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陽江建設大型餘熱資源發電廠,年輸出電量新增49661萬千瓦時

2020-12-03 南粵橘城

餘熱發電,是指利用生產過程中多餘的熱能,通過設備轉換為電能的技術。餘熱發電不僅節能,同時減少排放等,有利於環境保護。隨著國家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增加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概念提出,餘熱發電項目已經成為很多地方的選擇。

作為「廣東企業500強」之一的陽春新鋼鐵,是華南地區線棒材重要生產基地之一。目前,陽春新鋼鐵除了提高生產能力和技術之外,同時更重視環保的建設。據了解,陽春新鋼鐵已經投入多個節能環保和綜合利用項目。

目前,陽春新鋼鐵為了更好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概念與實現節能減排這目標。經批准,決定實施現階段中國鋼鐵領域單機版容積最大的、性能參數最大的煤氣發電項目——餘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項目。

項目建設地點位於陽春新鋼鐵廠區內,總投資億元。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1×475t/h(結尾處有註解)超高溫亞臨界煤氣鍋爐+1×150MW凝汽式汽輪機+1×165MW發電機及配套工程,廠內原有3套25MW汽輪發電機組改為備用。

項目能耗量和主要能效指標:項目改建投產後,年綜合能耗減少50966噸標準煤(當量值),其中年高爐煤氣消耗量新增約29.5萬吉焦,年輸出電量新增49661萬千瓦時;項目發電煤耗不高於303.56克標準煤/千瓦時。(資料來源廣東省能源局)

t/h:多數時候用於鍋爐大小的計量單位,業內術語叫做蒸噸.是指鍋爐每小時能產生多少噸的蒸汽。

MW:兆瓦,是一種表示功率的單位,常用來指發電機組在額定情況下單位時間內能發出來的電量。1兆瓦=1000千瓦。

相關焦點

  •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
    打開APP 中廣核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 中廣核新能源 發表於 2021-01-15 11:44:16
  • 中廣核電力(01816.HK)2020年總上網電量1864.87億千瓦時 同比增長...
    中廣核電力(01816.HK)宣布,根據公司統計,2020年1月至12月份,集團運營管理的核電機組總發電量約為1,983.7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30%。總上網電量約為1,864.87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長4.20%。
  • 天津新區兩座垃圾焚燒發電廠每年可發電2.4億千瓦時 「吃」垃圾...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垃圾發電網訊:在天津濱海新區,矗立著兩座現代化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們「吃」進去的是垃圾,「吐」出來的是電能。兩座工廠每年可焚燒處理垃圾91.25萬噸,發電2.4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7.73萬噸,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 廣東江門建燃氣熱電廠,項目投資8.5億元,年供電量99811萬千瓦時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深入建設,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之一的江門市。近年來,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落戶江門。作為東聯廣佛都市圈、深港澳經濟圈兩大龍頭,是廣東省戰略西拓橋頭堡的開平市,即將新建一個燃氣熱電站(已動工建設)。工程建設地點位於江門開平市翠山湖產業轉移工業園內,總投資150000 萬元,佔地83300平方米。
  • 新疆2020年清潔能源發電量超800億千瓦時
    中新社烏魯木齊1月15日電 (胡培根)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15日對外稱,新疆2020年清潔能源年發電量達844.5億千瓦時,規模創歷史新高。 新疆清潔能源發電主要由水力發電和新能源發電組成,新能源發電又包括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等。
  • 澳大利亞構建虛擬發電廠提供電量
    打開APP 澳大利亞構建虛擬發電廠提供電量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19-04-13 08:26:00 隨著家庭光伏以及儲能的增加
  • 宜昌能耗大戶利用餘熱發電 堪比小型火電廠
    新華網湖北頻道訊:宜昌市發改委向記者提供的一份統計數據表明:宜昌市餘熱發電裝機總容量達9.7萬千瓦,發電4.99>億千瓦時,宜化集團等7家能耗大戶全部利用餘熱發電。    當陽華強化工公司造氣爐產生的吹風氣含有5%的可燃氣體一氧化碳,由於以前餘熱回收裝置功率偏小,公司今年投資8000萬元,在原有兩臺鍋爐基礎上,新增一臺餘熱鍋爐進行熱量回收
  • 南方電網公司綠色清潔能源有力支撐實現「廣東藍」
    數據顯示,廣東省接收西電東送電量已連續9年維持正增長,近兩年均達2000億千瓦時以上,約佔廣東全省用電量的30%。2020年,全網西電東送電量2304.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6%,其中清潔能源佔比高達84.7%,為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輸送清潔低碳電能逾1747億千瓦時,相當於減排二氧化碳1.51億噸。
  • 廣東計劃新增48個通用機場 醫院直升機起降點覆蓋所有地市
    用5年基本形成通用機場體系通用航空機場是指專門為民航的「通用航空」飛行任務起降的機場。屬於民用航空機場的一類,民用航空機場包括通用航空機場和民用運輸機場。據悉,廣東通用機場建設初具規模。至2019年底,廣東共有廣州番禺、深圳南頭、珠海九洲、湛江坡頭、湛江新塘、中山三角、陽江合山、雲浮羅定、珠海蓮洲等9個頒證通用機場。
  • 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院士專家談陽江印象、話陽江發展...
    11月17日至18日,參加「大氣科學廣東論壇」的部分院士專家先後走進陽江十八子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實地考察世界瑰寶,品味陽江文化。院士專家毫不吝嗇,將環境優美、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潛力大、宜居宜業宜遊等美譽冠之陽江,看好陽江發展,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 「疆電外送」年度電量首次突破千億千瓦時
    舉報   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25日電(記者杜剛)截至23日18時,今年新疆外送電量達到1000.12億千瓦時
  • 達州燃氣電站竣工投產 年發電量可達31.5億千瓦時
    據介紹,位於達州市經開區的達州燃氣電站,是四川省首座F級大型環保燃氣電站,設計年發電能力31.5億千瓦時,採用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技術,效率達到了56.7%。和同等級的燃煤機組比較,在年發電量相同的情況下,可節約燃煤29萬噸,而且沒有粉塵、煙塵排放。 一期工程總投資約25.6億元,於2012年底開工建設。
  •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發電量提升因素分析
    按照全年上網電量/年入廠垃圾量作為計算指標,2018年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平均噸上網電量均值為283kW·h,較2011年時提升了16%。深圳能源環保噸上網電量從2010 年的227kW·h 提升到2018年的293kW·h,噸上網電量提升達66kW·h。噸上網電量的主要影響因素比較多,但是核心原因在於入爐生活垃圾熱值提升以及垃圾焚燒技術工藝明顯改善。
  • 大亞灣核電站運行20年 環保效益相當於10萬公頃森林
    供港電量佔香港用電量1/4    大亞灣核電運營公司新聞發言人馬剛介紹,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20年來,大亞灣核電站保持安全穩定運行,安全運行指標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截至2014年5月5日,大亞灣核電站1號機組連續安全運行4147天,無非計劃停機停堆、連續安全運行天數位列國際同類機組第一名。
  • 深耕碧海,牧漁未來——廣東海洋牧場建設駛入「快通道」
    首開先河,率先開啟人工魚礁建設試點廣東是海洋大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端,瀕臨南海,擁有海岸線4114公裡,居全國首位;海域遼闊,海域面積42萬平方公裡,居全國第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坐擁珊瑚礁、紅樹林、濱海溼地等海洋生態系統,具有經濟價值的魚類有200多種,各種水生動植物總數超過2萬種。
  • 廣東陽江市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名單
    6省道S540線平岡至陽江港段改建工程續建2019-202131700市交通運輸局7國道G234線雙捷橋至海陵大堤段擴建工程續建2019-202167967市交通運輸局8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山外東至海陵大堤段(金平公路二期)續建2018-2022145000市交通運輸局9廣東濱海旅遊公路陽江海陵大堤至溪頭段(含陽江港大橋)續建2018-2022337000
  • 西藏與11個省(市)籤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 籤約電量61億千瓦時
    「2021-2023年西藏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籤約儀式20日在四川成都舉行,國網西藏電力與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電力公司代表籤訂了61億千瓦時清潔能源消納框架協議。根據協議,2021-2023年將通過雅中、昭沂、青豫、靈紹等多條特高壓直流逐年輸送20億千瓦時、20億千瓦時、21億千瓦時的西藏水電、光伏等清潔能源,至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湖北、江西、陝西、重慶等中東部地區11個省(市)消納。該協議是目前藏電外送籤約規模最大、經濟效益最大、年度消納藏電省份最多的框架協議。
  • 廣東:未來五年重點發展海上風電、先進核能、氫能等八大工程
    廣東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約10250萬千瓦(其中核電裝機約1850萬千瓦,氣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約4200萬千瓦),天然氣供應能力超過700億立方米,制氫規模約8萬噸,氫燃料電池約500萬千瓦,儲能規模約200萬千瓦;全省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300億元,新能源產業增加值達到1800億元。
  • 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超過節前水平八成
    來源:經濟日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了解到,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南方五省區負荷電量水平持續恢復。3月5日,南方電網最高統調負荷為13386萬千瓦,比2月9日增長33.18%,恢復到節前負荷水平的81.58%。
  • 世界最高電壓等級特高壓直流投運1年輸送電能逾500億千瓦時
    劉文龍 攝中新網烏魯木齊9月18日電(胡培根 何玉成 焦攀)新疆準東—安徽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準皖直流)自2019年9月建成投運,1年來累計外送電量突破500億千瓦時,在我國大範圍資源優化配置、節能減排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按照安徽省2019年城鄉居民用電量約396億千瓦時計算,輸送500億千瓦時電能,可以讓安徽省6300多萬人使用15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