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確認開始6G網絡研究——6G網絡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2020-12-05 騰訊網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在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研發中心中開始6G網絡的研究。5G未至,6G已經上路了。

談到6G,有的網友可能說:現在連5G還沒用上呢。研究6G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長就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技術。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通訊技術強國——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的研究機構都已經啟動了6G網絡的研究。

通訊技術標準的規劃和制定提前於實施和普及,既然5G已經即將進入到了商用領域,也就意味著各國對於5G的標準的制定和討論即將進入到尾聲。也就意味著6G網絡標準的起航。

6G網絡究竟比5G牛在哪裡?

1、6G 將邁向「太赫茲」時代

「太赫茲」就是「THz」,一般指 300GHz 到 3000GHz 之間的頻段。這意味著6G無線波能承載更多的數據量——也就意味著6G網絡將有更快的網速。大家都可能聽說過5G網絡的理論下載帶寬為10Gbps,是4G網絡的一百倍。那麼6G呢?6G的下載帶寬為1Tbps——是5G的一百倍,4G的一萬倍。

我們來舉個具體的例子,用5G網絡去下載一部高清大片大約需要1到2秒,這速度已經很快了。但到了6G網絡僅需要10毫秒,也就是0.01秒就可以完成下載。在這個速度下,你甚至都不需要倉庫硬碟了。因為從自家的硬碟中讀數據和從網上讀數據的速度其實沒有什麼差別了。

5G和6G時代的下載速度已經顯得不重要了。甚至大家不需要下載這個概念了——既然網速這麼快。影片和遊戲的數據為什麼還要放在本地盤中?放在雲盤中其實就可以了!

不過「網速快」僅僅是6G最表面的特徵。

2、真正「全球覆蓋」的網絡

以遠程醫療為例,有一個創業團隊想依託5G網絡開發一個「5G救護車」的項目。救護車通過5G網絡聯網,急救病人一上車就可以在醫生的遠程指導下開始各種檢查,遠程診斷,乃至遠程手術。這樣就可以為挽救患者生命爭取最多的時間。

但是如果這輛車開著開著沒有5G信號了怎麼辦?或者患者處於偏遠地區,那個地區還沒有5G網絡覆蓋該怎麼辦?5G網絡下的「遠程醫療」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這些問題就需要在6G時代得到完善。

有專家提出:6G網絡是地面基站與衛星通信集成從而真正做到覆蓋全球。通過衛星實現全球無縫覆蓋。讓老少邊窮地區的患者也能享受到最好的醫療資源。

另外,通信技術迭代還遵循一個基本定律:信號的頻率越高、覆蓋範圍越小。5G網絡要實現3、4G 同樣的信號覆蓋範圍就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不過,基站技術的進步可以彌補這一點弊病。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介紹:華為5G基站已經能做成了一個旅行箱大小,一個人就可以完成運輸和部署工作。這就相應減輕了需要密集部署實現信號覆蓋的壓力。

根據此規律,6G時代的信號覆蓋將需要更多的天線。但6G系統的天線將是納米天線,這些天線將廣泛的部署在各處。包括路邊、村莊、商城和機場。由於體積極小,所以6G時代的網絡覆蓋反而會比5G時代好很多。配合前面所說的衛星通信網絡,基本可以實現全球覆蓋「無死角」。

3、真正的「萬物互聯」

5G是「物聯網」的初始時期。雖然媒體們早早就提出了「萬物互聯」的概念。但5G技術所能提供的連接數大約是100萬個連接/平方公裡——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這個量級的連接數還是不夠的。真正能做到將每一個燈泡和遙控汽車都連入網際網路,恐怕還要等網絡容量更大的6G推出才行。據稱:6G的容量將可達5G基站的1000倍。

以上的這些還只是科學家們提出的一些方案和設想——6G的真正標準還沒有被指定出來。但6G目的肯定是為優化和完善而來。所以5G的設計中目前出現的一些問題,6G時代肯定是要去補上的。

腦洞大開的7G網絡

說完了6G有些意猶未盡,讓我們再來展望一下7G。按照之前的理論,7G應該是一場新的革命。那麼既然6G已經將人、物和計算機實現了連接。7G還將連接什麼呢?

已經有專家提出,7G除了要將人、機、物三者緊密連接之外,還要連接第四種元素——人類的意識。其實人類存在的本質就是意識,將計算機和物與意識相連。以後或許真的可以做到「心想事成」——用意念購物,用意念做星際旅遊,或者將一個虛擬空間的所有信息包括物品畫面、氣味、溫度、溼度、光線等信息都重現在你的眼前。所有的機器設備都將成為你的意念感知的延伸。

馬斯克的 Neuralink 公司今年推出了侵入式腦機,將電極植入人腦內,從而能夠讀取人類的信息指令。這種在現在看來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技術,在7G時代或將變成很成熟與平常。

當然了,6G、7G時代還處於開腦洞的階段。如果你不想去考慮這些事情,活在當下安安心心的先去享受5G技術的果實也挺好。這些燒腦的事情還是交給科學家們去規劃和實施就好了。

相關焦點

  • 華為布局6G網絡 7G網絡 誰能領先?
    華為公司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曾表示為華為投入5G技術研究已超過10年之久,在5G方面比同行至少領先12個月到18個月,是全球最大的5G廠商。同時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華為實驗室早已經開始研發6G網絡技術 。這個6G在全球來說研發的也是比較早的。什麼?
  • 華為,6G研究!
    5G才剛開始落地,華為在6G方面的研究動作便緊密起來。當地時間8月13日,加拿大媒體The Logic 報導稱,華為向其確認,公司已經在加拿大渥太華啟動了6G網絡的研究。華為還稱,公司已經與加拿大多所大學的研究者展開了洽談,其渥太華研發實驗室將幫助引領華為全球6G發展。
  • 當西方全力打壓華為時,中國的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報導中對這顆衛星進行了詳盡的介紹,這顆衛星搭載了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並將開始人類在空間應用層面太赫茲載荷技術的首次技術驗證。雖然我國發射了許多顆衛星,但是這顆衛星發射的意義仍舊是無可替代的,雖然發射不容易引起人注意,但是其中所蘊含技術水平的先進性是無法比擬的。
  • 清華大學已開始6G實驗?下一代通信技術到底長什麼樣?
    在11月25日召開的「2020世界5G大會」上,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崔保國表示「清華大學在去年年底已經開始6G的實驗」。此番言論一出,立即引起業內熱議。6G標準是什麼?6G模式是怎樣?6G到底是怎麼個東西都還沒討論明白呢?你清華就開始6G試驗了?清華教授到底是在譁眾取寵還是確有其事?
  • 重磅:6G概念及願景白皮書
    為了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數百萬個傳感器將被嵌入到城市中的車輛、樓房、工廠、道路、家居和其他環境中,需要具有可靠連接性的無線高速通信方式來支持這些應用。隨著通信需求的提升,移動通信從1G逐步發展至現在的5G,並且5G已經在全球範圍內開始大規模部署。 5G與4G相比,能夠提供新功能並實現更好的服務質量(QoS)。
  • 這款諾基亞10概念機自然會攜帶845 + 6g RAM的頂級硬體你會買嗎?
    最近諾基亞10,瘋狂傳輸網絡的設計,據報導,今年的旗艦諾基亞將採取後5鏡頭設計,但奇怪的設計真的不感興趣的人。在不久的將來,一個新的諾基亞10渲染組由國外媒體設計。在小編輯器中,該產品看起來更漂亮,也是值得期待的。
  • 通向6G時代的一把鑰匙,太赫茲到底是個啥?
    在這個振奮人心的新聞中,有一顆衛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這顆衛星是什麼?它是電子科技大學主導的一顆衛星,以校名命名,主要作用是對地遙感觀測,未來研究人員將在該衛星平臺上開展太赫茲通信載荷的相關試驗。真相到底是什麼,所謂的6G試驗衛星到底是一不小心牛皮吹破了?還是通信技術領域的重大突破呢?「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說法完全錯誤首先,我們來看電子科技大學官方對這顆衛星的介紹,在官方微博上,簡單介紹了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及與之相關的太赫茲通信技術。
  • 5G未完又來6G?一文讀懂全球各國如何搶跑6G賽道
    該峰會從去年開始,聚集全球各國的專家、學者,探討6G的概念與世界各產業發展對6G的需求。作為全球著名通信廠商諾基亞總部所在國,芬蘭已將其北部最大的城市奧盧作為其6G的研發中心,希望利用諾基亞的行業優勢與研究人員的學術優勢在6G領域取得領先地位。那麼,究竟6G與5G有什麼區別,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各國在這個新興領域又有哪些重要動作?
  • 2029年左右開始引入6G 6G和5G有什麼區別?
    【2029年左右開始引入6G,6G和5G有什麼區別】12月15日,在2021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
  • 未來網絡、6G、北鬥,多項重磅研究成果亮相南京
    未來網絡是什麼?6G是什麼?北鬥衛星如何融入更多場景?未來網絡是什麼?近日,依託未來網絡設施和長三角綜合試驗環境,紫金山實驗室聯合多家專業機構構建了覆蓋北京、南京、上海、鄭州、武漢、合肥等13個核心節點的大規模測試環境,首次實現了跨2000公裡以上傳輸距離、小於100微秒的時延抖動控制。這是全球首個確定性廣域網創新試驗。「目前該成果正與大科學裝置對接。」
  • 不吹不黑,華為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總結華為最近的新聞,個個都振奮人心。第一,華為手機第三季度出貨量全國第一。從圖中可以看出,華為市場份額達到了42.4%,穩居榜首。這也是自手機問世以來,第一次有一個品牌的手機達到那麼高的市場佔有率。面對美國的打壓,雖然國外市場銷售下降嚴重,可華為頂住了壓力,國內市場穩步上升,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你呢助力呢?第二,華為將實現6g全球首發。屏幕前的你,不知道有沒有體驗過5g快網速和低延遲,我想大部分人還沒有換上支持5g的手機。可這邊,華為的6g技術研發已經有三到五年,投入的資金也是可想而知,任正非也表示,華為在6g方面的技術也會保持領先地位。
  • 中國移動提出「3層+4面」新6G網絡邏輯架構
    來自肯特大學、浙江大學、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華為、中興通訊、大唐、VIVO、清微智能等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十餘位專家做了雲上分享,與超過5000名線上觀眾共同探討6G的最新研究方向和關鍵技術。
  • ​任正非認為6G商用還需要十年,華為早有布局,我國6G研發啟動
    在此之前,華為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提到未來6G網絡技術的布局等問題。他表示,華為的6G和5G是同步做的,華為的6G研究也領先世界。任正非認為:在5G上,由於華為投入早、投入力量大,我們暫時有些領先,這只是暫時的。他還強調,6G主要是帶寬更寬了,但是覆蓋能力不夠,它是毫米波,覆蓋距離比較短。這有賴於傳播技術中的理論突破、技術突破,6G才能走向實用,我們估計需要十年。
  • 美國將在月球建4G網絡!為什麼不是5G,6G/星鏈、亦或者3G?
    ZPsedncZPsednc該消息得到了諾基亞的官方確認,在官網上進行了宣布。這些創新技術包括遠程發電、低溫冷凍、機器人技術、安全著陸以及4G網絡。ZPsednc諾基亞旗下的研究部門貝爾實驗室稱,諾基亞將在月球上推出4G/LTE網絡。根據NASA的公告,這將是「太空中第一個LTE/4G通信系統」,並且該系統可以支持月球著陸器、月球車、棲息地和太空人之間的通信,以方便太空人傳輸數據、遠程控制月球車、即時導航、語音、高清視頻通話等。
  • 卷積神經網絡的卷積到底是什麼
    打開APP 卷積神經網絡的卷積到底是什麼 人工智慧遇見磐創 發表於 2020-05-05 08:40:00 1989年,Yann LeCun利用反向傳播和Neocognitron的概念提出了一種名為LeNet的架構,該架構被美國和歐洲用於手寫的郵政編碼識別。郵政服務。Yann LeCun進一步研究了這個項目,最終在1998年發布了LeNet-5——第一個引入了我們今天在CNN仍然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現代卷積神經網絡。他還發布了MNIST手寫數字數據集,這可能是機器學習中最著名的基準數據集。
  • 5G、6G、7G、8G以後都會屬於中國
    5G 技術現在已經家喻戶曉了,剛出來的時候真的是震驚世界,更是中國的驕傲,幾乎世界各個角落都知道華為5G。那麼既然是第五代就有前四代,目前我們現正在用的是4G ,從今年年末開始到明年就開始普及5G了,今年有一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商用。
  • 5G尚未落幕,中美又開始爭6G了,全球第一顆6G衛星發射成功
    說起5G,相信大家還是比較陌生的,畢竟5G現如今剛剛出現沒多久,還沒有得到普及,所以大家還不是非常的熟悉,但5G尚未落幕,中美之間就又開始進行6G的爭奪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是因為每一個國家都非常注重通訊技術的研發,而且需要發布一代預研一代,其實在4G剛剛出現的時候,各個運營商就已經開始研發5G了,現如今也是一樣的情況!
  • 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中美將決戰6G,相比5G有何優勢?
    6G的競爭在5G技術上我國所有能遙遙領先,這就和華為在早早布局有關,在2009年才剛剛興起3G網絡的建設與普及,但華為就投入巨額資金5G技術和標準的研究。經過差不多十年的砥礪前行,華為在5G技術上爆發出巨大的優勢,美國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了儘快縮短差距,一方面設置很多限制遲緩華為5G的發展速度,另一方面美國扶持愛立信、諾基亞等通信巨頭贏得了很多5G合同,也曾爆出收購通信巨頭的消息等等。
  • 研究確認沉溺網絡與抑鬱症相關
    新華網洛杉磯2月2日電 (記者高原)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2日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上網時間過長與抑鬱症之間關係密切。  英國利茲大學的科研人員介紹說,他們進行的這項研究涉及1319名年齡在16歲至51歲之間的西方人,根據他們對網絡的沉溺程度,有1.2%的人被界定為「有網癮者」。
  • 6G 網絡傳輸有望匹配人腦計算速度,遠程操控機器人成為可能
    隨著 5G 推廣的腳步已經開啟,6G 網絡的相關研究也開始提上了日程,研究者已經開始為十年後才開始投入應用的 6G 網絡奠定基礎。比如在今年 3 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投票通過,決定為 6G、7G 等網絡的開發開放 95GHz 至 3THz 之間的太赫茲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