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勇
2016/8/10 9:43:15 我要投稿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中國大氣汙染形勢非常嚴峻,區域性大氣複合汙染繼續加劇,城市空氣汙染嚴重。多種汙染物排放量局世界前列,大氣複合汙染突出。我國做為世界第一煤炭消費國,燃煤鍋爐是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溼式鈣法(石灰石-石膏法)作為當前世界上技術最成熟、實用業績最多、運行狀態最穩定的脫硫工藝,本文進行了相應的分析。
本文首先討論了石灰石溼法脫硫系統主要設備、系統及工藝流程,隨後介紹了脫硫反應原理,並探討了影響石灰石溼法煙氣脫硫效率的因素,包括煙氣溫度、煙氣含塵濃度、煙氣中SO2濃度、煙氣中O2濃度、石灰石漿液、漿液PH值、漿液密度及液氣比L/G。接著就脫硫系統運行中幾種經常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產生原因及應對措施的探討,最後得出結論,該方法還需進行進一步改造以適應日趨嚴格的環保標準。
【關鍵詞】:火電廠;石灰石溼法;氧化風管及結垢;除霧器結垢及堵塞;漿液起泡
1概述
擁有溼式鈣法脫硫技術的公司較多,其反應原理相同,主要工藝區別集中在吸收塔結構的不同上,例如填料塔(現已不使用)、液柱塔、鼓泡塔和噴淋塔,其中噴淋塔應用的最為廣泛,不同的公司其噴淋塔內部結構也有區別,形成各自的技術的特點,如塔內設置金屬託盤、漿池採用擾動泵攪拌等。各種類型的吸收塔各有特點,均有較多成功的業績,噴淋塔採用噴嘴霧化,煙氣與吸收劑霧滴對流接觸,既可保證充分吸收,又無塔內結垢堵塞之憂,故最為常見。
目前,世界上燃煤電廠脫硫工藝方法很多,這些方法的應用主要取決於鍋爐容量和調峰要求、燃燒設備的類型、燃料的種類和含硫量的多少、脫硫率、脫硫劑的供應條件及電廠的地理位置、副產品的利用等因素。
按脫硫工藝在生產中所處的部位不同可分為:燃燒前脫硫(如:原煤洗選脫硫)、爐內燃燒脫硫(如:循環流化床鍋爐和爐內噴鈣)、燃燒後脫硫即煙氣脫硫(如:海水脫硫、石灰石—石膏溼法、電子束脫硫等),其中燃燒後的煙氣脫硫是目前世界上控制SO2汙染所用的主要手段。
石灰石溼法脫硫系統工藝流程:鍋爐低溫省煤器後的原煙氣,進入吸收塔進行脫硫淨化。在吸收塔內原煙氣與石灰石漿液充分接觸反應脫除其中的SO2、SO3,生成石膏,殘留的亞硫酸鈣在吸收塔底部的循環漿池內被氧化風機不斷鼓入的空氣氧化最終生成石膏晶體。同時原煙氣溫度進一步降低至飽和溫度(約50℃)。脫硫後的淨煙氣經除霧器、淨煙道經由煙囪排放到大氣中。脫硫工藝系統流程圖見圖1。
2020「北極星杯」煙氣治理影響力企業評選再度來襲,全程免費,入圍即可獲得北極星站群百萬媒體流量曝光,更有全年宣傳推廣機會!報名企業再創新高,龍頭企業雲集!同期召開第三屆工業煙氣深度治理高峰論壇,更多精彩,點擊了解詳情:
企業評選|
高峰論壇投稿聯繫:0335-3030550 郵箱:huanbaowang#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