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物理教授業餘唱搖滾:科研與音樂不衝突

2021-01-09 觀察者網

據澎湃新聞9月8日報導,一名搖滾樂手將束著的過肩長發解開,站在酒吧的舞臺中央揮撥樂器,隨重金屬搖滾樂的節奏大幅度地甩著頭,臺下的年輕人沉浸其中,跟著音樂「瘋狂」起來……

他在1998年組建暗瘡樂隊,成為廣州地區重型音樂的開路先鋒,他和樂隊堪稱「南國一霸」,甚至開創性地融合出一種「京劇死亡金屬」的新流派;他在1990年以廣州市第8名的名次考入中山大學,從本科直到博士,再留校任教,38歲成為教授。

操起吉他,他是暗瘡樂隊主唱何廣;拿起粉筆,他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何廣平。

五六歲就開始聽搖滾

2017年秋季學期已經開始,何廣平忙活起來,他要在這學期教研究生「凝聚態物理學」。若不是親眼看到他文質彬彬地站在講臺上授課,很難將扎著一頭長髮的他跟「物理教授」這四個字聯繫起來。

何廣平告訴記者,他的母親是北京人、父親是廣州人,因此,他幼年呆在北京,中學以後則是在廣州度過。據廣州日報報導,何廣平1990年考上中大後,在這個學校一待就是20多年,從本科生、碩士到博士,再從講師、副教授、教授,何廣平在中大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曆程。

雖然是個理科生,但何廣平自幼對搖滾音樂異常「痴迷」。「五六歲的時候就通過短波收音機聽搖滾,中學的時候開始嘗試自己創作,大學的時候開始學習吉他,到1995年就成立了第一支樂隊。」何廣平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稱。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紙上聽音樂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紙上聽音樂

1990年上大學後,何廣平對重金屬的熱愛終於可以自由發揮。1992年開始學吉他,當時外國教材很少,也沒有網際網路,走野路子的他,上課時手指都會在桌子下「指練」。他還找來專門樂理的書,學習對位學、聲學以及作曲技法。這時候,何廣平正蛻變成何廣,一個物理系高材生,逐漸成為一個重金屬狂熱發燒友。

蛻變在1994年完成。這年,他考上研究生,學業盡在掌握,便開始貼海報準備組樂隊。最早貼在飯堂,結果無人應徵。直到1996年,當時中大的校園樂隊開始多起來,他也湊過去玩一玩。後來,何廣找了一個本科同學打鼓,一個學吉他的同學改彈貝斯,暗瘡樂隊雛形初現。而他們的第一次登臺,何廣回憶,那是1998年4月。

如今,何廣平已蓄起長發,工作之餘,何廣平常帶著自己的樂隊參加演出,逐漸在圈子裡小有名氣。但彼時了解何廣平「雙面人生」的學生仍是少數,直到2015年7月初,一段9分鐘的中山大學畢業季快閃刷爆朋友圈:視頻中,何廣平穿藍色T恤衫、牛仔褲,甩著一頭長髮彈吉他。

圖片來源:微信公眾號 紙上聽音樂

寧願走兩次放吉他,不把音樂帶到課堂

何廣平有一條自己的原則:不把音樂帶到課堂。授課時,他是正兒八經的教授,不會像電影《搖滾校園》一樣,把教室當成排練場。看過這部電影的何廣說,自己還是會選擇嚴格地隔離兩重身份。

有一次在校園舞臺上表演,何廣上完課後,再返回家取吉他,寧願走兩次,他也不會把吉他背進教室。何廣認為,學生是否對重金屬感興趣,是學生自己的選擇,作為教師他不想過度影響學生。此前也有學生看到媒體報導以及快閃視頻後來向他求證,「我也不會否認,這也不是醜事,但我也不會主動說」。

他也不會和同事提起自己的樂手身份。何廣說,一直以專業樂手的技術身份要求自己,避免和工作混淆。一方面,是為了避免誤會,讓同事們以為自己「不務正業」;另一方面,也是出於對學生負責的考慮,「作為老師,怎樣才算是對學生最負責呢?個人理念就是,老師無權決定或者過度影響一個人的未來,希望每個學生都有充足的自由選擇權」。

在接受廣東經濟科技電視臺採訪時,他說道:「萬一提了(樂手身份),學生可能對我的印象很深,相對對其他老師印象淺一點,過分影響他的選擇權,這樣不太好。」

「音樂有時會促進工作」

何廣平火了,媒體採訪、各個電視臺的節目邀請紛至沓來。

2017年8月中旬,廣州當地媒體的一則採訪視頻再次讓他引起關注——大學物理教授和搖滾歌手的雙重身份使他成為「網紅」。何廣平對這個稱呼略微有些牴觸:「如果出名能讓自己解答物理世界難題的水平提高,那我希望越早出名越好。」

「我不會向不是通過音樂認識我的人主動談起我的音樂身份,因此我的學生只是把我作為一名教師來看待。」何廣平告訴澎湃新聞,他相信在學生眼中,自己「就是一名老師」,並且「很有自信應是一名稱職的老師。」

圖片來源:澎湃新聞

從1999年畢業留校任教至2015年,何廣平原創歌曲20多首,而他在科研上同樣出色,被SCI收錄了論文30多篇。「事實證明,音樂不僅沒有影響工作,有時還會起到促進作用。」何廣平說,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可以通過音樂「釋放」出來。自己多次在科研上遇到瓶頸,長時間找不到突破點時,正好遇上排練或演出安排,一場酣暢淋漓的演唱後,或許忽然就想到了解題方法。

中山大學學生張鑑予至今記得2015年校園快閃中,何廣平一頭飄逸長發在空中隨旋律舞動的場景。「能在『動』與『靜』之間靈活切換,確實是何教授與眾不同的地方。對於這樣『跨界』的老師,我會覺得是一件好事。科學工作者不僅僅是人們印象中的嚴謹與專一,其實也有很多與眾不同的生活。」張鑑予告訴澎湃新聞,這給了學生學術以外的途徑去接近和了解老師。

眼下,何廣平正在利用業餘時間製作新專輯。談及未來計劃時,他說,無論怎樣,自己仍會白天出門上班教書,晚上宅在家裡搞科研推公式、寫歌練琴錄音,或外出演出,不會有什麼改變。「我的人生目標就是要證明,兩種看似不相干的東西,其實可以很好地平衡,融合在同一個人身上。」何廣平說。

相關焦點

  • 師者|中山大學物理教授業餘組樂隊唱搖滾:音樂和科研不衝突
    一名搖滾樂手將束著的過肩長發解開,站在酒吧的舞臺中央揮撥樂器,隨重金屬搖滾樂的節奏大幅度地甩著頭,臺下的年輕人沉浸其中,跟著音樂「瘋狂」起來……這個搖滾樂手是今年45歲的何廣平,他的另一重身份是:中山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 中大物理教授組隊玩搖滾 不羈長發下藏著一顆科研心
    今年中山大學物理學院的新生們就可以期待了,他們會遇到一位長發飄飄,既會彈琴又會唱歌的量子物理學教授,是不是想想都很美?不過有個問題,這位,是個男的!而且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廣州某知名搖滾樂隊的歌手。長發飄飄,恣意揮灑,強烈的金屬搖滾節奏正在飛馳。不過這不是某地下搖滾樂隊的酒吧演出,而是中山大學學生為他們的老師錄下的視頻。
  • 「搖滾博導」陳湧海: 老老實實做科研,藝術只是愛好
    竇唯的樂手、中科院的主任、玩搖滾的讀書人、愛音樂的科研工作者……打開陳湧海的豆瓣主頁,除了大量的音樂,你還會發現他上傳的日記、圖片、影像和繪畫塗鴉等諸多作品。搖滾、民謠、詩歌、電影,他輕描淡寫地說:「音樂或者說搖滾只是眾多愛好中的一個。」在第三屆中國酒城•瀘州老窖文化藝術周上,澎湃新聞專訪了陳湧海。
  • 2016廣東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凌家傑教授科研團隊招聘B系列人員1名公告
    招聘啟事編號:20162017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凌家傑教授科研團隊B系列人員1名,現將有關招聘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二、招聘崗位B-2研究助理崗(待遇參照B-7教輔五級崗)三、崗位職責(一)承擔研究團隊科研助手任務,包括協助做好科研實驗數據收存、科研資料文檔的歸類和收存工作;收集整理研究團隊論文成果、技術成果等相關數據等;協助做好團隊科研項目申請、科研項目總結、科研項目驗收、成果申報等材料的上報;(二)承擔研究團隊的實驗室環境建設和儀器設備的論證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凌家傑教授科研團隊2016年1月公開招聘1名B系列...
    隨時掌握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近期推薦: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關於2016年公開招聘教師213名的通告2016廣東教師招聘考試每日一練匯總2016廣東教師招聘信息(每日更新) 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凌家傑教授科研團隊
  •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搖滾歌曲 香港好聽的搖滾音樂歌曲推薦
    對於香港流行搖滾音樂的開端,普遍的共識是從歌神sam許冠傑開始,之後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80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誕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搖滾樂隊代表:beyond、太極樂隊、藍戰士、達明一派、小島樂隊、浮世繪樂隊,raidas樂隊等。
  • 「灰狼」艾斯卡爾——新疆搖滾音樂的傳奇
    艾斯卡爾,一個純粹的維吾爾搖滾人。一直以來,新疆音樂以其歡快的節奏、豐富的音樂元素、極強的感染力深深吸引著我們,各族民歌的旋律優美動聽,節奏活潑鮮明,最廣為流傳的是號稱新疆維吾爾族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但新疆不止有民歌,新疆的搖滾樂一樣震撼人心。
  • 2017廣東廣州市中山大學物理學院董建文教授團隊招聘1名合同聘用...
    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中山大學物理學院董建文教授合同聘用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 招聘範圍面向校內外公開招聘。)操作;(六)完成董建文教授團隊安排的其他工作。四、招聘程序與時間安排(一)受理報名:請應聘者將《中山大學公開招聘人員自薦(推薦)表》(可點擊下載)、《中山大學B-2研究助理崗位申請表》(請點擊下載)、求職簡歷、身份證、學歷學位證等有關材料發送郵件至 dongjwen@mail.sysu.edu.cn。請在郵件標題中註明"應聘崗位+姓名"。資料保密,恕不退還。
  •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學科誠聘英才
    一、光學學科簡介   中山大學物理學院光學學科,是由中國光譜物理學先驅、著名光譜物理學家高兆蘭教授創建。中大光學是國內首批博士點(1981)、首批博士後建站單位(1985)。1984年籌建首批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超快速雷射光譜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02年更名為光電材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李光琴教授誠聘博士後及科研人員
    ▎學術經緯/報導 導師簡介 李光琴,博士,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2012年獲國際金屬儲氫會議(MH2012)最佳海報獎;2013年獲日本配位化學會(JSCC)最佳青年報告;2014年獲國際金屬有機骨架會議(MOF2014)最佳海報;2015年3月獲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育志獎,受到日本天皇和皇后的親切接見,2015年11月獲得京都府知事獎,受到京都府知事接見;2018年獲中山大學芙蘭獎教金。
  • 「原唱殺手」周深唱搖滾?歌曲上線酷狗評論跪倒一片
    9月21日,《一起樂隊吧》第四輪公演震撼來襲,雙鼓和原創三位待定選手背水一戰,爭奪唯一晉級名額,樂手們迎來自由組隊環節,反轉不斷,助唱人氣嘉賓周深和錢正昊空降現場,超強助力掀翻現場氣氛!節目音頻零時差上線官方音樂合作平臺酷狗音樂。
  • 請別用搖滾提升您的逼格 搖滾不配!
    中國已經有很多好搖滾樂隊了!自己曾經愛裝逼,以為自己是「高端搖」,總想找些國外的樂隊來聽,結果水土不服,糾結了很久放不下架子,後來去了幾次音樂節,我被鎮住了,我擦!原來這麼多牛逼的樂隊我不知道,而且想聽搖滾,歌詞十分重要,有太多的含義在其中。
  • 2016廣東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千人計劃餘思遠教授科研團隊...
    因工作需要,擬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合同聘用人員(原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中山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千人計劃」餘思遠教授科研團隊合同聘用人員1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布如下:一、招聘範圍面向校內現有行政經費(含包幹經費)聘請的合同聘用人員(原B系列人員)公開招聘二、招聘崗位行政助理(待遇參照原B-5管理崗)
  • "二手玫瑰"北京個唱開幕在即 成內地搖滾史裡程碑
    此場演唱會也將成為內地搖滾樂史上的一座裡程碑,為地下搖滾樂開疆擴土。「二手玫瑰」或封「敢死」隊創新不止音樂「二手玫瑰」自2000年成軍以來,就以鮮明出挑的樂隊個性,大膽創新的音樂理念,歷經13載不斷的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傳奇。
  • 2019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誠聘英才公告
    中山大學於2016年4月成立天琴中心,具體負責天琴計劃的各方面研究工作。截止2019年11月,天琴中心有教授16人(含院士2人、傑青1人、優青1人) ,副教授6人,專職研究人員(含博士後)15人,工程師3人,研究生166人,管理人員5人。
  • 搖滾歌手,創作的「執著」被田震唱紅,高曉松稱他是最乾淨的人!
    導語:搖滾歌手,創作的」執著「被田震唱紅,高曉松稱他是最乾淨的人!說起娛樂圈的搖滾歌手,很多人會想到前不久去世的著名搖滾音樂人臧天朔。當臧天朔去世的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很多人都痛心不已。這也讓很多人不禁想起娛樂圈,的其他搖滾歌手。比如,崔健,是中國搖滾第一人,也可以說是第一個把搖滾帶進中國的人;張震嶽的風格是懶懶的,他的歌詞簡單,但是卻深入人心;汪峰的每首歌曲都有著對生命的感悟,他更像是在用哲學品味人生;鄭鈞,是自由的使者,不羈的性格造就了他不羈的音樂風格等等。而接下來要說的是過著」隱士「般生活的搖滾歌手,許巍。
  • 中國好聲音冠軍梁博與音樂的那些年,網友:梁博不火天理難容
    有一年,那英帶了個小夥去見崔健,對他說:「我給你領了個小夥,他唱搖滾挺不錯。」崔健是搖滾教父,一年裡要見很多這種愣頭青,往往一上來就舔個沒完,然後繞了一大圈都是想請崔健幫他們宣傳,可崔健一看,他們的歌不行啊,沒哪個質量,就沒那個幫他們宣傳的心情。但看著那英的面子,崔健還是見了這個小夥,預備例行公事,聽他吹一番就結束。
  • 羅琦:年少輕狂已是過往,華語搖滾巔峰時期的第一女唱將
    提起搖滾音樂,我相信很多人想起的是崔健,是竇唯,是張楚,是汪峰,鄭鈞或者許巍,也會提起黑豹樂隊,唐朝樂隊,BEYOND樂隊,零點樂隊,也有人會提起謝天笑,五月天等等。去年大火的樂隊的夏天,也讓更多人去關注樂隊關注搖滾,搖滾的世界仿佛是男人的世界,但是也不缺少女人,海龜的付涵,新褲子的趙夢,刺蝟的石璐,指人兒的那個可愛小女生他們無疑都是搖滾音樂裡的靚麗風景,如果這裡在加上二手玫瑰的龍姨不知道有人會打我不會。
  • 2020廣東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學院簡介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是位於珠海校區的整建制學院,是珠海校區十三五規劃發展人文學科和理科學科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的新建學院,積極推進「深空」發展戰略,以「天琴計劃」大科學平臺為重要依託,積極建設物理學、天文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三大學科,重點發展引力物理、天體物理、空間探測器設計、空間科學與技術、原子與分子物理、精密測量物理、理論物理等學科方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 中山大學醫學院郭德銀教授團隊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程根宏教授2017年聯合招聘博士後與專職科研人員
    經協商,郭德銀教授團隊擬與程根宏教授開展合作研究,現計劃聯合招聘專職科研人員(特聘研究員或副研究員)與博士後2-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