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家發現兩種怪魚,海洋深處幾乎無氧,它們為何卻活力十足?

2021-01-14 茶馬星球視野

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泳,這是多讓人羨慕的狀態。然而現在的水中生物,呼吸卻變得越來越困難。世界上的海洋、河流和小溪已經出現了很多缺氧或無氧的區域,它們導致水中的生物窒息而死。

就在上周,外媒報導澳大利亞計劃將氧氣注入河流和湖泊,以拯救成千上萬可能死亡的魚。因為這些地方的乾旱,熱浪和海藻導致了水中氧氣的低含量。根據美聯社的消息,本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一條河流中發現了近100萬條腐爛的魚,此後又在一個湖泊中發現了1800條死魚。

基於人類的常識,我們知道氧氣是動物生存的基本要素。而水中缺氧一現象在最近幾十年裡激增,對已經被種種人類行為所困擾的海洋生物來說,這是一場滅絕級別的噩夢。

然而最近海洋生物學家發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灣的幾乎沒有氧氣的黑暗深處,居然生活著大量的魚類。通過使用水下機器人,科學家們觀察到這些魚類在低氧環境中生命力旺盛,而低氧環境對大多數其它魚類來說都是致命的。

研究人員在最近的《生態學》雜誌上介紹了他們的發現。2015年,來自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和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的九名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最先進的水下機器人,在加利福尼亞灣的幾個深海盆地進行了一系列的潛水觀察。加利福尼亞灣的深水擁有世界上最極端的低氧棲息地,可以讓科學家更好地研究生活在低氧環境中的動物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讓研究人員驚訝的是,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氧氣濃度低於海洋表面氧氣濃度1%的區域,毒鰻、長尾鱈魚和棒棒糖鯊魚居然活地很好。在這樣一個弱酸的環境中,居然發現了上百條魚類。這件事情很特殊,挑戰了科學家對缺氧(低氧)耐受性極限的現有認識。

事實上測試儀器顯示,這些魚類所處的環境中,氧氣濃度僅為其他低氧魚類的十分之一至四十分之一。其中有兩種魚,尖嘴鰻和棒棒糖貓鯊,似乎更喜歡低氧區域,而不是氧濃度較高的區域。可以這麼說,許多其他種類的魚雖然能忍受低氧環境,而墨西哥灣這些地方的魚就像是一群優秀奧運運動員中的最佳獲勝者。這些魚被稱為低氧極端微生物。它們生活的海灣區域有600多米到1000米深,在很多類似的環境中,幾乎沒有氧氣存在。

研究人員仍然不知道這些魚是如何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生存的,而且十分活躍。尖嘴鰻和貓鯊都有巨大的頭部和鮮亮的紅色鰓,這可能特別有利於它們從周圍的水中吸收氧氣。它們的體型也很小,不到30釐米長,有著柔軟鬆弛的身體和瘦弱的骨骼,所有這些特徵都有助於它們減少氧氣需求,增加氧氣存儲,保存充沛的能量。

為什麼魚會聚集在這些特定的區域?研究人員推測它們可能是在尋找食物或躲避捕食者。在一些低氧區域,研究人員在海底看到了蝸牛、海星和海鰓。但在氧氣含量最低的地區,泥濘的海底看上去就像貧瘠的月球表面,這表明即使是小型無脊椎動物也很難生存。所以這些頑強的生命十分讓研究人員著迷,他們希望能再次回到海灣地區解開其中的秘密。

毒鰻和貓鯊是有史以來最耐缺氧的魚類。在未來隨著更多的氣候變化,這些魚類可能擴大它們的活動範圍,因為它們可以忍受其他魚類無法忍受的環境。可悲的是,其他海洋生物也可能被迫模仿它們獨特的生存特徵,因為不改變意味著可能面臨死亡威脅。

然而研究人員警告說,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海洋持續變暖同樣可能會對最耐缺氧的魚類構成挑戰。溫度升高會降低水中氧氣的溶解度,同時增加魚生存所需的氧氣量。未來海洋生物會如何應對海洋化學的持續變化呢?

相關焦點

  • 在那個古老的無氧世界,它們靠什麼生存了下來?
    提出了」砷理論「的研究團隊加入了這一科考隊,結果在阿塔卡馬沙漠深處的一片水域中發現了巨大的驚喜。| 圖片來源:Pieter Visscher那片水域的底部是由疊層石構成的,它們是在完全無氧的環境下茁壯成長的微生物墊,呈現出明亮的紫色。
  • 在古老的無氧世界,它們靠什麼生存下來?
    它們是地球生命的最古老證據,但這些化石並無法直接讓我們知道,它們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們知道,現如今的大多數生命都是需要依靠氧氣來維持的。但是,在大氣中有氧氣之前,有的微生物群落就已經存在了約十億年的時間,那麼那時候的生命是如何維持的呢?幾年前,一個由地質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從疊層石化石中找到了與這些古老生命有關的線索。
  • 《海洋深處》曝先導預告 「雷神」對戰「巨怪」
    《海洋深處》曝先導預告 「雷神」對戰「巨怪」 《海洋深處》先導預告 「雷神」對戰海洋「巨怪」 時長:02:08 來源:電影網
  • 生物學家發現海底深處多種未知神秘生物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生物學家發現在北美洲太平洋加州海岸蒙特利海底峽谷1000米深處存在微小的生命體,它們將自己隱藏在海底沉積物中,並將附屬肢體伸出以獵取食物為生。幼小的雙殼類動物和蠕蟲生活於存在足夠「海洋雪」的沉降位置,以滿足自身的生長需要,當它們死亡後,剩下的物質便匯入「海洋雪」中,一起沉降漂流,美國國家進化綜合中心的生物學家克雷格克萊恩(Craig McClain)最近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研究海洋雙殼類動物在海底分布的差異性。
  • 海洋有多深?海洋深處又存在著什麼?
    海洋擁有大約13.4億立方千米的水,約佔地球水資源供應的97%。在海洋中,孕育出了最早的地球生命。數十億年來,海洋一直都是生命的樂園。那麼,海洋有多深呢?海洋的深處又存在著什麼呢?在地球上的五大海洋中,太平洋不僅是最大的那個,而且還是最深那個,其平均深度可達3970米。第二深的海洋為印度洋,深度約為3741米。
  • 福建村民發現一隻神秘「怪魚」 形似鱷魚很嚇人
    「怪魚」,引來眾多村民圍觀。近一個小時後,池塘水幾近被抽乾,此時他突然發現塘底深處有一條半米長的大魚活躍地跳動。出於好奇,他拿自製的竹網將魚撈了上來,卻發現這是一隻從沒見過的「怪魚」。隨後,他和家人將魚用車運回家,並向記者爆料。記者在現場採訪發現,這隻魚呈長筒形,腹部白色,磷很硬,嘴深裂,上下密布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非常兇猛。經過測量,長約82㎝,寬約12㎝,約重3.7公斤。
  • 太平洋2000米深處,生物學家發現「壯麗外星人」,古人還用它擦澡
    為了避免引起大家的誤會,先解釋一下,不久前生物學家在太平洋2028米深的地方發現一種新物種,它們的樣子非常像是影視作品《ET》中外星人的形象,後來科學家把這個新物種被命名為「Advhena magnifica」,翻譯過來就是「壯麗外星人」的意思。
  • 隱藏在海底深處的發光魚,它們不僅能發光,還會操控光線躲避敵人
    生活於陸地上,我們時時刻刻都感受到光的存在,但是,在那深不可測,一片漆黑的海洋裡,也可以看見點點的亮光,這是因為在海洋的深處存在著會發光的魚類。這樣的亮光與我們在陸地上見到的亮光是不一樣的,在海底的深處,這些魚類所做的是生物發光,這樣的發光是由於生物體內的物質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形成的。當然,並不是說只有在海洋深處,或者是魚類才可以生物發光,在陸地上也有,說到這裡你一定會知道什麼東西會生物發光,是的就是螢火蟲。
  • 鯊魚有時會莫名死亡,生物學家發現,它們竟然是被淹死的?
    在越來越深入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 因此,很多人認為不存在魚類被淹死的情況,而生物學家則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改變水的狀態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 首先,淹死一條魚很簡單。魚類呼吸的條件與人類沒有太大的差別,都需要呼吸器官的支持,同時也要有合適的介質,比如空氣和含有氧氣的水。
  • 美國科學家在深海發現有透明腦袋的怪魚(視頻)
    視頻說明:美國生物學家在深海發現一種奇怪的魚,具有一個透明的腦袋和管狀的眼睛,被形象地稱為管眼魚。
  • 海底巨怪叫聲?專家監聽一萬米深海溝,發現區別於鯨類的未知叫聲
    海洋研究人員通過近幾年來探測到已知海洋最深處傳出一類詭秘叫聲,但是卻不是人類已知的動物叫聲,讓人詫異的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也無法找出此怪響的主要來源。研究人員刊登在美國的《聲學研究學會雜誌》上一篇文章介紹,這類聲響從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中最深處監聽到的,每次持續5秒左右,這個叫聲的特徵是先有呻吟一樣的超重低音,隨後變成超高頻率尖叫。
  • 海洋深處到底有什麼?存在著人類未知的深海巨獸嗎?
    由於當時人們對海洋深處了解太少,覺得海洋深處十分危險,當時的環境也沒有合適的潛水設備,所以「海底無生物」這種觀念一直存在於大家的腦海中。直到1864年,有位挪威博物學家薩爾斯在海洋3000米的深處發現了活的「海百合」,這一發現推翻了人們之前的想法,人們開始猜測海洋深處會不會有更多的遠古未知生物存在呢?
  • 地中海首次發現可終生無氧生活的多細胞動物
    科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了3種可終生無氧生活的多細胞動物。(圖片提供:R.之前在該盆地採集的水樣以及沉積物表明,這裡存在單細胞生物,然而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有一些多細胞動物顯然在鹽水下的沉積層中生存並繁殖。 義大利和丹麥科學家在地中海海底探尋未知生物時發現,在無氧和高鹽度的海底沉積物中,生活著3種屬於鎧甲動物門(Loricifera)的多細胞動物。它們只有1毫米長,在被發現時保持著活躍的新陳代謝。
  • 馬來西亞神秘怪魚長著「香腸嘴」,牙齒鋒利可咬碎石頭
    馬來西亞神秘怪魚長著「香腸嘴、大齙牙」,可輕鬆咬碎石頭,專家稱是「炮彈魚」!尤其是在深不可測的海洋中,更是隱藏著各種各樣的怪魚,能輕易顛覆人們的想像力。在馬來西亞,有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一種長相誇張的怪魚,竟然長著和人類一樣的嘴唇和牙齒。只不過,這種魚的嘴巴看上去有些像「香腸嘴」,牙齒也長得像大齙牙。
  • 這些長相奇奇怪怪的深海魚,你見過幾種?
    雖然這種魚看起來像外星物種,但它實際上是哥倫比亞亞馬遜河和奧裡諾科河流域的一種帶甲鯰魚。它的臉有毛髮,有鰓,有看起來像翅膀的鰭,還有脊椎和巨大的體型,這些魚看起來就像真正的河怪一樣。  皺鰓鯊是一種長相奇特的史前鯊魚,生活在海洋深處。
  • 全球恐怖十大惡魔怪魚
    能引起人們顧慮的也就是,在烤著吃它們的時候,會擔心大火把肉烤糊了。不過,也有少數幾個品種,別說是吃了,就是光看到它們的外表就能讓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它們一些長著鋒利的尖牙;另一些則長得像從遠古的泥漿中爬出來的妖怪。儘管我們不想和這些駭人的怪物有任何聯繫,但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上看,我們這些脊椎動物卻和它們是遠親。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外表恐怖的「惡魔怪魚」吧!
  • 這種魚曾是海洋頂級殺手,連巨齒鯊都怕它們,滅絕原因很奇葩
    筆者:三體-小遙遠古時期的生物界存在激烈的生存競爭,為了取得一席之地,各種生物都在努力進化,加上當時的自然環境相對特殊,它們的體型和樣貌都與如今的生物存在較大的差異。提到最強大的遠古動物,人們可能會想到霸王龍,不過它們只能在陸地上生存,海洋中動物們也在不斷爭奪霸主之位。而除了巨齒鯊、鄧氏魚之外,海洋中還有一種魚類十分兇猛,前者都對其避之不及,根據化石和相關信息,古生物學家將其命名為「劍射魚」。不過,這種魚跟它的名字並不像,不會發射出鋒利的武器,而是擁有極快的速度,能夠幫助它們在海洋中躲避天敵、追尋獵物。
  • 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延伸閱讀:盤點全球怪魚  1、水虎魚  水虎魚是一種生性兇猛的掠食性魚類,身長可達到45釐米。它們的牙齒異常鋒利,能夠迅速將獵物撕成碎片。這種魚極具攻擊性,在食物短缺情況下會捕食同類。  水虎魚喜歡成群捕獵,效率極高。
  • 海底巨怪叫聲?專家監聽一萬米深海溝,發現區別於鯨類的未知叫聲
    海洋研究人員通過近幾年來探測到已知海洋最深處傳出一類詭秘叫聲,但是卻不是人類已知的動物叫聲,讓人詫異的是,迄今為止研究人員也無法找出此怪響的主要來源。研究人員刊登在美國的《聲學研究學會雜誌》上一篇文章介紹,這類聲響從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中最深處監聽到的,每次持續5秒左右,這個叫聲的特徵是先有呻吟一樣的超重低音,隨後變成超高頻率尖叫。
  • 1451個海洋動物新種被發現:巨型劇毒水母
    澳大利亞近海的海洋探索者2014年夏季發現巨型劇毒水母Keesingia gigas。它和一個人的手臂一樣長,其毒性足以殺死一個成年人。海洋專家在南非海域發現「觀星」蝦(star-gazer shrimp)。它的斑紋眼睛位於紅色短小身體的頂部,就好像凝視著天空。生物學家2014年識別了兩個海豚新種。一種生活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附近水域,另一種生活在巴西的一條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