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 網絡傳輸有望匹配人腦計算速度,遠程操控機器人成為可能

2020-12-05 DeepTech深科技

隨著 5G 推廣的腳步已經開啟,6G 網絡的相關研究也開始提上了日程,研究者已經開始為十年後才開始投入應用的 6G 網絡奠定基礎。比如在今年 3 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投票通過,決定為 6G、7G 等網絡的開發開放 95GHz 至 3THz 之間的太赫茲波段。

有研究者表示,6G 網絡的最大賣點不只是給手機、電腦以及其他家庭設備提供更快的聯網服務,而是會帶來一系列更前沿的工業和科學應用,甚至是能夠遠程實現人類大腦級別的 AI 計算,並進行實時控制。

在最近的一篇 IEEE 論文中,通信技術研究組織 NYU WIRELESS 公司的研究員 Ted Rappaport 博士及其同事提出了一項有意思的應用場景。

該團隊表示,5G 使用了 30 至 300 GHz 的毫米波波段,但即便如此,5G 網絡能夠提供的傳輸速度也無法突破 100Gbps。在下一代通信技術上,使用太赫茲波將能夠提供新的帶寬,讓大量數據在一秒內傳輸完成。

(來源:NYU WIRELESS)

Rappaport 博士所在團隊預測,使用太赫茲波後,6G 網絡能夠支持各種無線設備實現實時、遠程傳輸與人類大腦計算量相當數據。

我們可以期待,有了這種網絡支持,一架無人機在本身計算能力相當有限的情況下,也能通過 AI 遠程控制,達到頂級人類飛行員的水平。或者在另一個應用場景中,工地上的建築機器人也能在 AI 遠程控制的情況下完成建築任務。

(來源:Pixabay)

這其中一些應用場景可能聽起來並不陌生,因為類似的遙控概念已經在 5G 的應用設想中被提出。而區別在於,在 6G 應用中,設備的遠程操控者可能是 AI 而不是人類。因此,6G 的突破除了能夠提供快的網速,傳輸感知和控制所需所有數據,或許還能將大量繁重的計算任務從人腦中解放出來,讓 AI 完成計算、操控任務。

參照摩爾定律的發展速度,研究人員指出,到 2036 年左右,具備人類大腦級計算能力的計算機的價格將有望降低至 1000 美元,甚至低於目前的高端手機。而 6G 網絡則有望在 2036 年之前就已實現大範圍覆蓋。

除了對太赫茲波的期待,Rappaport 博士還預計亞毫米波譜將能夠對現有的技術起到加持作用,比如在黑暗環境中使用的毫米波攝像頭、高精度雷達,以及用於人類安檢的基於太赫茲波的探測器。

此外,太赫茲波能提供的超高帶寬還能起到一個過渡作用,推動通信基礎設施實現從光纖電纜向「無線光纖」發展。可謂潛力無窮。

當然,在 6G 技術從理論到實際應用的發展過程中,還有一系列技術挑戰等待研究人員一一克服。包括實現各種設備的小型化,同時還要進行健康方面的研究,確保太赫茲波能夠與設想中保持一致,在使用中不會危害到人類健康。

這聽起來並不是一件輕易完成的事情,但是研究人員指出,克服這些挑戰,就像過去十年中毫米波的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中,數據傳輸消耗的能量越來越少,傳輸設備的體積也不斷變小,這些將為設備的小型化鋪平道路,最終受益的便是廣大的使用者。

相關焦點

  • 陳根:打破醫院的圍牆,遠程機器人助力醫療
    在遠程機器人手術設置中,這項遠程機器人操控系統可以使外科醫生在視頻屏幕上查看切口。當前對於遠程手術機器人而言,最大的制約來自於三方面:       1、網絡傳輸。在遠程手術過程中,尤其是跨國的遠程手術操作中,網絡傳輸的可靠性是根本保障。
  • 月球雷射通訊獲重大進展:622M傳輸速度令人吃驚
    美國宇航局(NASA)和麻省理工學院在地球與一顆環繞月球軌道的衛星之間建立了超高速網絡連接,速度達到每秒622M,超過地球上的絕大多數網絡用戶。研究小組承認這一傳輸速度讓他們感到吃驚,能夠為用於其他衛星和行星的3D視頻傳輸和遠程遙控機器人探索任務鋪平道路。
  • 人造神經元計算速度超過人腦
    神經元在大腦中儲存和傳輸信息。圖片來源:CNRI/SPL  一種以神經元為模型的超導計算晶片,能比人腦更高效快速地加工處理信息。近日刊登於《科學進展》的新成果,或許將成為科學家們開發先進計算設備來設計模仿生物系統的一項主要基準。儘管在其商用之前還存在許多障礙,但這項研究為更多自然機器學習軟體打開了一扇大門。  當下,人工智慧軟體越來越多地開始模仿人類大腦。
  • 智能醫療:量子計算/人工智慧等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點
    會議期間,廣東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耿慶山分享了「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學」,在其看來,量子計算、人工智慧、醫療機器人、3D列印等十大技術領域都將成為未來醫學的重要發展方向。  據了解,未來量子計算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主要是服務於大數據下的精準醫療發展。
  • 重磅:6G的關鍵特徵與挑戰
    2.新的技術將使遠程呈現成為可能 隨著高解析度成像和傳感設備、可穿戴顯示裝置、移動機器人和無人機、專用處理器以及下一代無線網絡等輔助技術的發展,遠程呈現最終將成為現實。
  • 量子計算機研究新突破,打破量子比特信息傳輸速度限制
    但是對於喝了點小酒的司機,可能一腳油門,嗖一下,150碼就過去了。與高速公路上的速度限制不同,在物理學中,大多數速度限制是不能違反的。例如,信息不能超光速傳輸,根據信息的存儲和傳輸方式,實際上可能會有快慢的限制。 當信息處理來到量子世界後,處理方式就變得特別微妙。
  • 電腦到人腦,計算機必不可少的4大思維
    計算機在解決數學問題,診斷疾病,下西洋棋等智力運動的方面大大超越了人腦的優勢,但是在控制機器人做事情(例如:洗碗,打掃房間,繫鞋帶……),或者學習5歲大的兒童就能理解的常用語言方面卻困難重重。神奇的網絡一、準確的溝通、記憶和計算能力準確的溝通、記憶和計算能力是計算機不可或缺的思維之一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面向未來的計算系統,光計算具有天然優勢
    而目前馮 諾依曼架構和哈佛架構的電子計算機存在傳輸瓶頸、功耗增加以及算力瓶頸等問題,已越來越難以滿足大數據時代對算力與功耗的需求,因此提高運算速度同時降低運算功耗是目前面臨的緊要問題。
  • 華為確認開始6G網絡研究——6G網絡到底是個什麼概念?
    近日有媒體爆料:華為在位於加拿大渥太華的研發中心中開始6G網絡的研究。5G未至,6G已經上路了。談到6G,有的網友可能說:現在連5G還沒用上呢。研究6G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2018年3月9日工信部部長就表示中國已經著手研究6G技術。
  • Pollen用Valve Index遠程控制開源機器人Reachy
    1月12日消息,在CES 2021期間,Pollen Robotics展示了一款基於開源機器人Reachy的遠程VR操控方案,該方案結合Valve Index VR頭顯和手柄,讓你可以通過手柄的五指追蹤來控制Reachy進行玩積木、倒水等操作,同時通過VR來預覽機器人捕捉的第一人稱畫面。
  • 科幻照進現實:植入納米機器人,人類能像《黑客帝國》中一樣下載信息
    人腦/雲接口系統人腦/雲接口系統(Human Brain/Cloud Interface,簡稱B / CI)是在腦機接口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目標是將大腦中的神經元和突觸實時連接到龐大的雲計算網絡中。秒速獲取人類所有知識現在,人類知識的累積速度越來越快。在1900年時,人類掌握的知識總量每個世紀翻一番。到1950年,這個數字縮短至25年。到了2006年,平均而言,人類知識每13個月就翻一番,「物聯網」的誕生有望進一步將這個時間降低到12小時。
  • 全球最大蜘蛛機器人,自重2噸,可以像玩遊戲一樣遠程操控工作
    一名英國工程師製造出蜘蛛機器人Mantis,是世界上最大的六足機器人。Mantis高2.8米,重2噸,觸手可達方圓5米。Mantis擁有強勁的力量,可以輕鬆將一輛小汽車踢開。人在駕駛艙裡可以操縱它的行動,相當威猛。
  • 慧眼視訊監控攝像機網絡攝像頭,遠程網絡攝像機
    導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銀行業競爭的加劇,銀行服務網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 波導光子晶片有望在光通信和量子計算等領域「大顯身手」
    這是首次在光晶片內製備出可攜帶光子OAM自由度的光波導,並實現光子OAM在波導內高效和高保真地傳輸。最新研究作為亮點文章在網站首頁被重點推薦,有望在光通信和量子計算等領域「大顯身手」。近年來,由於扭曲光(twisted light)具有「甜甜圈」分布的強度結構、螺旋型波陣面的位相結構、攜帶OAM的動態特性,被廣泛用於光操縱、光鉗等領域。
  • 不僅速度驚人,還有這些優點
    第五代網絡正在興起,這項技術有望帶來超快的速度並消除擁塞,有望徹底改變行動網路並創造新的經濟機會:但是,它將如何做到這一點?它與4G有何不同?備受期待的第五代移動電信技術,即5G,有望成為行動網路的一個巨大變化,有望以指數級速度更快地實現實時下載和數據共享。今年晚些時候,幾家移動運營商將試驗,並且全球範圍內已經啟動了許多試驗區。
  • CES 2021:Pollen用Valve Index遠程控制開源機器人Reachy
    1月12日消息,在CES 2021期間,Pollen Robotics展示了一款基於開源機器人Reachy的遠程VR操控方案,該方案結合Valve Index VR頭顯和手柄,讓你可以通過手柄的五指追蹤來控制Reachy進行玩積木、倒水等操作,同時通過VR來預覽機器人捕捉的第一人稱畫面。
  • 你想過人腦植入晶片這個事情麼?這很快就要發生了
    很快,您可能不需要想像。5G是蜂窩無線網絡的第五代和最新一代,它具有在工作場所解鎖這些功能和其他功能的能力。埃森哲全球網絡業務負責人,總部位於英國的Amol Phadke表示:「這不僅僅是上一代產品中的另一個&39;。「它有可能完全破壞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 美國將在月球建4G網絡!為什麼不是5G,6G/星鏈、亦或者3G?
    ZPsedncZPsednc諾基亞官網截圖ZPsednc諾基亞承建的4G網絡有望在ZPsednc在月球上建立4G網絡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阿耳忒彌斯」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美國制定的重返月球計劃,旨在2024年將首名女太空人和1名男太空人送上月球,並於2028年在月球上建立可持續落腳點,使其最終成為人類登陸火星的「中轉站」,為探索火星任務做準備。
  •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家用掃地機器人有必要買嗎?
    為了讓大家輕鬆搞定家居清潔工作,智能掃地機器人應運而生。這種高科技智能小家電能自主清掃室內地面衛生,讓你免受彎腰清掃的苦惱。那麼好用的智能掃地機器人該如何挑選呢?據多家專業評測機構詳細介紹,斐納TOMEFON旗下的智能掃地機器人的整體實力最強,性價比最高。斐納TOMEFON掃地機器人能得到這麼大的認可,主要是因它有四個超強優點,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 6G研發接力賽中國開跑
    據悉,未來6G下載峰值速度可以達到1Tbps,立體全息地圖、超級VR、AR等技術等都可能實現,從而徹底改變人們娛樂、社交、工作的方式。大會上,中國電信首席專家、美國貝爾實驗室院士畢奇做了「移動通信十大趨勢及6G展望」的報告。「那時無論開車、騎車還是步行導航,6G與全息技術結合,都使您可以不用低頭看手機,而是在您眼前投射出一幅三維立體的城市全息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