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出發,Facebook增強人工智慧領域「硬」實力

2020-12-03 愛集微APP

摘要:據彭博社報導,Facebook聘請曾在谷歌負責設備晶片開發的主管沙赫裡亞爾·拉比(Shahriar Rabii)擔任其副總裁,顯示出Facebook打造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彭博社認為,Facebook與其他科技巨頭一樣,正試圖降低對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晶片廠商的依賴。

集微網消息(文/叨叨)繼蘋果、谷歌和亞馬遜之後,又一家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加入自主晶片研發行列。據彭博社報導,Facebook聘請曾在谷歌負責設備晶片開發的主管沙赫裡亞爾·拉比(Shahriar Rabii)擔任其副總裁,自主晶片研發團隊正在有條不紊的招募中。

據領英(LinkedIn)資料顯示,拉比在谷歌帶領團隊設計包括Pixel智慧型手機的定製Visual核心晶片在內的設備晶片。知情人士透露,拉比將在Facebook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產品和硬體主管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的領導下工作。

Facebook和谷歌發言人拒絕就拉比的去向發表評論。

今年4月,有報導指出Facebook已開始組建團隊設計晶片,開發可完成不同任務的晶片,包括服務於其龐大的數據中心和人工智慧軟體處理信息的晶片。Facebook官方發布ASIC(專用集成電路)和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設計工程師的招聘啟示,招聘崗位屬於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範疇,要求應聘者具備架構和設計半定製和全定製ASIC的專業知識。隨後,Facebook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也轉發了該招聘啟事。

拉比的加入,顯示出Facebook打造自主研發晶片的決心。彭博社認為,Facebook與其他科技巨頭一樣,正試圖降低對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晶片廠商的依賴。

2017年10月,英特爾曾宣布正與Facebook等公司合作開發人工智慧(AI)晶片,這款晶片被稱作「Nervana神經網絡處理器」。

在2018 Facebook F8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推出和小米聯合推出的VR一體機Oculus Go,採用高通驍龍 821晶片,售價199美元起。Facebook CEO馬克·扎克伯格宣布Facebook旗下Oculus公司和小米聯合推出的VR一體機Oculus Go正式開售。

此外,Facebook還在研發一系列智能音箱。據臺媒報導,Facebook智能音箱的上市時間推遲至10月,首年訂單比原計劃減少了兩成。

通過使用自主晶片,Facebook將能更好地控制產品研發程序,進一步做到軟硬體融合。同時,定製晶片還可以改進其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硬實力。Facebook一直在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監控用戶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的內容,以便迅速刪除仇視言論、虛假帳戶和暴力直播視頻。但到目前為止,即使是人類管理員也難以對內容作出準確的判斷。(校對/小北)

相關焦點

  • 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硬實力 這些產品設計獎拿到手軟
    作為美國主持的唯一一項世界性工業設計大獎,每年由美國工業設計師協會從特定的工業領域選出頂級的產品設計,授予工業設計獎(IDEA),並公布於當期的商業周刊雜誌。 你可能發現了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廠商,會在新品海報比較顯眼的位置,印上相關的獎項,這也是對產品設計的認可。隨著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硬實力,這些產品都獲得了知名設計大獎的青睞。
  • Facebook開源物體識別工具Detectron,加速計算機視覺研究
    就在2天前,紐約大學教授Yann LeCun剛剛宣布卸任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FAIR)主任,並擔任AI首席科學家。正如Yann LeCun所言,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發展勢頭正猛。這一系列工具的開源,將使更多研究人員能使用到Facebook的平臺,進一步擴大Facebook人工智慧實驗室的影響力。
  • 齊聚行業智慧,共建產業芯生態!2019全球人工智慧創芯峰會成功舉辦
    中國目前在全球創新板塊上承擔著重要角色,2019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智能+」,用人工智慧為製造業轉型升級賦能,這是國家層面對人工智慧定位和現實意義的一次概括。在勢不可擋的智能洪流下,AI正在將各行業推向智能發展新時代。2019全球人工智慧創芯峰會是一場洞悉AI產業發展方向,聚焦AI晶片技術走向和落地趨勢,推動技術革命和產業深度融合,加快合肥本地產業生態圈建設的產業峰會。
  • 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人工智慧——記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專家陳秀新
    人工智慧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它由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其中,計算機視覺是使用計算機及相關設備對生物視覺的一種模擬。
  • 首顆人工智慧神經網絡平臺晶片落地成都,人工智慧產業進入新階段
    這幾年,蘋果,微軟、高通、IBM等全球巨頭IT企業都在AI晶片領域有所布局,晶片的人工智慧能力正在逐漸凸顯。六年磨一劍:深耕人工智慧晶片隨著人工智慧成為風口,入局者越來越多,熱炒氛圍一路高漲。據了解,市場上90%的企業都紛紛選擇涉足軟體、算法或者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但獵雲網最近接觸到的成都市深思創芯科技有限公司CEO俞德軍博士卻認為,算法、人臉識別等應用最終都需要硬體作為載體支持,傳統晶片在人工智慧應用中速度、功耗、體積等方面有明顯的缺陷。而當前很多人工智慧領域的公司卻始終停留在軟體和算法的創新上,難以突破瓶頸,改變根本。
  • 中國十大科技巨頭企業人工智慧領域動態 | 獵雲網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7月5日在北京舉行「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2017夏季新品發布會」,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首秀,發布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其有智能家居控制,購物助手,音頻音樂播放等功能。無人超市7月10日在杭州街頭開業,人們紛紛排隊體驗高科技無人超市,無人超市短時間內被迅速被擠爆。
  • 「天機芯」團隊再登《自然》,清華1年多完成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裴京介紹,經過不斷改進設計,2017年團隊研發了第二代「天機芯」晶片。第二代「天機芯」基於脈衝神經網絡(SNN)的類腦計算算法與基於人工神經網絡(ANN)的深度學習算法集成到一顆晶片上。既支持單一計算範式,又支持二者異構建模,明確指向通用人工智慧。
  • 外媒:韓國科技公司擬建立聯盟 增強人工智慧技術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6月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據業內人士周三透露,在韓國政府的倡議下,韓國科技公司正著手建立聯盟,以增強人工智慧(AI)技術。此外,外媒報導稱,該聯盟的成員還計劃通過交換人工智慧技術和兼容的解決方案來尋找新的商業機會。近年來,韓國政府一直在支持該國的人工智慧(AI)技術發展。去年8月,韓國財政部長洪楠基表示,2020年將投資4.7萬億韓元(約合276億元)來支持未來產業的發展,其中就包括人工智慧。
  • 全球十大人工智慧公司,看中國公司躋身幾家?
    下面綜合實力水平、全球影響、產品應用等,讓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十大人工智慧公司以及它們卓越的成就。第一名:谷歌公司 谷歌(Google)創立於1998年9月4日,全球網絡搜尋引擎巨頭,致力於整合全球信息的大型跨國科技企業,由拉裡·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建。谷歌業務包括網際網路搜索、雲計算、廣告技術等,同時開發並提供大量基於網際網路的產品與服務,其主要利潤來自於AdWords等廣告服務。
  • 清華施路平:類腦計算是發展人工通用智能的基石且時機到了!
    8 月,清華大學教授、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率隊研發的關於「天機芯」(Tianjic)的論文登上《Nature》封面,這實現了中國在晶片和人工智慧兩大領域登上該雜誌論文零的突破,引發國內外業界一片轟動。
  • 「天機芯」團隊又登Nature,清華類腦計算領域「三連發」
    來源:機器人大講堂去年8月,清華大學施路平團隊攜手第二代「天機芯」登上《自然》(Nature)雜誌封面(《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異構天機晶片架構》(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 天數智芯點亮 7 納米製程 GPGPU 雲端訓練晶片 性能達市場主流產品...
    這是國內第一款全自研、真正基於 GPU 架構下的 7 納米製程 GPGPU 訓練晶片,量產後將廣泛應用於 AI 訓練、高性能計算(HPC)等場景,服務於教育、網際網路、金融、自動駕駛、醫療、安防等各相關行業,賦能 AI 智能社會。天數智芯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鄭金山介紹,BI 產品於 2020年 5 月流片、11月回片並於當年 12月成功 「點亮」。
  • 我國科學家面向智能仿生感知系統的柔性人工突觸研究取得進展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人機互動、仿生感知系統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同時也對複雜數據的處理和人機互動界面提出新要求。不同於目前基於軟體系統和馮·諾依曼構架計算體系實現的神經網絡,人腦運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點。因此,通過人工突觸器件的製備,在硬體層面上模擬人腦的神經擬態器件,對構建新的計算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蘇州納米所面向智能仿生感知系統的柔性人工突觸研究取得進展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人機互動、仿生感知系統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帶來革命性變化,同時也對複雜數據的處理和人機互動界面提出新要求。不同於目前基於軟體系統和馮·諾依曼構架計算體系實現的神經網絡,人腦運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點。因此,通過人工突觸器件的製備,在硬體層面上模擬人腦的神經擬態器件,對構建新的計算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芯融資】超60家企業融資額或超80億元,Q4融資「聚焦」四大熱門領域
    集微網報導,據公開信息統計,2020年第四季度獲得新一輪融資的半導體相關企業超60家,芯融資規模或超80億元,第三代半導體、傳感器、存儲、射頻依然是熱門領域。    2018年,億咖通科技與Arm中國及眾多知名投資機構在武漢投資成立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2020年10月20日,芯擎科技的總部正式落戶湖北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芯擎科技執行長宣布由芯擎科技設計的首款7nm車規級晶片將於明年流片,2022年將推出首款自動駕駛晶片。
  • 霍金人工智慧威脅論可信嗎?
    在現階段,只要是稍微有點名氣的公司都會與「人工智慧」搭上邊,好像只要擁有了人工智慧的基因就能夠讓你沾染上「仙氣」,全球前五大科技公司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facebook在人工智慧領域都有所涉足,足以可見人工智慧這個概念是多麼的火爆,未來的市場價值是多麼的誘人。在中國,三大網際網路巨頭,騰訊、阿里、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也都大舉投入,希望能夠儘快實現商業落地。
  • 清華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發展人工通用智能需要多學科融合
    人工通用智能離我們還有多遠?11月3日,2019騰訊科學WE大會在北京舉行,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主任施路平在演講中介紹了人工通用智能(AGI)的發展路徑,第一是由計算機主導的,第二即腦科學主導的。解密「天機芯」今年8月,施路平團隊的成果登上了國際權威期刊《自然》雜誌的封面,文章介紹了該團隊研製的新型類腦計算晶片「天機芯」的發展情況,引發海外科技界的高度關注。
  • 蘇州納米所:在面向智能仿生感知系統的柔性人工突觸研究得新進展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人機互動、仿生感知系統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同時對複雜數據的處理和人機互動界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於目前基於軟體系統和馮·諾依曼構架計算體系實現的神經網絡,人腦運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點,因此,通過人工突觸器件的製備,在硬體層面上模擬人腦的神經擬態器件,對構建新的計算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蘇州納米所在面向智能仿生感知系統的柔性人工突觸研究取得新進展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為人機互動、仿生感知系統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的發展帶來了革命性變化,同時對複雜數據的處理和人機互動界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同於目前基於軟體系統和馮·諾依曼構架計算體系實現的神經網絡,人腦運算方式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點,因此,通過人工突觸器件的製備,在硬體層面上模擬人腦的神經擬態器件,對構建新的計算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 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番禺舉行
    10月18日,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廣州番禺長隆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活動現場匯聚了眾多國內外在高性能計算、微電子技術、智能科學、腦科學、智能製造、生物晶片和精準醫學等領域中具有頂級影響力的知名院士和高科技領軍專家。廣州第三腦人工智慧晶片研究院創始人、理事長劉敏在會上發表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