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爆發、病毒肆虐、居家隔離、人人恐慌、,有公知乘機兜售藥物大發國難財,有政府要員侵佔資源只為自保。這不是現實,但比現實更無奈,它就是2011年由馬特達蒙等主演的電影《傳染病》。雖然已經過去九年,但電影一些細節依舊讓人毛骨悚然。
這是一部2011年的老電影,豆瓣評分6.8,這個成績在口碑網站算不上優異,但隨著新冠病毒在爆發後,它的話題量一躍升至巔峰。甚至國外某本科學雜誌這樣評價:很少有好萊塢商業片能像本片一樣,在科學事實上投入那麼多功夫。看完這部電影,你會覺得它不像是說一個故事,而更像是一場災難前的演習。故事源頭源於一場新型病毒MEV-1。
電影開頭,一位女高管出差回到美國,她出現發熱和咳嗽,僅僅4天之後她突然倒地,全身抽搐死在了丈夫懷裡。
然而悲劇沒有結束,就在當天,他們的兒子也因同樣的狀況身亡。在香港、日本也出現了同樣的病例。
儘管世衛組織已經重視疫情的出現,可還是沒有想到它的傳播速度會如此迅猛。在疫區中心的芝加哥,越來越多的患者出現,病人的狀況幾乎都是發熱、虛弱,伴隨癲癇的症狀。當地的醫療和媒體緊急展開調查,所有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都進行了隔離。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劇情,而是這部電影裡關於現實的映射。首先,病毒傳染速度極快,它能夠通過呼吸、接觸進行傳播,並且該病毒能夠存活在人類接觸物的表面。
每個人每天,雙手會觸碰物體2000次以上,於是病毒會通過口、鼻、眼等部位傳入人體。
其二:人類宿主中存在——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攜帶病毒卻毫無症狀,不知不覺中,將病毒往更廣泛的範圍裡傳播。
在新冠病毒的疫情中我們知道,近距離接觸患者的醫護人員需要佩戴手套、護目鏡,而在患者的糞便和他們接觸的門把手上同樣發現了病毒核酸,所以隔離和洗手,真是保命的秘籍。
第三,疫情爆發期正直全國性節日——感恩節。購物中心、交通樞紐和家庭聚會,大量人員聚集,為病毒傳染鋪好了溫床。因此在電影中,主角和女兒能逃出生天的原因也就在於主動隔離。
第四,永遠要堤防有人想發「國難財」。電影中裘德絡扮演的是個野心勃勃的自媒體從業者,他用個人社交平臺發布大量一手信息,贏得了大量的網民信任,可之後他卻開始勾結製藥商,聲稱自己沒有感染,是因為喝了一種名為「連翹」的中草藥。
社會公知的一句話,引起民眾大量湧入藥店對藥材進行搶購,繼而發生了暴力搶藥事件。甚至,原本健康的人因為身處感染的人群中,反而成了被感染者。「連翹」是雙黃蓮的主要成分,這一幕,與「雙黃蓮事件」何其相似。
影片中的「公知」,在這起公共事件中猛賺450萬美金後全身而退,這樣的事件,也不是新聞。我們永遠不要忘了,有人在為我們負重前行。電影中凱特溫斯特扮演一位防疫醫生,她是這起公共事件中第一位深入一線的醫學工作者。她動員政府制定防疫措施,調查一手病例資料,並著手搭建隔離病房,最危險的地方就是她工作的地方,很不幸,她也被感染了。
她連夜通知領導,抱歉自己無法完成工作。
在臨終之際她想逃離接受治療,但被拒絕了,原因是當局無法調動資源去照顧一個人的安慰。可是與之對應的是,一位受感染的國會議員卻被安排了轉移後方的專機。
如果對照現實,你會發現電影無比地現實。電影中如同魅影般存在的MEV-1病毒來自哪裡呢?沒錯,還是蝙蝠。人類破壞了蝙蝠的棲息地,使得它們只能寄居在人類養豬場的橫梁,它們食用過的果實掉進豬圈被豬食用,原本寄生在蝙蝠身上的病毒發生轉移。而這些豬又進入活禽肉類市場,被人類觸摸和食用。處理它的大廚,在沒有消毒的情況下不經意間又與顧客親切握手,也就是最開始那位美國跨國公司的女高管,通過這次密切接觸,她被成功感染病毒,之後,病毒蔓延至全世界。
影片中的MEV-1病毒,映射的是1998至1999年肆虐馬來西亞的尼帕病毒(NIPAH),它一共造成256人感染,105人死亡。
有人說,如果把人類眾多悲劇的歷史寫成一個一個的小故事,你會懷疑,它們是不是互相抄襲的?病毒的瘋狂複製可以成為悲劇,但我們無法容忍悲劇像病毒一樣複製。正視問題,找出元兇,研製疫苗,那「惡者」終將會被我們戰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