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學煙霧:無形危害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申敏夏

  送走了短暫的「APEC藍」之後,北京進入霾高發的冬季。然而,另一種潛在的危險同樣存在於我們每天呼吸的空氣當中,那就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現象。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行業標準《光化學煙霧識別》《光化學煙霧等級》,旨在規範城市化進程中頻繁發生的光化學煙霧識別標準與等級劃分,從而建立相應的觀測、預報預警與服務,讓公眾對光化學煙霧汙染「看得見、摸得著」。

  「看不見的煙霧」從何而來

  「近年來,人們對我國東部頻繁出現的氣溶膠細粒子汙染(即霾)比較關注。因為霾能夠造成能見度降低,人們看得見、感受得到。而看不見也難以被發覺的光化學煙霧汙染,正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暨南大學大氣環境安全與汙染控制研究所教授吳兌說。吳兌是將從明年3月1日起實施的《光化學煙霧識別》與《光化學煙霧等級》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人之一。

  霾的預警信號、預報服務已經深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PM2.5也被引入,作為霾預警指標之一。但是光化學煙霧汙染預報預警信息卻尚沒有形成標準。光化學煙霧是在適合的氣象條件下,大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汙染物在陽光(紫外光)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高濃度臭氧及過氧乙醯硝酸酯、醛、酮、酸、細粒子氣溶膠等二次汙染物,形成一次汙染物和二次汙染物共存的汙染現象。

  臭氧:標誌性汙染物

  「光化學煙霧主要由前體物、標識物與產物組成。臭氧濃度升高是光化學煙霧發生的主要標誌。在滿足紫外線強度和過氧乙醯硝酸酯濃度的基本條件下,主要用臭氧濃度來識別光化學煙霧並區分等級。目前,氣象部門已經布設了一些監測臭氧的儀器。」吳兌說。根據標準,當空氣中每小時臭氧平均濃度大於200微克每立方米或連續8小時臭氧平均濃度大於160微克每立方米時,即判識為光化學煙霧,並根據臭氧濃度將其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級。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吸入過量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危害,可損傷人的肺功能和器官組織,刺激眼睛、呼吸道並損傷表皮黏膜等。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規模的擴大,臭氧生成越來越多。「光化學煙霧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造成的危害肉眼看不見。比較典型的就是臭氧。比如雷雨過後,人們會感到空氣很清新,其實是雷電產生的臭氧將人體表皮黏膜腐蝕,新的黏膜所感知到的新鮮感。」吳兌說。除了汽車尾氣、煉油等相關工業產生的前體物作為汙染的物質基礎外,臭氧的生成還需要適度的水汽條件與光照條件。據吳兌介紹,臭氧是在溫度較高、日照相對較強時,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經紫外線照射後,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生成,溼度大約需要達到60%到80%,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除雷電現象以外,印表機、醫院的消毒燈也能產生臭氧,對人體造成一定危害,需要注意防範。

  「光化學煙霧汙染的發生因不同地區、不同時間有不同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較容易發生。北京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9月水汽充足的時候容易產生光化學煙霧汙染,而廣州則是在每年10月至1月水汽相對較少時比較突出。

  PM2.5:光化學煙霧最終產物之一

  相比於霾,光化學煙霧出現日數要少得多,典型城市光化學煙霧每年造成的汙染日數大約為10至20天。」吳兌說,光化學煙霧與霾存在著密切的聯繫。

  2013年,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項目組曾針對1月北京出現的5次強霾過程進行了分析,發現灰霾中有大量有毒有害的含氮有機顆粒物,這也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

  「霾本質是氣溶膠汙染,一部分來自直接排放,一部分來自二次氣溶膠,其中二次轉化的一個重要過程就是光化學煙霧產生的二次汙染物細粒子氣溶膠等,所以光化學煙霧的最終產物包括PM2.5。」吳兌說。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灰霾和光化學煙霧之間具有一定聯繫,但成因和組成完全不同。

  光化學煙霧最早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被發現,當地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我國隨著汽車保有量逐漸增多,其排放產生的一次汙染物也逐漸增多,具有潛在的光化學煙霧危險性。當陽光、溼度、溫度等氣象條件有利於一次汙染物轉化為二次汙染物時,光化學煙霧即隨之而來。及時建立相應的預測、預報、預警服務具有重要意義。

  對於如何防範和應對光化學汙染所帶來的危害,吳兌坦言,治理的唯一辦法就是減排。而減排需要從每一個人做起,比如儘量使用公共運輸出行,電子化辦公以減少列印等等。相信只要有所行動,我們的環境一定會向好的方向改變。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4年11月28日四版 責任編輯:王若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光化學煙霧
    它們混和在一起,形成一種淺藍色煙霧,就是光化學煙霧。光化學煙霧具有極強的刺激性,人們接觸了這種煙霧,就會中毒,主要症狀有眼睛紅腫、喉嚨疼痛。中毒嚴重的人,還會視力減退、頭暈目眩、手足抽搐、呼吸困難等。如果接觸光化學煙霧時間久了,還會導致動脈硬化,生理機能衰退等。
  • 北京或遭遇輕度光化學煙霧汙染 多人身體不適
    大家可能以為是火熱乾燥的天氣造成的,其實與近日北京臭氧濃度升高有關,北京有可能是遭遇了輕度的光化學煙霧汙染。  雖然目前為止,光化學煙霧在我國尚未形成明確的標準,但對於此種無形的危害,防範不可小視。光化學煙霧最早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被發現,當地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是有名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 北京或遭遇輕度光化學煙霧汙染多人身體不適
    大家可能以為是火熱乾燥的天氣造成的,其實與近日北京臭氧濃度升高有關,北京有可能是遭遇了輕度的光化學煙霧汙染。­  雖然目前為止,光化學煙霧在我國尚未形成明確的標準,但對於此種無形的危害,防範不可小視。光化學煙霧最早在20世紀40年代的美國洛杉磯被發現,當地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就是有名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 光化學煙霧是什麼?
    光化學汙染是指光化學煙霧造成的汙染。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 光化學反應的產物是含有毒性的光化學煙霧,近地面臭氧是「光化學煙霧」的標誌性汙染物。
  • 淺談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最早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洛杉磯被發現的,當地許多人出現眼睛痛、頭痛、呼吸困難等症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經濟規模的擴大,我國的光化學煙霧汙染日趨頻繁。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我國大氣汙染的主要產物就是PM2.5和臭氧,即霾和光化學煙霧,兩者雖然在物質形態上有一定差別,但存在密切的聯繫。
  • 科普動畫|光化學煙霧是什麼?
    光化學汙染是指光化學煙霧造成的汙染。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
  • 警惕光化學煙霧汙染-光明日報-光明網
    除汙染基礎外,光化學煙霧汙染的生成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適度的水汽條件。其形成所需的空氣溼度為60%到80%,太低或者太高都不能形成這種汙染。北京一般在每年的7月至9月水汽充足的時候容易產生,而廣州則是在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比較突出。隨著汽車保有量逐漸增多,其排放產生的一次汙染物也逐漸增多,具有潛在的光化學煙霧危害。
  • 科普動畫 | 光化學煙霧是什麼?
    光化學汙染是指光化學煙霧造成的汙染。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
  • 陳光祖:關注霧霾的次生災害-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汙染已不是什麼新鮮東西,早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已發生過,這主要是汽車和工業排放物產生的。  汽車的排放不只是PM2.5,其有害物體是多樣的,如:  氣體名稱      簡稱         對人及社會危害  一氧化碳      CO           破壞人體血紅蛋白、頭疼、昏迷、死亡;  碳氫化合物   HC           致癌,對植物也有汙染;  氮氧化合物   NOx         毒性比CO更大,還可造成酸雨
  • 大氣中光化學煙霧是環境空氣汙染物嗎?
    談到大氣中的光化學煙霧,就不得不提及1943年在美國洛杉磯發生的有名的光化學煙霧事件。當時,出現晴天就會在大氣中出現一層淺藍色的煙霧。而長時間在這些煙霧的籠罩下就會陸續引發眼睛痛、咽喉痛、胸悶、頭暈、頭痛等症狀,危害人們的健康。
  • 揮發性有機物形成光化學煙霧的分子機理
    空氣汙染是大氣中汙染物濃度達到一定有害程度,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活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空氣汙染物按照產生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一次和二次汙染物。一次汙染物:指直接從汙染源排放的汙染物質,比如煤炭燃燒和工業生產產生的粉塵、灰塵、二氧化硫等,以及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
  • 光化學煙霧那些事
    城市大氣汙染一般分為煤煙型和光化學煙霧型,而光化學煙霧主要是由於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造成的。不斷增加的汽車,已成為北京等城市空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生成臭氧(O3)、醛、酮、酸、過氧乙醯硝酸酯(PAN)等二次汙染物,參與光化學反應過程的一次汙染物和二次汙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淺藍色、有刺激性的煙霧汙染現象叫做光化學煙霧,其特徵汙染物為臭氧等強氧化劑。
  • 中國光化學煙霧汙染「霾」世前傳
    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表示,本次席捲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汙染物,是爆發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汙染物的混合體,併疊加了中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媒體報導時,幾乎都連結了當年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前者有上萬人因此喪生,後者至少800人殞命。而光化學煙霧共同的後果,會刺激眼睛、鼻黏膜等,造成各種器官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 中國首次光化學煙霧汙染「遺產」
    課題組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表示,本次席捲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汙染物,是爆發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英國倫敦、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汙染物的混合體,併疊加了中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媒體報導時,幾乎都連結了當年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前者有上萬人因此喪生,後者至少800人殞命。而光化學煙霧共同的後果,會刺激眼睛、鼻黏膜等,造成各種器官病變,甚至導致死亡。
  • 環保總局將制定緊急預案應對光化學煙霧事件
    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秦傑、鄒聲文)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日前表示,隨著我國機動車的快速發展,今後一些城市發生光化學煙霧汙染事故的可能性很大。為此,環保總局正組織制定應對光化學煙霧事件的緊急預案。
  • 光化學汙染:與PM2.5一樣危害大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副教授陳強介紹,光化學煙霧主要是大氣中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汙染物,在陽光的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而生成的二次汙染物。 「所謂光化學汙染,光是關鍵因素之一,陽光越強烈光化學反應越快速越充分,因此,夏季是光化學汙染的高發期。但是不排除北半球有些地區冬春季臭氧高值是由於受大氣環流影響,導致平流層臭氧向對流層輸送。」
  • 中國一些城市發生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的可能很大
    日訊:據中新網報導,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汪紀戎七月一日在此間說,由於機動車的急遽增加,造成機動車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攀升,一些城市具有發生光化學煙霧汙染事件的可能性。     光化學煙霧是大氣中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和氧化劑在日光作用下形成的二次汙染,對人體危害較大,甚至造成生命危險。
  • RTO焚燒爐設備解決環境汙染隱患—「光化學煙霧「」
    然而早有美國的斯坦福研究所的學者指出臭氧濃度升高是光化學煙霧汙染的標誌性因素。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下光化學煙霧形成的原因、帶來的危害以及向大家介紹下可以減少排放的廢氣處理設備RTO焚燒爐。光化學煙霧生成過程圖光化學煙霧是一種刺激性的淺藍色煙霧,當空氣中的
  •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洛杉磯的光化學煙霧在這種特殊的氣象條件下,擴散不開,停止在市內,毒化空氣形成汙染。在一天裡,由上午9-10點鐘開始形成煙霧,一氧化氮濃度增加,其濃度在10ppm以下就可是積蓄臭氧。到下午2點左右,臭氧濃度達到高峰,氧化氮濃度減少。然後隨太陽西下,煙霧也逐漸消失,這些現象是光化學煙霧在環境中的典型特點。1943年以來,每年5月至10月期間經常出現煙霧幾天不散的嚴重汙染。
  • 謝紹東:北京霧霾與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無可比性
    央視網消息(秦研科)近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該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最新研究結果,報告稱專項組檢出了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專項組項目負責人認為這是「最危險的信號」,因為這就是「洛杉磯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