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夾擊申城:局地能見度小於200米,多條高速封閉

2020-11-21 澎湃新聞

霧+霾夾擊申城:局地能見度小於200米,多條高速封閉

澎湃新聞記者 欒曉娜 李佳蔚

2018-11-27 07:44 來源:澎湃新聞

昨夜今晨,一場濃霧降臨申城。

上海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於500米,局部地區甚至小於200米。11月26日20時55分,上海中心氣象臺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27日凌晨,隨著大霧愈加濃重,崇明、奉賢、浦東、松江、寶山又先後將大霧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

一場濃霧降臨申城。圖片來自微博網友@天真的小烏龜00

今晨7時,上海依然籠罩在大霧之中。「霧漫漫兮遮望眼」、「大霧模糊了我的雙眼」、「霧太大了,高速公路都封了!」……網友們紛紛感慨。在網友曬出的多張照片中,只有最近的地方能看清楚,稍遠一點便已顯得很朦朧,遠方更是只有白茫茫一片了。

受大霧影響,上海多條高速公路封閉。

截至7時,受大霧影響,高速路段封閉的有:S32全線進口、(G1501同三、G15嘉金)轉S32立交匝道;G40崇啟大橋;S2全線進口;G60全線;G15嘉金松江段收費站進口(滬松、莘磚、車亭、葉新);G1501同三松江段收費站進口(泖港、塔閔、天馬);S19全線進口;S36全線進口;G1501東環全線進口;G15奉金滬浙進出口、金山新城進口、亭衛進口;S4庒胡進口;G1501東南環東大進口、滬南進口、拱極進口。

同時,相鄰省市封閉的路段有:G2江蘇段、G15江蘇段沿江高速、G60浙江段、S32浙江段、G15浙江段、G50江蘇段、G40江蘇段。受G15江蘇段沿江高速大霧封閉影響,江蘇段積壓車輛已擁堵至G15嘉瀏1259K(約6公裡)暫時封閉匯源東進口;S2康橋進口擁堵1公裡;臨港進口擁堵2公裡;G40滬蘇出口擁堵1公裡。本市高速限速80公裡/小時至40公裡/小時。

機場方面,11月27日6時39分,上海機場集團官方微博消息,因低能見度天氣,目前浦東機場已啟動儀表著陸系統Ⅱ類運行。7時01分,該微博再次發布消息稱,因低能見度天氣,浦東機場航班起降受到影響。截至今日07:00,今日出港航班取消3架次,未出港航班中延誤2-4小時0架次、4小時以上1架次。

而這場大霧還只是開始。

據上海氣象部門預計,未來三天,上海靜穩天氣仍將維持,27日-29日的早晨到上午,本市大部分地區都將出現大霧天氣,能見度500米左右,局部小於200米。但白天天空狀況較好,能見度將明顯改善。除了早晨的大霧,靜穩天氣導致大氣擴散天氣差,易出現霾,同時空氣品質不佳,大家還需注意防範。

近期,長三角地區也多有空氣汙染。根據區域空氣品質預測預報中心發布的長三角區域環境空氣品質預報,近期長三角區域多有空氣汙染,首要汙染物為PM2.5。

根據預報,11月27日,長三角受冷空氣和沙塵天氣影響,中北部地區中度至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PM2.5和PM10,南部以良至輕度汙染。

11月28日,長三角受高壓控制,中北部地區輕度至中度汙染,內陸局部重度汙染,首要汙染物PM2.5,南部良至輕度汙染。

11月29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底部,中北部地區輕度至中度汙染,短時重度汙染,首要汙染PM2.5, 其它地區良至輕度汙染。

11月30日,長三角位於高壓底部,中北部地區輕度至中度汙染,短時重度汙染,首要汙染PM2.5, 其它地區良至輕度汙染。

12月01日,長三角受冷空氣擴散影響,中北部輕度至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PM2.5,南部良至輕度汙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快訊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天氣提示:霧與霾的區別
    霧是指在接近地球表面的大氣中懸浮的由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水汽凝結物,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霧能影響能見度,對交通影響很大。根據國際上的定義,霧中的能見度要小於1公裡。當氣溫達到露點溫度時(或接近露點),空氣裡的水蒸氣凝結生成霧。
  • 南京遭遇今年首場大霧 江蘇高速全線封閉(圖)
    南京遭遇今年首場大霧 江蘇高速全線封閉(圖) 2008年01月10日 09:01 來源:現代快報 發表評論 20至30米,祿口機場飛機停止起降半天,輪渡直到下午三點才恢復營運,南京近40條公交線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臨時停運的公交線路有10多條,縮線行駛的公交線也有20多條。
  • 能見度小於500米!濟南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
    濟南市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濟南市氣象臺2021年01月25日15時00分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目前我市部分地區已出現能見度小於500米的大霧,預計25日下午至26日早晨我市仍將出現能見度小於500米的大霧,部分地區能見度小於200米。
  • 重要通知:高速21日全線封閉?
    青島市氣象臺2021年01月21日02時50分發布大霧橙色預警信號:目前我市沿海地區和近海海域已出現能見度小於200米的大霧,預計今天凌晨到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區仍有能見度小於200米、局部能見度小於50米的大霧,請注意防範。
  • 霧是三橫槓 霾是躺倒的8 氣象符號你知多少?
    張焱介紹,和常見的晴雨雲標示不同,霧和霾的氣象符號,顯得有些「難懂」:含水量高達90%的霧,氣象符號為三條橫槓,而含水量在80%以下的霾,則標示為躺倒的「8」,樣子有點像數學裡的無窮符號。含水量在 80%~90%之間,就是是霧和霾的混合物,但一般而言,主要成分是霾。
  • 剛剛霧又來了!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 局地有特濃強霧
    這場大霧幾乎瀰漫了整個浙江,陸域大霧覆蓋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建德壽昌鎮最低能見度僅為30米。中午時分,霧散了,霾卻上線了。湖州、嘉興受北方輸入性汙染影響,有些輕度汙染。今天傍晚五點左右,杭嘉湖一帶又起霧了,靜穩天氣裡,到了晚上,溫度下去了,溼度上來了,霧,又不請自來了。
  • 怎麼樣區分是霧還是霾?霧比霾溼氣重,霾比霧更厚重
    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霾與霧的區別在於發生霾時相對溼度不大,而霧中的相對溼度是飽和的(如有大量凝結核存在時,相對溼度不一定達到100%就可能出現飽和),一般相對溼度小於8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造成的,相對溼度大於90%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霧造成的,相對溼度介於80%~90%之間時的大氣混濁視野模糊導致的能見度惡化是霾和霧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
  • 明後天浙中北地區依然多大霧,局地有特濃強霧
    這場大霧幾乎瀰漫了整個浙江,陸域大霧覆蓋面積約5萬平方公裡,建德壽昌鎮最低能見度僅為30米。  中午時分,霧散了,霾卻上線了。湖州、嘉興受北方輸入性汙染影響,有些輕度汙染。  這樣的日子還要再熬多久?明天起的後面三天我省仍將維持靜穩天氣,浙中北地區多大霧天氣,局部地區仍有能見度低於200米的強濃霧,局地低於50米的特強濃霧。
  • 科普:霧是霧霾是霾,浮塵也不等於揚沙!
    &nbsp&nbsp&nbsp&nbsp據中國天氣網報導,26日華北,黃淮,江淮出現不同程度的霧,霾天氣,冷空氣來襲,京津冀一帶空氣品質好轉。今明兩天,安徽,江蘇,湖北等地將出現霧霾沙塵的混合體……霧、霾、沙塵同時來襲,你知道它們之間有啥區別嗎?面對這種天氣,怎樣防護才是正確操作?待小編為您科普一下。
  • 把你堵路上的,是霧還是霾?對人體有害嗎?應該注意些什麼?
    從樓上往下看今天的西安是這樣的……駕車駛上高速今天的西安是這樣的……這樣的霧,誰不怵?「霧」事兒啊......堵在路上,就開始思考人生:這到底是霧還是霾?堵「死」也要「死」個明白呀!一、能見度不同霧的水平能見度很低,一般小於1公裡,而霾的水平能見度相對高一些,一般是小於10公裡。二、成分不同霧是由水滴組成;霾由塵粒、煙粒或鹽粒等組成。
  • 霾黃色預警!湖南氣象臺剛剛發布
    黃色預警標準: 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1)能見度小於3000米且相對溼度小於80%的霾。 (2)能見度小於3000米且相對溼度大於等於80%,PM2.5濃度大於115微克/立方米且小於等於150微克/立方米。 (3)能見度小於5000米,PM2.5濃度大於150微克/立方米且小於等於250微克/立方米。
  • 霧-資訊-中國天氣網<
    就能見度來區分:如果目標物的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千米以內,就是霧;水平能見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稱為輕霧或靄;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且是灰塵顆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霧還有一些肉眼看得見的「不一樣」:霧的厚度只有幾十米至200米,.霾則有1千米~3千米;霧的顏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則是黃色、橙灰色;霧的邊界很清晰,過了「霧區」可能就是晴空萬裡,但是霾則與周圍環境邊界不明顯。
  • 10年了,關於霧-霾成因的研究,有了這個答案!
    >人們開始科學認識霧與霾的區別「霧-霾」這一標準用法逐漸普及如果從科學家著力研究>霧-霾成因及危害算起已經歷了近10年時間日前,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探討霧-霾成因大氣氣溶膠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固體和液體粒子的總稱,包括一次氣溶膠和二次氣溶膠,直徑小於2.5微米的氣溶膠粒子被稱為PM2.5。
  • 霧的形成與能見度
    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使能見度低於1千米的天氣現象,氣象學稱為霧。霧的形成主要有增溼和冷卻兩個條件,增溼是增加水汽含量,而冷卻是使水汽凝結。空氣所能容納的水汽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當空氣容納的水汽達到最大限度時,就達到了飽和。如果空氣中所含的水汽多於飽和水汽量,多餘的水汽就會凝結。
  • 持續霧霾首因空氣溼度大 上午霾預警升至橙色
    ▲京哈高速出京方向因受霧霾影響採取封閉措施,已經進入高速的車輛排起長龍,一位女士下車打起太極拳 攝/法制晚報記者 柴程▲京哈高速臺湖出口附近,交警引導車輛緩慢行駛 攝/法制晚報記者 楊益  濃霧鎖城,「霾伏」繼續。
  • 秋冬季浙江高速易起輻射霧▲G15瀋海高速溫州段開始安裝電動汽車快充站
    昨天早上,甬臺溫高速寧波段被霧氣籠罩,能見度不足50米。為了保證行車安全,從姜山到寧海南73公裡的高速路面實行了雙向封道。直到大霧散去,高速交警才解除封道措施。近兩天早晨,杭寧高速、滬杭高速、杭州繞城高速、杭甬高速、杭金衢高速、杭千高速、上三高速、甬臺溫高速、臺金高速等多條高速部分路段受大霧影響實行封道、封道分流、限流等交通管制措施。今天開始,全省各地天氣回暖,在暖溼氣流影響下空氣中水汽條件比較充足,容易成霧。
  • 四川盆地部分地區未來多霧
    2月12日早上,四川盆地的遂寧、資陽、內江、南充、達州、綿陽、德陽、眉山、樂山、宜賓出現大霧天氣,部分地方能見度小於200米,局部地方小於50米。受大霧影響,四川省內多條高速公路被迫關閉,至上午10時左右才陸續恢復通行。13到15日盆地大霧較弱,僅巴中、達州局部地方出現大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