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有寫過真蜂蜜的一般性鑑別,比如氣味、形狀,拉絲,碘酒等方式,其實這種方式鑑別只是鑑別蜂蜜本身,現在造假技術越來越發達,鑑別難度越來越高,耗費在這上面的時間還不如去做一次信任化的鑑別,今天我談的就是相對一般鑑別後的信任化的鑑別:

首先我還是想說下蜂蜜、蜜蜂、花蜜的關係,蜂蜜是蜜蜂從花中採得的花蜜在蜂巢中經過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這種天然物質也是一種生物間相互依存的完美配合,蜜蜂從花蜜中得到食物的供給,植物從蜜蜂的採集中完成生殖傳遞(俗稱授粉),人類從蜜蜂採集的花蜜得到天然的營養物質。所以純自然蜂蜜是很寶貴的,這是蜜蜂賴以生存的食物,而且這種食物並不是唾手可得的,這還得需要氣候的幫助,也就是說要有合適的溫度花源才可以流蜜,一般情況下,18度以上28度以下天氣晴朗的條件,花源流蜜才能充分調動蜜蜂的積極性。

其次我們還說說蜜蜂的種類,目前國內市場上的蜜蜂養殖基本分兩種,一是意蜂(俗稱西蜂),二是中蜂(俗稱土蜂,其它什麼新疆的黑蜂啥的也可以歸這一類),意蜂的特點的大,比中蜂大30%左右,比喻成西方人和東方的差別也未嘗不可,為啥東方女性嫁西方男人的多也有哪麼一點道理(註:題外話~得罪女生請多諒解),所以意蜂去採集蜂蜜就會比中蜂多,個頭當然就會多運輸,就好比輕卡和重卡的區別,當然運的多吃的就越多,意蜂消耗的蜂蜜就比中蜂多的多,前面我講了花蜜是有條件分泌的,而且意蜂還有個毛病,只採集集中蜜源(比如大片油菜花、大片槐花),零星蜜源少採或基本不採,這就好比西方人吃肉多,吃素少。如果沒有花源或花源不足,意蜂就不得不餵糖類製品,而且還得轉場(把意蜂轉移到有花源的地方),這也是意蜂蜜相對質量差的原因,因無法判別是不是有餵白糖。哪中蜂呢,剛才意蜂的缺點就是中蜂的優點,中蜂個頭小,適應性強,採集零性花源強,適合國內定點養殖,採集的蜂蜜基本上百花蜜為主(不是單一花蜜,根據季度採集同一季度所盛開花蜜,以開昌蜜蜂養殖場為例,養的中蜂,哪麼3月份左右會採集莢蒾和野油菜花蜜,4月份會採集柑橘蜜和一些山花,6-9月份會採集荊條和一些藥材蜜,10月份後會採集野菊花蜂蜜和一些不知名的花蜜。相對意蜂蜜來說,基本上是單一花蜜為主,如市場上的成品蜜,什麼油菜蜜、荊條蜜、荔枝蜜、槐樹蜜、棗花蜜等。

然後我們再談聊下中蜂的場地(意蜂因頻繁轉場就不討論了),中蜂的定點場地一般會在蜜源地,比如有大量灌木叢的山坡或有種植蜜源植物的平原,有高大喬木的大山反而不適合養殖中蜂(槐樹除外),原因是喬木的花蜜基本很少或不分泌,而且也影響花源植物的生長,所以一般情況下有灌木叢更多的地方更適合中蜂,從以下圖片可以看出開昌蜜蜂養殖的環境。所以要買品質好的蜂蜜最好實地考察一下。如果沒有蜜源的地的地方基本上是餵養的蜜蜂產的蜜或是二道販子,如果對方說蜜蜂去哪邊很遠的地方採蜜也要不能相信,因為不管中蜂還是意蜂,採集的距離都在1公理以內,如果蜜蜂能採集很遠幾公理或幾十公理,哪意蜂就不用轉場了,直接建成一個工廠直取。

最後我們談談養殖中蜂的收益問題,一般中蜂蜜都不會給販子收購,因為產量不高,比如開昌蜜蜂養殖場目前有40來箱中蜂,每年中蜂蜜的產量(41度的蜂蜜)在800斤左右,按每斤120市場價,共計才9萬多元,費用包括2個人的工資及一些必要的耗材和費用的支出,比如蜂箱,蜂脾及租用山區的房子等。所以養中蜂的人是越來越少,現在大部分是中老年人,這其中還有一些是興趣養殖,年輕人基本不會涉足到這個中蜂養殖這個行業。

綜合上所說的一些其實都是我想談的這個信任性鑑別的方法,能有條件的可以去現場查看環境,眼見為實才是購買到真正的好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