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 - 浙江首頁 -中國天氣網

2021-01-07 中國天氣

盛夏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令人們擔驚受怕。

它是一種波長為100~400納米的電磁波,不同波長的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滲透程度是不同的。紫外線的波長愈短,對人類皮膚危害越大。短波紫外線可穿過真皮,中波則可進入真皮。

波長在320~400納米的稱為長波紫外線,對皮膚的滲透力強,約有35﹪~50%會透過表皮到達真皮上層,破壞彈性蛋白,使皮膚變得粗糙、失去光澤、產生皺紋,同時也會增加黑色素的產生,使皮膚變黑或出現色斑。

中波紫外線的波長為290~320納米,是導致室外皮膚曬傷(光斑、光老化)的主要原因,防曬品的SPF值指的就是防禦UVB(中波紫外線)的指數。

短波紫外線的波長為190~290納米,在臭氧層中會被吸收掉的,不會到達地球表面,但在環境破壞嚴重、臭氧層日益變薄的今天,它有機會穿過大氣層而經常照射到地球上,損害人們的健康。它是目前最難預防的紫外線。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日益破壞著這道保護人類健康的天然屏障。據國家氣象中心提供的報告顯示,1979年以來我國大氣臭氧層總量逐年減少,在20年間臭氧層減少了14%。而臭氧層每遞減1%,皮膚癌的發病率就會上升3%。

總之,紫外線強烈作用於皮膚時,可發生光照性皮炎,皮膚上出現紅斑、癢、水皰、水腫等;嚴重的還可引起皮膚癌。

另外,紫外線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可出現頭痛、頭暈、體溫升高等。作用於眼部,可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稱為光照性眼炎,還有可能誘發白內障。

為了人們的健康,部分氣象部門推出了紫外線指數預報,提醒人們注意防範,以幫助人們適當預防紫外線輻射。

紫外線指數是指一天當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時,到達地面的太陽光線中紫外線輻射對人體皮膚的可能損傷程度。紫外線對人類皮膚的損害是根據"紅斑作用光譜曲線"作出的。這個光譜曲線已被國際光照委員會採納,用來代表人類皮膚對太陽紫外線的平均反應。

紫外線指數預報介紹:

紫外線指數一般用0-15表示。通常規定,夜間紫外線指數為0,在熱帶或高原地區、晴天無雲時,紫外線最強,指數為15。可見紫外線指數值越大,表示紫外線輻射對人體危害越大,也表示在較短時間內對皮膚的傷害愈強。有時又可將紫外線指數分為5級發布,即指數值為0、1、2時,為1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紫外線量最小,對人體基本沒有什麼影響;紫外線指數為3、4時,為2級,表示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量比較低,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小;紫外線指數為5、6時,可稱3級,表示紫外線輻射為中等強度,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程度的傷害;紫外線指數為7、8、9時,可視為4級,表示紫外線輻射較強,對人體危害較大,應注意預防;外出應戴太陽帽、太陽鏡或遮陽傘,也可塗擦一些防曬霜(SPF指數應大於15)。當紫外線指數≥10時,可視為5級,表示紫外線輻射最強,對人體危害最大,人們應減少外出時間(特別是中午前後),或採取積極的防護措施。

還需要指出的是,紫外線在一年四季都存在的,冬季太陽光雖然顯得比較溫和,但紫外線僅僅比夏天弱約20%,仍然會對人體皮膚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所以冬季仍需避免紫外線照射。長期紫外線照射最易造成皮膚產生各種色斑。所以,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戶外活動時也應塗抹隔離霜或防曬霜。當然,SPF指數在15就足夠了。如果是外出進行滑雪運動或在雪地裡長時間停留時,最好還是戴上護眼鏡,以防止紫外線和雪地強白光對眼睛的刺激。

更要強調的是,由於紫外線對人體的影響是長期蓄積起來的,因此,人們必須從小就開始注意預防紫外線的傷害。兒童特別容易曬傷,因此家長不要讓他們長時間逗留在陽光下。平時只要人們注意收聽、收看紫外線指數預報,就能夠積極主動地採取措施預防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作者:賀楠)

相關焦點

  • 上海首頁 - 上海 - 中國天氣網
    : 小雨 氣溫: 16℃/ 10℃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撥打12121或96121進行天氣預報查詢手機查詢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登陸中國天氣WAP版查看各地天氣資訊 友情連結 氣象服務機構 熱點公眾網站
  • 潮汐能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潮汐能 【字體:大 中 小】 2008-05-28 15:02:37   來源: 中國天氣網
  • 霾的形成條件和危害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
  •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之內,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0 - 99.9毫米的為暴雨,100.0毫米至199.9毫米的為大暴雨,超過200.0毫米的為特大暴雨。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
  •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由於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通常指颱風和溫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系統)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稱為風暴潮。風暴潮根據風暴的性質,通常分為由颱風引起的颱風風暴潮和由溫帶氣旋引起的溫帶風暴潮兩大類。颱風風暴潮,多見於夏秋季節。其特點是: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凡是有颱風影響的海洋國家、沿海地區均有颱風風暴潮發生。
  • 降水天氣預報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受高空低渦、低槽和西南暖溼氣流的共同影響,8月5日08時至9日08時,我區中東部大部地區將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特別是東部偏北和東南部地區有可能出現比較明顯的降水天氣,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 什麼是寒潮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寒潮(coldwave)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南下,造成沿途大範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過程達到一定強度標準的稱為寒潮。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往往引發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
  • 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全方位提供颱風資訊
    隨著今年第9號颱風「蘇拉」、第10號強熱帶風暴「達維」雙颱風來襲,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再次成為廣大網民了解颱風最新資訊的第一選擇。浙江省氣象局通過浙江天氣網颱風專題對公眾提供颱風各類重要資訊,包括:颱風「蘇拉」和強熱帶風暴「達維」實時的定位、最大風力、中心氣壓、風圈半徑、衛星雲圖、雷達圖、浙江省降水溫度圖等實況信息;浙江省氣象臺製作發布的颱風動態、颱風消息、颱風警報、颱風緊急警報,以及颱風路徑預報圖、海區風力預報圖、1小時定量降水客觀預報、3小時定量降水客觀預報;同時,對比分析歷史颱風資料庫,整理提取了1972年
  • 新疆首頁 - 新疆- 中國天氣網
    今日天氣預報 最新視頻 強冷空氣來襲,氣溫明顯下降  受西西伯利亞冷空氣南下影響,1月2~3日克拉瑪依市轄區出現一次降雪降溫天氣過程。
  • 端午天氣公告 - 上海首頁 -中國天氣網
    受雨帶東移影響,上海今天夜裡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天氣。降雨主要在20時以後,下班記得早點回家哦!  明天雨水繼續在線,白天陰有陣雨,夜間降水變得明顯。全天氣溫24~29℃。  端午節當天(25日)有雷陣雨天氣;26~27日上海以多雲到陰天氣為主,氣溫回升,體感悶熱。其中24日夜間到25日上午還有一次大雨到暴雨天氣過程,並可能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和7~9級雷雨大風。預計累積雨量可達40~70毫米,局部70~90毫米,小時最大雨強20~40毫米。  假期本市空氣品質以良到輕度汙染為主。
  • 中國天氣網2015年度業務評比
    氣象專家解讀「蘇迪羅」(中國天氣網浙江站 主創:陳加利 梁曉妮 沈萍月 徐雪梅)評語:報導詳細解析了「蘇迪羅」給浙江帶來的風雨實況、影響、歷史排名等公眾關注的熱點話題,結合圖示梳理了對浙江影響較重的颱風類型,解讀了颱風為何登陸福建卻對浙江風雨影響更大。
  • 降雨量 - 河北首頁 -中國天氣網
    在氣象部門發布的天氣預報中小雨、中雨、暴雨等專業術語,它們之間的區別是:小雨是指24小時內降水量不超過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為5毫米~16.9毫米,中雨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為17毫米~37.9毫米,大雨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為38毫米~74.9毫米。24小時內雨量超過50毫米的稱為暴雨,超過100毫米的稱為大暴雨,超過25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 天氣系統中的高空槽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這個問題還得從天氣圖說起。  氣象學家為了描述大氣的變化和預報未來的天氣,發明了天氣圖。在天氣圖的底圖上,不但填有各城市、觀測站的位置及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脈等地理標誌,還標有從天氣圖上分析出來的天氣系統,比如高氣壓、低氣壓、高空槽、低壓槽等。我們每天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微信、微博等渠道收聽、收看到的天氣預報就是預報員根據這些天氣系統,再綜合各種預報產品得出的結果。
  • 氣旋及其種類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有氣旋影響時,常常容易出現陰雨、大風天氣等。氣旋的中心地帶以上升氣流為主,所以多雲雨天氣,而四周通常是容易乾燥晴朗的下沉氣流,我們所熟悉的颱風就是如此。反氣旋是佔有三維空間的大尺度的空氣渦旋。在北半球,反氣旋區氣流自中心向外作順時針方向旋轉,南半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天氣圖中,反氣旋是等壓線呈閉合、氣壓值自中心向外遞減的高壓區,所以又叫高壓。
  • 今日天氣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2021-01-11 天津市氣象臺今天早上6點發布天氣預報:  天 津 市 區  2021年01月11日08-14時多雲轉晴,降水概率20%,西北風3-4級  2021年01月11日14-20時晴間多雲,降水概率10%,西北風轉西南風2-3級,最高2℃,最小相對溼度18%  2021年01月11日20時-
  • 氣溫與體感溫度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只代表空氣的冷暖程度,並不能完全反映出人體對環境的冷暖感受,相同氣溫條件下,還會因空氣溼度、風速大小、日照等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感受。比如冬季同一氣溫下,潮溼比乾燥時感覺更冷,那是因為溼空氣的導熱性比幹空氣要強,因此會更快地將身體熱量帶走,不利於人體保暖。
  • 廣西天氣首頁-廣西天氣網- 中國天氣網—廣西天氣預報權威發布...
    廣西的天氣越來越冷 最近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皮膚乾燥,即使用了滋潤霜,還是無濟於事,怎麼調理才好呢?
  • 預報術語的自白——副高 - 安徽首頁 -中國天氣網
    為此,本文選取了4個天氣預報播報中常用的氣象術語進行解釋,以解公眾之惑。「雨帶變化它要管,持續高溫它也要管,颱風走向它還要管,『副高』憑啥管的這麼多?」副高:我是「副熱帶高壓」的簡稱,一般是指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位於北半球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熱帶高壓。
  • 風暴潮及其危害-首頁-中國天氣網
    潮災先後波及福建、浙江、上海、江蘇、山東、天津、河北和遼寧等省、市。風暴潮、巨浪、大風、大雨的綜合影響,使南自福建東山島,北到遼寧省沿海的近萬公裡的海岸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襲擊。受災人口達2000多萬,死亡194人,毀壞海堤1170公裡,受災農田193.3萬公頃,成災33.3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0多億元。當然,如果風暴潮位非常高,雖然未遇天文大潮或高潮,也會造成嚴重潮災。
  • 世上沒有「地震雲」 - 廣西首頁 -中國天氣網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2019年10月12日22時55分在廣西玉林市北流市發生5.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裡。一時間朋友圈裡充滿了大家互相詢問、報告震感、記錄受災場面的信息。有些朋友就有疑惑,傳說中可以預測地震的「地震雲」是不是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