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 看好三類投資...

2020-12-06 天天基金網

  2020年,受疫情催化,醫藥生物板塊前8個月漲幅最高達到67%,疫苗、生長激素、防疫物資、高值耗材等幾個細分板塊漲幅居前,其中生物製品和醫療器械漲幅最高時分別達到132%和109%,成為最「紅」的兩大板塊。然而,經歷快速上漲之後,8月中旬醫藥板塊進入調整階段,板塊階段調整幅度達到14%。

  醫藥生物板塊快漲快跌的波瀾行情,備受投資者關注,如何看待回調後的醫藥板塊?後續走勢如何?有哪些投資機會?近期,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吳興武做客全景,探討醫藥板塊熱點話題。

  吳興武認為,8月中下旬至9月末,醫藥板塊的下跌是正常回調,醫藥行業長期邏輯沒有發生變化,主線依然是鼓勵創新。他指出,醫藥板塊有消費和科技雙重屬性,其高估值在合理範圍內。對於投資者關注的後續投資機會,吳興武主要看好三個方向,分別是創新藥產業鏈、高端醫療服務,以及高端醫療器材設備領域。

  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廣發醫療保健股票基金經理

  吳興武本科為化學專業,研究生階段專業為生物學,為後來在生物醫藥板塊的研究打下理論基礎。畢業後曾在摩根史坦利華鑫基金擔任研究員,後來加盟廣發基金,先後擔任發展部研究員、權益投資一部基金經理助理。2015年2月吳興武開始擔任基金經理,目前管理廣發輪動、廣發醫療保健股票等基金。

  Q1:當前醫藥板塊的市場邏輯有沒有發生變化?回調的原因有哪些?

  吳興武:醫藥行業的長期邏輯沒有發生變化。

  這一輪醫藥板塊的行情是從2016年後新一輪醫改作為起點,醫改的內容包括仿製藥一致性評價、創新藥審批加速等政策,這些政策導致仿製藥價格被壓得很低,而以創新藥為代表的醫藥創新,得到了相對來說更大的政策支持。這是這一輪醫藥行業行情增長政策邏輯。

  目前來看,這個邏輯沒有發生大的變化,鼓勵創新依然是今後幾年甚至更更長時間內醫藥行業一條非常強的主線。

  從最近的走勢來看,醫藥行業經歷了大概兩年多的上漲,最近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我們認為這種回調是正常的。醫藥股目前估值相對偏高,其中有一些資金是衝著短期階段性上漲趨勢買入,當市場出現波動的時候,這一類資金又會很快撤出來,這是造成醫藥行業階段回調的中短期因素。從總體的市場流動性看,最近一段時間流動性邊際上放鬆程度沒有以前那麼強,這也是導致整體市場出現波動的原因。但我們認為,總體醫藥行業的發展邏輯沒有發生明顯變化。

  Q2:您怎麼看待當前醫藥板塊的高估值?是否已經過高?

  吳興武:醫藥股目前的估值水平,縱向來看,確實處在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這跟長期剛性消費需求密不可分,是醫藥板塊長期發展的首要驅動力。此外,醫藥板塊兼有消費和科技雙重屬性,從供給端來看,它的科技屬性比較強,這也是醫藥行業長期驅動力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但是,當前的估值只是一個客觀數據,接下來的走勢與現在的數據沒有必然聯繫。在大邏輯不變的情況下,醫藥行業比較優質的公司,階段性的高估值是在合理範圍內的,而且大概率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估值偏高將會是一個常態。

  Q3:有研究報告稱,2019年醫藥板塊走勢出現了分化,您怎麼看?未來這種趨勢還會繼續延續嗎?

  吳興武:我認為醫藥內部分化的趨勢會延續下去,這與行業發展的基本面是相匹配的。

  目前市場預期相對較高的是創新藥以及高值耗材的公司;醫藥商業中的流通板塊受控費影響衝擊較大,給的預期就比較小;中藥板塊除了消費中藥外,其它細分板塊給的預期都相對較低。另外,市場對仿製藥的預期也是比較低,因為仿製藥較多,如果醫藥公司的產品管線不是很豐富,可能會受到集採降價的衝擊。

  Q4:當前我們應該怎樣把握投資趨勢?

  吳興武:醫藥行業的投資從中周期來看離不開政策方面的考量,我們需要對政策所處的階段以及背後原因、矛盾有系統的認知,才能比較準確地把控行業所處的歷史階段和政策周期。

  從中長期角度,我們非常看重政策周期對醫療產業投資節奏的影響。從長周期的角度,我們認為創新藥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高端醫療器械具有較好的投資機會。在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大背景下,這些行業有充分的空間讓優秀企業做強做大,而作為投資人,我們需要甄別哪些是優質企業,從而在長周期內獲得優秀的回報。

  Q5:在選擇創新藥研發這些公司當中,首先應該看中哪幾點?風險點又有哪些?

  吳興武:首先,要尋找具備豐富的在研產品管線的企業,可以抵禦單個藥品失敗的風險。

  其次,要去找綜合能力比較強的企業。公司組織管理能力強,研發的各個階段效率就會比較高,研發周期就會縮短。對於新藥來說,時間就是金錢,需要爭分奪秒地去做研發,如果開發進度慢了,也就意味著經濟價值大打折扣。

  最後,要去找真正做創新藥的企業。什麼是真正的創新藥呢?疾病的病因通常是很複雜的,但往往會有一個或者若干個關鍵的蛋白質在人體中起作用,這些關鍵成分就叫做藥物的靶點。做仿製藥其實不需要了解機制,只需要照葫蘆畫瓢就能仿製出來一個同樣的分子。

  有的創新藥雖然是不同的分子,但如果針對已經成藥的靶點,把分子進行一定的改動,同樣可以做成新藥,技術含量比仿製藥要高一些,但還沒有達到真正源於基礎科學研究的創新藥。這類創新藥的生命力也有限,同樣會受到醫保付費因素的影響,從而影響藥品未來的經濟回報。

  真正的創新藥是能夠研究清楚一種新生物機製作用的過程,找到一個其他藥品還沒有使用的靶點,這種藥品往往會長期獨佔一個新的適應症,形成一個相對巨量的銷售,同時還不太容易受到醫保控費的限制。

  這種能力只能通過高水平的研發專家經過長時間的基礎研究,再進行持續的投入,還要做好轉化醫學等基礎研究工作,才有可能在創新藥競爭中取得最終勝利。目前中國創新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大大小小的企業,但大部分企業都還處在初期階段,現在還看不出來孰優孰劣,但5到10年內肯定會形成一個分化。

  對於投資人來說,需要真正融入企業中去,通過長期的學習和追蹤,把一手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研究,才能形成紮實的結論,識別哪些企業將來會脫穎而出。而對於普通投資者,不想勞心費力的話,建議可以找專業投資機構去打理。

  Q6:醫療服務細分領域我們應該把握哪幾點投資機會?

  吳興武:就像之前說的,醫療服務行業是我看好的方向之一。我們國家正在提升醫保的覆蓋比例,這是在滿足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在保障基礎醫療需求之上,進一步的市場化醫療服務也是大眾所需要的。

  這裡面典型的代表就是以體檢為代表的醫療服務機構,相比公立醫院,它最重要的差一點就在於「服務」,這是一個很務實的切入點。

  另外,一些專科民營醫院差異化服務做得很好,在醫療服務方面也有著明顯的優勢。從服務的角度看,它們可能比公立綜合醫院做得更好。企業一旦在這個賽道上建立了優勢,就會在患者心中形成一個很強的品牌護城河,獲得強有力的發展優勢。

  Q7:醫療器械行業的有哪些投資機會?

  吳興武:長久以來,國外品牌佔據了中國高端醫療器械的大部分份額,但隨著國內企業幾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幾年來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小。我非常看好某些領域取得突破的中小型醫療企業,一旦他們的產品和技術取得突破,加上他們在中國市場強有力的銷售能力,會取得很好的發展。

  具體到細分領域,我比較看好心臟介入領域和骨科領域的醫療器械,也可以看到相關企業有較強的研發、創新、生產能力,具備大比例進口替代的潛力,是我非常期待的一類投資機會。

(文章來源:全景財經)

(原標題:對話廣發基金經理吳興武:醫藥生物行業高估值是常態,看好三類投資機會 | 全景·卓識)

(責任編輯:DF062)

相關焦點

  •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
    零城逆影  中歐基金葛蘭:醫藥頂尖經理的新起點、新徵程!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中歐基金葛蘭小姐姐的基本情況哈!  ★基本情況  中歐基金葛蘭,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學士,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博士。這個學歷即使是在人才濟濟的金融行業,也算是頂尖學歷了。而且據說5年碩博課程,葛蘭就4年學完了,讀博期間論文還獲過國際大獎,優秀!
  • 優質賽道牛基篇(三):醫藥生物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及服務、信息技術和醫藥行業。其中,醫藥行業有8家公司,包括恆瑞醫藥、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康泰生物等。 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也大都集中在這些領域,比如劉格菘重倉股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領域,如康泰生物是其重倉持股之一。
  • 廣發基金費逸:在投資這場「荒島實驗」中,我選擇重倉「中國製造」
    基金經理費逸把他的揮棒機會留給了「中國製造」。在廣發聚瑞2020年三季報中,費逸用簡短有力的句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從中長期維度出發,堅定看好中國科技產業的發展,會從中擇優配置。」 「我希望儘量做到5~10年揮一棒。」
  • 醫藥、科技行業怎麼看,如何挖掘優秀公司?對話女神基金經理葛蘭女士
    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開始披露,保險資金權益類投資展現在公眾面前,醫藥和科技成長股依然是險資的選股邏輯持續加倉。但8月以來,前期表現強勢的醫藥生物和科技成長股整體陷入回調,對接下去的醫藥和科技行業有什麼看法?如何挑選出好公司?今天同花順專家團邀請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基金基金經理——葛蘭女士為大家分享。
  • A股關鍵時期今年最牛一批基金經理最新觀點來了!
    作為資本市場重要力量,在目前市場情況下,公募基金經理後續有何調倉策略?又將如何整體投資節奏?哪些領域更有機遇?市場風險在何方?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專訪了五位年內業績超80%的優秀基金經理,分別為廣發新經濟基金經理邱璟旻、中歐品質消費基金經理郭銳、招商行業精選基金經理賈成東、長城環保主題及長城久鼎基金經理廖瀚博、信達澳銀基金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兼信達澳銀健康中國基金經理曾國富,這些基金經理談及後市,這些基金經理紛紛看好結構性行情,認為後市將高位震蕩,流動性邊際收縮
  • 廣發基金邱璟旻:像經營一支球隊一樣管理自己的組合
    邱璟旻是2020年「翻倍基」的基金經理之一,他管理的廣發新經濟A去年投資回報為104.98%。Wind統計顯示,自2017年3月份管理廣發新經濟A以來,截至1月5日,邱璟旻任職回報達到186.32%,年化回報率為31.35%。
  • 一位「寶藏」基金經理的自我修養:深耕研究 追求複利增長
    術業有專攻,投資這件事同樣適合交給專業的人辦理。 比如基金投資中的「靈魂人物」——基金經理,目前市場中有2300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從管理業績看,歷任基金算數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30%的基金經理佔比不到10%。
  • ...張坤、劉格菘、謝治宇、周應波、馮明遠等十大明星基金經理重倉...
    新進前十大重倉股的股票包括萬科A、生物股份、三一重工。健康元、中國中免、東方雨虹退出前十大重倉股。基金經理趙楓在季報中表示,市場的風格偏好對組合的影響有限,我們堅持自下而上選股構建組合,期望組合在較長時間上可以獲得合理回報,組合通過行業的分散和風格的均衡減小淨值的波動水平。
  • 基金經理激辯白酒股:投資追求確定性 高估值或致市場表現平庸
    原標題:基金經理激辯白酒股「醉人」投資追求確定性,高估值或致市場表現平庸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新年伊始,白酒指數延續2020年的強勢繼續大漲。隨著白酒股越漲越高,市場分歧也在加大,部分基金經理基於投資確定性考慮,堅定持倉白酒「核心資產」;部分基金經理則更關注白酒股的高估值可能導致市場表現趨於平庸,並將根據行業估值和競爭格局的變化捕捉投資機會。
  • 2020年30隻普通股基漲超100% 廣發工銀中歐等基金領漲_基金動態...
    滙豐晉信低碳先鋒以134.41%奪冠,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133.83%緊隨其後。兩隻基金此前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顯示,其都是以製造業行業個股為主,去年四季度時,新能源產業鏈概念突飛猛進,而滙豐晉信低碳先鋒此前就已經重倉了贛鋒鋰業、通威股份、當升科技、寧德時代、雅化集團等個股,同樣的,廣發高端製造也重倉了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等。
  • 萬億資金基金經理最新觀點來了!大盤將突破3000點,看好這三大板塊
    報告顯示,超九成基金經理認為下半年國內經濟將迎來復甦,近一半基金經理認為上證指數將突破3000點。七成以上的基金經理認為,目前港股整體估值偏低或嚴重偏低,可上升的空間較大。報告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港股、A股兩大市場和生物醫藥、新基建、電動汽車三大板塊。
  • 聚齊五大明星基金經理 熱議2020年投資機遇何在?
    為此,證券時報記者專訪了廣發基金成長投資部總經理劉格菘、景順長城基金總經理助理劉彥春、中歐基金基金經理周應波、銀華中小盤基金經理李曉星和信達澳銀權益投資總部副總監馮明遠。這些基金經理對2020年宏觀經濟的判斷總體是「穩」,大幅超預期及快速滑落的概率不高,市場存在結構性機會,相對更看好5G產業鏈、新能源汽車、品牌消費等領域,並建議投資者要降低收益預期。
  • 多因素點燃軍工行情 基金經理看好中長期趨勢
    基金經理中長期看好軍工行情多隻軍工行業指數基金今年以來表現較好,國泰國證航天軍工、廣發中證軍工ETF、華寶中證軍工ETF、鵬華中證空天一體軍工等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30%;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富國軍工主題、長信國防軍工、博時軍工主題等今年以來收益也超過30%。同時,一些基金公司乘著行業估值底部,積極布局軍工板塊。
  • 廣發2020年業績前1%的CP再聯手
    第一代,任職期限10年+的基金經理;第二代,5~10年的中生代基金經理;第三代,5年以下任職期限的新生代基金經理。相比前兩代,新生代基金經理是在與新經濟時代共振中成長起來的,他們的投資風格更偏成長。中國經濟處於轉型期,代表先進生產力的行業迎來了發展機遇。這一機遇映射到A股市場,便是一輪又一輪、層出不窮的結構性行情。
  • 廣發科技創新混合 : 廣發科技創新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更新的招募...
    曾任廣發證券投資自營部副經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會發行審核委員,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廣發聚富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製造業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鑫享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穩裕保本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廣發聚豐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 2020年30隻普通股基漲超100% 廣發工銀中歐等基金領漲_股市聚焦...
    滙豐晉信低碳先鋒以134.41%奪冠,廣發高端製造股票A也以133.83%緊隨其後。兩隻基金此前三季度前十大重倉股顯示,其都是以製造業行業個股為主,去年四季度時,新能源產業鏈概念突飛猛進,而滙豐晉信低碳先鋒此前就已經重倉了贛鋒鋰業、通威股份、當升科技、寧德時代、雅化集團等個股,同樣的,廣發高端製造也重倉了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等。
  • 18人決定A股投資風向?基金經理實力大起底,最牛18人掌控9000億
    基金行業正在影響市場。眾所周知的是,主動偏股型基金向來是A股市場的頂梁柱,此類基金的特點是資金的投資方向和審美,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基金經理的個人色彩。而龐大的A股市場,其股票走勢與風向實際上正逐步由18位明星基金經理所主導。
  • 中歐基金葛蘭:選好賽道才能做好投資
    之前我在公眾號談P2P爆雷、信託產品違約時提到:在市場利率逐漸下行,經濟增長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未來普通人做投資要避開非標固收類產品,並且擁抱權益類資產。典型的非標固收產品就是信託、網貸等。
  • 基金經理投資筆記|科技指數投資的正確姿勢
    來源:金融界基金作者:龔麗麗《基金經理投資筆記》主題系列 另類視野下的指數投資之旅!作者:龔麗麗 申萬菱信基金指數投資部負責人 最近關於A股是否存在科技牛,成長股投資時不時失效的討論不絕於耳。以創新100指數為例,其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為醫藥生物、計算機和電子,累計權重佔比超過50%,且單一行業權重比例接近或超過15%。三個行業表現可以解釋絕大部分創新100指數的表現。 圖1.
  • 中歐基金葛蘭:基金經理中的「科學家」
    當葛蘭從美國西北大學生物醫學博士專業畢業回國時,她導師感到非常遺憾——因為她原本可能有機會在生物醫藥領域成為一名優秀的科學家。  無心插柳柳成蔭。回國後,葛蘭在醫藥行業研究員的崗位上找到了大展拳腳的天空,如今即將執掌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