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動物發育的分子「圖譜」

2020-12-06 科技工作者之家

科學家們在分子水平上對正在發育的線蟲胚胎的細胞進行了分類。在這個可視化的數據集中,每個點代表一個細胞,顏色代表該細胞來自的胚胎時期(橙色=早期,綠色=中期,藍色/紅色=晚期),這些點的排列方式使具有相似轉錄組的細胞彼此靠近。這樣,數據集就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軌跡」,對應於組織和單個細胞類型。

在9月5日發表於《科學》雜誌上的一篇論文中,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詳細描述了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每個細胞是如何變化的。這項研究由佩雷爾曼醫學院的John I. Murray、文理學院的Junhyong Kim和華盛頓大學的Robert Waterston領導,他們利用單細胞生物學新興領域的最新技術,對8萬多個秀麗隱杆線蟲胚胎細胞進行了鑑定。

「在過去的幾年裡,新的單細胞基因組學方法已經徹底改變了動物發育的研究。」Murray說,「我們的研究利用了秀麗隱杆線蟲胚胎的細胞很少,而且是由已知且完全可複製的細胞分裂模式產生的這一優勢。通過單細胞基因組學,我們識別了來自原腸胚形成(當時大約有50個細胞)直到胚胎發育結束時超過87%的胚胎細胞。」

秀麗隱杆線蟲的體內只有558個細胞。在多細胞生物中,每個細胞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細胞分裂而來,形成一個類似於家譜的「細胞譜系樹」,展示了每個細胞的分裂歷史,並描述了它們之間的關係。Sydney Brenner、H. Robert Horvitz和John Sulston在40多年前因繪製出了秀麗隱杆線蟲的細胞譜系樹而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獎,他們的研究成果表明,每隻秀麗隱杆線蟲都是通過相同的細胞分裂模式發育的。

為了進一步闡明線蟲的發育過程,研究小組利用單細胞基因組學的方法,通過測量單個細胞在發育過程中的轉錄組(一個細胞中的所有RNA),在分子水平上描述了發生的事件。這些方法使科學家們能夠在成千上萬的細胞中,確定哪些基因被激活表達,並根據它們在基因的類似子集中的表達來識別罕見的細胞類型。然而,在這些研究中,我們很難知道是否所有的細胞類型都已被識別,或者這些被識別的細胞是如何通過細胞分裂相互關聯的。

主要作者、華盛頓大學的Jonathan Packer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Qin Zhu開發了複雜的數據分析程序和算法,跟蹤了轉錄組的變化以及細胞譜系樹的時間序列,揭示了產生秀麗隱杆線蟲整個身體所需分子變化的詳細動態。由此產生的數據集將為數千個以秀麗隱杆線蟲作為模型生物進行研究的實驗室提供強大的工具,也加強了僅使用單細胞基因組學來推斷其他物種細胞之間關係的局限性。

這項研究有助於揭示細胞在發育過程中如何特化其功能的基本機制。例如,具有非常不同譜系歷史的細胞可以迅速靠攏到相同的分子狀態,變得不再能夠被區分。研究人員還發現,在分化過程中,一些細胞的轉錄組發生了驚人的快速變化。此外,這項工作將有助於再生醫學和細胞工程的應用,例如在使用自體細胞進行治療過程中控制細胞的分化。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三水

責編:張夢

期刊來源:《科學》

期刊編號:0036-8075

原文連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9/uop-am090519.php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秀麗線蟲胚胎發育分子圖譜繪製
    秀麗線蟲胚胎發育分子圖譜繪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6 13:27:45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John I.
  • 科學家繪製人類巨噬細胞發育圖譜
    科學家繪製人類巨噬細胞發育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2 13:37:02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劉兵、新加坡免疫協作組Florent Ginhoux、暨南大學基礎醫學院蘭雨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了人類巨噬細胞的發育圖譜
  •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8 22:29:57 美國紐約大學Claude Desplan、Nikolaos Konstantinides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果蠅視覺系統的發育圖譜
  • Science:成功構建秀麗隱杆線蟲發育的分子圖譜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首次詳細描述了動物胚胎發育過程中每個細胞是如何變化的。他們使用了新興的單細胞生物學領域的最新技術來分析秀麗隱杆線蟲胚胎中的細胞。
  • 科學家繪製出腦前額葉發育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上。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繪製出腦前額葉發育單細胞圖譜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曉群課題組、北京大學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湯富酬課題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傑課題組和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張軍課題組合作,繪製出人腦前額葉胚胎發育過程的單細胞轉錄組圖譜,並對其中關鍵的細胞類型進行了系統功能研究,為繪製完整的人腦細胞圖譜奠定重要基礎。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自然》上。
  • 科學家首次「畫出」人類與非人靈長類恆河猴視網膜衰老分子圖譜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薛天課題組與北京師範大學、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學家合作,在國際上首次「畫出」人類與非人靈長類恆河猴視網膜衰老分子圖譜,發現人視網膜在衰老過程中的細胞組成改變及關鍵分子特徵。視覺是人和動物最重要的感知覺,至少有80%的外界信息經由視覺系統接收、處理和感知。光線作用於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這些細胞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經過多級神經元傳遞,最後視覺信號通過視神經傳輸到大腦中,使得人和動物能夠感知外界物體的大小、明暗、顏色、動靜。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功能會逐漸退化。
  • 中外科學家合作繪製萬種鳥基因組圖譜
    中外科學家合作,構建起了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了鳥類演化的歷程。11月12日,國際科學期刊《自然》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萬種鳥基因組計劃」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長期以來,人類對鳥類系統發育關係的了解比其他任何脊椎動物都要少。
  • 德國科學家發現影響器官發育的蛋白質
    新華網柏林8月25日電(記者劉向)德國科學家近日研究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對於所有較高等級的動物和人類來說,是形成健康的器官和組織必不可少的蛋白質。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不倫瑞克市生物技術研究協會的研究人員發現,磷脂醯絲氨酸受體是構成每個細胞的基本分子。如果缺少這種蛋白質,器官發育將出現嚴重障礙。
  • 動物所等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動物所等揭示人類皮膚衰老的分子機制 2020-11-26 動物研究所 【字體:大該研究系統繪製了人皮膚衰老的高通量單細胞轉錄圖譜,發現增齡伴隨的生長控制轉錄因子的表達下調是人類皮膚衰老的驅動因素。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別獲取了年輕、中年和年老人眼瞼皮膚樣品。通過組織染色分析,發現了包括表皮厚度、真皮膠原密度的降低等一系列增齡性變化。
  •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有袋動物胚胎發育和X染色體失活單細胞轉錄組圖譜的揭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43:54 英國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James M. A.
  • 單細胞染色質開放性圖譜帶你認識器官發生的分子調控機制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劉峰課題組與劍橋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上合作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maps reveal regulatory programs driving early mouse organogenesis」的文章,利用單細胞染色質圖譜分析技術,對哺乳動物器官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有了新的認識
  • 研究揭示小鼠早期胚胎發育過程中全胚層時空分子譜系
    該研究首次構建了小鼠早期胚胎著床後發育時期高解析度時空轉錄組圖譜,揭示了小鼠胚胎多能幹細胞的分子譜系和多能性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動態變化及其調控網絡,並首次從分子層面揭示了內胚層(Endoderm)譜系在上胚層(Epiblast)產生前新的譜系來源,闡釋了Hippo/Yap信號通路在早期胚胎發育期間參與內胚層發育的重要功能。
  • 中國科學家繪製人類海馬體發育的細胞圖譜和基因調控網絡
    該工作系統闡明了人海馬體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基因表達調控網絡和細胞命運決定因子,繪製了高精度發育細胞圖譜,解析了海馬發育過程中的不同細胞類型及其關鍵的分子與調控網絡。海馬體,是由端腦的內側區域發育而來,是大腦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特殊結構。
  • 單細胞染色質開放性圖譜帶你認識器官發生的分子調控機制
    近日,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劉峰課題組與劍橋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ell Biology》雜誌上合作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chromatin accessibility maps reveal regulatory programs driving early mouse organogenesis」的文章,利用單細胞染色質圖譜分析技術,對哺乳動物器官發育的分子調控機制有了新的認識
  • 今日關注:我國科學家解析蠟梅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圖譜
    今日關注:我國科學家解析蠟梅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圖譜 中國花木園林快訊 記者柏斌報導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劉秀群(副教授)、趙凱歌(副教授)研究組和金雙俠(教授)研究組,聯合西南林業大學陳龍清(教授)研究組在開放獲取期刊Genome Biology 上,以「The chromosome-level wintersweet (Chimonanthus praecox) genome provides
  • 基於單細胞RNA測序繪製人類肺組織分子細胞圖譜
    ,並創建完整的分子細胞圖譜。該研究利用10x Chromium發現罕見細胞類型 ,再通過SmartSeq2獲得更深入的轉錄信息。通過基於液滴和孔板的單細胞RNA測序(droplet- and plate-base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研究團隊對所有肺組織間室和循環血液中的約75,000個細胞進行了測序,結合多種細胞注釋方法,最終繪製了一個全面的人肺分子細胞圖譜。
  • Nature | 果蠅視神經葉神經元多樣性的發育圖譜繪製
    截至目前,以上數據集可能共同代表了複雜的中樞神經結構在整個發育過程中的第一個單細胞圖譜。圖1,整個發育過程中視神經葉的高解析度轉錄組圖譜作者發現在所有階段,與軸突和樹突發育及突觸形成相關的受體結合和活性呈壓倒性的富集趨勢,其次是轉錄因子和離子通道相關。涉及突觸發生和膜電位的細胞表面分子在P50-P70附近位置顯著上調,這也解釋了這些階段神經元多樣性的增加。相比之下,較早蛹期的標誌物以蛋白質合成為主,而成年標誌物則以能量代謝為主。這些數據提示,P50附近具有突觸特異性相關細胞表明分子的上調會引起轉錄多樣性達到峰值。
  •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52:52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任兵等研究人員合作繪製出小鼠胚胎發育的動態染色質圖譜。
  • 中國兒童標準腦結構發育圖譜
    利用不同個體的腦成像數據進行兒童群體的腦結構和功能發育研究,必須建立一個標準腦模板圖譜作為參照,將不同兒童個體的腦影像配準到標準空間。然而,當前國際主流的兒童標準腦結構圖譜(如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兒童腦圖譜,NIH-PD)大多是基於高加索人群的腦影像數據生成。由於遺傳與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兒童具有與西方兒童不同的腦結構及腦發育軌跡,基於西方人群的腦結構模板並不能準確表徵中國兒童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