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
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概括為幾條比較好?
答:
地理課上講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概括為3條比較好:氣溫、水、大氣。
氣溫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水是生命體的組成部分;大氣用於生物呼吸(還應包括大氣對生物的保護作用,特別是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以及大氣對地球溫度的調節作用)。這3個條件可稱為一級條件。相應地,還有二級條件,也就是這3個條件的條件。
氣溫的二級條件有2個:日地距離適中,地球運動(自轉、公轉)的周期適中。
水的二級條件有3個:日地距離適中,地球運動的周期適中,總括為氣溫適中;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即引力適中。
大氣的二級條件有1個: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即引力適中(大氣對生物的保護作用以及對地球溫度的調節作用歸入一級條件大氣本身)。
這裡,日地距離和地球運動的周期都對應2個一級條件:氣溫、水。地球的體積和質量也對應2個一級條件:水、大氣。
至於穩定而安全的宇宙環境,可以作為0級條件,對應全部一級、二級條件,保證這些條件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把這個條件與一級條件氣溫、水、大氣並列,不符合邏輯。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還可以根據條件與生命體的關係劃分為內部條件和外部條件。0級條件穩定而安全的宇宙環境、一級條件氣溫為外部條件。一級條件水、大氣則內部條件、外部條件兼而有之。二級條件日地距離、地球運動的周期、地球的體積和質量均為外部條件。
生命科學也講存在(產生)生命的條件,特別強調內部條件——必要的組成生命的元素:碳、氫、氧、氮等。比較而言,地理課上講的存在生命的條件,強調更多的是生命存在的外部條件。
分類連結
基礎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區域地理地理教學
時光隧道
2020-032020-042020-05
2020-062020-072020-08
2020-09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