現象,打好語法學習的基礎。背課文其實是將更長的語義單元儲存在腦子裡,調用的時候一出來就是一大串。 processing capacity.大大被節省出來,輸出的內容就會更豐富。
很多人接觸外語的時候已經不小了,早就過了靠 mersion學好英語的年紀了。不背,學起來更是捉襟見肘了。這和我們背古詩的道理類似。古詩背背下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不會吟詩也會吟」。英語不背就很難開口。當然,在背誦之前,最好過一遍語法單詞,分析課文,降低背誦的障礙。
其次,我們就要說一說背誦的缺點了。背誦課文,通過語篇來學習單詞語法當然比純粹地記單詞語法要好多了。但是單純以背誦來學習英語還是不夠的。李陽的瘋狂英語為什麼沒落了?原因就在於此!
李陽在早些年教英語時,教學理論強調「脫口而出」,但是現在他卻主張背誦,教學理念大大倒退了。「脫口而出」和背誦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方向。這是因為「脫口而出」不一定要背誦,它包含了一個英語學習者對口語、聽力、單詞、句型、語法、閱讀、寫作等各方各面的知識積累。只有這些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了,才有可能「脫口而出」。
相比較而言,只是背誦顯得很笨拙,不管你的水平是高還是低,一味地背誦,不但很枯燥,而且很打擊學習者的信心。背下來不代表會用,只是機械地寫進了腦子裡,可一換場景就啞巴了。相比之下,他早之前的「脫口而出」理論更加全面,更加打動人心。李陽瘋狂英語之所以現在影響力越來越小,就跟他的教學的方向不對有很大關係。
三 學習英語的根本之道
那麼,既然單純地記單詞、語法,或者單純地背課文來學英語都是有問題的,那麼,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呢?
辦法很簡單,那就是要以表達思想為核心,把聽-說,以及讀-寫結合起來進行練習。在學習階段,可以先以在理解的基礎上聽、看乃至熟讀成誦經典課文作精讀來打牢學習的基礎,配合大量的聽、看英語材料作泛讀來解決「語言材料輸入」的問題;再以「說、寫」為核心來解決「語言材料的輸出」問題,兩者相互配合,滾動式提高,就可以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立體地解決英語水平的提高問題了。
在這種立體式進攻過程,聽說需求大的可以重點解決聽說,讀寫需求大的可以重點解決讀寫問題,但是一定要將其配合起來學習,立體式進攻,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用嘴讀、用手寫、用心思考,所謂「學而不思則罔」,只有在說寫的過程中發現不足,再調頭重新聽、讀時,你的思維才會更加深入,如此滾動式發展,英語學習能力才會滾動式上升。
以作家巴金為例,他的寫作能力怎麼提高?巴金說老師並不講什麼作文秘訣之類的話,而是讓背《古文觀止》這部經典散文集。背會之後,自己寫作一遇到困難,就去思考背過的文章是怎麼寫得,以此來參考,就這樣反覆琢磨練習,才提高寫作水平成為了作家。巴金認為自己寫作技巧,基本上就都來自於背過的這本書。
所以我們學習英語也可以有鑑於此,進行提高。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說對方沒有到達「心求道而未解」或者「口欲言而不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啟發他。這就是說,當文章不理解時才應該去看看單詞和語法來啟發自己學習。學英語時單詞和語法只是學習文章的拐杖,如果捨本逐末,天天盯著拐杖研究不好好走路,豈不是永遠也難以走好路了?那樣做的話,你將是一個語言的研究者而非一個學習者。其實即使是語言學家也是要積累大量語言材料來做研究的底子的,單純地記誦語法連語言學家也是很難做好了。
總之,背書僅僅是個開頭,但是對於基礎不好或者零基礎的人很有用。但是,背了之後你學到的東西仍然是死的,死記硬背並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就像你吃飯不消化吃得越多下場越慘一樣,背了的東西還要通過說和寫將它消化掉。而且背誦儘量要背經典的東西,而且要循序漸進,至於沒背誦天賦的人可以將文章讀熟來代替背誦,否則必然浪費時間,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