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精選丨小升初修改病句專題
需要電子版,請關注小升初,聯繫顏老師微信:teachyan 免費領取
顏老師說:
昨天有一些家長留言了想要修改病句的知識點,今天顏老師特地整理了修改病句內容專題。歡迎各位家長在文末留言想要的知識點或者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修改病句是小升初考點之一,其重要性可以說相當於必考的字音字形一樣,不容忽視。能否藉助語感和語法修飾常識正確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文從字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是個人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標誌。
修改病句在試卷中所佔分值不高,一般是2分--5分。
【知識梳理及考點解釋】
所謂病句,是指那些語言表達有毛病的句子,即不符合現代漢語表達規則,或違反客觀事理的句子。前者是就語法而言的,後者是就邏輯方面而言的。
修改原則:在不改變原來句意的前提下,對句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進行修改,使語句正確、通順。
修改方法:
①讀懂原句意思,找準病句,辨清並舉的類別。
②運用修改符號,在病句上進行修改;
③將修改後的句子複查、校對,看句子是否通順,有無新的語病產生。如果發現問題,再重新修改。
病句類型:凡是違反客觀事理或語言結構規律的句子都是病句。主要類型有:句子成分殘缺,句子成分搭配不當,前後矛盾,用詞不當,概念不清、分類不當,褒貶不分,重複囉嗦,詞序顛倒,比喻不當,誇張過分,指代不明,不合事理,一動詞兩賓語。
詳見下表:
病句類型 | 修改前的句子 | 修改後的句子 |
成分殘缺 | 在這次活動中,受到了很大教育。 | 在這次活動中,我收到了很大教育。 |
搭配不當 | 春天的無錫是美麗的季節。 | 無錫的春天是美麗的季節。 |
前後矛盾 | 我估計他一定把這道題做好了。 | 我估計他把這道題做好了。 |
用詞不當 | 班長把同學們的意見反應給老師。 | 班長把同學們的意見反映給老師。 |
重複囉嗦 | 班隊會上,張軍首先第一個發言。 | 在班隊會上,張軍第一個發言。 |
詞序顛倒 | 兩個新舊社會,真是天壤之別。 | 新舊兩個社會,真是天壤之別。 |
指代不明 | 小明和小強走路時,他碰了他一下。 | 小明和小強走路時,小明碰了小強一下。 |
不合事理 | 昨天下午,下了一整天的雨。 | 昨天,下了一整天的雨。 |
病句常見的幾種類型
1 成份殘缺。
句子缺少不應該省略的主要成份。(主、謂、賓),造成句子結構不完整的語病。
如在老師的教育下,進步得很快。(缺少主謂)雄偉美麗的天安門城樓。(少謂語)老師向全班同學提出下課十分鐘不做作業。(少賓語)
2 搭配不當。
因句子中相關的成份之間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我的家鄉是寧波人。
縮句變成「家鄉是人」(主謂搭配不當)我們在同坡上種滿了果園。(動賓搭配不當)我們把教室打掃得整整齊齊。(連帶成份與中心詞之間搭配不當)
3 前後矛盾。
一句話必須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業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業要麼是「基本上」做完(還有少量沒做),要麼是「全部」做完(一點兒都沒有剩下)。又說是「基本上」,又說是「全部」顯然是矛盾的,兩種說法只能保留一種。
4 用詞不當。
因分不清詞類而造成用詞不當的語病。如:今天氣候晴朗。把「氣候」與「天氣」混淆了。
如:王老師講完故事,教室裡響起排山倒海的掌聲。教室裡不可能出現「排山倒海」的掌聲,形容不當,可改為熱烈的掌聲。
5 重複囉嗦。
有些句子形容詞用得過多,意思重複,甚至改變了原意。把句子多餘的詞語刪去,句子就明白簡潔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點。「缺點」當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刪去句子就簡潔了。
6. 詞序顛倒。因詞語排列次序顛倒而造成病句。
如:老師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疊厚厚的考卷。考卷沒有厚薄之分,顯然是把一疊與厚厚的詞序顛倒了。
7.指代不明。
如:有人主張接受,有人反對,他同意這種主張。(1)「這種主張」指代不明(2)有歧義。 如:牧童牽著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還是「牛吃草」:應改為「牧童牽著牛,牛在吃草。」)
8. 不合邏輯。
如:商店的貨架上擺滿了葡萄、蘋果、梨和水果。因為「水果」包括了葡萄、蘋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應該把「水果」刪去。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四種:
1 成分殘缺的,「增」。
如:「兩人在家安排妥了副業、製造粒肥、檢修機車和改裝農機具,就帶領大批人馬來到水利建設工地。」這個句子缺賓語,應在「農機具」之後加上賓語「等項工作」(句中「副業……農機具」實際上是定語,這裡誤用為賓語,句子就缺少了真正的賓語,因而不通)。
2 詞語不搭配的,「調」。
如:「我們參觀了唐代新出土的文物。」這句話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是:「我們參觀了新出土的唐代文物。」顯然語序有毛病,故應該把「新出土的」與「唐代」對調。
3 用詞多餘的,「刪」。
如:「這是一次按照現代戰爭要求,在軍事指揮、政治工作、後勤保障等方面都獲得豐收的一次演習,是經過充分準備、精心組織、協同行動、各方面工作有條不紊的一次很成功的演習。」前後共用了三個「一次」,重複,可刪去後兩個「一次」。
4 用詞下當的,「換」。
如:「太陽像個被水蒸氣迷惘著的火球,離西山頂只有一桿子高了。」「迷惘」一詞用錯,可換成「籠罩」、「遮蓋」。「迷惘」一詞意思是:因為分辨不清而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主要用來說人,有時也用來說動物。這裡作者把它誤解為籠罩的意思。
修改時,需從病句的實際出發,將「增」、「調」、「刪」、「換」幾種方法綜合起來考慮。
【真題解析】
例1(北京海澱):把修改後的正確的話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分析:
1句病因是成份殘缺,整個句子缺少了主動者,誰學習這一課?誰受到了教育?
2句這個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當。根據常識知道,南京長江大橋不屬於古蹟。
3句這個句子的病因是語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兩個詞沒有按要求表達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達不清楚。
4句這個句子的病因是前後自相矛盾,「全班同學」中包括王娟同學。既然都到了,怎麼王娟同學沒有到呢?
5句這個句子的病因是重複羅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讚嘆不已」是不停地稱讚。
6句這個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現象,怎麼能聞到聲音呢?
答案:
1.學習《革命烈士詩兩首》一課,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遊覽了萬裡長城、故宮博物院、南京長江大橋和秦始皇兵馬俑等名勝古蹟。
3.秋天的北京是一個迷人的季節。
4.全班同學除了王娟沒到之外,其餘的都到齊了。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許多外國遊客都不住地讚嘆不已。
6.一進花園,我就聞到一陣陣清香和聽到悅耳的鳥叫聲。
例2(黑龍江大慶)修改病段。
這裡景色秀麗,村前是一個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鏡,藍天、白雲倒映水中,塘中荷花點點;竹林中雲雀、畫眉和小鳥相互對唱,鳴聲清脆悅耳,村後是一片清翠的竹林。到過這裡的人們都說它真像一副漂亮美麗的風景畫。
分析:
這段話共有9處錯誤,第1處:「這裡景色秀麗」這一句是短文的總起句,標點應該是「。」;第2處:「靜」是別字,應該是「鏡」;第3處:「點點」改為「朵朵」才恰當;第4處:「山雀」改為「畫眉」屬於鳥類,不應與「小鳥」並列,應該把「和小鳥」刪去;第5處:通讀這段話,聯繫上下句,「村後是一片清翠的竹林」應提到「竹林中山雀、畫眉和小鳥相互對唱,鳴聲清脆悅耳」前邊;第6處:「清翠」應該改為「青翠」;第7處:「它」指代不清,應改為「這裡」;第8處:和「畫」搭配的量詞應該是「一幅」;第9處:「漂亮」和「美麗」是一個意思,留下「美麗」更合適。
答案:
這裡景色秀麗。村前是一個大池塘,塘水清如明鏡,藍天、白雲倒映水中,塘中荷花朵朵;村後是一片青翠的竹林,竹林中山雀、畫眉相互對唱,鳴聲清脆悅耳。到這裡的人們都說這裡真像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答題技巧】
修改病句要遵守兩條原則:
(1)儘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變。
(2)儘量少改。
應注意以下步驟和方法:
1.以學過的語法、詞彙知識為依據,掌握好常見的病句類型,以此作為分析病句的根據,為修改病句作好準備。
2.分析病句時,先要分清是單句還是複句。如果是複句,首先按複句中常見的病句類型作分析。要檢查句中分句間邏輯關係是否清楚,關聯詞語運用得是否得當,是否殘缺以及有無濫用現象。如果沒有,再分析各句內部結構和詞語運用情況。如果所要修改的是單句,應從句子結構入手作分析,進而看詞語運用,從中發現句子的問題。
3.分析病句的結構應注意三個方面的問題。其一,看句子的主要成分是否殘缺,即主語、謂語、賓語是否殘缺。其二,看句子六種成分是否搭配,如主語與謂語、謂語與賓語、定語與中心詞、狀語與謂語、補語與謂語等是否搭配。還要看同一成分內短語的結構是否搭配等等。其三,看句子結構是否混亂。
4.分析病句的用詞時,應該注意三個問題。第一,看是否有用詞不當,詞類誤用、囉嗦累贅、濫用文言、生造詞語等現象。第二,看詞序排列是否紊亂。第三,看虛詞是否用錯,包括誤用、漏用、濫用和位置錯誤。
【好題精選】
D.前後矛盾 E.指代不清 F.用詞不當
(4)我們不能忘記英法聯軍燒毀並洗劫圓明園的歷史。( )
(5)同學們都十分依賴張老師。( )
(6)王新和李紅賽跑,經過一段激烈的競爭,終於他取得了勝利。( )
答案:(1)B (2)D (3)A (4)C (5)F (6)E
2.修改語段
主題班會一開始。林非就首先第一個上臺發言。他說:「我語文學不好的原因是課餘時間沒有閱讀課外書的結果。我決心向張紅學習,每天課外閱讀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爭取天天寫讀書體會......」林非的發言贏的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答案:主題班會一開始。林非就第一個上臺發言,他說:「我語文學不好的原因是沒有閱讀課外書。我決心向張紅學習,每天課外閱讀量至少在2000字,爭取天天寫讀書體會......」他的發言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
【課後演練】
一、詞序顛倒。
1.語文對我特別感興趣。
2.我把兩件新舊毛衣送給災區的小朋友。
3.這個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裡。
4.我們進行了討論並且聽了老紅軍的報告。
5.英法聯軍侵佔了北京,焚毀並洗劫了圓明園。
二、用詞不當,搭配不當。
1.烏雲和大雨一起從天空中傾瀉下來。
2.黃繼光不但壯烈犧牲了,而且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3.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算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
4.我在區運動會上,為學校爭得了名譽。
5.有沒有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
6.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
7.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口令。
8.「六一」節那天,同學們穿著新豔的衣服和紅領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三、成分殘缺。
1.每個小學生都應該上課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2.贏了齊威王。
3.老師講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兒。
4.戰鬥英雄邱少雲的事跡鼓舞我們。
5.戰場上短暫的安靜。
6.經過普法教育,使群眾的覺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說:「上課要積極發言。」
2.小麗和小華一起去上學,她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
3.張文和王勤約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業。
4.王晶和潘影約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5.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
五、前後矛盾。
1.老師詳細而又簡略地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
2.春天,稻田上長滿了菜、西瓜、大米。
3.上星期日休息,我們班全體同學遊覽了北海公園。
4.小明感冒了,昨天發了一夜晚高燒。
六、重複羅嗦。
1.山村裡,滿山遍野到處都是果樹。
2.我們全校師生和校長都參加了拔河比賽。
3.我有一條很紅的鮮紅的紅領巾。
4.中秋節的晚上,我望著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5 .春天,路兩旁栽上了綠油油的綠樹。「六一」聯歡會上,我們班表演了文娛節目和大合唱。
七、邏輯混亂。
(一)歸類不當。
1.幼兒園經常給我們吃哈密瓜、西瓜、蘋果、西紅柿等水果。
2 學校的體育室擺滿了足球、排球、籃球、地球儀等體育器材。
3 奶奶家養了許多雞、鴨、鵝、牛、馬等家禽。
4 昨天,參加國慶節聯歡會的有工人、農民、小學生、解放軍、青年等。
(二)結構混亂。
1.我的家鄉是廣東中山人。
2.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種極壞的作風。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寫的。
八、綜合練習: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馬路上協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裡,到處能看到果實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3.今年,我們的王老師又光榮地被評為「市先進班主任」的稱號。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個六年級學生。
5.小亮的肩頭被沉重的米袋壓得喘不過氣來。
6.看了這本書,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鬧鐘走了一圈,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8.廬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9.遊泳運動員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記錄。
10.通過老師的幫助,使我改正了缺點。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鋼筆,這是她的,那是他的。
12.我們通過並討論了中隊計劃。
修改病句練習答案:
一、詞序顛倒。
1.語文對我特別感興趣。(我對語文特別感興趣。)
2.我把兩件新舊毛衣送給災區的小朋友。(我把新舊兩件新毛衣送給災區的小朋友。)
3.這個深深有趣的想法印在我心裡。(這個有趣的想法深深印在我心裡。)
4.我們進行了討論並且聽了老紅軍的報告。(我們聽了老紅軍的報告並且進行了討論。)
5.英法聯軍侵佔了北京,焚毀並洗劫了圓明園。(英法聯軍侵佔了北京,洗劫並焚毀了圓明園。)
二、用詞不當,搭配不當。
1.烏雲和大雨一起從天空中傾瀉下來。(大雨從天空中傾瀉下來。)
2.黃繼光不但壯烈犧牲了,而且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黃繼光雖然壯烈犧牲了,但是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3.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算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從那塊琥
珀,我們可以推算發生在很久以前的故事。)
4.我在區運動會上,為學校爭得了名譽。(我在區運動會上,為學校爭得了榮譽。)
5.有沒有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有好的學習態度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
6.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傳統。)
7.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口令。(漫山遍野響起了激動人心的口號。)
8.「六一」節那天,同學們穿著新豔的衣服和紅領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六一」節那天,同學們穿著嶄新的衣服,戴著紅領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三、成分殘缺。
1.每個小學生都應該上課專心聽講的好習慣。(每個小學生都應該養成上課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2.贏了齊威王。(田忌贏了齊威王。)
3.老師講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兒。(老師講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兒的事跡。)
4.戰鬥英雄邱少雲的事跡鼓舞我們。(戰鬥英雄邱少雲的事跡鼓舞著我們勇往直前。)
5.戰場上短暫的安靜。(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6.經過普法教育,使群眾的覺悟普遍提高了。(經過普法教育,群眾的覺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說:「上課要積極發言。」(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們說:「上課要積極發言。」)
2.小麗和小華一起去上學,她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小麗和小華一起去上學,小麗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
3.張文和王勤約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業。(張文和王勤約定一起在張文家做作業。)
4.王晶和潘影約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王晶和潘影約定,星期六下午王晶到潘影家去打羽毛球。)
5.這個精緻的燈籠將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的禮品贈送給他。
(作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賓,這個精緻的燈籠被當作禮品贈送給他。)
五、前後矛盾。
1.老師詳細而又簡略地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老師詳細地解答了同學們的問題。)
2.春天,稻田上長滿了菜、西瓜、大米。(春天,稻田上長滿了水稻。)
3.上星期日休息,我們班全體同學遊覽了北海公園。
(上星期日,我們班全體同學遊覽了北海公園。)
4.小明感冒了,昨天發了一夜晚高燒。(小明感冒了,發了一夜晚高燒。)
六、重複羅嗦。
1.山村裡,滿山遍野到處都是果樹。(山村裡,滿山遍野都是果樹。)
2.我們全校師生和校長都參加了拔河比賽。(我們全校師生都參加了拔河比賽。)
3.我有一條很紅的鮮紅的紅領巾。(我有一條鮮紅的紅領巾。)
4.中秋節的晚上,我望著天空中的月亮,天空中的星星。
(中秋節的晚上,我望著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
5.春天,路兩旁栽上了綠油油的綠樹。(春天,路兩旁栽上了綠樹。)
6.「六一」聯歡會上,我們班表演了文娛節目和大合唱。
(「六一」聯歡會上,我們班表演了文娛節目。)
七、邏輯混亂。
(一)歸類不當。
1.幼兒園經常給我們吃哈密瓜、西瓜、蘋果、西紅柿等水果。
(幼兒園經常給我們吃哈密瓜、西瓜、蘋果等水果。)
2.學校的體育室擺滿了足球、排球、籃球、地球儀等體育器材。
(學校的體育室擺滿了足球、排球、籃球等體育器材。)
3.奶奶家養了許多雞、鴨、鵝、牛、馬等家禽。
(奶奶家養了許多雞、鴨、鵝等家禽。)
4.昨天,參加國慶節聯歡會的有工人、農民、小學生、解放軍、青年等。
(昨天,參加國慶節聯歡會的有工人、農民、小學生、解放軍等。)
(二)結構混亂。
1.我的家鄉是廣東中山人。(我的家鄉是廣東中山。)
2.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
3.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種極壞的作風。(言行不一致是一種極壞的作風。)
4.《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寫的。(《海上日出》的作者是巴金。)
八、綜合練習:修改病句。
1.老工人在馬路上協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老工人在馬路上協助交警維持交通秩序。)
2.秋天的田野裡,到處能看到果實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秋天的田野裡,到處能看到果實成熟的景象,聞到陣陣的芳香。)
3.今年,我們的王老師又光榮地被評為「市先進班主任」的稱號。
(今年,我們的王老師又光榮地被評為「市先進班主任」。)
4.我猜想他肯定是一個六年級學生。(我猜想他是一個六年級學生。)
5.小亮的肩頭被沉重的米袋壓得喘不過氣來。(小亮被沉重的米袋壓得喘不過氣來。)
6.看了這本書,很受教育。(看了這本書,我很受教育。)
7.桌子上的鬧鐘走了一圈,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桌子上鬧鐘的分針走了一圈,一個小時又過去了。)
8.廬山瀑布、大明湖、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
9.遊泳運動員打破了一次又一次世界記錄。(遊泳運動員一次又一次打破了世界記錄。)
10.通過老師的幫助,使我改正了缺點。(通過老師的幫助,我改正了缺點。)
11.桌子上有尺子和鋼筆,這是她的,那是他的。
(桌子上有尺子和鋼筆,尺子是她的,鋼筆是他的。)
12.我們通過並討論了中隊計劃。(我們討論並通過了中隊計劃。)
✎本文編輯:顏老師
✎來源:網絡
✎聲明:如有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如有轉載,請聯繫並註明原出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