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住在溫哥華的小夥伴
都被「地震風聞」所籠罩著……
也就一周前,加州和BC省
同時爆發6.2級大地震!
同時期,美國南加州也發生6.4級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除此之外,還至少發生了四次大的餘震,
分別是4.7級、3.5級、3.8級和4.2級。
當地房屋搖晃了10秒鐘左右。
別以為人美國那邊震跟咱沒關係
咱都處在卡斯卡迪亞大斷裂(Cascadia fault)
說直白點,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蚱蜢
這個板塊上曾經發生過裡氏9.2級的超大地震,
當時天搖地動,導致海水淹沒沿岸,
強震還引發了海嘯。
有地震專家表示,
像這樣的大地震大約每400年至600年可能發生一次,
目前這個斷層已經到了活躍期。
專家警告說BC省西海岸地質活動十分頻繁,
很有可能在未來50年內可能發生9級以上強震。
從上圖的西海岸板塊底部地幔可以看出,
波特蘭、西雅圖、溫哥華等地,
正面臨超級地震的威脅。
而今天要跟大家再說一個,
關於地震可怕的知識點:
土壤液化!
根據維基百科:
土壤液化是地震工程的一個術語,
指在外力的作用下,
原本是固態的土壤變成液態,
或變成粘稠的流質。
而咱大溫許多地區的土壤為沙質,
一旦發生強烈的地震,
土壤結構受到壓力、地下水位上升,
會在地表出現湧水和類似流沙的液化現象。
而發生液化現象的地區,建築物地基難以站穩,
很容易發生大面積的坍塌。
在菲沙河谷乃至低陸平原地區,
有將近一半的地區的海拔在海平面15米以下,
大部分地區位於菲沙河衝積平原。
這片地區的土質大多鬆散、富含水分。
致力於提供優質專業的酒店管理教育
由於地勢低洼和排水性差,
因此在地震中非常容易產生地表液化現象。
而列治文和三角洲將會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
由於列市擁有大量肥沃的衝積土以及大量黏土,
而且其地質較鬆軟、地勢較低,
加上地底土壤液化風險特高,
將可能造成建築嚴重損壞情況,極受關注。
三角洲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都是地震後地表液化的高危地區。
SFU大學直接給大家上了個液化風險高危圖↑↑↑
圖中紅色部分是高危地區,橘色為嚴重受災地區,
隨著顏色變淺嚴重程度依次變輕。
溫哥華的小夥伴們,看看你們家在哪個區域?
不過溫哥華政府也是為地震操碎了心
溫哥華地震應急準備中心還發布了
——災難響應專用路線
圖中紅線部分和紫色虛線部分規劃出來,
用以在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時急救人員
(消防員,救護車,軍用車輛等)使用的專用路線
還有Emergency Alert警報系統,
通過電視、廣播或手機向居民警報系統
溫哥華的小夥伴們,最好在家都備一個急救包,
平時也要多多掌握地震自救的信息啊!
互動話題
地震?你怎麼看?你相信嗎?
趕緊留言告訴VanPeople吧
(評論最棒的還有獎品哦)
最接地氣!最勁爆!
各種溫哥華獨家爆料!都在這兒!
是的,VanPeople精彩內容越來越多
逼得我們只能把更多超級狠料都放在這了
溫哥華最會玩的人都已經關注了!
加小編,拉你入群!
最接地氣!最勁爆!
各種溫哥華獨家爆料!都在這兒!
溫哥華最會玩的人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