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存在

2020-10-12 技術力量


潛在宜居的系外行星

地球不一定是宇宙中最好的星球。研究人員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二十幾顆行星,其中一些行星的軌道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都要好,它們的條件可能比我們自己的行星更適合生命。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詳細介紹了潛在的超級宜居行星的特徵,這些行星包括那些比地球更老、更大一點、略微溫暖、可能更溼潤的行星。生命也可能更容易在那些圍繞著比我們的太陽更緩慢變化的恆星、壽命更長的行星上茁壯成長。

24顆超級宜居行星儘管都在100多光年之外,但馬庫奇表示,這項研究可以幫助聚焦未來的觀測工作,比如美國宇航局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LUVIOR太空觀測站和歐洲航天局的PLATO太空望遠鏡。

馬庫奇教授說:"隨著下一代太空望遠鏡的出現,我們將獲得更多的信息,所以選擇一些目標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專注於某些行星,這些行星具有複雜生命的最有希望的條件。然而,我們必須小心,不要陷入尋找第二個地球的困境,因為可能有一些星球可能比我們的星球更適合生命。"


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教授

馬庫奇是一位在行星宜居性方面有專長的地球生物學家,他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太陽系研究所的天文學家勒內·海勒和維拉諾瓦大學的愛德華·吉南合作,確定了超級宜居性標準,並在太陽系之外的4500顆已知系外行星中尋找良好的候選行星。適居性並不意味著這些行星一定有生命,只是指有利於生命的條件。

研究人員從系外行星檔案中中選擇了可能在宿主星的液態水宜居區內運行的行星-恆星系統。

雖然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但它的壽命相對較短,只有不到100億年。由於在地球上出現任何形式的複雜生命之前花了近40億年的時間,許多與我們的太陽相似的恆星(被稱為G星),可能在複雜生命發展之前就耗盡了燃料。

除了研究具有較冷的G星的系統外,研究人員還研究了具有K矮星的系統,它們比我們的太陽更冷一些,質量更小,亮度更低。K星的優勢是壽命長,可達到200億至700億年。這將使軌道行星的年齡更大,同時也使生命有更多的時間發展到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複雜性。然而,為了適宜居住,行星不應該太老,以至於它們的地熱已經耗盡,並且缺乏保護性的地磁場。地球的年齡約為45億年,但研究人員認為,生命的發展的最佳星球是一顆年齡在50億至80億年之間的行星。

大小和質量也很重要。一顆比地球大10%的行星應該有更多的可居住土地。一顆質量約為地球的1.5倍的行星應該能通過放射性衰變保持其內部的熱量更久,也會有更強的引力,以在更長的時間內保持大氣層。

水是生命的關鍵,科學家們認為,多一點水會有幫助,特別是以水分、雲和溼度的形式。整體溫度稍高,平均表面溫度比地球高約5攝氏度,再加上額外的水分,對生命也會更好。這種溫暖和水分的偏好在地球上可以看到,熱帶雨林的生物多樣性比寒冷、乾燥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更大。


有一顆系外行星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命

在24個頂級行星候選者中,沒有一個符合超級宜居行星的全部標準,但有一個具有四個關鍵特徵,使其可能比我們的母星更適合生命。

馬庫奇教授表示:"有時很難傳達這種超宜居行星的原則,因為我們認為我們擁有最好的行星。我們擁有大量複雜多樣的生命體,還有許多可以在極端環境中生存的生命體。擁有適應性強的生命是好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擁有最好的一切。"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的一些「超級宜居」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據外媒CNET報導,華盛頓州立大學(WSU)地球生物學家Dirk Schulze-Makuch領導的一項研究上個月發表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該論文確定了二十幾顆系外行星,它們可能是比我們自己的行星更適合生命居住的 「超級宜居」世界。
  • 可能已經發現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太陽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研究人員在9月18日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寫道,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溼潤一些、溫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點點。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意味著,其中的一些行星將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
  • 發現適合人類居住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地球不一定是宇宙中最好的行星。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太陽系之外的兩個行星,它們的狀況可能比我們的地球更適合生活。其中一些軌道恆星甚至可能比我們的太陽還要年輕。近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詳細介紹了潛在的「超宜居」行星的特徵,其中包括比地球更舊,更大,略微溫暖和更潮溼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
  • 一些遙遠的星球是否比地球更適合生命?
    當我們想到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的星球時,我們自然會想到地球。目前,地球是已知唯一能維持生命的星球。一項新的研究確定了太陽系外的24顆行星,它們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條件。這項研究由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領導,發現一些系外行星可能繞著比我們自己的星球更理想的生命軌道運行。這項研究詳細介紹了所謂的 "超級宜居 "行星,其中一些行星年齡較大,體積稍大,溫度稍高,可能比地球更潮溼。
  • 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太陽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研究人員在9月18日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寫道,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溼潤一些、溫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點點。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意味著,其中的一些行星將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
  • 科學家確定了太陽系外24顆行星,它們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
    導讀:科學家表示,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比地球上的生命更茁壯成長,這要歸功於行星圍繞其宿主恆星的速度更慢,並且擁有一顆比太陽壽命更長的恆星。"超級宜居行星"的前24名競爭者距離我們都在100光年以上。這項研究的目標之一是幫助確定未來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等儀器進行觀測的理想行星。
  • 我們應該已經發現了和地球一樣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
    太陽系外至少有二十多顆行星可能和地球一樣適合生命存在。,更潮溼,更溫暖,更大一些。所有這些因素都可能意味著其中一些行星是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地點。「我們必須把重點放在某些行星上,這些行星最有希望產生複雜的生命。華盛頓大學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在一份報告中說。
  • 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存的行星嗎?
    ,但是有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並不一定是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繁衍的星球。以華盛頓州立大學Dirk Schulze-Makuch為首的一批科學家近日在《天體生物學》上刊文列舉了所謂「超宜居」行星的一些必備特點。他們認為有些行星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繁衍的條件,而有些恆星可能比我們的太陽更適合為生命提供能量。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水是宇宙中生命的基礎,因此適於居住的星球中必須有可以維持生命的液態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條件需要滿足。該星球必須處於恆星適居帶中,以至於適居帶中星球表面的溫度和大氣壓力,將適合簡單生命形式的進化。距離離恆星稍近一點,水將蒸發掉,海洋將無法形成,金星便是這樣。
  • 天體生物學家說,這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它們所展現的一系列條件比地球上所看到的更適合生活。可悲的是,所有這些系外行星都比100光年遠,因此,想要擺脫這種行星秀的人們現在還不應該打包行李。 只是要明確地說,這並不自動意味著生命存在於這些世界上,僅意味著這些行星可能是可居住的,或者在這種情況下是可居住的。
  • 地球附近有24個宜居行星,其中一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
    地球可能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支持生命的行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是最適合生命的行星。發表在科學雜誌《天體生物學》上的一項新研究確定了24個潛在的「超宜居」行星,它們的條件可能更適合宿主生活。它們可能比地球(45億年歷史)稍大,「稍大一些,稍溫暖甚至可能更溼」。
  • 地球生命只是湊合著活,科學家確定24顆超宜居行星,更適合生存
    恆星存在的時間越久,該系統就越有可能出現生命。因為,這意味著其繞軌道運行的行星可能更古老,換句話說,這可以為生命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該研究團隊認為,年齡在50億到80億的行星可以很好地孕育生命。另外,比地球大10%左右的行星也更有機會存在生命,因為這意味著可能擁有更多適宜居住的土地。
  • 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需要擁有的條件,克卜勒452b不存在生命
    目前為止一直都以行星是否處於宜居帶這個條件來尋找適合生命存在的行星,而實際上僅僅處在宜居帶這樣一個條件是遠遠不夠的。從生命的產生到進化,再到文明的出現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這需要恆星的壽命也要跟得上,而不是在文明產生之前就將它們扼殺在搖籃中,宇宙中只要是太陽質量1.4倍以上的恆星,其附近都不太可能產生文明,太陽質量過小的也不行,小質量的恆星(紅矮星)它附近的行星是目前找到最多的行星,但是因為潮汐鎖向恆星的活動比較劇烈,它的宜居帶會向內收縮,因此以比鄰星b為代表的紅矮星附近的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似乎還是低了那麼一些
  • 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這些行星真的存在嗎?
    事實上,火星並不是人類的唯一選擇,雖然人類對環境的要求很苛刻,但茫茫宇宙有著太多的行星,總有一些與地球的條件相吻合,甚至比地球還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是如何斷定它們適合人類居住的呢?事實上,尋找這些行星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困難!以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地球為例,它所圍繞的太陽就是G級恆星,這個級別的恆星要比k級光度更強,但是壽命時間短一些,只能夠有100多億年,我們的太陽就只有大約100億年的壽命。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科學家小組為新發現的行星確定的「超宜居」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太陽是恆星;年齡比地球要大;體積質量更大;氣候更為溫暖;空氣更加溼潤;液態水豐富;生物多樣性;標準的大氣壓;與恆星距離適中;恆星壽命更長;空氣成分合適;氧氣充足等等。
  • 希望破滅:最像地球的行星不可能存在生命
    今年一月份,天文學家激動地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和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克卜勒-438b。它與地球差不多大小,位於470光年外的天琴座。它處於一顆紅矮星周圍的宜居地帶,這意味著理論上,這顆行星的表面存在水。它被認為是太陽系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
  • 有海洋的行星就有可能存在生命?尋找海洋行星,韋伯望遠鏡的使命
    木衛二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科學家奎克,決定探索銀河系中是否存在類似於木衛二和土衛二的行星。更重要的是,他們還要探索它們的地質活動是否也足夠活躍。通過對幾十顆系外行星的數學分析,包括附近的TRAPPIST-1系統中的行星,奎克和她的同事們了解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他們所研究的系外行星中,超過四分之一可能是海洋世界,其中大多數可能在表層冰層下藏有海洋,類似於木衛二和土衛二。此外,這些行星中的許多可能釋放出比木衛二和土衛二更多的能量。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