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賽道牛基篇(三):醫藥生物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2020-12-06 騰訊網

接著上期優質賽道系列文章,今天幫大家尋找一下醫藥生物行業的牛人牛基。

不管是成熟的美股市場,還是在新興的A股市場,長牛板塊唯一的支撐是其不斷增長的業績,即成長性。

正是因為醫藥股穩定且高速的業績增長,造就了A股醫藥股的長牛格局。而且醫藥股具有科技和消費雙重屬性,這就註定了醫藥股屬於弱周期板塊,與經濟強弱相關性很小,為此機構投資者一直願意給醫藥股較高的估值。

從最新公布的二季度基金重倉股來看,醫藥、科技和消費領域是公募最愛。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及服務、信息技術和醫藥行業。其中,醫藥行業有8家公司,包括恆瑞醫藥、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康泰生物等。

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也大都集中在這些領域,比如劉格菘重倉股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領域,如康泰生物是其重倉持股之一。

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也類似,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倉股也有凱利泰、人福醫藥、三諾生物等個股。

而張坤重倉消費類,比如其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重倉股包括愛爾眼科、天壇生物、華蘭生物、通策醫療等。

醫藥牛股扎堆

Wind數據顯示,最近10年來,申萬醫藥生物指數累計漲幅為199.63%,板塊內牛股奔騰。

截至8月12日,最近10年漲幅居前的十大醫藥牛股均超過了14倍,可謂是牛股遍地哈。其中,康泰生物累計漲幅高達6524%,這比A股股王貴州茅臺還要牛上5倍,厲害啦。另外,通策醫療、興齊眼藥、泰格醫藥、長春高新、雙林生物等個股漲幅均超過20倍;片仔癀、萬泰生物、智飛生物和歐普康視的累計漲幅在14倍-19倍之間。

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回到我們的文章主題,醫藥生物行業最牛的基金經理都有誰呢?下面,我們來逐步篩選一下:

第一步,老司基把篩選範圍設定為申萬一級醫藥生物行業,共得到95位基金經理,範圍有點大,繼續篩選;

第二步,挑選業績領先的,篩選條件設定為最近1年、最近2年、最近3年和任職以來排名前25%,範圍縮小到17位

第三步,把管理規模小於3億元、任職年限少於1年的基金經理剔除,於是得到以下16位基金經理。

從管理規模來看,中歐基金葛蘭匯添富基金鄭磊規模最大,均超過了200億元。另外,工銀瑞信趙蓓和廣發基金邱璟旻管理規模也超過了100億元。

從年化回報來看,農銀匯理趙偉、中歐基金葛蘭和工銀瑞信譚冬寒的年化收益最高,均超過33%;匯添富基金鄭磊、易方達基金楊楨霄、融通基金萬民遠的年化回報均超過28%,位居前列。

最牛基金有哪些?

我們把目標鎖定為以上6位業績最牛的基金經理,分別尋找一下他們的權益代表作品。

1、農銀匯理基金趙偉,代表基金:000913農銀匯理醫療保健主題

該基金成立於2015年2月,趙偉從2017年6月管理至今。任職總回報高達184.38%,年化回報為39.38%,在同類226隻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3%。該基金2019年漲幅為79.53%;2020年以來,截至8月11日,該基金漲幅達71.9%,連續兩年獲得70%以上的高收益,實屬難得。

趙偉擁有專業的醫藥實業背景,並且長期從事醫藥研發工作,加上8年證券從業經歷,醫藥投資經驗豐富。他歷任葛蘭素史克(上海)助理研究員、廣發證券醫藥研究員、招商基金研究部醫藥組組長等,2017 年加入農銀匯理基金。趙偉注重對醫藥企業的基本面研究,投資符合創新趨勢下的優質企業,挖掘好的公司去賺取業績的錢。從配置偏好來看,他喜歡高倉位操作;從風格來看,持續偏好成長風格,不進行風格擇時。趙偉認為,目前的醫藥投資要從創新產業升級邏輯出發,創新醫藥產業是新醫改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市場中需求最為剛性的產業。

2、中歐基金葛蘭,代表基金:003095中歐醫療健康A

該基金成立於2016年9月,葛蘭從基金成立之日起一直單獨管理該基金至今,任職總回報高達227.38%,任職年化回報達到35.95%,在同類503隻偏股混合基金中高居榜首!葛蘭已經成為國內醫藥投資的一面旗幟,人美、業績佳。

葛蘭,一直是老司基最為推崇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之一,之前文章也多次介紹過她。葛蘭本科就讀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而後在美國西北大學取得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學位。葛蘭在圈內有很多傳奇色彩的說法,例如5年碩博課程,她4年就完成了。在學霸遍地的基金圈,葛蘭的學術背景依然出類拔萃,她的投資業績同樣可圈可點。目前葛蘭共管理了3隻基金,分別為中歐醫療健康、中歐醫療創新和中歐明睿新起點。這3隻產品,自葛蘭任職以來全部實現正收益,且年化收益均超34%

3、工銀瑞信譚冬寒,代表基金:006002工銀瑞信醫藥健康A

該基金成立於2018年7月,譚冬寒從基金成立之日起一直管理該基金至今,任職總回報為197.57%,年化回報高達70.74%,業績非常亮眼。

作為清華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譚冬寒對醫療服務體系、藥品和器械產品及相關臨床應用有著深刻見解,且對前沿學術資訊有廣泛了解。在投資上,譚冬寒重視基本面研究,投資風格穩健,持股周期長。

4、匯添富基金鄭磊,代表基金:006113匯添富創新醫藥

該基金成立於2018年8月,鄭磊從成立之日起一直管理該基金至今,任職總回報為170.91%,年化回報高達64.04%,業績不俗。

在全市場眾多醫藥基金經理中,鄭磊是個典型的「少數派」。他是市場上極少數能夠用全行業視角,來進行醫藥研究的基金經理。醫藥子行業眾多,跨度極大,並不是一個能夠用單一驅動因素就描繪清楚的行業。通過將醫藥子行業與全市場其他行業的商業模式進行類比分析,鄭磊能夠快速洞察其本質,把握子行業未來的發展脈絡。

5、易方達基金楊楨霄,代表基金:110023易方達醫療保健

該基金成立於2011年1月,楊楨霄從2016年8月管理該基金至今,任職總回報為198.33%,年化回報達31.6%,同類排名前1%

6融通基金萬民遠,代表基金:000727融通健康產業A

該基金成立於2014年12月,萬民選從2016年8月管理該基金至今,任職總回報為164.08%,年化回報為27.76%,超越業績基準123%。

優質賽道牛基盤點,下期繼續!

相關焦點

  • 最牛基金暴賺26倍:如何挑選「牛基」?基金經理這一特性很關鍵
    最牛基金暴賺26倍 如何挑選「牛基」?基金經理這一特性很關鍵在A股科技與消費多輪行情接棒下,最牛基金業績已接近26倍。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7日,23隻基金成立以來的累計回報率超過10倍,其中最強基金成立十六年間累計回報率接近26倍。
  • 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 看好三類投資...
    然而,經歷快速上漲之後,8月中旬醫藥板塊進入調整階段,板塊階段調整幅度達到14%。  醫藥生物板塊快漲快跌的波瀾行情,備受投資者關注,如何看待回調後的醫藥板塊?後續走勢如何?有哪些投資機會?近期,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吳興武做客全景,探討醫藥板塊熱點話題。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畢業後,葛蘭在歐洲半導體公司做過實業,2011年進入金融行業,擔任過電力設備、新能源行業、輕工、醫藥等行業的研究員。  2014年10月葛蘭加入中歐基金,僅任職4個月,2015年1月29日就開始任基金經理,在基金經理這個位置經歷過一輪牛熊,經驗豐富。  目前葛蘭管理3隻基金,合計規模250億(2020Q2數據,不含新基金)。
  • A股關鍵時期今年最牛一批基金經理最新觀點來了!
    市場滬指圍繞3300點震蕩加劇,板塊間博弈加快,各類資金都積極調倉以應對。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力量,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公募基金經理後續有何調倉策略?又將如何整體投資節奏?哪些領域更有機遇?市場風險在何方?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五位年內業績超80%的優秀基金經理,分別為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中歐品質消費基金經理郭銳、招商行業精選基金經理賈成東、長城環保主題及長城久鼎基金經理廖瀚博、信達澳銀基金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兼信達澳銀健康中國基金經理曾國富,這些基金經理談及後市,這些基金經理紛紛看好結構性行情,認為後市將高位震蕩,流動性邊際收縮
  • 金牛基金經理葛蘭執掌 中歐阿爾法基金8月17日發行
    來源:新浪基金今年以來,A股市場走出明顯結構性行情,不少基金經理憑藉突出的選股能力,為持有人贏得了豐厚回報,深受基民認可。新晉金牛基金經理葛蘭就是其中之一。據悉,由她管理的新基金中歐阿爾法將於8月17日發行,該基金聚焦於科技、醫藥、消費三大核心賽道,力求再次為基民們挖掘長期超額收益。布局「科技+醫藥+消費」核心賽道公開資料顯示,中歐阿爾法是一隻混合型開放式基金。記者了解到,該基金重點投資領域聚焦在科技、醫藥、消費三大核心賽道上,是成長風格基金。
  • 起底最牛基金經理:生物學碩士 重倉多隻創業板
    為何是這樣一位80後基金經理成為持續領跑者?在新興產業大行其道的背景下,這只是偶然嗎?   不需要科班,但要「懂玩」   任澤松是個80後,在本科、碩士學的都是生物科學與技術,均在清華。2008年碩士畢業,在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做過一年的審計員,2009年到2011年在北京的一家知名私募公司源樂晟做行業研究員。
  • 中歐基金葛蘭:選好賽道才能做好投資
    A股的茅臺和美股的可口可樂都是最典型的長牛股。消費板塊也是非周期性行業,在任何時間投資消費行業,風險都相對更小。如果我們參考更成熟的市場(美股),科技、醫藥、消費長期來看都是跑贏標普500的,中國未來這三個行業同樣也大有可為。
  • 來看看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有哪些人?
    2005年,徐翔從寧波遷到上海,經歷了A股的一波大牛市,2009年成立澤熙投資,經過幾年的發展,澤熙投資已經成為中國最著名的私募基金,旗下私募產品收益穩居陽光私募收益前列,資產規模接近百億,徐翔個人資產估計超過100億,被大家尊稱為「私募一哥」。
  • 中歐基金葛蘭:過去兩年市場上做超額收益最多的基金經理之一
    包子君  一、葛蘭:最出名的醫藥主題基金基金經理之一  提到醫藥類基金的基金經理,估計很多投資者會想到中歐醫療健康的基金經理葛蘭。可以說,葛蘭是市場上最出名的醫藥主題基金基金經理之一,而且葛蘭管理著目前市場上規模最大的醫藥類主題基金。
  • 醫藥生物五大優質賽道龍頭公司名單新鮮出爐!醫藥生物公司為什麼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於醫療健康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醫藥生物行業的優質公司也出現快速增長。當然我們也要具體看看各細分行業龍頭增長較快的優質賽道:第一優質賽道IVD之化學發光,第二優質賽道消費醫療,第三優質賽道創新藥及產業鏈,第四優質賽道創新器械,第五優質賽道創新疫苗。
  • 醫藥、科技行業怎麼看,如何挖掘優秀公司?對話女神基金經理葛蘭女士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開始披露,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展現在公眾面前,醫藥和科技成長股依然是險資的選股邏輯持續加倉。但8月以來,前期表現強勢的醫藥生物和科技成長股整體陷入回調,對接下去的醫藥和科技行業有什麼看法?如何挑選出好公司?今天同花順專家團邀請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基金經理——葛蘭女士為大家分享。
  • 三年、四年和五年最牛基金經理名單來了!更有TA們的四季度投資洞察...
    三年、四年和五年最牛基金經理名單來了】從基金實際選擇的角度,今天基金君特地推出了基金經理榜單,選取那些持續管理基金滿三年及五年的基金經理作為考察對象,看哪些基金經理能夠在中長期脫穎而出。統計顯示,以持續管理單只基金滿三年的基金經理作為考察對象,有32位權益基金經理過去三年管理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超過50%,多數回撤控制較好,相對各自業績基準超額收益明顯,整體處於同業領先水平。
  • 在「長牛」消費行業 哪些基金經理最值得pick?
    摘要 【在「長牛」消費行業 哪些基金經理最值得pick?】
  • 「基金女神」葛蘭新品認購火爆,炒「基」竟然這麼香?!
    根據葛蘭的相關「自傳」,其具有勤奮,認真,推崇科學精神,喜歡重倉位運作,偏愛成長型賽道,並且淡於擇時,專注選股,看好就下手,然後長期持有,有初出茅廬的果敢。她的研究方法論並非是初出茅廬的大膽無知,其對公司基本面、管理層、行業賽道、競爭格局都有嚴格考慮,這也是其能快速脫穎而出的根本。
  • 基金經理實力大起底,最牛18人掌控9000億
    管理資金規模高達764億的張坤,是易方達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根據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的持倉變動顯示,張坤在今年三季度期間大幅增持了白酒股票,從而令易方達藍籌精選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清一色為三隻白酒股票佔據,瀘州老窖等三隻白酒股票合計佔據該基金28.8%的倉位。
  • 2020基金又炸了!最牛暴賺127%,冠軍又是這家的?更有17隻基金兩年狂...
    年內最牛基金收益超127%2020年因新冠疫情出現不少「活久見」事件,但又受益於為應對疫情而採取的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讓整體A股市場仍呈現較好的結構性行情。在這一過程中,公募基金展示出專業研究的實力,表現出「炒股不如買基金」的實力。
  • 基金三季報密集披露 白酒、生物醫藥、晶片股是公募基金重點關注的...
    進入10月底,公募基金三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截至發稿時,納入Choice權益類基金數據的570隻股票型開放式基金以及4329隻混合型開放式基金過半數產品已完成披露。資產配置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整體股票投資佔比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債券配置比例下降。
  • 中歐基金葛蘭——這位業績逆天的小姐姐發新基金了
    (數據來自於天天基金)       2019年7月26日,有人曾寫過一篇關於如何投資醫藥行業的文章《頻頻暴雷的醫藥板塊該如何投資?》。當時的醫藥受到帶量採購和個股暴雷等影響,處於行業的低谷期,今年的醫藥行業可謂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有投資者說是疫情影響,實際上,和主要消費一樣,醫藥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優質的賽道。
  • 來看看新生代績優基金經理的選股秘笈
    來看看新生代績優基金經理的選股秘笈 摘要 【快2021年了!來看看新生代績優基金經理的選股秘笈】ROE和ROIC這兩個指標最核心的區別在於,ROE考慮了槓桿的因素,ROIC更體現了整個公司的經營效率。
  • 六大明星基金經理最新研判來了
    六大明星基金經理最新研判來了)自今年7月份滬指創下3458點高點以來,近四個月股市在3200點-3400點之間寬幅震蕩,板塊間走勢分化,前期漲幅較大的醫藥、消費等龍頭股相對滯漲;汽車、家電、電子,以及其他一些順周期板塊異動。 從布局明年的角度,有的績優基金經理看好銀行、保險等相對低估值滯漲板塊,有的看好鋼鐵、煤炭等周期板塊,有的繼續堅守消費、科技、醫藥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