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這樣的畫面不管是在魚缸裡還是在海裡我們都能見到。魚作為水生動物,能夠在水裡自然呼吸是基礎功能,但是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魚兒浮到水面上來把嘴巴露出水面一張一合呼吸,這時候就說明它們快要缺氧了,需要氧氣來支持生命活動。提一個大膽的假說,如果這時候我們把魚摁進水裡,那麼魚會被我們淹死嗎?答案是可以的。
淹死,其實就是因為像人這樣一類陸地動物是通過肺呼吸的,因此在水裡無法呼吸,一張口水就會倒流進肺裡,而很難排出,這樣導致氧氣不足致使人死亡。而魚之所以能夠在水裡生活就是因為它的呼吸系統和人不一樣。魚的呼吸系統是由鰓作為主導器官來供氧的。但也並非全部如此,像非洲肺魚這樣的品種就是和人一樣依靠肺來呼吸,你長時間把它摁水裡,它自然也就淹死了。
還有一種魚只要不遊,自己就會在水裡被淹死。一輩子不能停下來,因此也不睡覺。它就是鯊魚,鯊魚的供氧系統雖然大體和魚一樣,但是它的鰓是需要不停遊動依靠水流來實現換氧。因此鯊魚如果不遊,體內的水無法排出,也就沒有新的氧氣進入。因此淹死鯊魚很簡單,就是把它網住就行了。只要不遊動,一會兒鯊魚就會因為缺氧死亡。
每種魚類不管用什麼方式呼吸,手段可能不一樣但是最終都是為了把氧氣吸進體內。但水裡面的氧氣含量其實非常少,這也是魚為什麼會把頭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的原因。我們也能觀察到魚只會把頭露出水面,身體永遠都泡在水裡。一方面是在水裡魚才能夠遊動,二則是因為魚的鰓需要在水裡才能保持溼潤。如果鰓沒有泡在水裡,那麼就會黏在一起,讓魚缺氧。如果把魚放在一個含氧量極低的環境裡,比如涼白開裡面,因為沸騰的過程蒸發掉了大部分的氧氣,魚過一會也會死亡。
不管是哪種生物其實都需要氧氣作為基礎的生命支持,哪怕是給我們製造源源不斷氧氣的植物也是需要氧氣支持的,製造氧氣的是光合作用,消耗氧氣的是蒸騰作用。兩個作用加上基礎的吸收的養分才讓植物能夠活下去。淹死一條魚很簡單,只是方法和陸地動物溺水不一樣而已。各類動物交換氧氣的方法各不相同,這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物的多樣性就是我們這個世界最為美麗的一道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