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發現鋇-144原子核呈梨形,並且這一結構的不對稱程度要比此前預測的更加顯著。
圖片來源:APS/Alan Stonebraker
大多數的原子核都是球形或者比較接近球形的橢球形,就像橄欖球一樣。根據原子核理論,某些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會聚集成罕見的梨形,但僅有少量變形的原子核得到了實驗證實。最近,研究人員確認了鋇-144(含有56個質子和88個中子的原子核)也是這獨特家族的一員,它的形態甚至要比理論所預言的更加扭曲,這一發現或許會改變現有的核結構模型。
要想驗證原子核是否為梨形,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尋找不同核狀態間的八極形變(octupole transition),這是梨型結構原子核特有的現象。利用這一手段,研究人員先後確認了鐳-224、鐳-226及其他一些重核原子均為梨形。幾十年來,理論家們一直預測相對較輕的鋇-144也應當為非對稱結構,但由於該同位素的半衰期很短,研究人員至今都無法在其衰變前獲得足夠多的同位素來進行研究。
近日,來自美國、英國和法國的一組科研團隊利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CARIBU裂變源及ATLAS加速器製備了鋇-144原子束,使其與鉛箔發生碰撞並進入激發態。通過分析原子核產生的伽馬射線光譜,研究人員發現幾次八極形變的強度(也就是形變程度)是核結構模型中預測數值的兩倍多。但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畢竟測量到的核變形中的實驗不確定性也很大。
該項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上,點擊查看。
撰文 傑西卡·託馬斯(Jessica Thomas)
翻譯 張雪
審校 丁家琦
原標題:原子核不一定是球形的,還可能是梨形
來源:環球科學
↓重磅消息↓
中科院物理所公眾號開通問答互動啦!
即刻起,在公眾號的菜單欄點擊「發現→我要提問」,就可以輸入任何您希望探討和了解的物理相關問題,我們將擇取部分精彩提問進行回答,並定期推送問答互動的集合貼。
↓識別下方二維碼快速提問↓
近期熱門文章Top10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1. 為什麼物理不能理解愛情?(2016-2-14)
2. 中科院最美的玫瑰:她一生都是時間的敵人(2016-2-14)
3. 怪不得引力波看起來像太極,原來隱藏著一個驚天計劃!(2016-2-17)
4. 為什麼時間無法回頭?(2016-2-9)
5. 尊重夢想,更要尊重科學(2016-2-22)
6. 什麼是「量子」?(2016-2-15)
7. 看物理學家怎樣搞定交通罰單(2016-2-19)
8. 時間的起點到底在哪裡?(2016-2-1)
9. 拓撲為何?(2016-2-25)
10. 探測引力波如果證實意味什麼? (2016-2-12)
點擊公眾號內菜單欄「Top10」可查看過往每月熱門文章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