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康教授等人 PNAS 利用 CRISPR 技術解析 DNA 甲基化

2020-12-05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和郎曌博研究組的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 「Critical roles of DNA demethylation in the activation of ripening-induced genes and inhibition of ripening-repressed genes in tomato fruit」 的文章,利用 CRISPR/Cas 9 技術獲得了番茄 sldml2 的突變體植株,發現了番茄 SlDML2 調節的 DNA 去甲基化不僅可以激活成熟需要的基因,同時還可以抑制成熟不需要的基因,在調節番茄果實成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 PNAS 雜誌上,由逆境中心和普渡大學共同完成,逆境中心郎曌博為第一作者,朱健康、郎曌博為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中科院等經費的資助。

DNA 甲基化是一種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在生物發育和環境應答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DNA 甲基化和與之拮抗的 DNA 去甲基化過程相互平衡,動態調控基因組 DNA 甲基化模式,任何一方的失調都會導致 DNA 甲基化模式的紊亂。目前 DNA 甲基化與果實成熟間的關聯和調控機制還知之甚少。

有研究表明,DNA 去甲基化可能參與到了番茄果實的成熟過程。在番茄果實的成熟過程中,DNA 甲基化水平顯著降低,同時施用 DNA 甲基化的抑制劑可以加快果實成熟。但是 DNA 甲基化調控果實成熟的具體機制目前尚未證實。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 CRISPR/Cas 9 技術獲得了番茄 sldml2 的突變體,SLDML2 基因與擬南芥中的 DNA 去甲基化酶基因 ROS1 具有很高的同源性。由於該基因的失活,使得全基因組範圍內的甲基化水平升高,誘導果實成熟的基因表達受到抑制,導致番茄果實不能正常成熟。

研究人員進一步研究表明,SlDML2 參與了成熟相關基因的激活表達,主要參與了色素合成和口味形成、乙烯生物合成及信號傳導途徑、細胞壁水解等途徑中。

另外,令研究者意外的是,SlDML2 介導的 DNA 去甲基化也抑制了果實成熟中並不需要的基因的表達,這些基因大多是參與光合作用及細胞壁合成的基因。這項研究不僅發現了 SIDML2 基因的 DNA 去甲基化功能,而且揭示了 DNA 去甲基化在果實成熟發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極有可能調控著果實成熟發育的精確度。

這項發現揭示 DNA 甲基化可能是轉錄因子和植物激素之外的第三個最重要的調節果實成熟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應用價值。

相關焦點

  • 朱健康等揭示DNA甲基化對番茄果實成熟作用—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
  • Nature:華人朱健康教授解析表觀遺傳學
    生物谷報導: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植物科學系,植物分子生物學中心,普渡大學園藝及園林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組蛋白H2B去泛素化(deubiquitination)在表觀遺傳DNA甲基化和異染色質沉默方面的調控作用,在DNA甲基化修飾與泛素化之間建立了新聯繫,也為DNA甲基化修飾研究提出了新觀點,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6月7日Nature
  • 朱健康組在DNA甲基化跨代遺傳研究中取得進展
    該研究首次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遺傳的現象,並闡明了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多種表觀遺傳修飾機制共同決定了從頭甲基化通路—RdDM依賴的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分子機制。DNA甲基化作為真核生物中最常見的表觀遺傳修飾之一,其信息能否跨代傳遞對維持表觀基因組穩定性和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及傳代都是至關重要的。
  • Nature:清華大學參與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的突破研究
    之前來自加州大學的華人科學家朱健康教授等人發現ROS1是一種對於擬南芥DNA去甲基化重要的5-methylcytosine  DNA  糖基酶,是植物去甲基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詳細見著名華人教授解析甲基化倍受爭議問題)。
  • 朱健康組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跨代遺傳
    該研究首次發現DNA從頭甲基化的改變也能穩定遺傳的現象,並闡明了DNA甲基化和組蛋白修飾等多種表觀遺傳修飾機制共同決定了從頭甲基化通路—RdDM依賴的表觀等位基因的形成分子機制。作為植物中的從頭甲基化通路,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通路負責所有序列類型(CG, CHG, CHH, H代表A, C, T)的DNA甲基化的從頭建立。通常默認為該通路靶位點處DNA甲基化的改變是不能穩定遺傳的,但全基因組範圍內DNA從頭甲基化的跨代遺傳情況尚不清楚。RNA聚合酶Pol IV負責產生的24-nt siRNA是RdDM途徑的關鍵一環。
  • PNAS:起始性DNA甲基化發生的分子機制
    DNA甲基化在哺乳動物細胞中普遍存在,參與轉錄調控、細胞分化等許多重要的生物學過程,但目前關於DNA甲基化的發生機制尚不清楚。本項工作中,研究人員用釀酒酵母作為研究系統,在本身不存在甲基化的酵母基因組上建立DNA甲基化譜式,揭示了組蛋白H3 N端尾部對於DNA甲基化不可或缺的作用。
  • Science:朱健康等植物DNA去甲基化調控研究獲進展
    6月15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朱健康課題組的研究論文A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Regulates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in Arabidopsis。
  • CRISPR編輯系統升級 利用「跳躍基因」精確插入DNA片段
    頂尖學術期刊《科學》最新上線發表的一篇論文中,Broad研究所、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的張鋒教授與其同事帶來了一款全新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利用「跳躍基因」,讓DNA片段插入基因組變得更加容易。大腸桿菌中的實驗結果顯示成功率達到80%,遠高於經典CRISPR系統。
  • 研究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完整調控途徑,詳細闡述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同時,該研究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DNA甲基化修飾發生於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DNA甲基化與DNA去甲基化決定了生物體內的甲基化水平和圖譜。
  • 朱健康: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
    「比起出身及名校,科學興趣更關鍵」  30多年前的皖北小鎮上,高中生朱健康常常在課堂上打瞌睡。雖然自嘲「中學幾乎一半的課堂時間都睡過去了」,但朱健康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他認為效率比投入的時間長度更重要。  朱健康出生於安徽農村,是名副其實的寒門子弟,家裡省吃儉用,供幾個孩子上學。
  • 檢測DNA甲基化識別四種常見癌
    這項工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康教授與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郝曉柯教授及中山大學徐瑞華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甲基是指1個碳原子和3個氫原子結合。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涉及甲基修飾DNA分子。
  • 朱健康 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
    「比起出身及名校,科學興趣更關鍵」  30多年前的皖北小鎮上,高中生朱健康常常在課堂上打瞌睡。雖然自嘲「中學幾乎一半的課堂時間都睡過去了」,但朱健康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他認為效率比投入的時間長度更重要。  朱健康出生於安徽農村,是名副其實的寒門子弟,家裡省吃儉用,供幾個孩子上學。
  • PNAS:華人科學家參與組蛋白去甲基化研究
    H3K36多肽底物的複合結晶結構,加深了對組蛋白去甲基化的機制及特異性的了解。    組蛋白甲基化是表觀遺傳修飾方式中的一種,參與了異染色質的形成、基因印記、染色體失活和基因轉錄調控等,其中jumonji  C  (JmjC)位點是介導組蛋白賴氨酸去甲基化的一個催化位點。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識別至少四種常見癌
    這項工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康教授與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郝曉柯教授及中山大學徐瑞華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甲基是指一個碳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結合。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涉及甲基修飾DNA分子。
  • 朱健康 做科研重在解決真問題(知識分子風採)
    「比起出身及名校,科學興趣更關鍵」  30多年前的皖北小鎮上,高中生朱健康常常在課堂上打瞌睡。雖然自嘲「中學幾乎一半的課堂時間都睡過去了」,但朱健康的成績依然名列前茅。他認為效率比投入的時間長度更重要。  朱健康出生於安徽農村,是名副其實的寒門子弟,家裡省吃儉用,供幾個孩子上學。朱健康當時的理想很簡單:考上大學,吃上商品糧,不給家裡添負擔。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識別至少四種常見腫瘤
    這項工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康教授與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郝曉柯教授及中山大學徐瑞華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甲基是指一個碳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結合。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涉及甲基修飾DNA分子。
  • 2020年朱健康團隊連續發表2項研究成果,在植物脅迫取得新進展
    該成果研究了關於植物中microRNA途徑調控氮肥高效利用的最新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植物主動DNA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該研究還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5】2019年7月5日,《Nature Plants》在線發表了美國華盛頓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和中科院上海植物脅迫生物學中心朱健康教授團隊合作研究的題為「Bipartite anchoring of SCREAM enforces
  • 科學網—朱健康小組植物DNA去甲基化調控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記者黃辛)6月15日,《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所朱健康課題組的最新成果
  • DNA甲基化檢測技術詳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DNA甲基化檢測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三種檢測技術,分別是基於限制性酶切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亞硫酸鹽修飾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基於親和富集預處理的甲基化檢測技術,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下面敬善基因來為您詳細介紹!
  • 微創DNA甲基化檢測可有效識別至少四種常見癌
    這項工作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張康教授與中國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郝曉柯教授及中山大學徐瑞華教授等人合作完成,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  甲基是指一個碳原子和三個氫原子結合。DNA(脫氧核糖核酸)甲基化涉及甲基修飾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