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費城穆特博物館:愛因斯坦大腦、總統口腔及泰國連體人

2020-11-24 澎湃新聞

美國東北走廊:波士頓– 紐約–費城–華盛頓,費城是最低調的一個。許多旅行社的大巴從紐約南下去往華盛頓途中,會在費城停一下。大家下車看一眼《獨立宣言》籤署地獨立宮和自由鐘,再去個洗手間,然後繼續上路。

作為美國最早的首都,雖然擁有各種全國史上的第一,如今的費城確實不夠高大上。然而費城仍有些奇趣之地,讓人們在對紐約、華盛頓的名畫雕塑產生審美疲勞後,還可在此眼前一黑、精神一振。比如費城醫學院的穆特博物館。

費城醫學院歷史悠久,所屬穆特博物館(Mütter Museum)因Dr. Thomas Dent Mütter而得名。他出生於1811年,那個時代,行醫不需執照,世界上還沒有麻醉劑、抗生素,也不知無菌措施為何物。手術時,照明只靠自然光或蠟燭,醫生穿著尋常衣服且不戴手套;病人則完全清醒,由幾個精壯漢子摁住,沒有止疼藥,最多來一杯白蘭地。病人痛得哇哇叫,醫生必須得迅速完成手術,所以就有了三分鐘截掉大腿同時不慎把病人變成公公的尷尬事例。術後沒有特殊照料,傷口感染是癒合的必經過程。

穆特博物館大門

穆特在歐洲學醫歸來後,在費城教授外科手術。他是麻醉劑發明後最早的使用者之一,堅持消毒操作,也是整形醫學的先鋒。他擅長修復兔唇顎、畸形足、燒傷疤痕等,對皮瓣技術發展作出很大貢獻,可惜不到50歲就死於當時治不好的痛風。1858年他將大量標本和醫療器具捐給了費城醫學院,希望建立一座博物館來推廣醫學教育。歷任穆特博物館館長都繼承了他的遺志,不遺餘力地擴充藏品、進行宣傳。

這幢19世紀的房子裡展示著人體的詭異和美麗(?!), 比如臉上長出牛角的人、全身脂肪都變成了肥皂的人、北美最高個(2.29米)的骨架、因梅毒潰爛的顏面、各種病變的器官、肢體、切片和製品,以及各種匪夷所思的標本、模型和早期醫療器具。這些展品按主題編排,「有聲有色」地講述了醫學發展的歷史。

穆特博物館內景,樣樣展品都特別耐看(樓梯下為是北美最高個兒)

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

1955年4月,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大學醫院逝世。臨終前他說了幾個德語詞,可惜護士不懂德語,所以誰也不知他的臨終遺言是什麼。他死後幾小時,醫院當值的一位病理學家哈維就自作主張切除了他的大腦,稱重1230克,居然處於同齡男子大腦重量範圍低端。

然而,愛因斯坦的遺願是將他火化,秘密撒掉骨灰,以免後人膜拜。結果第二天火化時,遺體沒有大腦,愛因斯坦的兒子得知後勃然大怒,但事已至此,最後還是許可了這個做法,要求大腦只能用作科學研究。哈維到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讓人對大腦進行防腐處理,多角度拍照,再切成幾百個小塊和薄片用火棉膠封起來。他寄了一些給當時著名的神經病理學家,其餘的都拿回家,裝在地下室兩個廚房儲物罐裡(就是那種裝酸黃瓜的大玻璃罐子)。可惜,這些神經病理學家都回覆說沒看出有什麼特別之處。很多年過去了,哈維也沒得出科研結果,自己晚年落魄不堪。80年代後,終於有人發表了些研究,但都沒充分的說服力。

1955年哈維給愛因斯坦大腦拍的照,最新研究說中間有個溝比我們普通人深且寬

2010年,哈維手中的兩大罐天才大腦,終於由其後人轉交到了美國國家健康醫療博物館,不過很少展示。穆特博物館的46片天才大腦則輾轉來自當年從哈維那裡收到樣品的神經病理學家。

注視著幾十片醬牛肉般的大腦,也不知它們與相對論有沒有關係。我想,還是記得愛因斯坦吐舌的可愛形象比較好。再大的天才、再大的君王,對身後事包括自己的皮囊都沒法把控,有點讓人感嘆。

愛因斯坦的大腦切片和哈維的紙條

美國總統克利夫蘭的一小撮口腔組織

克利夫蘭總統的口腔組織及手術用具

關於這小撮組織,還有個國家機密。1890年生效的《謝爾曼收購白銀法》讓聯邦政府常年大量收購白銀鑄幣,滿足了銀礦主和農場主的訴求。然而在金屬市場,白銀價格低於政府白銀兌換價格。於是投資者持續買白銀賣給政府,換得黃金,再出售於黃金市場,賺取差價。克利夫蘭總統第二次上任時,美國又發生了「1893年大恐慌」,歐洲投資者紛紛撤資,進一步向美國國庫兌換黃金。於是,美國黃金儲備嚴重下降到了危險的水平。總統主張廢除這條法案,參眾兩院激烈爭論長達三四個月。法案最終廢除後,黃金儲備減少的速度略有緩和,同時,這也標誌著美國白銀運動失利的開端,貨幣系統向「金本位」的轉變。

正是在這激烈的論戰過程中,克利夫蘭總統發現自己上顎腫痛並伴有潰瘍。醫生將腫瘤取樣後匿名送去化驗,診斷結果表明這並非癌症,而是一種上皮瘤。總統決定手術,但必須保密,以免造成公眾恐慌而讓美國經濟雪上加霜。他假借度假之名與醫生一起乘坐朋友的遊艇前往長島,在船上動了手術。醫生用一氧化二氮和乙醚把他麻醉,成功移除了部分左上頜骨和上顎。這等規模的手術不可避免地令他嘴部變形,為此又進行了另一次手術,給他配上假牙,力求復原其外貌和說話聲音。不過,沒有不透風的牆,一家報紙還是爆料了手術細節。白宮趕緊編造了總統拔掉兩顆壞牙的故事,參與手術的醫生也輕描淡寫地將之掩飾過去。

克利夫蘭總統又健康地活了很多年。後來,對於那個瘤究竟是否惡性出現了一些爭議。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分析樣品後確定,這一腫瘤屬於疣狀癌,低度惡性,不過轉移的可能性很小。

當個領袖也真不容易。對於意圖廢除法案扭轉乾坤的總統來說,生病和手術在政治上都是軟弱無力的表現,所以必須嚴格保密。幸好當時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拍照、沒有網際網路,不然總統好一陣子不在每天七點的新聞聯播裡出現,必然會引起更大的猜疑。

泰國連體人

連體人的石膏模型

1811年,有中國血統的昌和恩兄弟生於暹羅(現泰國),他們胸部相連,其餘部分都完整獨立。1829年,一位蘇格蘭商人看見他們在河裡遊泳,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商機,花錢說服其父母,帶他們到全世界路演,獲得相當大的成功。演出合同到期後,兄弟倆繼續自己幹,巡演到了北卡羅萊那州時,他們非常喜歡那裡,就買了110公頃土地,又買了黑奴幫著照料種植園,過上了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他們還和當地一對姐妹結了婚,並成了美國公民。

如今看來,除了買黑奴這一點「政治不正確」以外,這完全就是一場美國夢的偉大實現!

昌與恩路演的宣傳單張

這兩對夫婦共享一張四人床,各養育了十個以上子女。多年以後,這對妯娌兼姐妹開始嫌惡對方,於是分了家,兄弟倆在每家各過三天。

美國內戰時,兄弟倆各有兒子參加南方軍隊。南方軍隊兵敗後,他們財物盡失,為了生計,只能重操舊業巡遊自展。不過時過境遷,生意不好,但他們德藝雙馨,很受尊敬。

昌與恩的全家福:他們的妻子及18個子女及一個奴隸

昌與恩的的妻子及兒子

1870年,昌突然中風,身體狀況從此變差。他還大量飲酒,不過這並不影響恩,因為他們的循環系統是分開的,恩仍然健康。後來昌從馬車跌落時又受了傷,還得了嚴重支氣管炎。1874年1月,恩一覺醒來,發現兄弟已經死了,哭著說「那我也要去了」,家人趕緊找醫生分割他們,但為時已晚,三小時後,恩也死了。

費城醫生來到北卡,家屬讓他們檢查,想搞明白他們一輩子都想知道的答案——兩兄弟到底能否分開。屍體運往穆特博物館進行解剖,這才知道兩人相連之處包括部分腹膜腔和肝臟。以當時的技術,如果分開,他們會因失血過多而死。

如今,他們的後代已經有1500多人,定期團聚,其中也有不少在政界、商界、學術界和藝術界成績卓著。昌和恩的故事十分動人,被改編成小說、話劇和音樂劇,就連大文豪馬克吐溫也寫過短文,補充了進一步(最令人好奇)的細節。原來,昌和恩同時愛上了一個姑娘,而姑娘選擇了昌。他們月光下散步十英裡、各種親吻纏綿,可憐的大電燈泡恩則不得不一直陪著。好在昌與姑娘結婚後,恩愛上了她妹並與之成婚,故事就此圓滿。

馬克吐溫短篇故事的插圖,表現了一對戀人和永遠在一起的電燈泡(這只是比喻,愛迪生那時尚未發明商用白熾燈泡)

便秘一生之人的結腸

結腸巨無霸,長度不到一米,現在的填充物為稻草

1892年,這段結腸的主人在痛苦的排便過程中悲慘死去,肚子裡有18公斤糞便。他患的是先天性巨結腸病,部分神經細胞發育不全,無法把糞便推送到直腸,因此他幾乎一輩子都在與便秘作鬥爭,病情每況愈下,16歲時一個月才上一次大號,20歲時,作為一個瘦子,他挺著巨大的肚子,在當時為工人階級提供低端娛樂和思想教育的「一毛錢博物館」,他成為了活的展品,外號「氣球人」。

該病發病率在五千到八千分之一,那時醫生已經知道了這種不治之症,但直到1940年後才有了手術的治療手段 。如今,一旦發現新生兒患病,只要把壞了的部分結腸切除,兩頭連上即可治癒。

穆特博物館商店的幽默和惡趣味: 結腸毛絨玩具

博物館還有一牆的人頭骨,下面注有年齡、出生地和死因(多半是自殺或因罪獲刑)。當初收集頭骨的目的是為了展現歐洲白種人顱骨結構的巨大差異,以反駁當時時髦的偽科學顱相學,後者認為顱骨某些特徵與智力和個性相關。

每個頭骨原來都是鮮活的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故事,但最後就變成了這樣。藥水裡的人臉也毫無表情,人體部分都泡得有些大,看上去像橡皮。生命就像水面上的波紋,風停了就無影無蹤。又一陣風吹來,那是新的生命了。

一牆頭骨,下面注有年齡、出生地和死因(多半是自殺或因罪獲刑)

費城的賓夕法尼亞醫院是美國第一家醫院,由富蘭克林等人創建,同時也收治精神病人。18世紀時,治療管理十分粗糙,地下室裡鎖著有暴力傾向的重度精神病人,可以通過半露在街道地面的窗子看到他們。每到周末,人們可以買門票參觀,算是一種娛樂;也有帶孩子去「受教育」的,要他們講道德守規矩,不然也給關起來。到了19世紀,這種情況才改變:在新址建造了寬敞病房,並且人道地對待精神病人。

參觀穆特博物館,客觀冷靜地參觀展覽,能產生一種直面慘澹人生的勇氣。回望歷史,讓我覺得:

一、我們得以生來基本正常,到現在還活得健健康康的,真是不容易,已是莫大的幸福。所以應該珍惜自己,遵循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即使畸形如連體的昌和恩,他們還是克服了各種生理和心理上的困窘,自強不息,過完了傳奇的一生。這個故事對每個人來說都十分勵志,哪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

三、這麼多年來,醫學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類的生活質量,延長了人類的壽命。這比一切的戰爭與徵服都偉大。

四、從以參觀人類的畸形和病態為樂、到自說自話取走人的器官(連愛因斯坦都沒躲過),對人權隱私的尊重、倫理上的成熟,都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進步。

這可比去看那些一沒美感二沒靈感只想譁眾取寵的現代「藝術」展要有意思多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喪心病狂」的費城穆特博物館
    然而費城仍有些奇趣之地,讓人們在對紐約、華盛頓的名畫雕塑產生審美疲勞後,還可在此眼前一黑、精神一振。比如費城醫學院的穆特博物館。費城醫學院歷史悠久,所屬穆特博物館(Mütter Museum)因Dr。 Thomas Dent Mütter而得名。他出生於1811年,那個時代,行醫不需執照,世界上還沒有麻醉劑、抗生素,也不知無菌措施為何物。
  • 美國費城展出愛因斯坦大腦切片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4日報導,在愛因斯坦去世60年之後,他的大腦切片現在只有在美國費城的穆特博物館中才能看到。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醫院過世。據稱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帶走,進行切片研究。
  • 抗「疫」特刊:醫學博物館巡展 | 世界上最恐怖的博物館——馬特醫學博物館
    吸引人眼球的可能還有博物館裡面存放被認為世界上最強大腦——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大腦碎片(文末有關於其去向的編外說明)。馬博物館(Mutter Museum)是許多可能降臨在人類身上的醫學異常的殿堂,它正準備迎來一場突飛猛進的增長,雖然它有點讓人毛骨悚然,但是還是沒有消減人們參觀的興趣,統計報告顯示博物館每年參觀觀眾達18萬人。
  • 美國將展出愛因斯坦大腦切片 曾被秘密偷走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4日報導,在愛因斯坦去世60年之後,他的大腦切片現在只有在美國費城的穆特博物館中才能看到。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醫院過世。據稱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帶走,進行切片研究。
  • 愛因斯坦大腦被偷被切,那他的大腦究竟與普通人有何不同之處呢?
    按照本人的意願,應該是火化遺體的,但病理學家哈維覺得要摧毀如此大腦,實在可惜。所以在沒有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他用鋸子鋸開了愛因斯坦的頭蓋骨並取走腦部,他還順走了愛因斯坦的眼球。哈維博士將取出來的器官保存在罐子裡,並立馬把這個消息告訴紐約時報。
  • 愛因斯坦大腦被偷被切,那他的大腦究竟與普通人有何不同之處呢?
    按照本人的意願,應該是火化遺體的,但病理學家哈維覺得要摧毀如此大腦,實在可惜。所以在沒有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他用鋸子鋸開了愛因斯坦的頭蓋骨並取走腦部,他還順走了愛因斯坦的眼球。哈維博士將取出來的器官保存在罐子裡,並立馬把這個消息告訴紐約時報。毫不意外,愛因斯坦的家人對此感到憤怒,但哈維最終說服了他們,並稱他的這一舉措只是為了科學。
  • 愛因斯坦大腦被切成1000多片,那他的大腦究竟與普通人有何不同之處...
    按照本人的意願,應該是火化遺體的,但病理學家哈維覺得要摧毀如此大腦,實在可惜。所以在沒有經過同意的情況下,他用鋸子鋸開了愛因斯坦的頭蓋骨並取走腦部,他還順走了愛因斯坦的眼球。哈維博士將取出來的器官保存在罐子裡,並立馬把這個消息告訴紐約時報。
  • 連體人的生活:一個身體兩個大腦,一個死了另一個能活嗎?
    世界上有這麼一個群體叫連體人,也叫連體雙胞胎。顧名思義,他們要和自己的兄弟或姐妹共享身體的某一部分。有數據顯示,每20萬名嬰兒中就會有一對連體雙胞胎,但他們的存活機率只有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五,百分之三十五的連體雙胞胎在出生當天就會死去。
  • 充滿低級趣味的瘋狂博物館
    總有一些人在做地球上大多數人都不會做的事情,比如收藏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然後把它們展出,來看看這些充滿「低級趣味」藏品的10個博物館。via vindays.com縱觀歷史,然後看看世界各地的馬桶,你會震驚你對這個看似簡單的設備的了解如此片面,然後將你看到的裝進你的大腦。
  • 愛因斯坦死後大腦被偷走,男子切240片珍藏,還隨身帶著旅行
    一開始這位病理學家都有照著驗屍程序進行作業,但當他鋸開愛因斯坦的頭顱取出大腦時,終於受不了這顆天才大腦的誘惑了,於是偷偷把它裝進福馬林內帶走。但這件事本身並沒有在愛因斯坦生前取得他同意,死後也沒經過他家人同意,所以哈維真的是「偷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
  • 唯一能看到的地方:美國費城展出愛因斯坦大腦切片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4日報導,在愛因斯坦去世60年之後,他的大腦切片現在只有在美國費城的穆特博物館中才能看到1955年4月18日,愛因斯坦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醫院過世。據稱病理學家託馬斯·哈維(Thomas Harvey)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將愛因斯坦的大腦帶走,進行切片研究。
  • 分手、整容、冰淇淋,這十座「非主流」博物館值得逛
    這座博物館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私人社區博物館。>穆特博物館地點:美國 費城穆特博物館是一座專注於醫學史研究和展覽的博物館,它位於美國費城,1858年由傑弗遜醫學院的一名外科學退休教授創辦。最著名的展品包括愛因斯坦的部分大腦切片、一組雙頭嬰兒的標本、以及刺殺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兇手——約翰·威爾克斯·布斯的頸部組織等。
  • 盤點那些值得一去的醫學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盤點那些值得一去的醫學博物館馬特博物館地點:19S22ndStreetPhiladelphia,PA19103(美國費城19南第二十二街)開放時間:10:00-17:00,感恩節、12月24
  • 他是享譽世界的物理學泰鬥,雖已故65載,但大腦依舊在「活動」
    因為他的大腦依舊在「活動」。當然了,筆者說的活動只不過是一種醫學臨床的研究科學。簡單來說,他的大腦在死後被取了出來供人研究,雖然這個行為起初是偷盜行為,但現在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分成了240片,被世界各地的醫學家、科學家進行研究,旨在找出愛因斯坦聰明的秘訣。
  • 美國費城馬特博物館驚悚展品
    在大家的心中博物館都是比較莊重的,裡面應該是充滿了歷史的痕跡。而美國費城馬特博物館了卻是一座與眾不同的博物館,裡面充斥著嚇人的雙頭畸形人遺體,死屍,甚至是頭蓋骨各式器官以及遺骸超過20000個。可以說得上是世界上最重口味的博物館了。美國費城馬特博物館隸屬於費城醫學院,是一座醫學博物館。
  • 走進國際博物館日 盤點不可錯過的四類奇妙博物館
    這個神奇的博物館是對傳說中的神秘動物進行研究,收藏所謂的標本、文物以及與神話生物相關的資料,包括尼斯湖水怪的複製品、美索美洲人科面具、真人大小的腔棘魚、假斐濟美人魚等。  國際神秘動物學博物館最不可錯過的展品是高2.5米、重130公斤的「克魯克斯頓大腳」,來這裡參觀可能是唯一能親眼看到傳說中神秘生物的機會。
  • 揭秘美國最古老醫學博物館:雙頭嬰兒標本(圖)
    美國費城穆特博物館收藏品中最有名的是這具雙頭嬰兒標本穆特博物館收藏的醫學工具已有150年歷史了但是,這些標本被收集起來,成為了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醫學博物館的一部分珍品。  這些展品,包括驚人的畸形胎兒、中世紀的醫學教科書,保存在美國費城的一家醫學博物館--穆特博物館(Mütter Museum)。該博物館於1849年開放,作為1787年成立的美國最古老醫學會--費城醫師學院的一部分。
  • 死後不得安寧的名人:愛因斯坦的大腦被取走 伽利略的手指被割三根
    愛因斯坦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他的智商遠遠高於常人,在愛因斯坦死後,負責驗屍的醫生託馬斯.哈維,偷偷的把他的大腦取了出來拿去做研究了。這事後來被曝光引起軒然大波,就在人們要求把託馬斯繩之於法的時候,愛因斯坦的長子漢斯站了出來,說這事經過他的同意了。託馬斯才免於牢獄之災。
  • 瘋狂科學家偷走愛因斯坦的大腦,他從愛因斯坦大腦裡發現了什麼?
    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很多謠言,其中比較有名的一句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只開發了1%,而愛因斯坦的大腦卻開發了99%。而愛因斯坦,也因為類似這樣的謠言死了不久就被取走了大腦,具體原因,我們看一下。後來,普林斯頓大學要求哈維上交愛因斯坦的大腦,但被他拒絕了,他也因此丟失了工作,而別的醫院也不敢僱傭一個曾盜竊過愛因斯坦大腦的人,就這樣原本屬於高材生的哈維後半生窮困潦倒,但他始終沒有賣掉愛因斯坦的大腦。但是哈維畢竟只是個解剖醫生,對大腦神經的研究有限,終其一生也沒有研究出些眉目。
  • 是非凡大腦讓愛因斯坦成為物理學家,還是物理改變了他的大腦?
    愛因斯坦一直被視為科學天才。在他死後,一些研究人員希望通過研究他的大腦來解開他的成功之謎。然而,愛因斯坦大腦研究的一些結果已經被披露,並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結論。一個結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與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這使他成為一個科學天才。另一個結論是愛因斯坦的大腦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