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滲透穿戴設備,未來著眼居家照護市場

2021-01-09 LEDinside

2016-05-20 08:04:54 [編輯:joeyho]

根據TrendForce集邦科技旗下LED行業研究品牌LEDinside(中國LED在線)最新發布的「2016 紫外線LED與紅外線LED應用市場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錶與智能手環出貨量達7500萬臺,其中約有90%的產品已導入光學感測元件(心跳脈搏功能為主),至2020年出貨量將達1.7億臺,並全面導入光學感測元件。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逐漸導入穿戴設備,以心跳感測功能搭上健康運動熱潮,未來市場潛力將朝向居家照護為主。

LEDinside研究副理吳盈潔表示,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是以光來感測信號,較不受電源噪聲及電磁幹擾,且可測量位置較多、穿戴方便,相同技術亦可運用在偵測血氧濃度方面。而對於日益發展的居家醫療護理來說,方便性為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最大優勢。目前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依搭載的光源不同,可分為三種,綠光LED主要用於感測心跳,而紅光與紅外線LED則是利用兩穿透光源的不同強度相比較,光學感測經過信號處理後,換算出血氧濃度數值。

 

吳盈潔表示,目前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廠商包含Ams-Taos、原相(Pixart)、臺醫光電(tBPC)、光寶科技等,主要營運模式為IC組件加上軟體運算,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由於可以進行產品測試與仿真,使精準度大幅提升。其他無法提供軟體運算的廠商則大多採用供應鏈整合,提供IC組件與部分解決方案。

 

LEDinside 2016 紫外線LED 與紅外線 LED 應用市場報告

出刊時間: 2016 年4 月08 日

語言:  中文/ 英文

格式:  PDF

頁數:  258頁

 

PART ONE 2016 紫外線LED 應用市場

UV LED 市場簡介 UV LED 市場分析預估 2015-2020 UV LED 市場規模- 依產品別 2015-2020 UV LED 市場規模- 依應用別 2013-2015 紫外線 LED 市場價格調查 紫外線 LED 市場機會與挑戰 UV-A LED 市場技術 UV-A LED 產品規格與系統要求- 磊晶、晶片、封裝、模塊 UV-A LED 廠商進展 UV-A LED 晶片產品比較分析 UV-A LED 封裝產品比較分析 UV-A LED 應用市場與機會挑戰 一般光固化應用市場 光固化機應用市場技術要求 優異的UV固化製程要素 紫外線光源模塊廠商列表於固化機臺應用 紫外線固化機臺廠商列表 紫外線硬化樹脂廠商列表 一般固化應用市場 v.s. 曝光機固化應用市場 一般固化應用市場v.s. 曝光機固化應用市場 塗布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貼合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油墨印刷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美甲固化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3D 列印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空氣清淨應用市場技術要求與設備機臺廠商列表 特殊固化應用市場 UV-A LED 主要廠商與營運模式分析 (晶片、封裝、模塊、系統) UV-C LED 市場技術 UV-C LED 產品規格與系統要求- 磊晶、晶片、封裝、模塊 UV-C LED 廠商進展 UV-C LED 晶片技術挑戰與產品比較分析 UV-C LED 封裝技術挑戰與產品比較分析 UV-C LED 應用市場與機會挑戰 UV-C LED 市場機會 UV-C LED 市場機會- 市場應用與潛在設備廠商列表 UV-C LED 主要廠商與營運模式分析 (晶片、封裝、模塊、系統) 2016-2018 UV 市場價值鏈分析 2015 紫外線產品市場價值鏈分析 2016- 2018 紫外線產品市場價值鏈分析

PART TWO 2016 紅外線LED 應用市場

紅外線LED 市場簡介 紅外線 LED 市場規模 紅外線LED 市場技術 紅外線LED 應用市場與機會挑戰 安全監控市場: 產品設計、廠商供應鏈、市場規模、機會挑戰 虹膜辨識裝置: 產品設計、廠商供應鏈、市場規模、機會挑戰 IR LED 於光學感測模塊- 反射型心跳血氧傳感器模塊: 產品設計、廠商供應鏈、市場規模、機會挑戰 IR LED 於光學感測模塊- 距離感測與環境光感測: 產品設計、廠商供應鏈、市場規模、機會挑戰 IR LED 於無人駕駛市場: 產品設計、機會挑戰 紅外線LED 主要廠商與營運模式分析 (晶片、封裝 / IR LED、感測組件)

相關焦點

  • 智能手錶血氧傳感器含金量到底有多高?
    10 月,華米科技發布售價僅為 299 的 Amazfit Pop 也配備測血氧功能,血氧傳感器已開始向中低端機滲透,或將掀起更大的浪潮。 那麼,智能手錶上的測血氧功能究竟是什麼?其發展前景如何?其原理是根據血液中氧合血紅蛋白(HbO2)和脫氧合血紅蛋白(Hb)對紅光和紅外光的吸收率不同的特點,通過光學傳感器向皮膚照射紅光和紅外光,然後得到經皮膚下血管反射後的紅光和紅外光,最後通過算法計算出血氧。」華米科技一位資深技術人員稱。 光學傳感器是血氧檢測模塊的核心,通常由若干個 LED 燈和二極體組合而成。
  • 反射式光學感測追求更高精準度,紅外線光學元件需求明顯成長 - LED...
    根據集邦諮詢LED研究中心(LEDinside)最新《2018年紅外線感測應用市場報告
  • 中國生物傳感器市場現狀 可穿戴設備崛起 生物傳感器迎來新增長
    2.根據生物傳感器的換能器即信號轉換器分類有:生物電極傳感器,半導體生物傳感器、光生物傳感器、熱生物傳感器,壓電晶體生物傳感器等,換能器依次為電化學電極、半導體、光電轉換器、熱敏電阻、壓電晶體等。3.以被測目標與分子識別元件的相互作用方式進行分類有生物親和型生物傳感器(affinitybiosensor)、代謝型或催化型生物傳感器。
  • 關於可攜式及可穿戴設備的心率和血氧水平測量技術的相關分析研究
    關於可攜式及可穿戴設備的心率和血氧水平測量技術的相關分析研究 Zhang Feng Marten Sm 發表於 2019-08-23 15:20:26 醫療和健身領域,以及這些領域的相關電子設備,真可謂是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 用於下一代可穿戴設備的有機光電探測器
    轉自微信公眾號:柔性電子服務平臺作者:Lynn下一代可穿戴電子設備需要柔韌性和可拉伸性,以便能夠與人體緊密結合。目前市場上的光電探測器都是基於剛性的無機晶體材料,其機械柔性有限。相比之下,基於有機聚合物和分子的光電探測器由於其固有的機械柔性、易於加工、可調的光電特性、良好的光傳感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已經成為很有前途的替代選擇。
  • 新型傳感器助力醫療可穿戴設備
    傳感器最大的作用就是採集數據。數據準確性已經成為眾多創新醫療傳感器真正進入醫療市場的主要障礙,作為醫療健康數據的入口,數據的準確度是醫療傳感器最大的應用價值。醫療傳感器數據的準確度主要取決於傳感器本身特性、傳感器測量方法和位置、背後的算法三個因素。   上海丞電自主研發的肌電傳感器是一種電荷傳感器,具有採樣率高,抗幹擾能力強,濾波效果好的特點。
  • 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護設計方案
    又經過20 年的創新後,語音通話已不再是手機這款智能設備的主要功能,它不僅可以拍攝美麗的照片、播放音頻和視頻流文件,而且還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現在還逐漸成為我們的私人教練。配備傳感器或者連接到穿戴式傳感器後,這些設備可用來監控日常活動和個人健康狀況。
  •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
    打開APP 艾邁斯半導體新推出的超薄傳感器為耳塞、貼片和其他可穿戴設備帶來全新的血氧監測功能 艾邁斯半導體 發表於 2020-09-21 11:59:30
  • IR紅外感測市場或將爆發!
    LEDinside聚焦以下十種主要應用市場,包含安全監控、行動裝置生物辨識(虹膜、臉部、指紋辨識)、數位醫療 (心跳血氧感測)、電競筆記型計算機、紅外線觸控面板、近紅外線光譜儀、擴增與虛擬實境/眼動追蹤、車用感測與車用光達與無人機、近接開關等,探討與分析市場規模、機會與挑戰、產品規格與供應鏈,提供讀者對於紅外線應用市場更全面的了解。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28 08:24:00 可穿戴電子設備實際上已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如助聽器、心臟起搏器和其它醫療設備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中很常見。
  • 可穿戴設備中的傳感器功能分類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MS預測,2011-2016年可穿戴設備市場複合年增長率為53.7%,到2016年市場規模將超過60億美元,出貨量超過1.71億件。
  • 可穿戴設備快速滲透企業市場 變革在所難免
    據國外媒體報導,可穿戴設備的出現像颶風一樣橫掃業界。從手錶到眼鏡再到頭戴設備,以晶片和內置傳感器為依託的衣服及其附件產品已經走入人們的視野。
  • 細數智能手錶中的16個傳感器|陀螺儀|追蹤器|可穿戴設備_網易訂閱
    2、三軸加速度計檢測運動並跟蹤方向  三軸加速計是可穿戴設備中最常見的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跟蹤向前和向後的運動,感應重力並確定身體的方向,位置以及速度變化率。  3、高度計可檢測您的爬升高度  高度計可檢測高度的變化。
  • 全天候健康數據監測,是華為穿戴最大的價值
    而智能穿戴設備作為一種可以進行健康監測的輔助設備,可以幫助用戶實時了解自身狀況,同時當身體出現潛在問題時還可以起到及時預警的作用。長時間連續監測,才讓健康數據產生更大的價值目前隨著傳感器和檢測技術的不斷升級,血氧飽和度檢測功能也和穿戴設備一起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 3D列印+納米技術,為可穿戴設備打造靈活又耐用橡膠石墨烯傳感器
    這種材料和3D列印工藝使定製的設備能夠精確地適合用戶的體型,同時與現有的可穿戴設備相比也提高了舒適度,並由於簡單而降低了製造成本。Toyserkani是機械和機電工程的教授,他說這種橡膠石墨烯傳感器可以與電子元件搭配使用,製成可穿戴設備,記錄心率和呼吸頻率,記錄運動員跑步時施加的力量,讓醫生遠程監控病人,以及其它許多潛在的應用。
  • 市場規模超25億美元,可穿戴生物傳感設備前途無量
    可穿戴式生物傳感器前途無量根據來自Grand View Research的市場報告,2016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約為1.5億美元;預計其將在2025年達到28.6億美元。新增市場規模中的很大一部分預計將由可穿戴生物傳感器構成。雖然可穿戴無創生物傳感平臺的商業化速度慢於預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場預期。
  • 現在都能在皮膚上直接列印電路,那以後可穿戴電子設備市場何在?
    科學家找到在室溫下將可穿戴傳感器直接列印在皮膚上的方法。柔性電子技術為可穿戴傳感器的應用提供了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可穿戴傳感器可以被做成類似於紋身、用於監測人體健康各個方面的膠片和袖套。利用3D印表機,Michael McAlpine在皮膚上列印了一個可以實現輕便型太陽能充電、化學傳感,以及其他功能用途的電路。
  • Nature:可穿戴式石墨烯傳感器使用環境光監測健康狀況
    塗有納米顆粒的石墨烯已被用於製造可穿戴的光傳感器,該傳感器可測量穿過組織的環境光中的人體脈搏和血氧水平,從而為健康監護提供了一個潛在的平臺。可穿戴技術的普及已經大大增加,到2022年,美國市場預計將達到數百億美元(請參閱go.nature.com/33tc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