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有時會莫名死亡,生物學家發現,它們竟然是被淹死的?

2021-01-08 騰訊網

筆者:扶蘇

即便人類如今擁有發達的科技,也很難理解發生在地球上的所有事情。現有的理論知識只能幫助我們解決一部分的難題,但是面對複雜的大自然,人類能夠獲得的線索少之又少。

不過,這並不是一種遺憾,反而能夠成為推動人類不斷進步的動力。在越來越深入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還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魚類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中自由活動,這都得益於它們獨特的呼吸系統和身體構造。

相對於人類的肺部呼吸需要足夠的空氣才能進行,魚類用鰓呼吸的效率更高。鰓中的蛋白絲結構有效地增加了與氧氣的接觸面積,水中氧氣含量適當的話,魚類的生存狀態也更好。因此,很多人認為不存在魚類被淹死的情況,而生物學家則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改變水的狀態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

首先,淹死一條魚很簡單。魚類呼吸的條件與人類沒有太大的差別,都需要呼吸器官的支持,同時也要有合適的介質,比如空氣和含有氧氣的水。

相對來說,世界上不需要鰓就能呼吸的魚是極少數的,所以改變水的狀態才是影響魚類生存的關鍵。曾經有實驗表明,如果將水中的氧氣含量降低,魚類很快就會因為缺氧而死,提高水溫和增加鹽度都會導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從而讓魚類面臨致命威脅。

鯊魚需要依靠不斷運動來獲得氧氣

其次,降低含氧量並不能殺死所有種類的魚,生存在極端環境下的魚類仍然可以繼續生存。但是一部分軟骨魚,其實需要依靠不斷運動來獲得氧氣,鯊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增多,巨大的漁網有時會將鯊魚困住,讓這種海洋霸主變得無可奈何,由於進入海洋中的水量有限,它們同樣會面臨窒息的風險。

與此同時,人類追求的山珍海味中,來自鯊魚的魚翅就是其中之一,失去魚鰭的鯊魚掉入海中就會被活活淹死,實在太過殘忍。

動物在不斷適應地球含氧量的變化

最後,呼吸是動物生存的必要活動,而氧氣能夠為其提供重要的支持。雖然地球如今的含氧量遠遠不及億萬年前,但是動物都在努力適應這一變化,從調整自身對氧氣的需求,到改變獲得氧氣的方式,無一不體現著生存的智慧。

在此基礎上,生物學家試圖找到更多有關陸地動物與水生動物的相似之處,為尋找更好的生存方式提供新的思路。

總而言之,生命其實十分脆弱,有時改變一種因素就有可能徹底走向死亡,隨著人類對大自然的影響越來越深刻,我們需要關注到相關問題。

淹死一條魚並不是一件難事,可見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同樣需要各種條件的配合。面對複雜的大自然,生命的進化之路,也絕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順利。

相關焦點

  • 長尾鯊在海岸被凍結,科學家:它們是被「淹死」的
    鯊魚冬天應該受到責備嗎?可能沒有,因為鯊魚很可能不是因為低溫而死,而是因為他們試圖向南遷徙而在淺水中掙扎,據負責麻薩諸塞州魚類和遊戲部鯊魚研究項目的高級漁業科學家稱。科學家說,與藍鯊,鯊鯊和姥鯊不同,長尾鯊往往會在緬因灣逗留至12月下旬。這些動物以其長而類似鐮刀的尾巴為特徵,具有吸熱能力,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其代謝熱。
  • 鯊魚兇猛,但當失去魚鰭的鯊魚被放歸海洋,等待它們的只有死亡
    其實,捕獵鯊魚早已有之,不過人們在將鯊魚捕獵上來之後,發現鯊魚的肉並不好吃,口感和味道都較差。所以大多數人並不熱衷於食用鯊魚,而隨著科學的出現,美味不僅是人們唯一的追求,人們開始從營養價值的角度去衡量每一種食物,而恰巧鯊魚肉在營養價值表現上也很差。
  • 你知道魚也會被淹死嗎?
    魚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裡自然呼吸是基礎功能,但是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魚兒浮到水面上來把嘴巴露出水面一張一合呼吸,這時候就說明它們快要缺氧了,需要氧氣來支持生命活動。提一個大膽的假說,如果這時候我們把魚摁進水裡,那麼魚會被我們淹死嗎?答案是可以的。
  • 魚一輩子不上岸會淹死嗎?真相令人不敢相信
    魚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裡自然呼吸是基礎功能,但是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魚兒浮到水面上來把嘴巴露出水面一張一合呼吸,這時候就說明它們快要缺氧了,需要氧氣來支持生命活動。提一個大膽的假說,如果這時候我們把魚摁進水裡,那麼魚會被我們淹死嗎?答案是可以的。淹死,其實就是因為像人這樣一類陸地動物是通過肺呼吸的,因此在水裡無法呼吸,一張口水就會倒流進肺裡,而很難排出,這樣導致氧氣不足致使人死亡。
  • 身為一個水產人,有沒有想過淹死一條魚的可能?
    高產魚塘內飼養密度大,魚類往往面臨缺氧,造成大量浮頭或窒息死亡。因而高產精養魚塘對溶解氧的變動有特殊要求。 有時魚塘表層水體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但底層溶氧大多也只能在4毫克/升以下。 凌晨時塘水的溶氧量最低,當接近魚浮頭的臨界值(2毫克/升)以下時那就要注意了。
  • 美國生物學家發現人類進化自「史前鯊魚」
    騰訊科技訊(羅爾雅/編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根據最新研究,名為Acanthodes bronni(希臘文:刺魚)的鯊魚是原始地球上所有的有顎脊椎動物的共同祖先 - 包括我們人類在內。
  • 科學家發現會走路的鯊魚
    ,它們已經存在了上億年,而其中一些鯊魚仍在進化,竟然學會了走路。本周一,發表在《海洋與淡水研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4種會走路的鯊魚,它們在大約900萬年前從最近的共同祖先中分化出來。該論文的主要作者克裡斯汀 · 杜金(Christine Dudgeon說:「鯊魚平均身長不到1米,雖然會走路,但對人類沒有威脅。
  • 最強勢也最脆弱,海洋霸主鯊魚數量大幅減少,鯊魚百科知多少?
    可以說鯊魚既是兇猛的動物,又是脆弱的動物,因為它也不能抵抗生物多樣性減少的趨勢。鯊魚是兇猛的掠食者,它們經常在噩夢中困擾著我們。但是鯊魚最可怕的事情可能是它們正在從世界的海洋中消失。曾經前總統柯林頓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在美國水域內捕殺鯊魚以獲得鯊魚鰭。漁民捕撈鯊魚,剪掉鰭,然後將它們扔回水中死亡。
  • 世界上最快的鯊魚 正以10倍自然死亡的速度消失.....
    如果按速度給鯊魚排定一個「武林」座次,它會是誰呢?可即便如此依然會造成放生後的死亡,而這個比例竟然高達20%—35%。主要原因是,釣者或捕撈者在卸下釣鉤和漁網時,往往不會破壞漁具,因此鯊魚在掙扎中會造成嚴重的創傷,這導致它們在回歸海洋後2天內死亡。
  • 那些被人類割掉鯊魚鰭的鯊魚,再被放回海中,下場會是什麼?
    那你是否知道,那些被人類割掉鯊魚鰭的鯊魚,再被放回海中,下場會是什麼?魚翅的食用歷史最早食用魚翅的人是漁民,漁民出售鯊魚後,將魚鰭留下自己食用,魚商發現有利可圖,收為商品出售,魚翅才漸漸出現於宴席上。當漁民捕獲到鯊魚後,他們通常只會割下鯊魚鰭,然後將活著的鯊魚扔回大海,讓其自生自滅。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而魚翅正是由鯊魚的胸、腹、尾等處的鰭經乾燥而製成。這個取鯊魚鰭的過程是不是很殘忍。據數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億條大白鯊被人類割下鯊魚鰭後放回海中。
  • 為什麼人類只吃魚翅,而不吃鯊魚肉?
    看過紀錄片的都知道,鯊魚被捕撈上船後,由專人直接割掉它們的背鰭,此後會諷刺的把這些鯊魚「放生」大海,這哪裡是放生,實際上就是放任不管,鯊魚鰭又不能再生,這些鯊魚的結果是註定的,只有死亡。尤其看著獻血淋漓染紅海面,此後這些斷翅鯊魚幸運的話沉到海底,不幸運的血腥找來獵食者直接被吃掉。
  • 聽說過老鷹捉魚吃,但是這次老鷹竟然活捉了條鯊魚?
    這是潛水遊世界第7597次分享出處/鹽分潛水(ID:yanfendiving)近日一個視頻在各個國外社交平臺火了視頻中一隻猛禽飛翔在南卡羅萊州的海灘上而它的爪子死死抓住一條幾乎和它體型差不多大的鯊魚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看了視頻的網友們包括小編我都忍不住驚嘆聽說過老鷹抓魚吃這次竟然還捉到鯊魚了活在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鯊魚
  • 鯊魚的卵是什麼樣的?有時被稱為「美人魚的錢包」
    你知道鯊魚的卵是什麼樣的嗎?近日,有網友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發出了一張鯊魚卵的動態圖片。一開始,你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黏乎乎的植物果實,但如果用手電筒在後面照亮,你就會看到這個袋狀物體內部出現一個蠕動的鯊魚胚胎。是的,鯊魚確實會產卵;確切地說,是其中一些鯊魚種類會產卵。
  • 世界上最快的鯊魚,正以10倍自然死亡的速度消失.....
    而所有海洋生物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它們種群數量無法準確獲知。因此當有數據表明某種鯊魚捕撈率劇增時就可以推斷,它們的種群數量正在大量減少,面臨著威脅。可即便如此依然會造成放生後的死亡,而這個比例竟然高達20%—35%。主要原因是,釣者或捕撈者在卸下釣鉤和漁網時,往往不會破壞漁具,因此鯊魚在掙扎中會造成嚴重的創傷,這導致它們在回歸海洋後2天內死亡。
  • 切薩皮克灣發現鯊魚的化石,可是鯊魚的腹部,還藏有一個化石
    在美國的一座海岸沙灘之下,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一塊鯊魚化石,而令人震驚的是,在鯊魚化石的腹部居然還有一塊「化石中的化石」。它們究竟神奇到什麼程度?「石中石」又會破解哪些遠古的秘密?不過有趣的是,就在開發大工程進行過程中,生物學家麥克,卻有了一個意外的大發現。在海灘上,麥克偶然看到了一塊奇怪的石頭「躺」在沙子中,這塊石頭看起來非常特殊,並且其體積較為巨大,足可以與成年人的身高相媲美。當他走近觀察時,麥克立馬興奮起來,原來這塊石頭並非普通的海灘沙石,而是一塊遠古鯊魚化石。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水域發現會行走的鯊魚物種2020-07-10 14:1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雖然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鯊魚有能力在陸地上用鰭「行走」一段時間,但在研究已知物種時,他們發現有四種鯊魚顯然是最近才發展出這種能力的。這項研究發表在《Marine & Freshwater Research》上的相關文章表明,鯊魚可以通過在海底潛行而不是遊泳來獲得一些巨大的優勢。
  • 罕見一幕:錘頭鯊被拖出水面時分娩小鯊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8月11日,美國佛羅裡達州巴拿馬城海灘出現罕見的一幕:釣魚者釣到一條錘頭鯊,當它從海水中被拖出時,竟然將小鯊魚產在海灘上,遊客們能夠看到活蹦亂跳的小鯊魚。圍觀的遊客表示他們試著將它送到深海中,但是它仍逗留在較淺的海灘最終死亡  當一位男子釣到這條1.5米長的錘頭鯊時,立即引來了圍觀者,當雌鯊魚在海灘上拍打著尾鰭,分娩出數十條小鯊魚。
  • 我們的海底世界充滿電纜——有時會被鯊魚襲擊
    這些動物之一是鯊魚,它們被電磁流場吸引並傾向於通過電纜咬人!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由於鯊魚襲擊拖纜而造成的設備損失在時間延遲和運營商經濟損失方面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並不是鯊魚第一次引起海底電纜系統的頭痛- 這個問題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 據《網絡世界》報導,甚至谷歌 + 0.1%GOOGL必須用類似凱夫拉爾的材料包裹網際網路電纜,以防止損壞鯊魚叮咬。
  • 淹死一條魚總共分幾步?
    魚會被淹死嗎?當然絕大部分的魚類都是用鰓呼吸的~其實對於魚魚來說,呼吸並可是件很辛苦的事,(在20°C,一個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一升水只能溶解約9毫克的氧氣,大概只有空氣中含氧量的1/35)大多數硬骨魚的要不停地用嘴吞水來呼吸,沒有硬鰓蓋的軟骨魚比如鯊魚,則需要通過不停地遊動來讓更多的水進入嘴裡。那怎麼淹死一條魚呢?
  • 格瑞那達海岸線無需驚慌發現鯊魚
    「在進行水肺潛水時,我們會定期看到所謂的陸棲鯊魚或哺乳類鯊魚。他們就像一條大cat魚。他們白天睡覺,晚上吃飯,但是他們對人們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們可以將它們帶到格瑞那達海岸一兩英裡左右,但它們並不在近岸,也不會對人們構成威脅,」芬尼說。萬一發生在海岸線附近發現鯊魚的情況,Finney敦促人們保持鎮定,退出水安全並向當局報告這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