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學煙霧汙染已不是什麼新鮮東西,早在一些工業發達國家已發生過,這主要是汽車和工業排放物產生的。
汽車的排放不只是PM2.5,其有害物體是多樣的,如:
氣體名稱 簡稱 對人及社會危害
一氧化碳 CO 破壞人體血紅蛋白、頭疼、昏迷、死亡;
碳氫化合物 HC 致癌,對植物也有汙染;
氮氧化合物 NOx 毒性比CO更大,還可造成酸雨;
二氧化硫 SO2 顆粒物、酸雨;
二氧化碳 CO2 溫室效應,地球暖化;
顆粒物 PM 特別是PM微浮懸顆粒物,對人體眾多危害;
生成化合物 Voc 有甲烷、甲醇、丁二烯、活性化合物,在光學作用下,產生臭氧O3等毒氣。
據分析,汽車排放有毒氣體,多是直接造成對社會和人的損害,但也有一些物質在較長停留時,會互相產生種種化學反應,造成次生的災害,最嚴重的是屬於光化學煙霧。
光化學煙霧主要由HC和NOX化合物,在陽光紫外線的照射下,促使形成活性化合物,生成二氧化氮NO2和臭氧O3、甲醛、丙烯等有毒氣體,這些化合物在一定時間停留在空間,與某些氣候、地理要素結合,產生了光化學煙霧和酸雨。光化學煙霧對人的呼吸道危害很大,容易產生肺氣腫,血液循環能力機能減低,免疫力下降,還對眼睛產生毒害,而酸雨主要是當HP值大於5.6的雨雪成分,形成硫酸、硝酸有害微細物,而往往是受害地域很廣大,使湖泊、河流、森林酸化、糧食減產,對經濟造成重大損害。
從歷史上看,早在1873年12月英國倫敦連續發生多起濃煙覆蓋的日子,空氣寂寞不動,造成268人意外死亡。1952年12月倫敦又發生連續4天濃霧和酸霧,死亡人數比同期增多了4000人,45歲以中老年人死亡最多,為平時3倍,1歲以下嬰兒比平時死亡多2倍,眾多百姓患支氣管炎、冠心病、心力衰竭、肺氣腫等症病,在濃霧後兩個月,又陸續死亡8000人,當時人們對倫敦描述為「世界末日」的「霧都」。美國落杉磯從1943年起多次發生過光化學煙霧事件,最嚴重的是1955年,造成65歲以上老人死亡400多人,數以萬計的人倍受紅眼、喉痛、腦悶等病狀折磨,與此同時森林、草木、農作物也大面積受害;東京在1970年發生過光化學煙霧事件,正在上課的東京女高中學生有40人當場暈倒,全城受害6000多人……
為此,我們在受到PM2.5天氣災害日子裡,也希望對光化學煙霧的機理,危害及護理作研究及預先防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