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區分是霧還是霾?霧比霾溼氣重,霾比霧更厚重

2020-11-27 騰訊網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以外,環境汙染已在破壞城市居民皮膚的來源中排名第三。不知你們對城市皮膚病又了解多少呢?

PM2.5

提到城市皮膚病,大家可能會聯想到許多:城市快節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壓力、不規律的作息規律等會致使皮膚代謝功能紊亂而發生皮膚疾病。不可否認,這些因素確實會加速皮膚的衰老;但也許,在城市生活的你卻是擁有一份輕鬆的工作,注重養生甚至會定期做皮膚保養,近來卻也感覺皮膚容易出油、長痘、起皮、過敏,好像膚色暗淡許多,即使經常去美容院做護理也沒法做回原來那個皮膚細膩、光滑、白皙的自己了,愛美的你怎麼可以接受!

在工業和交通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肌膚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空氣中各類有害物質,霧霾天氣的持續,便是環境汙染的表現之一。霧霾,是指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霾與霧的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溼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溼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溼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溼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溼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溼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霾的厚度比較厚,可達1~3km。霾粒子的分布比較均勻,而且灰霾粒子的尺度比較小,0.001~10μm,平均直徑大約在1~2μm,肉眼看不到空中飄浮的顆粒物。由於灰塵、硫酸、硝酸等粒子組成的霾,其散射波長較長的光多,因而霾看起來呈黃色或橙灰色。例如,我國中西部的一些新興城市由於霧霾過於嚴重,夏季夜空上幾乎看不到星亮,成了繼老牌工業城市倫敦之後的一堆「新霧都」。

91健康助手,不止於健康

歡迎關注《91健康助手》

版權聲明:內容僅供學習參考,本文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會24小時內刪除並表示歉意。

如果您需解決具體問題,建議您詳細諮詢專業的醫療機構。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別忘了點讚分享給您身邊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天氣提示:霧與霾的區別
    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霧能影響能見度,對交通影響很大。根據國際上的定義,霧中的能見度要小於1公裡。當氣溫達到露點溫度時(或接近露點),空氣裡的水蒸氣凝結生成霧。
  • 科普:霧是霧霾是霾,浮塵也不等於揚沙!
    &nbsp&nbsp&nbsp&nbsp據中國天氣網報導,26日華北,黃淮,江淮出現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冷空氣來襲,京津冀一帶空氣品質好轉。今明兩天,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將出現霧霾沙塵的混合體……霧、霾、沙塵同時來襲,你知道它們之間有啥區別嗎?面對這種天氣,怎樣防護才是正確操作?待小編為您科普一下。
  • 10年了,關於霧-霾成因的研究,有了這個答案!
    >人們開始科學認識霧與霾的區別「霧-霾」這一標準用法逐漸普及如果從科學家著力研究>霧-霾成因及危害算起已經歷了近10年時間日前,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探討霧-霾成因>及氣候變暖對其影響#罪魁禍首以煤炭為主的不清潔能源過量消費雖然大家已不陌生但還是再來認識一下霧-霾霧和霾都與氣溶膠粒子有關
  • 霧是三橫槓 霾是躺倒的8 氣象符號你知多少?
    張焱介紹,和常見的晴雨雲標示不同,霧和霾的氣象符號,顯得有些「難懂」:含水量高達90%的霧,氣象符號為三條橫槓,而含水量在80%以下的霾,則標示為躺倒的「8」,樣子有點像數學裡的無窮符號。含水量在 80%~90%之間,就是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一般而言,主要成分是霾。
  • 把你堵路上的,是霧還是霾?對人體有害嗎?應該注意些什麼?
    從樓上往下看今天的西安是這樣的……駕車駛上高速今天的西安是這樣的……這樣的霧,誰不怵?「霧」事兒啊......堵在路上,就開始思考人生: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堵「死」也要「死」個明白呀!一、能見度不同霧的水平能見度很低,一般小於1公裡,而霾的水平能見度相對高一些,一般是小於10公裡。二、成分不同霧是由水滴組成;霾由塵粒、煙粒或鹽粒等組成。
  • 把握機會 | 與專家面對面 論一論「霧」與「霾」
    「霧」與「霾」與我們生活之間的「衝突」越來越激化越來越受到大眾關注想要更加深入的了解請定好12日9點30的鬧鐘跟著專家一起深入「霧」與「霾的世界」主持了三項國家重大項目(其中兩項973項目)關於大氣氣溶膠-氣候效應-雲-天氣過程相互作用研究,主持建立了大氣成分觀測、沙暴、霧-霾數值預報三個國家級業務系統。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三等獎、省部級一等獎四項、諾貝爾和平獎-集體獲獎。在2個國際重要學術組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4個組織任委員。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核心閱讀:  ·揭示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雙向反饋機制和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  ·建立「汙染-氣象條件指數」,對影響霧-霾的不利氣象條件進行定量描述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表示,大氣汙染持續累積會顯著改變邊界層氣象條件,比如逆溫加重、大氣相對溼度增加、湍流強度降低等,促使汙染物在更小範圍、更接近地面的大氣中集聚、形成。
  • 氣溫上升了,霧、霾總來湊熱鬧,原來是受這種天氣影響
    每天都是灰濛濛的,霾,可以忍得了一時,別沒完沒了啊,天天輕度、中度、重度,重度、中度、輕度……玩呢?!看看這個霾預報圖,一大坨還糊在中東部▼青島——一會兒在霾中,一會兒在霾外,一會兒在霾南,一會兒在霾北……25日上午8時,@山東環境發布全省的「霾圖」,全省多數地區中重度汙染。到下午和傍晚時分,青島的霾大為減弱。
  • 倫敦霧≠中國霾 二者空氣化學過程相同但成分不同—新聞—科學網
    硫酸鹽是霧的最大貢獻者,家居使用燃煤和發電廠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形成硫酸微粒。最新研究揭示了二氧化硫變成硫酸的過程。燃煤的另一副產品氮氧化物最初以自然霧的形態發生,也推動了這一進程。自然霧中包含尺寸為數十微米的較大顆粒,這些霧粒蒸發後就會形成覆蓋全城的較小酸性霾粒子,從而造成了當年的倫敦慘劇。這一空氣化學過程也發生在當下的中國霧霾中。
  • 剛剛霧又來了!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 局地有特濃強霧
    中午時分,霧散了,霾卻上線了。湖州、嘉興受北方輸入性汙染影響,有些輕度汙染。今天傍晚五點左右,杭嘉湖一帶又起霧了,靜穩天氣裡,到了晚上,溫度下去了,溼度上來了,霧,又不請自來了。浙江省氣象臺提醒,目前嘉興、湖州、紹興和寧波的部分地區能見度仍較低,開車出行的小夥伴一定要謹慎慢行,遇到高速封道的路段,做好提前繞道的準備。
  • 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局地有特濃強霧
    中午時分,霧散了,霾卻上線了。湖州、嘉興受北方輸入性汙染影響,有些輕度汙染。  這樣的日子還要再熬多久?明天起的後面三天我省仍將維持靜穩天氣,浙中北地區多大霧天氣,局部地區仍有能見度低於200米的強濃霧,局地低於50米的特強濃霧。  而今晚19時起,環杭高速(湖州、嘉興)等又起霧開始封道。
  • 總理基金專項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2017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設立霧-霾研究專項。國務院常務會議當年4月確定,組織由200多家單位、近2000人組成的科技攻關隊伍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重汙染成因等難題開展集中攻關。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表示,大氣汙染持續累積會顯著改變邊界層氣象條件,比如逆溫加重、大氣相對溼度增加、湍流強度降低等,促使汙染物在更小範圍、更接近地面的大氣中集聚、形成。
  • 霧+霾夾擊申城:局地能見度小於200米,多條高速封閉
    霧+霾夾擊申城:局地能見度小於200米,多條高速封閉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李佳蔚 2018-11-27 07:44
  • 前11個月濟南有133個霾天 供暖逆溫成霾冬季高發原因
    記者王曉迪  濟南最近4年裡霧天減少霾日增多  "霾"這個詞在近兩年闖入我們的生活,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現在的大家在看天氣預報的同時其實更在意今天是灰霾還是藍天,正因為大家越來越重視霾對我們的影響,因此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霾的觀測和預報等級》標準後,氣象部門開始對霾進行規範的觀測。
  • 只有霧沒有霾,2020年優良天數達300天
    每年到了冬天,山城的霧就像是一團解不開謎題,看得見摸不著,遮住了前行的道路。有許多第一次來重慶旅遊的朋友,剛下飛機就看到重慶灰濛濛的天,不由得感嘆:「重慶霧霾這麼嚴重啊!」如果身邊恰好路過一個重慶人,則會像回答過很多次似的,不耐煩地說:「這個是霧,不是霾。」
  • 是霧不是霾!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
    是霧不是霾!秋冬霧霾高發季,浙江藍天保衛戰成效如何?>這兩天的早上杭州、嘉興和紹興等地區被仙霧繚繞一大早就上演了一出「霧裡看景」不少朋友納悶:這是霧還是霾
  • 合肥近日為何霧天頻現?
    近期是否還會有霧?最近天氣條件相似,易出現霧天春節將近,霧天影響交通。接二連三的大霧天氣預警提醒人們回家途中注意安全。「最近的天氣條件差不多,後面還有可能出現霧天。」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1月14日早晨,包括我省、江蘇中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西南部、湖北東部等地區依然可能有霧出現。中國氣象頻道氣象分析師信欣認為,從1月15日開始,隨著全國大範圍內雨雪增多,霧明顯減少。近期合肥霧天如何形成?
  • 「治霾神器」盛行 專家扒皮:就是個灑水的東西
    2014年,蘭州市購置一臺固定式霧炮,常年放在東方紅廣場上,工作、維護都由蘭州城關物業公司負責。據公司經理鄭某介紹,這臺霧炮每年只工作四五次,針對的是揚塵天氣。「PM2.5、PM10高的時候,我們就開機作業。」但是否有治理效果,鄭某表示不知道。更神乎其神的是這臺霧炮的射程。該設備報導最早由某央媒發出,稱射程能達到60米。媒體轉載後,卻變成了600米。
  • 是霧不是霾!秋冬霧霾高發季 浙江藍天保衛戰打得如何
    一大早就上演了一出「霧裡看景」,不少朋友納悶:霧還是霾?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氣象局獲悉:近期,我國霾天氣主要在華北平原,今天我省白茫茫的是霧,不是霾!  所謂「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塵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其主要成分是PM2.5顆粒物。而截至今天16時,全省各設區城市實時PM2.5均在35微克/每立方範圍內,未出現超標情況。
  • 霧和霾的區別 霧霾和霧怎麼分辨
    冬季是霧和霾多發的季節,不過什麼是霧,什麼又是霧霾?這讓人總是分不清楚,常常還以為是同一種。其實霧和霾是兩種不同的現象,下面我們來看看霧和霾的區別是什麼?霾是由於大量的煙塵以及其他微小顆粒懸浮在空中而產生的渾濁現象。而霧的形成是因為空氣中溼度比較大,水汽凝結成小水珠懸浮在空中,使得地面上的能見度下降。  2、顏色不同  我們用肉眼看覺得霧和霾沒有多大區別,其實它們的顏色都不是一樣的。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則是黃色、橙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