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足蟲生殖器紫外線下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科學家:這無法解釋

2020-12-03 排頭博覽

千足蟲相信大家應該是比較熟悉的,千足蟲準確的來說是節肢動物,一般呈現出圓筒狀或者是扁形軀體,而在它的軀幹上面往往會有很多的腳,這種動物甚至被稱為陸地上目前為止所發現的足最多的一種動物,像是在北美就發現了一種千足蟲,這種蟲子總共包含了690隻足,想想一隻小小的蟲子,上面居然有這麼多的腿是不是讓人感覺有點毛骨悚然呢,科學家發現雌性的足更多,最多甚至達到750多隻。而現在科學家更是發現了千足蟲的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們的生殖器在紫外光線下居然能夠發出不同的顏色,至於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研究學者也沒有辦法來解釋。

科學家通過對這種擁有著眾多小腿的小動物進行觀測,結果將它們放在紫外線下,它們能夠發出一些螢光,而這個特性其實在很多節肢動物裡面都是能夠出現的,所以最初這個特性並沒有引起科學家高度的關注,不過微妙之處就在於當觀察雄性的千足蟲,結果它們的生殖器顏色卻在發生著變化,這引起了科學家極大的興趣。

這種千足蟲它們身上出現的是綠色的光芒,不過像是這種雄性生殖器,當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它的顏色還是會發生微妙的變化,而這些微妙的變化或許就能夠表明它們是來自於不同的物種,也就是說它們身份的一個象徵,科學家將這種雄性的千足蟲的生殖器結構稱之為gonopods,這個特殊的結構在它的身上是分布在第七環上,而正是由於這個結構的存在,它能夠準確地將雄性的千足蟲精子給收集起來,並且能夠合理的再分配給雌性千足蟲。

關於這個特殊的結構,其實以前科學家也發現了,並且曾經利用這個特殊的結構來分辨出不同的千足蟲物種,不過在肉眼觀察下,它們的顏色是沒有什麼差異的,可是在紫外線的照耀下,顏色會有一些差異。

科學家表示此次這個最新的發現其實是在博物館裡使用螢光的時候,發現了千足蟲的這個特點,所以他們在博物館的這些千足蟲的標本上照射了紫外線燈,結果發現這些千足蟲還真的是能夠發出一些這種特殊的光芒。至於說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光芒?研究人員並沒有找到直接的證據,不過有研究人員推測,這種發光很可能是來自於這種千足蟲的骨骼裡面含有了一種特殊的蛋白質,正是由於這種蛋白質的存在,當紫外線光照射,它們就可以將這些光給吸收掉,並且將它進行重新的調和,然後再發出光,這樣就變成了所看到的這種綠色、黃色或者是藍色的不同色調的光。

這種千足蟲原產地是北美,關於它們所發出的這種光,科學家使用一種特殊的能夠捕捉發光的儀器對這種千足蟲的發光進行了成像,它們使用電動升降機上的攝像機,使用多個不同的焦距進行了拍攝,然後再使用合成軟體,從而就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圖像。

科學家發現在可見光下千足蟲的這個特殊的結構呈現出棕色,在紫外線的照射下,它所呈現出來的顏色是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就變成了黃色或者粉紅色,這讓人感覺非常不可思議,所以科學家對這一發現有著極大的興趣,不過關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光現象,科學家卻仍然沒有找到準確的答案。

而且科學家表示,它們相同物種間是否能夠看到對方所發出的不同光芒的顏色還不太清楚,不過這種千足蟲的這一最新的發現,可以說為科學家研究千足蟲生殖器的特殊結構如何將精子轉移到雌性身上提供了不同的見解和研究角度,甚至這一最新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幫助科學家糾正關於這些千足蟲物種在過去的一些錯誤的分類,能夠讓科學家更準確的區分不同物種的千足蟲。

這種千足蟲,其實它們的習性是比較喜歡在一些陰溼的地方,像是一些草坪的土壤下面,還有就是一些縫隙之類的地方,白天的時候看不到它們出來活動,晚上才會跑出來。而且這種千足蟲綱用外物碰觸的時候,它們會自然地將身體捲成圓形,這其實是一種躲避災害的方式,它們呈現出來的是假死的狀態,等到沒有危險的時候又會重新的復活活動。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其大部分的光其實都無法解釋其來源
    宇宙本身是否會在沒有恆星、星系和其他已知能發出可見光的物體的情況下會發光嗎?幾十年來,天文學家們都在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但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但是現在,科學家們終於有點疑惑了,雖然也無法解釋到底是什麼。
  • 不是所有生物的丁丁都長一個樣:我們應該如何定義生殖器?
    對於人類和其他脊椎動物而言, 「陰莖是什麼」這個問題,一般人都會按字面意思開始解釋這個器官的解剖結構:在不同程度上由結締組織、可膨脹的海綿體組織、肌肉和血液供應系統構成。我們能相當直觀地看到許多脊椎動物擁有看上去像陰莖的器官——它們也確實是。但事情並不總是如此。
  • LED為什麼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此文讓我豁然開朗
    為什麼要摻雜不同的化合物呢?為了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目前LED由於效率高而受歡迎,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科技,其實最早的LED已經存在了50多年,1962年的時候老美就研發出發光二級管了。LED發出紅色的光,後來被惠普買去當做指示燈用了,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的指示燈都是紅色的原因。
  • LED為什麼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此文讓我豁然開朗!
    為什麼要摻雜不同的化合物呢?為了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目前LED由於效率高而受歡迎,許多人認為這是一種新科技,其實最早的LED已經存在了50多年,1962年的時候老美就研發出發光二級管了。很多小夥伴都以為LED發出的光都是白色的,其實是紅色的,但是亮度非常微弱,當摻入砷化鎵,使LED發出了紅色,當然不是為了研發紅光而使LED發出紅色的光,後來被惠普買去當做指示燈用了,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的指示燈都是紅色的原因。
  • 宇宙中的天體發出的神秘信號是什麼?科學家:物理學也無法解釋!
    宇宙中的天體發出的神秘信號是什麼?科學家:物理學也無法解釋!人類在地球上誕生、生存、發展。在人類的眼中,地球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存在。隨著科學的進步和載人航天技術的提升,人類已經可以進入外太空,進入外太空之後,才發現地球在宇宙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宇宙中蘊含著數以億萬顆的星體。
  • 七彩LED為什麼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三、七彩LED發光原理要想知道七彩LED發光原理,首先來認識一下紅(R)、綠(G)、藍(B)三基色,由這三種顏色經過不同組合可以得到其他不同的顏色。例如紅光和綠光同時點亮時,紅綠兩種光混合成黃色,變色燈的變色原理是通過三種基色LED分別點亮兩個LED時,它可以發出黃、紫、青色(如紅、藍兩LED點亮時發出紫色光),若紅、綠、藍三種LED同時點亮時,它會產生白光。
  • 幼年斑馬魚360度四色視覺:對物體有不同的顏色感知力
    想像一下,如果人類在演化史中無法上、下擺動頭部,那我們眼中的世界會與現在看到的有何不同?斑馬魚的幼魚是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模式生物,具有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視覺系統,它們或許能幫助我們回答這一問題。斑馬魚的眼睛 幼年斑馬魚的視覺示意圖。
  • 科學家發現變色蜥蜴在紫外線下能以令人驚豔的圖案發光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發現一些變色蜥蜴可能可以適應「阿凡達」的發光世界。 蜥蜴可能因改變顏色而聞名,但它們也隱藏著一種不同的驚喜:在紫外線下發光的能力 ,結果在視覺上令人驚嘆。巴伐利亞州動物標本收集研究所博士David Pr?
  • 有些顏色的光是否不可能存在?我們是不是可以製造任何顏色的光?
    《物理學家》:如此我們可以從物理而不是詩歌的角度來談論這件事,在這篇文章中,「顏色」的真實含義是「頻率」。光的頻率比光的顏色這種說法更客觀,而且頻率還包括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光(如紫外線)。當你將氣體置於管中,通上電,光便出現了。從電動力的角度來看,這大體上就是把原子們狠狠揍了一頓,讓其像鈴鐺一樣(發出光而不是聲音)。
  • 觀測恆星不同顏色的星光,科學家可以判斷恆星的元素組成,厲害了
    1666年,大科學家牛頓在研究日光時發現,陽光透過玻璃窗射入後會分成幾種不同的顏色,而透過三稜鏡之後同樣會分離出如同彩虹般的七種顏色。他由此認為,太陽光其實並不是單色光,而是由不同顏色,也就是不同波長的單色光混合而成的複合光。
  • 不同紫外線波長下的太陽表面 色彩令人著迷
    不同紫外線波長下的太陽表面第一個圖像是在經過過濾的白光下拍攝的太陽表面的圖像,其他七張是在不同波長的紫外線下拍攝的。這些圖像按溫度的順序展示,第一個圖像展示的太陽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而到外層大氣溫度高達約1000萬攝氏度。太陽的外層大氣比表面溫度要高得多,科學家們正在探索並且越來越接近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 為什麼恆星有不同的顏色?科學家又是如何觀測到恆星有不同顏色
    這副對聯說的是在月光下觀花,看不清花的顏色。同樣, 由於星光太暗,我們用肉眼也很難分辨每顆星星的顏色,不少人 有「千星一色」的感覺0其實,恆星世界是姥紫嫣紅,五光十色 的。臂如織女星是白色的,老人星是杏黃的,參宿四是火紅的, 畢宿五是橙色的。五顏六色的星光不僅把星空裝扮得多姿多彩, 而且給天文學家研究恆星的化學成分、物理性質提供了重要的信 息。
  • 各色LED光的發光顏色及波長
    (*^__^*)【光的顏色和它的波長】 光的顏色是否可以看見是由它的波長決定的,光的波長是以納米為單位的也說是十億分之一米。發光二極體發出的光幾乎都是一致的也就是說它幾乎都是在一個波長,發出非常純的顏色。以下是光的顏色和它的波長。
  • 在紫外線照射下,鴨嘴獸的皮毛髮出藍綠色的螢光,漂亮極了
    可以說,從鴨嘴獸繁育後代的方式來看,它產卵本身就違背了哺乳動物的特徵,這讓科學家們一開始研究鴨嘴獸的時候,對於它們究竟是屬於爬行動物還是哺乳動物,感到非常頭痛,最終,由於鴨嘴獸會像哺乳動物一般給鴨嘴獸幼仔餵食奶水,讓科學家們確認鴨嘴獸屬於哺乳動物,只不過並沒有進化完整。
  • 科學家發現外太空有一半以上的光無法解釋來源
    當天文學家處理了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一些圖像後,卻發現宇宙中有一半以上的光來源無法解釋。如果沒有恆星、星系、沒有一切已知能發出可見光的天體碰撞事件,宇宙本身還有光嗎?天文學家數十年來一直嘗試回答這個難題。而根據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旗下NOIRLab組織分析新視野號的數據後,似乎有了一點眉目。
  • 防紫外線的顏色排序 防紫外線那個顏色最好
    防紫外線的顏色排序 防紫外線那個顏色最好 2020-06-23 09:46:48 來源:全球紡織網 防紫外線的顏色排序,防紫外線那個顏色最好?
  • 好奇心日報|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為了區分不同的色光,視網膜背後的感光細胞肯定不能只有一種,不然我們看到的世界就只有一種深淺不同的顏色了,就像黑白照片一樣。實際上,我們人眼用於區分色光的細胞(即視錐細胞)有三種,每種只對特定波長範圍的光敏感:第一種對長波長可見光敏感,叫做L(long)視錐細胞;第二種對中波長可見光敏感,叫做M(medium)視錐細胞;第三種對短波長可見光敏感,叫做S(short)視錐細胞。
  • 紫外線求偶:驚現跳蛛奇妙「情愛」世界(圖)(1)
    然而,在自然條件下,我們人類利用視覺並不能觀察到所有動物的擇偶過程。最新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刊登文章證實,蜘蛛「談戀愛」就是通過紫外線「眉目傳情」,而紫外線人類用肉眼是無法看到的。承擔該項課題的主要負責人李代芹教授告訴記者,他們發現,經陽光或紫外線照射的跳蛛能吸引異性跳蛛,缺乏紫外線照射的跳蛛就會被忽略。      因此,紫外線在異性蜘蛛之間的求偶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 在新的NASA視野中,火星在紫外線下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綠色夜光
    火星「 夜光 」 發出的綠色脈衝紫外線的新圖像正在闡明火星大氣層中的循環模式。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性演化任務(簡稱MAVEN)自2013年發射進入軌道並研究紅色星球以來一直在研究火星。
  • 校準一個LED燈要多少測量科學家?LED發出的光量與距離無關!
    這一成就使新的LED亮度和光度計校準服務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服務之一。科學家們也大幅縮短了校準時間,在舊的系統中,為客戶做一次校準幾乎要花一整天的時間。NIST研究員卡梅隆·米勒(Cameron Miller)表示,大部分工作都用於設置每次測量,更換光源或探測器,手動檢查兩者之間的距離,然後重新配置設備,以便進行下一次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