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紫外線波長下的太陽表面 色彩令人著迷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不同紫外線波長下的太陽表面 色彩令人著迷 (1/3)

"← →"翻頁

2017年11月2日消息,NASA發布了在10月27日大約同一時間拍攝的從太陽表面到外層大氣的圖像。第一個圖像是在經過過濾的白光下拍攝的太陽表面的圖像,其他七張是在不同波長的紫外線下拍攝的。這些圖像按溫度的順序展示,第一個圖像展示的太陽表面溫度6000攝氏度,而到外層大氣溫度高達約1000萬攝氏度。太陽的外層大氣比表面溫度要高得多,科學家們正在探索並且越來越接近解釋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發布時間:2017-11-03 10:30:09 【編輯:李卿】

不同紫外線波長下的太陽表面 色彩令人著迷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NASA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太陽圖像
    NASA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繽紛的太陽如果用普通相機給太陽拍照,都會得到一張熟悉的圖像:一個淡黃的毫無特色的圓盤;但如果用專門的地面或太空觀測衛星來觀察,情況就大大不同。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3日報導,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利用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DO),選擇了10種不同波長,用先進成像組儀(AIA)生成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圖像,每種顏色都凸顯了太陽表面和大氣的一個特殊部分。事實上,太陽能發出所有顏色的光,但人們不能直接看太陽,在相機顯示出來的陽光中,黃光對人眼來說最明亮,因此普通照片中的太陽多是黃色的。
  • 美航天局科學家展示不同波長下五彩繽紛的太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23日報導,最近,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利用太陽動力學觀測衛星(SDO),選擇了10種不同波長,用先進成像組儀(AIA)生成了五顏六色的太陽圖像,每種顏色都凸顯了太陽表面和大氣的一個特殊部分。
  • UV紫外線LED殺菌燈珠不同的波長和作用
    UV紫光在皮膚治療中起著很大的作用,UV紫光可用於:牛皮癬、過敏症、溼疹、黃疸以及其他的皮膚病光線療法是一種臨床的用光來進行治療的方法,在不同的光譜中,特別是UV光已經作為一種有效而普遍的光源來治療一系列的疾病,包括:佝僂病、牛皮癬、過敏症、溼疹、黃疸等在光線療法的過程中,病人的皮膚或者受損壞的部分根據實際情況用不同的波長紫光來照射
  • uv印刷led燈紫外線波長
    而輻射線是電磁波的一種型式,不同的輻射能量,則由不同的波長來區分,不同能量的波長組成電磁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依據波長的長短排列共分為下列幾種(由短至長):宇宙線、咖碼射線、x -ray 、紫外線、可見光譜、紅外線、微波及無線電波等。
  • 天空的太陽究竟是什麼顏色?
    太陽的顏色是白色的,它或多或少均勻地發射出彩虹的所有顏色的光,在物理學中,我們稱這種組合光的色彩為「白色」。這就是為什麼在陽光的照射下,我們能在自然界中看到那麼多不同的顏色。如果陽光是純綠色的,那麼外面的一切看起來都是綠色或黑色的。
  • 100%防紫外線眼鏡?韓媒:多數波長阻隔率達不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8月10日報導,隨著連日酷暑,紫外線指數也在上升,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愈發被人們重視。消費者們越來越傾向於選擇防紫外線的眼鏡,不少商家打出「100%防紫外線隱形眼鏡」的旗號吸引消費者,究竟是科技發達還是商家噱頭呢?
  • 抵禦夏天烈日下紫外線的「黑魔法」,從入門到精通!
    美好的夏日時光已經到來,太陽日日都是大大的笑臉相迎,哇哦,此時不浪更待何時?等等……即將飛奔出門的你做好防曬了嗎?紫外線的「黑魔法」你真的不怕嗎?為了避免還沒嗨夠便早早有了「明媚的憂傷」,我們在出門之前很有必要充分了解下紫外線這個「大魔王」,學會用知識來武裝自己、打敗紫外線,保護自己不被太陽「黑」。
  • 太陽的表面 到底是什麼樣的
    科學家使用一枚探空火箭上發射的望遠鏡和照相機獲得了有史以來最好的紫外線視圖。這些圖片將幫助研究人員了解太陽的外部大氣是如何加熱到一百萬攝氏度以上的。望遠鏡能夠分辨出小至240公裡的紫外線光譜區域。是任何太空觀測基地的三倍。火箭彈道只允許望遠鏡在15分鐘的飛行過程中拍攝21張圖像。
  • 令人眼花繚亂的太陽圖像 - 原來太陽如此多彩
    雨滴落在太陽上2012年7月19日,太陽大氣中百萬度的等離子體開始冷卻並下降到表面,從而產生了一場令人眼花繚亂的被稱為日冕雨的磁顯示。10月1日,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看到太陽發射中等水平的耀斑。
  • 紫外線 - 浙江首頁 -中國天氣網
    盛夏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令人們擔驚受怕。它是一種波長為100~400納米的電磁波,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線的波長愈短,對人類皮膚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線可穿過真皮,中波則可進入真皮。
  • 「監控」太陽10年,每0.75秒拍攝一次!太陽的真面目令人敬畏!
    」的令人驚嘆的視頻中,天文學家收集了4.25億張太陽的高清圖像,從2010年6月2日到2020年6月1日,每0.75秒拍攝一次。視頻中的每一秒都代表著太陽生命中的一天,整個十年大約在60分鐘內就過去了。10年劇變在這十年裡,太陽經歷了一場巨變,慢慢地冒出巨大的磁波,被稱為太陽黑子,在2014年左右達到頂峰,然後再次消失。太陽的平靜屬於意料之內,因為每隔11年左右,太陽的磁極就會突然改變位置,北變南,太陽的磁活動開始減弱,太陽表面開始看起來像一片寧靜的黃火之海。
  • 紫外線波長穿透玻璃,對多肉植物生長的影響如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下不可見紫外線UV和其他可見光的各種波長值數。 先發一張UV光譜圖:(DermIS, 2016) 由這張圖譜看來,人類眼睛所見光的色譜範圍其實很窄,只局限于波長400nm - 760nm 這個階段以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白光,既彩虹組成的7種顏色。至於其他各個波長的不可見光主要被發展成為了醫學界或是科學界所用。
  • 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人如果長期得見不到太陽,就會造成抵抗力下降、身體難以產生維生素D、骨質疏鬆、甚至可能會得抑鬱症。而植物沒有陽光的照射就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無光合作用就不能產生能量供自身生長。陽光的分為我們肉眼可見的七色光,還有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紫外線和X射線等,那你知道不同波長的光對植物的生長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嗎?
  • 為什麼安利淨水器紫外線波長是254nm,輻射強度80mw/cm2
  • 戶外工作者要注意紫外線的危害
    紫外線並非都是一個樣,它有不同的種類:UVA、UVB、UVC然而,只要波長再稍微短一點點,危險的程度就會大幅上升。就算人眼能看到紫外線,我們也難以從外觀上區分波長3000埃與波長3200埃的紫外線。波與波之間的距離只不過縮短了那麼一點點,波長3000埃的紫外線曬傷速度就比波長3200埃的要快80倍!
  • 在新的NASA視野中,火星在紫外線下發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綠色夜光
    該圖像顯示了火星大氣中的紫外線「夜光」,用綠色和白色的假色表示紫外線。MAVEN的工作還驗證了歐洲航天局(ESA)的「 火星快車」太空飛行器的某些特徵,該太空飛行器首先發現「夜光」或行星的紫外線夜間發光在火星的冷極上最亮。 當風將氣體向下輸送到大氣的較稠密區域時,會產生這種明亮的光芒。該運動加快了反應的速度,該反應產生了產生輝光的一氧化氮,該輝光僅在紫外線下可見。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繼美國夏威夷井上健太陽望遠鏡(DKIST)在年初捕獲到太陽表面清晰細節後,歐洲最大的望遠鏡在7月份捕獲到了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但圖像讓人覺得甚是恐怖。
  • 太陽表面高清特寫:表面如熔化的黃金,太陽黑子猶如地獄入口!
    儘管人類通過望遠鏡看到太空更遠的地方,依舊對距離地球1.5億公裡遠的太陽表面是什麼樣還是不清楚。繼美國夏威夷井上健太陽望遠鏡(DKIST)在年初捕獲到太陽表面清晰細節後,歐洲最大的望遠鏡在7月份捕獲到了太陽黑子的高解析度圖像,但圖像讓人覺得甚是恐怖。
  • 太陽表面驚現巨大黑洞、內部有外星人出入?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近日觀測到太陽表面出現了巨大的「裂口」,這一現象被稱為日冕洞。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拍攝的圖片顯示,該日冕洞大約有50個地球那麼大,呈一片黑色。美國的陰謀者認為是外星人住在太陽的內部,這個黑洞是外星人出入的門。近日,有陰謀者認為太陽附近出現前所未見的超巨大黑洞是外星人出入的大門,先了解一下太陽的秘密?
  • 為何太陽大氣溫度比表面溫度高?
    據《每日科技》網站報導,隸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極端紫外一般入射光譜儀」(Extreme Ultraviolet Normal Incidence Spectrograph,簡稱EUNIS)項目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他們掌握了一些可以用於解釋太陽外部大氣層為何比內部表面溫度高得多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