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大海
第一印象是藍 藍 藍
無暇、純淨、安靜、壯闊...
仿佛全世界
只剩下一種顏色
藍
然而當這樣純淨的藍
染上了別的顏色後...
↓↓↓
看到這樣的場景
是不是非常噁心呢
很難想像
同個城市的另一邊的海域
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
圖源:看點快報,拍攝者:知啫蟲
以上都是廣東湛江
同個城市
不同的海域
為何差別如此之大?
湛江吳川,位於廣東省西南部。濱江臨海,海岸線東起吳川市與茂名市茂港區交界的王村港,向西至鑑江口海域,全長 88.9 千米。較長的海岸線為發展海水水產養殖業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 數據統計,2017年全市海水養殖面積1503公頃,海水養殖產量25069噸、產值9.53億元。
而在巨大的經濟效益背後
因海產養殖所產生的汙染
也源源不斷
近日
湛江吳川市民反映
多年來,大量未經處理的
對蝦養殖尾水直接排放
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
金海岸變成了黑沙灘
在這條長20多公裡的海岸線上
蝦塘密布
所見景象真的是
觸·目·驚·心
吳陽鎮沙角旋村到海山村、吳陽鎮秧義村到塘尾街道東海村的海岸,沙灘上每隔數十米便有一條汙水溝。
水溝裡流淌的汙水顏色不一
有的黑如墨汁
泛著油汙,惡臭難聞
有的綠如水藻
泡沫陣陣、渾濁發黃
氨氮味道濃烈
而霞海溝村的海岸沙灘
不見汙水溝
但插了許許多多木樁
順著木樁往海裡走
靠近海水處
或是發現一個個穴窩
如泉眼般不斷湧出汙水
或是發現一根根
直徑超過30釐米的管道
讓汙水直流入海
塘尾分洪河出海口的南邊
沙灘不見汙水溝也不見木樁
但近岸的海水每隔一段距離
就出現一黑色的池塘
據了解,養殖場排汙所形成的
「汙水池」綿延800多米
最終流向大海
而在汙水流向大海的交匯處
能看到明顯的分界線
看到這些畫面
DV君真的是隔著屏幕
都能聞到一股濃烈的臭味
真不知道這附近的人
聞著這樣的味道怎麼呼吸的
這些汙水從何而來呢?
據附近的養殖戶所說
這裡有好幾百畝的蝦塘
養殖蝦所產生的
飼料殘渣、蝦吃的糞便之類的養殖廢水
沒有經過什麼處理
從排汙管
直接排到了海裡
除了裸露在沙灘上的排汙管
還有很多管道
隱藏在沙灘之下
經過記者排查
沿著吳川市吳陽鎮沙角旋村
至海濱街道霞海溝村
這20多公裡的海岸線
有汙水溝、排汙口、排汙水管近百條!
這得是有多少汙水
排到了海裡呢!
養殖戶表示,之所以汙水會呈現墨綠色,是因為水中除了淤泥、飼料、蝦糞之外,還有不少激素。
記者在養殖戶的倉庫
發現了兩種飼料
其中一款名為「綠水解讀神草丹」的飼料
主要成分包括:
生物隆解分裂素、水質穩定劑等
用於促進浮遊生物生長
而另一款「胺基酸肥精」成分
包括「藻類激活素」用於抑制有害藻類生長
這些成分
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的話
容易導致赤潮發生
大量生物死亡
同時存在
抗生素殘留汙染、生物汙染等可能
打破海洋生態平衡
危害如此嚴重
但養殖戶對此並不在意
養殖戶稱,相關單位對尾水排放並無嚴格的要求,養殖戶未在設置汙水處理裝置,除了缺乏環保意識之外,重要的是養殖成本承擔不起。
環保部門真的不管嗎?
公開資料顯示,2015-2017年,吳川海水養殖(灘涂)面積在1.5萬畝-1.8萬畝之間浮動,以養殖南美白對蝦為主。為了保持養殖塘內水質符合對蝦的生長要求,每天都要排放尾水,排放量巨大。
長此以往,汙染不容小視
相關單位都不知情?
湛江市生態環境局
吳川分局工作人員表示
「之前有去排查過,
基本上都了解了。
現在環保部門也
沒有制定一個強制標準"
環保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養殖這塊,機構改革後,水產養殖歸農業農村管。
然而...
當地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表示
主管單位應該是生態環境局
「我們是引導管理、
發養殖證什麼,
但水質符不符合要求,
處理應該是都是生態環保。"
到底是哪個部門
需要負責呢?
據了解,我省漁業管理條例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養殖的水域環境監控。
養殖水域環境遭到汙染時,應當採取強制性應急措施,或者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暫時關閉養殖區域。
當大海被汙染
生態平衡被破壞、經濟受損
人的健康也受到威脅
沒有一個人
可以獨善其身
不管是哪個部門
都不該推諉
而是積極聯繫、溝通
DV君希望儘早解決這個問題
還大海最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