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五大保障條件,也是尋找「超級地球」的重要依據

2020-12-06 地理沙龍號

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也是所有地球生命體的唯一家園,到目前為止,人類尚未在地球以外發現生命。當然,人類是十分渴望探索地外生命的,因為這關係到人類的起源和未來,為此,我們依舊孜孜不倦的在茫茫宇宙中探索,當前我們探索地外文明的主要方法就是以地球的條件為藍本,來尋找宇宙中和地球狀況相似的行星,那麼那些行星上也有可能孕育有生命,我們可以把這類行星稱為「地球的兄弟」,其中個頭比地球大的可以稱為「超級地球」。

地球生命的保障條件

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只有地球上孕育有生命,銀河系內的行星數量更是眾多,理論上應該存在和地球狀況相似的行星,從而孕育有生命,那麼保障地球生命出現的條件有哪些呢?保障地球上有生命的條件主要有五大方面,我們稱為「金鎖鏈條件」,包括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兩方面。外部條件有兩個,一個是穩定的光照,也就是太陽系內的中心天體太陽,太陽源源不斷的向外釋放太陽輻射,雖然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是對於地球生命的演化是極其重要的,而且數十億年以來,太陽輻射十分穩定,這非常重要。

人類發現的超級地球集合

第二個外部條件是安全的運行環境,所謂安全的運行環境是指地球在太陽系內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十分安全,八大行星各行其道,軌道互補相交,避免了彼此之間的碰撞,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外,雖然還有矮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天體,雖然也有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據研究恐龍的滅絕可能就是由於小行星的撞擊,雖然恐龍滅絕了,但是地球生命還在進化延續,所以總體來說地球的運行軌道是安全的。

太陽系八大行星示意圖

保障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地球內部(自身)條件有三個,第一個是適宜的溫度範圍,地球的平均溫度為15℃,處在0℃至100℃之間,這是保障水能夠以液態存在的溫度條件,這是生命演化十分重要的條件。地球適宜的溫度範圍,首先是由於日地距離適中,地球距離太陽大約1.5億千米,地球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剛好,比地球近的如水星、金星則溫度過高,比地球遠的火星、木星等則溫度過低。

太陽磁場動態圖

其次是由於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地球的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鐘4秒,保證了地球白天升溫不會很高,夜晚降溫也不會很低,比如水星自轉周期約為58個地球日,經歷長時間的白天和黑夜,升溫和降溫都十分劇烈。再次是由於地球大氣層的保障,地球大氣層對於白天太陽輻射有削弱作用,而對於夜晚又有保溫作用,進一步降低了地球表面的溫差。地球15℃的平均溫度和較小的晝夜溫差是生命演化的重要條件。

多彩森林

第二個內部條件是液態水的存在,地球15℃的平均溫度是液態水存在的保障條件,地球表面覆蓋了大量的水,它們組成了地球的「水圈」,地球表面有71%的面積是被海洋覆蓋的,地球水體的總水量超過13.8億立方千米,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最初的生命就是在海洋中孕育出來的,地球生命的演化就是由海洋往陸地進化的,水是地球所有生命體所必須的物質保證。

海洋

第三個內部條件是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雖然很多行星都有大氣,但是有的行星大氣層稀薄,有的行星大氣層稠密,地球大氣層厚度適中,形成了適中的大氣壓,比如金星的大氣層就比地球稠密的多,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強是地球的92倍。另一方面是大氣的成分,地球大氣組成中78.1%是氮氣,20.9%是氧氣,剩下的部分包括二氧化碳、氬氣、氦氣、甲烷等氣體,很多行星中的大氣並不適宜地球生命生存,比如金星大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地球大氣層

綜上,我們得到了地球生命的保障條件有五個,分別是穩定的光照、安全的運行環境、適宜的溫度、液態水的存在和恰到好處的大氣厚度和大氣成分。地球要集齊所有這些條件,絕對是上天的眷顧了,雖然我們發現了不少「超級地球」,但是這都是初步判斷的,實際上可能絕大多數都不宜居。當然,我們是基於地球生命生存為前提分析的,並未討論宇宙中可能存在與人類不同的矽基生命體,甚至還有變形金剛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一顆56億歲「超級地球」,條件非常好,或存在生命
    在研究宇宙的時候,科學家們發現了許多的星球,其中有一些就是像地球這樣的系外行星,更有一些是和地球環境類似的「超級地球」。科學家們對這些「超級地球」非常有興趣,因為地球的資源有限,想要更好的發展,就需要探索外太空,甚至外星系,所以就需要尋找一些可以落腳的宜居星球。
  • 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為何總以地球上的條件為標準?你知道原因嗎
    這就讓我們有了一個共同的疑問,那就是外星生命到底在哪裡,他們究竟存不存在?目前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都是以地球生命作為標準的,於是就有很多人認為,這種以地球為參考的尋找方法太過片面,很有可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不僅僅以地球為參考,要思考別的生命形式。但真的是這些人所認為的這樣嗎?
  • 以地球為標準,尋找到外星生命的是否機率更大?
    這無法不讓科學家們相信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科學的定論是要有實質的證據表明的。因此科學家們必須要找出外星人存在的證據,才能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但要怎麼找,在哪裡找?要用什麼方法去找?我們根本不知道外星生命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的。
  • 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
    有粉絲問觸手君,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外星生命?然道生命存在的形式不能是多種多樣的嗎?是,宇宙如此廣大,其可觀測直徑達到930億光年,幾乎無邊無際,地球在宇宙中連一個細胞,一個分子,一個原子都算不上。
  • NASA發現「超級地球」 或存在生命
    科學家稱,如果該星球存在稠密大氣層,則極可能像地球一樣表面可留存液態水,具有類似地球的宜居條件。 美國宇航局的過境系外行星測量衛星(TESS)在完成對南半球天空的第一年觀測後,發現了幾顆距離地球僅31光年的有趣的新系外行星。
  • 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距地球約42億光年,可能存在氧氣
    其中一顆名為「HD69830d」的類地行星就是一科學家發現的新超級地球,它距地球約42億光年,質量是地球的16倍,而且同樣是處於宜居帶內的行星。科學家猜測這顆超級地球上面會有大氣層,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水,有可能還存在氧氣層。如此完美的生態環境,不正是人類尋找的新地球嗎?那麼這顆星球有希望成為人類未來的移民行星嗎?答案是非常困難,之所以如此說,主要有以下幾點未知的情況出現。
  • 氧氣是尋找生命的一大依據?這是科學家的誤解!外星人吸氫氣?
    我們知道人類可以在地球上生存是因為地球上有大量的氧氣,還有豐富的水資源。因此科學家以氧氣來作為尋找地外文明的一大依據,可是外星人為什麼和地球人一樣一定用氧氣呼吸呢?他們難道不能用氫氣呼吸嗎?科學家認為「一個星球必須要有氧才能孕育生命,氧是生命的先決條件」,其實氧並不是生命的先決條件,這種想法也是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科學家在探測某一個星球時,發現上面沒有水和氧氣的時候,基本上就會認為這個星球是不會存在生命的。但是地球上的生命基本零件是碳,不是氧,我們也被稱為碳基生命體,因此我們是需要水和氧氣的。
  • 超級地球質量是地球3倍 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研究人員發現,距離我們6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  但研究人員稱,它的鐵/鎳「地核」溫度相當高,地熱活動非常劇烈。
  • 生命出現的條件,不只地球一種,或許1000萬℃的中子星上也有生命
    生命出現的條件,不只地球一種,或許1000萬℃的中子星上也有生命自蒸汽時代以後,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呈現出了一種爆炸式的發展。我們人類對這個宇宙的認知,也有了一個全新的理解。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認為人類就是這個宇宙中的神,而這個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央。因為我們發現,在這個宇宙中,有著超級多的天體。光是一個直徑16萬光年的銀河系裡,就有著1000億到4000顆恆星。那麼圍繞著這些恆星旋轉的行星,就更加的多了。而我們人類所在的這個地球,只是這上億個恆星系統裡面的一顆行星而已。放眼我們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範圍裡,有著2萬億個星系。
  •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概括為幾條比較好?
    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地理問答 有問必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概括為幾條比較好?答:地理課上講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概括為3條比較好:氣溫、水、大氣。大氣的二級條件有1個: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即引力適中(大氣對生物的保護作用以及對地球溫度的調節作用歸入一級條件大氣本身)。這裡,日地距離和地球運動的周期都對應2個一級條件:氣溫、水。地球的體積和質量也對應2個一級條件:水、大氣。
  • 以地球生命所需的條件來篩選,太陽系存在不少符合條件的星體!
    以地球生命所需的條件來篩選,太陽系存在不少符合條件的星體!在尋找外星人的漫長旅途中,我們繼續尋找外星人,但始終看不到外星人的蹤跡。但是人類一直相信,在浩瀚的宇宙中,人類不是唯一的生命。文明在宇宙中是不存在的。
  • 外星生命之謎|發現超級地球,外星生命還會遠嗎?
    終於,在 2005 年 6 月 13 日,人類在這裡發現了第一顆超級地球!什麼是超級地球?天文學界一般把質量不超過地球的 10倍,直徑大約是地球 1.25 – 2 倍之間的巖石星球稱為"超級地球"。這顆超級地球被命名為格利澤 876d,距離我們地球僅為 15 光年,15光年在宇宙的尺度上是個很近的距離了。
  • 地球備胎找到了!具備多種生命存活的條件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不再適合人類生存,電影《星際穿越》中的末日變成現實,那麼哪裡才是人類的宜居地?或許現在不用擔心了,英國科學家們近日確認超級地球「格利澤581d」的存在,它也成為了人類潛在的太空移民基地。
  • 天文學家最近發現的「超級地球」可能「潛在支持生命的存在」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CNET報導,一組參與行星搜尋「紅點競賽」(Red Dots Campaign)的天文學家在相對較近的恆星Gliese 887周圍發現了兩顆特別有趣的「超級地球」。
  • 6光年遠「超級地球」或存在生命 質量是地球3倍
    光年遠的一顆巨大的「超級地球」行星可能存在簡單生命。Barnard b(或GJ 699 b)是最近發現的一顆圍繞巴納德星(是距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運行的「超級地球」行星。Barnard b被認為極度寒冷,溫度與木衛二相似,約為攝氏零下150度。但研究人員稱,它的鐵/鎳「地核」溫度相當高,地熱活動非常劇烈。
  • 宇宙中存在一顆比地球環境更優越的星球,有可能存在比人類更智慧生命
    多少年來,科學家首次認為火星存在外星生物可能性很高,當火星可能存在生命的消息被公布出來後,震驚全世界,全球一片譁然,看來太陽系裡存在著外星人,地球人類並不孤單,連美國總統歐巴馬都感興趣,當2003年美國NASA「火星探測漫遊者」計劃準備實施時,沒想到歐巴馬居然把電話過來:「如果發現外星生物,請最快通知我。」在經過十幾年地對火星地表尋找,目前探測器並沒有找到大家所期待的外星人。
  • 歐洲科學家稱:離地球最近的一顆系外行星上,有可能存在生命
    據英國《表達》新聞網5月29號報導,近日歐洲科學家進一步發現,離地球最近的系外行星比鄰星b(Proxima b)上可能有著蘊含生命的各種條件,也就是說,有可能存在生命。科學界也一直主張地外生命條件以地球作為依據,這樣才對於人類更加的有意義。
  • NASA發現超級地球:具有類似地球的宜居條件?
    原標題:NASA發現超級地球,有宜居條件,網友:然而與我無關天文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很多巨大的類地行星,他們將之稱作超級類地行星。科學家推測這些行星擁有與地球相似的板塊構造。英國學者確認「超級地球」存在為首個系外宜居星球。而最近,研究有了新進展。
  • 地球出現「第二生命空間」,孕育神秘生物,地球生命條件或被打破
    地球生命條件或被打破地球上除了陸地海洋有生命萬物之外,地心深處也一度也被科學家預測有可能存在生命,但因為人類無法到達地心深處,人類對於地心也僅僅只有無窮無盡的好奇與探知欲。儘管目前人類還無法觸足地心,但相信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不斷提升,最終地球上每一處都會留下人類的足跡。
  • 一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存在
    研究人員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二十幾顆行星,其中一些行星的軌道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都要好,它們的條件可能比我們自己的行星更適合生命。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詳細介紹了潛在的超級宜居行星的特徵,這些行星包括那些比地球更老、更大一點、略微溫暖、可能更溼潤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