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向海圖強讓蔚藍色孕育新希望

2020-12-03 紅網

7月11日,是第16個中國航海日。近年來,作為海洋大國的中國,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正譜寫著新時代向海圖強的生動篇章。

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海洋覆蓋著地球約70%的面積,對於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言,海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如何依託海洋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保護海洋造福於子孫後代?如何圍繞海洋開展廣泛深入的交流合作?中國一直在努力給出自己的答案。

開發海洋資源,讓海洋成為寶藏之海。海興則國強民富。近年來,我國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不斷拓展藍色經濟空間,蛟龍號、海龍號、潛龍號等一批依託於海洋的高科技層出不窮,海工裝備、海洋生物、海上風電等產業方興未艾,截至2019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超過8.9萬億元,海洋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支撐,且在未來依然有巨大潛力可挖。可見,一汪湛藍海水,蘊藏著經濟發展的密碼,事關著向海圖強的大計。

守護海洋生態,讓海洋成為永生之海。海洋是富饒的,但海洋也是脆弱的。海洋在慷慨給予的同時,也需要悉心的呵護與照料。如果對海洋過度地開發,如果從海洋過度地汲取,脆弱的海洋生態就可能被破壞,人與海的故事就可能沒有未來。我國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對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陸續開展沿海防護林、濱海溼地修復、紅樹林保護、岸線整治修復、海島保護、海灣綜合整治等工作,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積極成效。通過不懈努力,將海洋變為永生之海,不僅造福於當下,更將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湛藍。

加強海洋合作,讓海洋成為和平之海。海洋孕育了生命,促進了發展,更聯通著世界。以海洋為橋,以海洋為媒,加強海洋對話,共享海洋資源,共同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有利於破解當前全球在開發海洋資源上各自為政的困境,更將推動人類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事實上,我國一直以來正是這樣做的,從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護航和人道主義行動,到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到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內海洋治理機制和相關規則制定與實施,落實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國正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為將海洋變為和平之海、希望之海而不懈努力。

海洋是寶貴的資源。經略藍色國土,守護蔚藍深海,與各國做合作共贏的「藍色夥伴」,向海圖強的中國必將從廣闊海洋不斷收穫幸福和希望,也必將讓浩瀚無際的藍色海洋更好地造福於世界人民。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2020-10-2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1-20 20:46:47 從脫貧攻堅中的中國智慧到疫情防控的中國經驗,從政治、經濟、文化到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等議題,含金量足、針對性強,將為深化國際合作、推動疫後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正能量。其背後,正是大國擔當。而廣州作為承辦方,創新方式方法、克服重重挑戰、作出周密安排,高質量承辦這一重大國際會議,體現城市擔當,貢獻著廣州力量。  「讀懂中國」,讀懂開放決心。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原標題:【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布達拉宮、香格裡拉、兵馬俑……近日,為了搶奪丁真,各地紛紛亮出文旅家底。11月中旬,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的短視頻,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藏族小夥丁真在社交媒體爆紅。之後,他成為家鄉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為當地文化旅遊代言,從此成了旅遊形象代言的香餑餑。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眼界更開闊
    「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意味著項目完成了工程師和科學家之間的交接棒,意味著人類向宇宙未知地帶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標誌著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眼界更加開闊、能力更強大。 中國曾是世界上天文記錄最久遠、最完整的國家。在超過3000年的時間裡,連續不斷地記錄著各種天文現象,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等。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編制了100多種天文曆法,也發明了大量的天文儀器。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磁力」無限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背景下,這個「轉正」來之不易、難能可貴,雄辯地驗證了中國經濟「磁場」活力強勁、「磁力」無限的事實。疫情衝擊是一次「壓力測試」。面對嚴峻風險挑戰,上半年我國經濟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經濟運行穩步復甦,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場預期總體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證明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中國經濟「磁力」無限,表明我國不僅經受住了疫情大考,更在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賡續老黃牛精神,開啟奮進新徵程
    黨員幹部當以「牛」的精神品格以自勉自勵,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奮勇前進。做不辭羸病臥殘陽的「奉獻之牛」。「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林則徐,用自己「辛勤指數」換來群眾「幸福指數」的廖俊波,他們在不同的歷時時期賦予了時代不同的奉獻內涵,並在中華文明的長河裡生生不息。
  •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地評線」紫金e評:用「綠意」和「深藍」守護美麗海洋 時間:2020-06-07 21:20:55  來源:央廣網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由於受成本、配套基礎設施等因素影響,新興產業的市場培育相對滯後,產業發展受到掣肘,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製造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新業態、新興產業不斷湧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市場空間和應用範圍日益拓展,新興產業不斷升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成功開通,標誌著新興產業發展前景一片光芒四射。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發揮小店經濟的「毛細血管」作用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篤定方向,共譜應對氣候變化新篇章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他指出,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
  • 蔚藍色的希望
    ●思明第二實驗小學六年4班 葉東潤 指導老師:蔡 閩 清晨我們來到五緣灣遊艇港,經過一系列的海洋知識提問,我們便步行來到港口邊,帶著海腥味的海風不停地拂過我的臉龐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以奮鬥的姿態打開2021年的美好篇章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打贏了一場決定國家未來發展的疫情防控戰,用行動書寫了中國偉大的「抗疫史詩」。「我們秉持以人民為中心,永葆初心、牢記使命,乘風破浪、揚帆遠航,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主席的新年賀詞,為中華民族砥礪前行凝聚了強勁動力。一方面,我們開啟了第二個百年的壯闊篇章。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經略海洋,向海圖強風帆勁——山東深入貫徹落實...
    3000多公裡綿長海岸線,16萬平方公裡蔚藍色國土,蘊藏著山東向海圖強的夢想!2018年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山東代表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 【地評線】數字賦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地評線】數字賦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2020-11-24 20:23:53 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論壇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帶動數位技術快速發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遠程醫療、在線教育、共享平臺、協同辦公等得到廣泛應用,網際網路對促進各國經濟復甦、保障社會運行、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網絡是發展的生力軍,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學習「奮鬥者」,爭做奮鬥者
    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作為國人,我們在為我國載人深潛科技取得偉大成就歡呼的同時,更要向「奮鬥者」號的團隊學習,永攀創新高峰,做新時代的奮鬥者。致敬「奮鬥者」。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可以下潛到的深度;7103救生艇是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可以下潛300米。
  • 「地評線」庫布其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的啟示
    曾經的「死亡之海」,如今正煥發著新的生機。30年間,庫布其實現了從「沙逼人退」到「綠進沙漠」、從「死亡之海」到「希望之地」的歷史性轉變,已然成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範。庫布其的發展模式和實踐經驗,對全國各地以至於對全世界都有啟示和借鑑意義。黨的領導是庫布其沙漠治理的根本保證。
  • 青島即墨:向海圖強,全速發起海洋經濟「第一攻勢」
    逐夢經略海洋,即墨在助力青島發起海洋攻勢、服務海洋強國戰略方面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責任,在新一輪城市發展中,即墨正謀求從海洋中汲取更大能量,挖潛海洋經濟新優勢,突破發展藍色經濟。今年以來,全區海洋領域招商引資成果突出,海洋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 從第8顆行星「海王星」向外的廣袤區域
    從第8顆行星 「海王星」向外的廣袤區域根據提丟斯-波德的定律在39.5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上應該還會出現一個天體。不要以為偶然幾顆彗星能給地球帶來多少水,實際上早期的送水規模比今天大多了,因為早期水庫「柯伊伯帶」離地球比今天近多了,這個大水庫幾乎就在地球的附近,也就是說在地球的早期,彗星的數量非常多,這有利於早期地球海洋的形成以及生命的創造,但是後來生命誕生了,彗星這種過於簡單粗暴的送水方式,不利於生命穩定地演化了,於是太陽系就由木星和土星軌道的共振作用逐漸地把柯伊伯帶的「熱族天體」向外趕,同時天王星和海王星也隨之繼續將柯伊伯帶的
  • 「YASLAN」PANTONE 2020年國際流行色發布——經典藍
    加上如同藍色墨水的色彩,深邃又迷離地營造出了古典靜謐的氛圍。回顧2000年 Pantone 第一次發布的預測色「蔚藍色Cerulean Blue」,我們看到了對於未來的期待與嚮往,以及當初奮然前行的勇氣。20年後,「經典藍Classic Blue」的出現,多了一絲沉穩與思考,希望人們接受挑戰,打開視野,依然自信地前行。
  • 國家地理雜誌新封面「塑膠冰山」證明人類把地球害慘了
    人類由美麗的地球所孕育,但我們也即將把這塊土地毀滅殆盡。在國家地理雜誌最新一期的雜誌封面中,就充滿展現了現今我們所需面臨的危機。▼國家地理雜誌的封面總是別具意義,在2018年6月的新雜誌封面中,就呈現了一個相當具有震撼力的畫面,乍看有一座冰山飄浮在海面上,其實是一個垃圾袋浮沈,標語則是:「地球或者塑膠?」提醒我們海洋已受到垃圾汙染的危機。▼這張圖片其實在玻利維亞的海報設計雙年展中,獲得了政治與社會類別的第一名。國家地理雜誌會選擇刊登這張海報,就是希望大家能更加注意海洋垃圾汙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