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2020-10-12 龍門正

太陽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研究人員在9月18日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寫道,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溼潤一些、溫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點點。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意味著,其中的一些行星將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


這幅渲染圖展示了第一顆確認的地球大小行星在宜居範圍內繞遠方的恆星運行

「我們必須專注於一些最有可能孕育複雜生命的行星。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警惕,不能過於執著地尋找第二個地球,因為可能有的行星比地球更適宜生命生存,」華盛頓大學的天體生物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說。

尋找超宜居行星

到目前為止,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4000顆太陽系外行星。其中的大多數行星並不適宜居住。例如,KELT-9b這顆行星就非常炎熱,它的大氣層也在不斷融化。已知最黑暗的行星TrES-2b,它上面的大氣溫度為1800華氏度(900攝氏度)。而GJ 433 d這顆不適宜居住的行星則異常寒冷。它的發現者稱,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冷的一顆類海王星行星。

但是也有不少行星與它們的恆星距離位於「宜居範圍之內」,或者說它們與恆星的距離「恰到好處」,可以維持適宜生命演化的表面溫度,既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舒爾茨-馬庫奇和他的同事們意在發現最有可能成為「超宜居」的系外行星。也就是說,除了在宜居範圍之內,它們還具有其他特點,使其成為生命繁衍的好地方。

這些特點包括一顆大小合適且壽命也合適的恆星,尤其是考慮到在我們的地球上,複雜生命的進化用了35億年,人類的出現又用了40億年。研究人員寫道,行星越大,意味著大陸塊和棲息地空間也越大;一顆更大的行星,其引力也會更大,因而大氣層也更厚,更有利於飛行生物的生存。考慮到沒有大面積貧瘠的極地地區,比地球稍稍溫暖一些的行星將更適宜居住,但比地球更溫暖的行星也要比地球更溼潤才行,否則遍地都將是沙漠。因此,一個更適宜居住的行星可能類似於3.95億年前處於石炭紀早期的地球——當時地球上的許多大陸塊都處於熱帶雨林氣候下。(現代的全球氣候變暖則不利於地球上的生命生存,不僅因為變化太快,許多動物無法適應;也因為海平面上升會影響人類生存的基礎設施;但是,稍高一點點的溫度本質上對生命是無害的。)

研究人員還寫道,地球的升級版本可能還會「附贈」一顆稍大一些的月亮,或距離稍微更近一些的月亮,這將有助於穩定該行星的運行軌道以及防止擾亂生命的震顫。

研究人員進而給出了一組參數,以判斷候選行星是否滿足所有這些標準。根據這些參數,這顆完美的超宜居行星將繞著一顆K型主序星運行(K型主序星是一顆相對小一點的恆星,比我們的太陽溫度也稍低一點,所以也叫橙矮星);年齡在50億年到80億年之間;比地球大10%;平均溫度比地球上的高9華氏度(5攝氏度);表面潮溼,陸地和水零星分布,大氣含氧量在25%到30%之間。這顆完美的行星還將具備板塊構造,或者具有類似地球的地質過程,可以通過地殼循環礦物質和營養物質,並創造出多樣化的棲息地和地形。以及,它還有一顆大小是其自身大小1%到10%之間的月亮,以適當的距離繞其旋轉。

尋找生命

當然,照著所有這些標準去評估一顆遙遠的系外行星,並不現實。比如,我們無法計算系外行星上的大陸塊面積,更不用說大陸塊的分布了。

但是基於部分可以測量的因素(如恆星類型和行星半徑等),研究人員研究了一些可能滿足上述標準、並且已經被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到的天體。隨後,他們找到了24顆「感興趣的克卜勒天體」,不過這些天體不一定都是行星。在這24顆「感興趣的克卜勒天體」中,有兩顆已被確認為是系外行星(Kepler 1126 b和Kepler-69c)。有些可能是誤報,它們其實並不是行星。在這24顆天體中,有9顆繞著適當類型的恆星運行,有16顆處於合適的年齡範圍內,還有5顆處於合適的溫度範圍內。只有一顆KOI 5715.01,同時滿足上面三個條件。但是,研究人員寫道,該行星的真正表面溫度取決於其大氣層中的溫室效應強度。

這24顆可能的行星均距離我們100光年之外。而且,即便用上我們眼下最強大的望遠鏡,有些行星也因為太遙遠而暫時無法研究。比如,Kepler-69c這顆行星距離我們2000多光年之遠,意味著很長一段時間內,天文學家都難以近距離觀測它以尋找生命跡象。但是,舒爾茨-馬庫奇和他的同事寫道,找出使行星成為「超宜居行星」的因素很重要,因為在100光年距離內發現一顆這樣的行星也不無可能。如果真的能找到這樣一顆行星的話,它應該就是我們地球人尋找宇宙中外星生命的首選目的地。

相關焦點

  • 可能已經發現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太陽系之外,至少有二十多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  研究人員在9月18日的《天體生物學》雜誌上寫道,這些行星比地球稍微古老一些、溼潤一些、溫暖一些以及稍微大一點點。所有這些因素可能意味著,其中的一些行星將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最佳目的地。
  • 科學家發現了24顆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和進化的超適居行星
    水是宇宙中生命的基礎,因此適於居住的星球中必須有可以維持生命的液態水。除此之外,還有無數的條件需要滿足。該星球必須處於恆星適居帶中,以至於適居帶中星球表面的溫度和大氣壓力,將適合簡單生命形式的進化。距離離恆星稍近一點,水將蒸發掉,海洋將無法形成,金星便是這樣。
  • 一些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的存在
    研究人員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二十幾顆行星,其中一些行星的軌道可能比我們的太陽系都要好,它們的條件可能比我們自己的行星更適合生命。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科學家德克·舒爾茨·馬庫奇教授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最近在《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報告,詳細介紹了潛在的超級宜居行星的特徵,這些行星包括那些比地球更老、更大一點、略微溫暖、可能更溼潤的行星。
  • 地球不再唯一?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大家都在想,地球的「生命」是有限的,因此人類需要找一顆備用的星球,它的溫度體積質量等如果能供應人類生存是再好不過的。然而因為難度過大,一直以來都沒找到合適的星球。而美國和德國科研人員一直不懈地堅持,終於有所發現。難道地球不再唯一了?這些科學家發現了24顆宜居星球,似乎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這是怎麼回事呢?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居住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地球不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了嗎?
  • 比地球更適合生存?科學家發現24個超宜居星球
    」的K2-18b行星美國最新研究指出,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但若與太陽系外的24個潛在「超宜居」行星(superhabitable planet)相比,地球可能不是最適合生命生存的地方。馬庫奇及同事指出,距離地球100光年的24個系外行星及其候選行星,可能是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的超宜居行星,並將超宜居星球定義為「任何比當前地球擁有更多生物量和生物多樣性的行星」,本質上必須比地球更老、更大、更溫暖且更溼潤。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 美國科學家小組宣稱:發現24個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迄今為止,地球是宇宙中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然而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地球生物學家德克·舒爾策·馬庫奇率領的一個科學家小組近日披露,宇宙還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馬庫奇稱,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獲得的數據,對4500顆系外行星進行了篩選,最後確定了24顆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居住的行星。科學家小組為新發現的行星確定的「超宜居」標準主要有以下幾點:太陽是恆星;年齡比地球要大;體積質量更大;氣候更為溫暖;空氣更加溼潤;液態水豐富;生物多樣性;標準的大氣壓;與恆星距離適中;恆星壽命更長;空氣成分合適;氧氣充足等等。
  • 地球生命只是湊合著活,科學家確定24顆超宜居行星,更適合生存
    恆星存在的時間越久,該系統就越有可能出現生命。因為,這意味著其繞軌道運行的行星可能更古老,換句話說,這可以為生命的發展提供更多機會。該研究團隊認為,年齡在50億到80億的行星可以很好地孕育生命。另外,比地球大10%左右的行星也更有機會存在生命,因為這意味著可能擁有更多適宜居住的土地。
  • 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適合居住,未來必須離開地球?
    地球,是目前唯一一顆被確認存在生命的天體,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地球適合生命居住,因為地球環境穩定,擁有四季變化和多樣性的生態系統,但是有科學家提出,地球可能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進行對比篩選後發現,在銀河系中存在24顆比地球還要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離開地球也能生活?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據人民日報報導,美國和德國科學家,在廣袤無邊的宇宙中發現了24個,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這就意味著若是航天技術真的可以成熟的話,那麼人類在未來,離開地球也是能繼續生活的。其實自從人類發現太空開始我們就一直在好奇一件事情,那就是人類究竟是不是這個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唯一一個特殊的行星。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比地球還完美的星球?科學家已經發現24顆行星,更適合人類居住
    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我們的環境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有科學家認為再過10億年的時間,地球將不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宇宙中尋找一個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終於經過科學家們的多方研製,終於找到了24個行星,而且它們具有更加適合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並且按照這些標準重新對已經發現了4500多顆系外行星進行篩選,找到了最佳的24顆候選行星。氧氣是生命的必需品,氧氣含量高一些,也對生物的進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顆行星陸水分散,淺水區、群島眾多。這樣的環境十分適合生命生存,連成一片的大陸容易造成乾旱。例如:地球二疊紀末期出現的超級盤古大陸,乾旱導致沙漠從內陸中心蔓延,導致生物苦不堪言。
  • 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 24 顆比地球更適合繁衍生命的行星
    有些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宜生命繁衍!科學家一下發現24顆候選者在太陽系中處於宜居帶,溫度適宜,擁有大量的水和氧氣,地球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已知宇宙中最適宜生命繁衍的星球。但科學家的最新發現,有可能讓地球的這一光輝頭銜易主。
  • 地球或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顆行星,比地球更適合人類生存
    地球生命的誕生絕非偶然,而人類要想一直延續下去,就不能把賭注全都放在一個星球上。但可惜的是,近百年的時間內,科學家一直沒能找到宜居星球。不過,人類從來沒有放棄尋找和地球相似的星球。最近,美國和德國研究人員在宇宙中發現了24個「超宜居」星球,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科學家確定了太陽系外24顆行星,它們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
    導讀:科學家表示,這些行星上的生命可能比地球上的生命更茁壯成長,這要歸功於行星圍繞其宿主恆星的速度更慢,並且擁有一顆比太陽壽命更長的恆星。"超級宜居行星"的前24名競爭者距離我們都在100光年以上。這項研究的目標之一是幫助確定未來使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等儀器進行觀測的理想行星。
  • 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存的行星嗎?
    ,但是有些科學家認為,地球並不一定是宇宙中最適合生命繁衍的星球。以華盛頓州立大學Dirk Schulze-Makuch為首的一批科學家近日在《天體生物學》上刊文列舉了所謂「超宜居」行星的一些必備特點。他們認為有些行星可能擁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繁衍的條件,而有些恆星可能比我們的太陽更適合為生命提供能量。
  • 地球並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行星,相比地球更適合人類居住
    想必大家都聽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語,的確,生物的存活都與自然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一旦環境有所變遷,許多生物也需要改變自身機制,只是為了存活下去,而存活本就是各種生命體的本能,對於人類,在探尋其他行星時,也只是為了更適合生存下去。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後來又在2020年7月份,歐洲南方天文臺eso陸基望遠鏡現已發現50多顆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顆潛在孕育生命的超級地球行星。那麼什麼是超級星球?所謂的超級星球就是類地行星,就是像地球這樣有著堅硬外殼,可能在所謂宜居帶的行星。這在每個恆星中都可能存在,距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存在,距離我們第二近的巴納德星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