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的形成條件和危害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2020-12-04 中國天氣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當大氣凝結核由於各種原因長大時也能形成霾。在這種情況下水汽的進一步凝結可能使霾演變為輕霧、霧或雲。

  形成條件

  霾可發生在地面高壓系統的後部。下沉氣流使低層大氣生成穩定層次,隨氣流上傳的懸浮在大氣中的顆粒物累積在穩定層下都,形成霆層。在城市嚴重空氣汙染地區,霾可以頻繁地出現。

  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灰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有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等,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由於灰霾中的大氣氣溶膠大部分均可被人體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於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此外,由於太陽中的紫外線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惟一途徑,紫外線輻射的減弱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另外,紫外線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2、影響心理健康。灰霆天氣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情緒,如不及時調節,很容易失控。

  3、影響交通安全。出現灰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汙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

  4、影響區域氣候。使區域極端氣候頻繁,氣象災害連連。更令人擔憂的是,灰霾還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提前到來。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淡藍色的煙霧,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裡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這些氣體在陽光和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現象。


相關焦點

  • 什麼是霾?其形成條件和危害是什麼?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當大氣凝結核由於各種原因長大時也能形成霾。
  • 暴雨是如何形成的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中國氣象上規定,24小時之內,由空中降落的雨量在50.0 - 99.9毫米的為暴雨,100.0毫米至199.9毫米的為大暴雨,超過200.0毫米的為特大暴雨。暴雨形成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一般從宏觀物理條件來說,產生暴雨的主要物理條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斷的水汽、強盛而持久的氣流上升運動和大氣層結構的不穩定。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核心閱讀:  ·揭示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雙向反饋機制和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  ·建立「汙染-氣象條件指數」,對影響霧-霾的不利氣象條件進行定量描述  兩年時間過去了,由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的專家團隊圍繞京津冀秋冬季重汙染形成的物理過程機制、氣象條件對重汙染形成的貢獻等進行集中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機制,解釋了在京津冀秋冬季一段時間汙染排放沒有顯著變化情況下,出現持續重汙染的重要原因,同時揭示了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建立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過程氣象綜合影響模型
  • 前沿研究丨華北地區持續性強霾事件發生的環境與動力條件
    厄爾尼諾(El Nino) 年冬季,東亞大槽偏弱,冷空氣活動弱,華北地區盛行異常偏南風,有利於霾天氣的形成;而拉尼娜(La Nina) 年冬季,東亞大槽偏強,冷空氣活動強,華北地區盛行異常偏北風,不利於霾天氣的形成。華北地區持續強霾事件主要發生在平直西風型和高壓脊型兩類環流形勢下,對流層中低層為持續深厚的下沉氣流,使大氣邊界層厚度減少汙染物擴散能力減弱,有利於霾天氣的維持和加劇。
  • 預報術語的自白——副高 - 安徽首頁 -中國天氣網
    雷雨的三要素是水汽條件、不穩定層結和抬升條件。而我佔了兩條,即上冷下暖的不穩定層結和抬升條件,再從南海或者渤海來點水汽,打雷就是妥妥的了。我有時還會帶上一幫兄弟姐妹,如冰雹、大風等。我還有個特點就是手下的冷空氣小弟眾多,眾小弟一股又一股地從北往南衝,這樣我的生命史就比較長,一般在2到7天。
  • 總理基金專項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兩年時間過去了,由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的專家團隊圍繞京津冀秋冬季重汙染形成的物理過程機制、氣象條件對重汙染形成的貢獻等進行集中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機制,解釋了在京津冀秋冬季一段時間汙染排放沒有顯著變化情況下,出現持續重汙染的重要原因,同時揭示了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建立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過程氣象綜合影響模型
  • 中國發布丨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公布 全國霾天氣減少等上榜
    中國網12月31日訊(記者 趙曉雯)中國氣象局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等上榜。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表示,2020年全年氣候覆雜多變,汛期降水區域和時段集中,暴雨極端性強;颱風生成和登陸個數偏少,颱風影響時段和路徑異常情況多;氣象乾旱階段性、區域性特徵明顯;強對流天氣早發多發;南方高溫天氣日數多,持續時間長。
  • 中科院:汙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 精準治霾是關鍵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王瑩)2016年冬,席捲全國多地的幾輪霾天氣令人印象深刻。霾怎麼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3月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媒體發布會,集中介紹中科院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數值模擬、預警預報、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為公眾認識和了解我國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參考。
  • 上海首頁 - 上海 - 中國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9-11-15 05:00天氣形勢上海中心氣象臺2019年11月15日05時發布的今天和明天上海市天氣預報:晴到多雲。該建築建有設施完備的商辦設施、會議中心和豪華酒店等,成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又一地標。
  • 潮汐能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潮汐能 【字體:大 中 小】 2008-05-28 15:02:37   來源: 中國天氣網
  • 霧-資訊-中國天氣網<
    霧有輻射霧,即在較為晴好、穩定的情況下形成的霧,只要太陽出來,溫度升高,霧就自然消失。對此,民間的說法是:「清晨霧色濃,天氣必久晴。」「霧裡日頭,曬破石頭。」「早上地罩霧,儘管曬稻。」人們見輻射霧,往往「十霧九晴」。便得出這些說法。秋冬季節,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後,隨著天氣轉晴和太陽的照射,空氣中的水分的含量逐漸增多,容易形成輻射霧,因此秋冬的霧便往往能預報明天的好天氣。
  • 氣溫上升了,霧、霾總來湊熱鬧,原來是受這種天氣影響
    看看這個霾預報圖,一大坨還糊在中東部▼青島——一會兒在霾中,一會兒在霾外,一會兒在霾南,一會兒在霾北……25日上午8時,@山東環境發布全省的「霾圖」,全省多數地區中重度汙染。到下午和傍晚時分,青島的霾大為減弱。
  • 霧霾天防範指南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儘量少開窗  開窗後霧霾便會進入房間內,相當於和戶外就差不多了,危害就不講了,和在戶外差不多,反正就是儘量少開窗就是了。  外出時要帶口罩  因為霾的直徑大約在1-2.5微米之間,是很小很小的,是非常容易吸進我們的鼻腔或肺裡的,所以如果在霧霾天非要外出的話戴口罩是必需的。
  • 說說:霧的形成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那麼霧,到底是怎麼形成的?霧實際上也可以說是靠近地面的雲,和雲一樣,都是由於溫度下降,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而氣溫愈高,空氣中所能容納的水汽也愈多。如果近地面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一定溫度條件下的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出來,當足夠多的水分子與空氣中微小的灰塵顆粒結合在一起,同時水分子本身也相互黏結,就變成小水滴或冰晶,也就是霧。
  • 最新北京天氣預報:今起霧霾持續60小時 周末霾散降溫
    2016年11月16日訊,(記者 劉歡)今天,本市汙染物擴散條件轉差,迎來霧霾天氣。市氣象臺專家透露,這一輪霧霾天預計持續時間達60個小時,周末開始消散。今天晚上開始,本市形成中度霾 昨天白天,本市能見度較好,最高氣溫為10.9℃。夜間,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空氣汙染擴散條件轉差,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
  • 什麼是寒潮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寒潮(coldwave)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南下,造成沿途大範圍的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過程達到一定強度標準的稱為寒潮。寒潮是一種大型天氣過程,往往引發多種嚴重的氣象災害。
  • 科普:霧是霧霾是霾,浮塵也不等於揚沙!
    &nbsp&nbsp&nbsp&nbsp據中國天氣網報導,26日華北,黃淮,江淮出現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冷空氣來襲,京津冀一帶空氣品質好轉。今明兩天,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將出現霧霾沙塵的混合體……霧、霾、沙塵同時來襲,你知道它們之間有啥區別嗎?面對這種天氣,怎樣防護才是正確操作?待小編為您科普一下。
  • 怎麼樣區分是霧還是霾?霧比霾溼氣重,霾比霧更厚重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以外,環境汙染已在破壞城市居民皮膚的來源中排名第三。不知你們對城市皮膚病又了解多少呢? 在工業和交通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肌膚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空氣中各類有害物質,霧霾天氣的持續,便是環境汙染的表現之一。霧霾,是指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 大氣擴散條件變差 山東大部中「霾伏」,別慌,冷空氣很快來驅霾……
    @山東天氣上午發布全國空氣品質預報,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有霾天氣。未來一周,華北中南部、黃淮、汾渭平原、江漢等地大氣擴散條件一般。其中,5日至6日,上述地區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冷空氣「退場」,風也變得輕柔,給霾以「可乘之機」。今天的氣溫稍有回升。
  • 霧霾及其危害
    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遊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