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金碳是黃金冶煉工藝流程中最後一道工序所產的半成品黃金。與傳統提鍊金礦相比,載金碳富集能力更強,含金品位更高。由於其與金礦砂都有提煉黃金的用途,載金碳在進出口申報中往往容易與金礦砂混淆,導致歸類錯誤無法順利通關。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揭開載金碳的神秘面紗,看看它和一般的金礦砂到底有什麼不同。
▲
黃金及其製品
載金碳和金礦砂的比較
載金碳是堆浸提金工藝最後一道工序形成的產物,因其常用椰殼活性炭作載體而又被稱為黃金椰殼砂。載金碳呈黑色顆粒片狀,通常由99%以上的活性炭、低於1%的黃金、銅、銀及矽、鎂、鈣、鐵等元素的氧化物礦物顆粒組成。此時黃金以單質金、金氰絡合物的形式保留在活性炭空隙內。載金碳需要通過解吸、電積沉澱金等工序才能獲得黃金。
載金碳成品
金礦砂(礦石)是指具有足夠含量黃金並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在地殼中的豐度只有鐵的千萬分之一、銀的1/21。純金礦在自然界並不多見,其中常含一定量的銀,形成金銀系列礦物。
金礦砂及金礦
我國在擴大進口與對外投資投資的同時,也不斷將堆浸提金工藝技術輸出海外。目前我國進口的載金碳主要來自奈及利亞等國家。
金礦砂的主要產地有南非、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等。近百年來,在美國、非洲黃金產量下降的同時,拉丁美洲的秘魯、阿根廷以及東南亞的黃金產量在顯著增加,拉丁美洲的黃金產量已佔全球10%以上。目前我國進口的金礦砂主要來自於澳大利亞、俄羅斯、厄瓜多、印尼等國家。
提煉黃金的工藝
生產載金碳的堆浸提金工藝適用於低品位、大規模的金銀礦。與傳統的重選法、浮選法、混汞法提鍊金精礦相比,載金碳富集能力更強,含金品位更高,可以更好地解決原本礦石含泥高、固液分離困難、有害物質汙染等問題,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有利於環境保護。
堆浸提金工藝流程
堆浸提金工藝流程包括:堆浸場地修築、礦石開採及破碎、礦石築堆、噴淋浸出、炭吸附提金。炭吸附提金就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產生載金碳的重要工藝步驟。
金礦砂,根據不同的性質及特徵,可分別採取原礦焙燒、精礦焙燒、熱壓氧化或聯合預處理等工藝對黃金進行富集、提煉。
載金碳雖是低品位金礦砂通過堆浸提金工藝後得到的產物,但與金礦砂的區別可不小。
報關注意事項
(一)進口稅率情況
我國在進口黃金的半成品或礦產時常涉及26169000.01(黃金礦砂)和38249999.99(其他編號未列名的化工產品)兩個商品編碼。
黃金礦砂除自美國進口徵收關稅25%外,自其他各國或地區進口均享受0關稅、0增值稅。
其他編號未列名的化工產品最惠國稅率為6.5%,13%增值稅。原產自東協成員國、智利、冰島、哥斯大黎加、秘魯、紐西蘭等國家享受協定稅率0%,原產自亞太經合組織成員國、巴基斯坦、韓國、澳大利亞則可分別享受協定稅率6%、5%、5.2%、2.6%。
那麼,載金碳應該歸入哪個稅號呢?
(二)規範申報要求
載金碳因其提金工藝中間產物的性質通常無品牌型號劃分。企業申報時應重點如實規範填寫品名、用途、成分含量、加工工藝,以上內容是支持海關明確商品歸類的重要依據。
載金碳規範申報涉及7要素
1.品名;2.用途;3.成分含量;4.包裝規格;5.品牌;6.型號;7.加工工藝。
黃金礦砂規範申報涉及10要素
1.品名;2.加工方法;3.外觀;4.成分含量;5.粒度[貨物通過74微米(或200目)標準篩的篩下物的量比];6.來源(礦區);7.籤約日期;8.定價方式(公式定價、現貨價);9.是否需要二次結算;10.計價日期。
熟悉國家有關進出口貿易的法律和海關相關規定,進一步了解進口黃金礦砂及載金碳管理要求,依法依規申報,將更加便利您的進出口業務。
▲
供稿/海關總署稅收徵管局(廣州)(部分圖片源自網際網路)
監製/ 陶永
審校/ 劉暢
編輯/ 雷煦
美術編輯/ 衛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