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篤定方向,共譜應對氣候變化新篇章

2021-01-08 紅網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他指出,當前,國際格局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觸發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球氣候治理的未來更受關注。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氣候變化關乎人民福祉和人類未來。在氣候變化挑戰日益增多的當下,世界各國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開創合作共贏的氣候治理新局面,努力形成各盡所能的氣候治理新體系,始終堅持綠色復甦的氣候治理新思路,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

堅持多邊主義,實現互利共贏。面對持續肆虐的全球疫情,人類開始深刻反思與自然的關係,當此之時,推進全球氣候的有效治理,亟須多邊主義框架下的共同行動。面對氣候問題,沒有任何個人和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堅持走多邊主義道路是貫穿始終的行動指南,為了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必須積極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堅決抵制單邊主義行徑,形成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講團結、促合作,構建「人類氣候命運共同體」。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最終實現互利共贏,從而福澤各國人民。

強化行動自覺,做到各盡所能。解決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刻不容緩,世界各國應當各盡所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和挑戰。為此,各方要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立足實際國情,盡己所能,提升行動力。一方面,面對日益嚴重的氣候變化問題,世界各國乃至全人類都應共同承擔相應的責任,為最終解決氣候問題貢獻力量。另一方面,在不同國家之間,尤其在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由於各自對全球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及治理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各方在責任大小、多少、時限等方面所承擔的責任必然是有差別的。在應對氣候問題上,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完全處於不同的起點,因此,在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等方面,發達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的支持力度。

推進綠色復甦,增添發展動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更綠色、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我們實現疫後經濟復甦、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也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金鑰匙」。對此,我們應該大力宣傳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實現綠色復甦,既要加強頂層設計,也需從點滴小事做起,轉變發展觀念、轉變運營方式、轉變管理模式,推動經濟的綠色低碳轉型,養成綠色低碳的行為習慣,進而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氣候變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氣候變化是當今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挑戰,國際社會必須攜手應對、立即行動,我們要團結一心,推進共同行動;提振雄心,落實各方責任;增強信心、堅持綠色發展,以最大的決心、最有力的措施,共建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
    氣候變化是典型的全球性問題,需要在各國通過努力達成國際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應對。中國把自身應對氣候變化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在全世界面前公布,這樣的承諾和行動,彰顯了負責任大國的軟實力和大氣度。   「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唯一的家園。
  •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2020-10-2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網評 | 中國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振雄心
    中國網評 | 中國行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振雄心 2020-12-19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 開啟中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新篇章
    中新社北京12月2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儀式2日在北京舉行,這也是中國同非洲合作的第一顆遙感衛星。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和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肖梅·託加出席儀式並致辭。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1-20 20:46:47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經濟政治格局劇烈變化,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疊加。在如此大變局中、大考驗下,進一步「讀懂中國」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再將視野拉近——當前我國「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我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在如此關鍵的歷史節點,進一步「讀懂中國」,無疑是一個重大課題。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原標題:【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布達拉宮、香格裡拉、兵馬俑……近日,為了搶奪丁真,各地紛紛亮出文旅家底。11月中旬,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的短視頻,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藏族小夥丁真在社交媒體爆紅。之後,他成為家鄉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為當地文化旅遊代言,從此成了旅遊形象代言的香餑餑。
  • 人民論壇網評|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轉自【人民論壇網】;12月12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並提出3點倡議,為開啟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出更大貢獻的大國擔當,為全球氣候治理提振雄心。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眼界更開闊
    在超過3000年的時間裡,連續不斷地記錄著各種天文現象,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等。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編制了100多種天文曆法,也發明了大量的天文儀器。但近代以來,中國天文學跟其他科學技術一樣,大大落後於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   當時,懷著回報民族的赤誠和描繪宇宙的初心,活躍在國際天文界的南仁東毅然回國,力主中國獨立建造射電「大望遠鏡」。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磁力」無限
    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世界經濟嚴重衰退的背景下,這個「轉正」來之不易、難能可貴,雄辯地驗證了中國經濟「磁場」活力強勁、「磁力」無限的事實。疫情衝擊是一次「壓力測試」。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不僅具有「大塊頭」,也具有應對疫情衝擊的超強「免疫力」。有著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有著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不僅迎來了線上線下同頻共振、融合發展的新消費趨勢,而且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萬企幫萬村」譜寫發展共贏新篇章
    在脫貧攻堅中,廣大民營企業發揮決策機制靈活、市場反應靈敏、資源配置高效等優勢,堅持因戶因人施策,因企因地制宜,從以投資項目、捐款捐物為主要形式,發展到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網際網路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不斷實現找準「窮根」、對症下藥,探索了很多有效地幫扶方式。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發揮小店經濟的「毛細血管」作用
  • 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問題是世界十大環境問題之首,關係到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引起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普遍關注,紛紛制定對策。本文概述日本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應對氣候變化的戰略、政策從戰略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因其地理、氣候等因素,氣候變化給日本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日本政府從戰略高度應對氣候變化。
  • 【地評線】荔枝網評:守護地球,呵護人類共同的藍色家園
    習近平就守護地球提出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力度、深入推進清潔能源轉型、構築尊重自然的生態系統三點主張,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呵護好地球這一全人類共同的家園,中國既是積極倡導者,又是忠實實踐者。
  • 應對氣候變化對中國發展的意義
    釐清對氣候變化科學性的認識,有利於進一步取得科學共識,堅定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取向。人類和動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自我塑造以適應漸變的生存環境的能力,對此如果能有更深入的規律性認識,就可以更自覺地去提高這種適應能力,改進保護生命健康的社會體系,更有意識地保護生物多樣性。 適應氣候變化要求人與自然的關係更加和諧。為此,需創新城鎮化的模式,把低碳作為考核指標,防止在城鎮化過程中大幅拉高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排放。
  • 【地評線】大洋網評:奮力譜寫廣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熱烈慶祝...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立足新發展階段,廣州將在全面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堅持以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源源不斷地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引入「源頭活水」。廣州要持續發掘改革基因強大、樞紐功能強勁、市場化程度較高等優勢,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戰略支撐和現代產業體系根基,充分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贏得發展主動權。改革關頭勇者勝,氣可鼓而不可洩。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向海圖強讓蔚藍色孕育新希望
    如果對海洋過度地開發,如果從海洋過度地汲取,脆弱的海洋生態就可能被破壞,人與海的故事就可能沒有未來。我國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對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加強海洋環境汙染防治,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陸續開展沿海防護林、濱海溼地修復、紅樹林保護、岸線整治修復、海島保護、海灣綜合整治等工作,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取得積極成效。通過不懈努力,將海洋變為永生之海,不僅造福於當下,更將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湛藍。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天上的星星亮晶晶,天上的星星參「北鬥」
  • 應對氣候變化,從我做起
    今日視點  新華社記者 黃 堃  在巴黎,一百多位各國領導人出席了氣候變化大會,這讓人感到各國對氣候問題的重視,但也讓一些人產生應對氣候變化是「高端事務」的感覺。作為普通人,我們又能為應對氣候變化做些什麼?  其實,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為緩解全球氣候變化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賡續老黃牛精神,開啟奮進新徵程
    辛苦耕耘了一年,完成了耕作任務的老牛,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在夕陽西下悠閒自得地吃草。古人云:「欲而不知止,不知所以欲;有而不知足,不知所以有。」在多元多樣的當下社會,有人心浮氣躁,有人急功近利,有人精神迷茫,對於黨員幹部而言,要做齧草坡頭臥夕陽的「淡泊之牛」。
  • 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通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
    加強宣傳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宣傳普及氣候變化知識和我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採取的措施,提高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認識,動員全社會參與應對氣候變化,推動《國家方案》的實施。  七、加強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對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領導,國務院決定成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溫家寶總理任組長,曾培炎副總理、唐家璇國務委員任副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