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北方四島爭端都是阻礙日本和俄羅斯關係正常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北方四島是指國後島、擇捉島、色丹島和齒舞群島這四個位於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島嶼,其中擇捉島面積最大、國後島次之,這兩個島也是北方四島中唯二有人居住並且有俄軍駐紮的島嶼。而色丹島和齒舞群島的面積則要小得多,島上的自然條件也不適合人類居住。
日俄北方四島之爭起源於美蘇冷戰衝突,這片島嶼原先是日本領土,二戰前島上已有2萬多日本居民,日本戰敗後,蘇聯根據《雅爾達協定》佔領了這四座島嶼,並於1947年1月將其正式劃入蘇聯版圖。在1954年鳩山一郎擔任日本首相以前,蘇聯和日本之間並不存在領土爭議,但是在美蘇冷戰的大背景下,美國以及日本國內的親美派擔心就鳩山一郎內閣積極謀求改善日蘇關係的舉動,會導致日本最終脫離美國的控制,被蘇聯所「滲透」。於是部分親美的日本政客提出了日蘇領土問題,主張除非蘇聯歸還北方四島,否則日本不應與蘇聯進行任何形式的接觸,北方四島爭端由此產生。
最初該問題僅僅只是一個阻撓日蘇關係正常化的藉口,沒有人指望能從強大的蘇聯手裡割走領土。但隨著日本經濟力量迅速崛起,蘇聯越來越沒落,收回北方四島逐漸成為了日本政客眼中一個可行的選項。2004年,俄羅斯剛剛從持續十多年的經濟衰退中走出來,新一屆的普京政府希望能在吸引外資方面打開缺口,於是主動向日本提出歸還北方四島中較小的色丹島和齒舞群島,前提是日本和俄羅斯籤訂和平協議,並承認俄羅斯對另外兩座島嶼的主權。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拒絕了這個提議,要求俄羅斯歸還全部島嶼,他還親自乘坐海上保安廳巡邏船,在附近海域「視察」了北方四島,此舉引發俄羅斯民眾的強烈不滿,歸還部分島嶼一事就此告吹。
16年過去後,新上任的菅義偉內閣又將收回北方四島擺上了日程表。那麼如今日本還有希望收回北方四島嗎?有美國專家一針見血的指出:至少在普京時代結束以前,這絕不可能。原因主要是軍事方面的,目前俄羅斯西、北、南三個方向的出海口幾乎都在北約成員國的嚴密監視之下,俄軍艦艇從西部的聖彼得堡港出發,必須途徑波羅的海三國,而這三個國家和俄羅斯的關係都不好;南部的黑海出海口則被土耳其海峽所阻攔,俄羅斯軍艦要想出海必須取得土耳其方面的允許;北方的白海和巴倫支海雖然比較安全,但是有著冬季結冰的缺點,並且進入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樣要穿越北約的封鎖;唯一沒有敵方圍堵,且終年不凍的出海口只剩下了遠東的海參崴,而北方四島則是從海參崴通往北太平洋的必經之路,俄羅斯為了維持自己核潛艇活動海域的安全性,自然不會將北方四島還給日本這個美國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