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審刑事判決書敘述事實,應當寫清哪些要素

2020-11-29 自考365

  問:第一審刑事判決書敘述事實,應當寫清哪些要素?

  自考365網校解析答案:第一審刑事判決書敘寫事實時,應當寫明案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被告人的動機、目的、手段,實施行為的過程、危害結果以及被告人在案發後的表現等內容,並以是否具備犯罪構成要件為重點,兼敘影響定性處理的各種情節。

  

  編輯推薦:更多學員心聲>>

  今天出成績了,《公文寫作與處理》61分,《管理學基礎》73.5分,《市場營銷(鄉鎮)》90.5分。

  江蘇自考新聞學專業,2013年10月考試成績,《廣告學(二)》85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72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85分,《大學語文》72分。

相關焦點

  • 第一審刑事判決書事實部分包括的內容是什麼
    問:簡述第一審刑事判決書事實部分包括的內容。  自考365網校解析答案:根據《法院刑事訴訟文書樣式(樣本)》的規定,第一審刑事判決書的事實部分包括以下內容:人民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犯罪的事實和證據;被告人的供訴、辯護和辯護人的意見;經法庭審理查明的事實和據以定案的證據,並分四個自然段書寫,以充分體現控辯式的審理方式。
  • 「薛丁格的貓」與「法律判決書」
    (圖片自網絡,侵刪)壹.薛丁格的貓跑出來了嗎…一次聽到兩個刑事律師討論獲得有效辯護的不確定性,有句對話我覺得頗為有趣。她說:「讓我們心心念念的有效辯護的判決書,好像那個薛丁格的貓,直到收到判決的那一時刻,你才知道,辯護理由是否被採納」。她接著說,「庭審效果不錯,質證過程也很順利,一切似乎可以肯定法庭會採納我們的辯護理由,但不到最後收到判決書的一刻,你還是不能確定「。如果要從獲得確定判決的時間點來說,這個律師的感慨是有一些道理的。薛丁格的貓,算是人類歷史上很出名的貓了吧?
  • 全國2012年4月自學考試刑事訴訟原理與實務(一)真題
    ,人民檢察院在審查起訴時,應當決定( )A.中止審查 B.撤銷案件C.繼續審查 D.不起訴14.在偵查過程中,無權檢查婦女身體的是( )A.醫師 B.女工作人員C.女工作人員或者女醫師 D.男工作人員15.中級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刑事案件,其合議庭組成人數是( )A.2人 B.3至5人
  • 刑事案件中法官如何探尋事實——以二審改判發回案件類型化為視角
    二審法院認為,黃某系經國家出資企業中負有管理、監督國有資產職責的組織研究決定,代表其在建行某區支行從事組織、領導、監督、經營、管理等工作,應當認定其系國家工作人員,以受賄罪判處刑罰。事實認定思維偏離在司法實踐中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在於,法官對部分事實先入為主,繼而機械找法,並未在事實與法律之間「往返顧盼」,找準大前提及對應的要件事實,致使事實認定出現偏差。
  • 濟南智慧財產權法庭編發「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要素表+要素式判決...
    (試行)》,結合濟南智慧財產權審判工作實際,編寫了《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要素表、要素式判決書樣式》並予以印發。《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要素表、要素式判決書樣式》為基層法院適用小額訴訟程序或者簡易程序審理圖片類、音樂作品類著作權侵權案件提供了規範化指引,並為審判流程和裁判文書的簡化進一步細化了操作流程。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要素表提示:1.為了幫助您更好地參加訴訟,保護您的合法權利,請填寫本表。
  • 自媒體時代不公開審理刑事案件的信息保護
    如: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三條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不公開審理的案件,應噹噹庭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 能否推翻已經由生效民事裁判確定的案件事實並提起刑事程序?
    現實生活中,對同一事實的法律評價存在多種,比如民事領域的佔有與刑事領域的貪汙、侵佔,民事領域的欺詐與刑事領域的詐騙、騙取,民事傷害侵權與刑事傷害犯罪等,引發刑事訴訟領域的刑事追責和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並行等。主要原因在於民法與刑法上的一些概念並非互相排斥的,這一類對同一事實在民法與刑法上的不同評價是事實求是的要求,是司法認識更加深入地反映。
  • 我國的刑法和刑事訴訟制度
    (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具體些說,也就是規定哪些行為是犯罪和應負刑事責任,並給犯罪人以何種刑罰處罰的法律。刑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刑法是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範的總和。
  • 我院呂小武院長擔任審判長的環境公益案判決書獲第四屆...
    (安徽省渦陽縣人民法院 張澤宇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檢察院 倪文琦)6.長三角地區環境資源司法協作的困境與突破(江蘇省如皋市人民法院 章智敏 張弦)7.環境資源案件跨區域管轄制度的完善(湖南省嶽陽市君山區人民法院 陳勇 許燕)8.涉林刑事案件
  • 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芻議
    其第二款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二是體現了嚴格限制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的精神。從本款「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規定看,立法機關對追究這種行為作了嚴格限制。如果低齡未成年人故意實施殺人行為,必須是殺人既遂即致人死亡才能追究刑事責任,殺人未遂即使造成被害人重傷的,依法也不應當追究。
  • 上海著名刑事律師費用
    過失犯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五條 【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 2012年以來中國判決汙染環境刑事案件超過4500件
    從線性流程上來看,法院作出的生效判決,是對實踐中發生的汙染環境犯罪在法律查證後的事實固定,以及對其作出的法律評價的載明。因此,我們可以從對汙染環境犯罪的生效判決書的分析中,考察實踐中我國汙染環境犯罪的懲治情況。
  • 解讀《律師辦理刑事案件規範》的重點條款
    一《規範》第五條:律師獨立辯護原則    第五條 律師擔任辯護人,應當依法獨立履行辯護職責。    辯護人的責任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的材料和意見,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訴訟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
  • 共同犯罪中的罪量要素認識錯誤
    我國刑法學界有關罪量要素的共犯問題研究,主要圍繞數額犯(作為最典型的罪量要素的表徵)共同犯罪中,應當依據哪種數額來確定各共犯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展開,並形成分贓數額說、參與數額說、犯罪總額說、分擔數額說、綜合數額說等諸說之爭[1]。這場爭論緣起於1980年代關於走私罪、貪汙賄賂罪、盜竊罪等數額犯的立法、司法解釋對共犯人定罪處罰之數額標準規定的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