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霾?其形成條件和危害是什麼?

2021-01-20 中國天氣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當大氣凝結核由於各種原因長大時也能形成霾。在這種情況下水汽的進一步凝結可能使霾演變為輕霧、霧或雲。

  形成條件

  霾可發生在地面高壓系統的後部。下沉氣流使低層大氣生成穩定層次,隨氣流上傳的懸浮在大氣中的顆粒物累積在穩定層下都,形成霆層。在城市嚴重空氣汙染地區,霾可以頻繁地出現。

  危害

  1、影響身體健康。灰霾的組成成分非常複雜,包括數百種大氣顆粒物。其中有害人類健康的主要是直徑小於10微米的氣溶膠粒子,如礦物顆粒物、海鹽、硫酸鹽、硝酸鹽、有機氣溶膠粒子等,它能直接進入並粘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由於灰霾中的大氣氣溶膠大部分均可被人體呼吸道吸入,尤其是亞微米粒子會分別沉積於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鼻炎、支氣管炎等病症,長期處於這種環境還會誘發肺癌。此外,由於太陽中的紫外線是人體合成維生素D的惟一途徑,紫外線輻射的減弱直接導致小兒佝僂病高發。另外,紫外線是自然界殺滅大氣微生物如細菌、病毒等的主要武器,灰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的減弱,易使空氣中的傳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強,傳染病增多。

  2、影響心理健康。灰霆天氣容易讓人產生悲觀情緒,如不及時調節,很容易失控。

  3、影響交通安全。出現灰霾天氣時,室外能見度低,汙染持續,交通阻塞,事故頻發。

  4、影響區域氣候。使區域極端氣候頻繁,氣象災害連連。更令人擔憂的是,灰霾還加快了城市遭受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提前到來。光化學煙霧是一種淡藍色的煙霧,汽車尾氣和工廠廢氣裡含大量氮氧化物和碳氫化合物,這些氣體在陽光和紫外線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系列氧化劑,如臭氧、醛類、酮等,毒性很大,對人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嚴重時會使人出現呼吸困難、視力衰退、手足抽搐等現象。


相關焦點

  • 霾的形成條件和危害 - 首頁 -中國天氣網
    定義與簡介  霾是懸浮在大氣中的大量微小生粒、煙粒或鹽粒的集合體,使空氣混濁,水平能見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種天氣現象。  霾一般是乳白色,它使物體的顏色減弱,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而黑暗物體微帶蘭色。組成霾的粒子極小,不能用肉眼分辨。
  •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核心閱讀:  ·揭示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雙向反饋機制和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  ·建立「汙染-氣象條件指數」,對影響霧-霾的不利氣象條件進行定量描述  兩年時間過去了,由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的專家團隊圍繞京津冀秋冬季重汙染形成的物理過程機制、氣象條件對重汙染形成的貢獻等進行集中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機制,解釋了在京津冀秋冬季一段時間汙染排放沒有顯著變化情況下,出現持續重汙染的重要原因,同時揭示了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建立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過程氣象綜合影響模型
  • 霧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霧霾對人體的危害
    我們都知道,北京的霧霾很嚴重,也給人帶去了很多的負面影響,那麼什麼是霧霾呢?  什麼是霧霾?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空氣中的灰塵、硫酸、硝酸等顆粒物組成的氣溶膠系統造成視覺障礙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煙霞)。
  • 中科院:汙染排放是霾形成的內因 精準治霾是關鍵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王瑩)2016年冬,席捲全國多地的幾輪霾天氣令人印象深刻。霾怎麼形成的,又如何有效防治始終是公眾關注的熱點。3月1日,中國科學院召開大氣灰霾研究媒體發布會,集中介紹中科院在大氣灰霾追因溯源、數值模擬、預警預報、監測技術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為公眾認識和了解我國的霾治理提供了最新參考。
  • 總理基金專項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 氣象條件對霧-霾形成影響謎團揭曉
    兩年時間過去了,由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牽頭組織的專家團隊圍繞京津冀秋冬季重汙染形成的物理過程機制、氣象條件對重汙染形成的貢獻等進行集中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成功揭示了大氣汙染和不利氣象條件的雙向反饋機制,解釋了在京津冀秋冬季一段時間汙染排放沒有顯著變化情況下,出現持續重汙染的重要原因,同時揭示了京津冀重汙染過程機理,建立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過程氣象綜合影響模型
  • 前沿研究丨華北地區持續性強霾事件發生的環境與動力條件
    厄爾尼諾(El Nino) 年冬季,東亞大槽偏弱,冷空氣活動弱,華北地區盛行異常偏南風,有利於霾天氣的形成;而拉尼娜(La Nina) 年冬季,東亞大槽偏強,冷空氣活動強,華北地區盛行異常偏北風,不利於霾天氣的形成。華北地區持續強霾事件主要發生在平直西風型和高壓脊型兩類環流形勢下,對流層中低層為持續深厚的下沉氣流,使大氣邊界層厚度減少汙染物擴散能力減弱,有利於霾天氣的維持和加劇。
  • 負氧離子真可防霾抗霾、有效清除PM2.5危害嗎?
    霧霾主要成分PM2.5,是指粒徑≤2.5微米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相當於人頭髮粗細的1/20,可穿過肺泡可直接進入肺部和血液至全身而帶來危害,對人體健康和環境質量的影響更大。科學研究表明,負氧離子或是防霾抗霾,清除PM2.5的最佳方式。 霧霾天氣逐漸常態化發展,嚴重影響著人們健康生活及出行 什麼是負離子呢?
  • 10年了,關於霧-霾成因的研究,有了這個答案!
    >霧-霾成因及危害算起已經歷了近10年時間日前,記者採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探討霧-霾成因特別是在後期階段,爆發性增長的主導機制是什麼,成為有關重汙染成因的核心問題之一。通過研究發現,在排放穩定階段,不利氣象條件是霾汙染出現的必要外部條件。在汙染形成初期,出現了以區域氣團穩定、水汽凝結率高為主的不利氣象條件。當汙染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會使氣象條件進一步惡化,出現爆發性增長,閾值一般是PM2.5大於100微克/立方米。
  • 什麼是霧霾 霧霾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高密度人口的經濟及社會活動必然會排放大量細顆粒物(PM 2.5),一旦排放超過大氣循環能力和承載度,細顆粒物濃度將持續積聚,此時如果受靜穩天氣等影響,極易出現大範圍的霧霾。
  • 霧霾是什麼?霧霾是什麼引起的?
    霧霾是什麼?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霾是特定氣候條件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結果。  2014年1月4日,國家減災辦、民政部首次將危害健康的霧霾天氣納入2013年自然災情進行通報。  2014年2月,習近平在北京考察時指出:應對霧霾汙染、改善空氣品質的首要任務是控制PM2.5,要從壓減燃煤、嚴格控車、調整產業、強化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等方面採取重大舉措,聚焦重點領域,嚴格指標考核,加強環境執法監管,認真進行責任追究。
  • 霧霾是什麼,霧霾的產生、危害和預防
    今天小編就從霧霾的基本概念、霧霾的產生、霧霾的危害和怎樣預防霧霾四個方面談一談對霧霾的了解。霧是一種自然現象,一般會出現在每天的早晨或晚上。霧是水汽預冷液化或者水汽達到飽和形成的。當空氣中存在大量的水汽時,在一定的條件下,水汽凝結成微小的水滴懸浮在空氣中,阻擋人的視線,讓人看不清遠處的東西。所以霧的基本組成是微小的水滴。
  • 什麼是霧霾?
    霧霾形成原因「『霧』和『霾』實際上是有區別的。」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系統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指出,霧是指大氣中因懸浮的水汽凝結、能見度低於1公裡時的天氣現象;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氣中懸浮的大量微粒和氣象條件共同作用的結果,成因有三:一:在水平方向靜風現象增多。二:垂直方向上出現逆溫。三:空氣中懸浮顆粒物的增加。
  • 怎麼樣區分是霧還是霾?霧比霾溼氣重,霾比霧更厚重
    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可見光、紫外線和紅外線以外,環境汙染已在破壞城市居民皮膚的來源中排名第三。不知你們對城市皮膚病又了解多少呢? 在工業和交通業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的肌膚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空氣中各類有害物質,霧霾天氣的持續,便是環境汙染的表現之一。霧霾,是指空氣中因懸浮著大量微粒而形成的混濁形象。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 「霧霾中性論」掩蓋了什麼?控制氨氮才是中國治霾新思路
    「霧霾中性論」掩蓋了什麼?文章的核心邏輯,是指出中國主要由細顆粒(PM2.5)構成的霧霾的成因與倫敦1952年「奪命」霧霾不同,氨氮這個中和劑在中國的霧霾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因而,控制氨氮在農業和交通領域的排放是一種全新的治霾思路。而主流的治理霧霾思路是控制二氧化硫(SO₂)。
  • 古代有霾嗎?氣象專家這樣說
    形成霾的微小顆粒物的尺度大多小於1微米,肉眼不可見,這些顆粒物主要來自人類活動直接排放(如工業排放、汽車尾氣、建築揚塵等)、氣態汙染物二次轉化形成的二次氣溶膠(如PM2.5)以及自然界排放(如火山爆發、森林火災等)。產生霧和霾的氣象條件是什麼?霧一定是在大氣中水汽含量達到飽和時發生的,並且一定有足夠的凝結核存在。
  •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時間:2016-11-25 12:56   來源:新華網科普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可燃冰並不是冰,而是一種存在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的白色結晶物質,因其外觀看起來像冰塊兒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被稱作可燃冰,其學名應該叫做天然氣水合   原標題:可燃冰是冰嗎? 可燃冰的形成需要什麼條件?
  • 光化學煙霧:無形危害
    但是光化學煙霧汙染預報預警信息卻尚沒有形成標準。光化學煙霧是在適合的氣象條件下,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汙染物在陽光(紫外光)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高濃度臭氧及過氧乙醯硝酸酯、醛、酮、酸、細粒子氣溶膠等二次汙染物,形成一次汙染物和二次汙染物共存的汙染現象。
  • 霧霾及其危害
    隨著空氣品質的惡化,陰霾天氣現象出現增多,危害加重。近期我國不少地區把陰霾天氣現象併入霧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霧和霾相同之處都是視程障礙物。但霧與霾的形成原因和條件卻有很大的差別。霧是浮遊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條件要具備較高的水汽飽和因素。
  • 前11個月濟南有133個霾天 供暖逆溫成霾冬季高發原因
    記者王曉迪  濟南最近4年裡霧天減少霾日增多  "霾"這個詞在近兩年闖入我們的生活,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現在的大家在看天氣預報的同時其實更在意今天是灰霾還是藍天,正因為大家越來越重視霾對我們的影響,因此自2010年6月1日起實施《霾的觀測和預報等級》標準後,氣象部門開始對霾進行規範的觀測。
  • 明渠均勻流的形成條件和水力特徵是什麼
    【學員問題】明渠均勻流的形成條件和水力特徵是什麼?  【解答】形成明渠均勻流的條件:長而直的稜柱形渠道;底坡i>0,且保持不變;渠道的粗糙情況沿程沒有變化;渠中水流為恆定流,且沿程流量不變。只有滿足以下全部條件,才會形成明渠均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