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學家們在不斷地突破極限,建設更大更強的粒子對撞機、射電望遠鏡、宇宙探測器時,我們「無線電實驗」也在帶領大家不停地探索我們生活的環境。從客廳到廚房、從洗手間到陽臺,家庭科技製作的魅力在於只需要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就可以製造出有趣的科學儀器,就像今天小丁向大家推薦的這款光譜儀。
你需要準備好一張DVD光碟、一張A4大小的硬紙板(黑色最好)、膠帶(推薦黑色電工膠帶)。
自製光譜儀的關鍵就在於這張DVD光碟。我們看到的光碟之所以會有五顏六色的反光,是因為光碟是由一圈一圈的軌道組成的,而且軌道之間的間距很小(大約0.74微米,而我們的頭髮粗細是30~50微米),光線經過軌道下面的反光膜反射,就形成類似光柵的效果。不過正規光譜儀上的光柵條紋是平行的,而我們所用的光碟上的條紋是一系列同心圓。為了儘量消除弧度帶來的影響,我們最終只用到靠近光碟外圈的一小塊區域。
簡單介紹完原理,下面我們就開始動手吧!
step 1
首先,讓我們回到學校的勞技手工課,製作一個光譜儀的外殼。
按照上面的尺寸在A4大小的深色紙板上畫好輪廓,單位是毫米(mm)。如果你有印表機,那麼把下面的圖片直接保存列印在A4紙上即可。
把列印的A4紙鋪在深色紙板上,(或直接是畫好輪廓的紙板)用剪刀剪出上面的形狀。
*注意,務必嚴格按上述尺寸裁剪。
step 2
在紙板上開出光碟插槽、光線入射孔和觀察窗,然後折成方形盒子的形狀。
step 3
用黑紙板為光碟做一塊遮光板,大小如下圖,在中間下方開一個20*10mm的方形孔。
注意一定要用黑色無反光的紙或布,小丁用黑色膠帶纏的就不是很理想,在高亮光源下膠帶表面還是有一定的反光。
step 4
把蓋上遮光板的光碟放入盒子裡,光碟的上面部分從盒子背後的橫槽伸出,下面正好抵住方形盒子的稜邊。
實際組裝圖如下
stpe 5
用黑膠帶把盒子的邊邊角角都包好,防止漏光,特別是光碟插槽的位置一定要封好。
下面這個是小丁做的,雖然不是很美觀,但它拍到的光譜卻令人驚羨。
原則上光線入口的狹縫越細越好,但在紙板上開一條細窄的狹縫並不容易,而且還要保證邊緣不毛糙。這裡有個小技巧:首先開一個較大的方形孔,然後再用黑膠帶封上,只留一細窄狹縫,如下圖。
至此,一臺小巧的光譜儀就做好了,把光線入口對準光源,眼睛貼在觀察窗口(注意一定要緊貼住),你就能看到不同光源發出的美侖美奐的光譜了。
下面展示給大家的光譜圖,就是用這臺手工打造的光譜儀拍到的。只要把手機攝像頭貼在觀察窗就可以了,如果你的手機有大光圈、微距功能,還能拍拍出更好的效果。
各種光源的光譜
我們知道白光是由多種顏色的光合成的,像太陽光,通過三稜鏡後會分成各種顏色的光,這也是能形成彩虹的原因。我們生活中的日光燈、LED燈雖然也是白色的,但我們的眼睛卻能感覺到差別,為什麼呢?就讓光譜儀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從上面的光譜中,你能看出門道來嗎?
下面跟著小丁來一場光的科學之旅吧!
螢光燈其實就是汞燈的玻璃罩上塗了螢光粉,所以螢光燈的光譜保留了汞燈的特徵譜線。我們看到的藍色線對應436納米,綠色對應546納米,黃色雙線對應577、579納米波長。
汞燈光譜圖
所以汞燈燈光就是這幾種光混合的結果,通常呈帶青綠的白色,人眼看起來並不是很舒服。(下圖受相機白平衡的影響,並不是汞燈的真實顏色)
實驗室汞燈
我們平時看到的白熾燈燈光多發黃、偏暖,而從上面的光譜看來,它在紅光部分相對其它光源的光譜確實要強很多,很好印證了這一點。事實上,白熾燈的光強是隨著波長而增加的,如下圖。只不過人眼對不同波長光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雖然紅外部分光線更強,我們已經兩眼抓瞎了。
白熾燈光譜曲線
近年來,由於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藍光對人眼的傷害也日益加劇。特別是晚上看手機,屏幕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是「體內安眠藥」,它在調整人體的晝夜節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現在你知道為什麼現代人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了吧。在上面所有測試光源中,白熾燈中的藍光成分是最少的。想每天睡覺前看會兒書?請把臥室的燈換成白熾燈吧。
自然光是太陽發射的光線經過大氣吸收後到達地面的光線,上面光譜是陰天拍攝的結果。可以看到藍綠部分較為均勻,而到紅色部分則迅速衰減。當然不同的天氣條件下,所測的光譜也會有區別。比如早晨或傍晚時分,只有波長較長的紅光才能穿透較厚的大氣層,其光譜自然紅色成分居多。
自然光的光譜
看到自然光中滿是養眼的綠色,你是不是想給太陽公公點個讚?其實,人眼就是根據太陽的光線特點進化而來的,這才導致我們的眼睛對太陽光譜中成分最多的綠色最為敏感。
LED燈作為新型節能光源,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那麼它的光譜到底如何呢?
不同種類的LED燈,光譜會有很大的差別,上面拍到的光譜來自一隻普通冷白色的LED燈,我們看到它最大的特點是藍色與綠色之間有段缺失的地帶。
LED產生白光有三種方式:
1. 紅綠藍LED,即RGB三種顏色的LED燈混成白光;
2. 紫外LED激發紅綠藍螢光粉,再合成白光;
3. 藍光LED激發黃色螢光粉,藍光與黃光混成白光。
前兩種方式都可以通過單獨調節紅綠藍的發光強度來調節色調,第三種方式則只能調節藍光與黃光的比例,稍顯單調,但製造成本更低。
由此看來,我們所拍的LED燈屬於第三種發光方式。
前些年,我們還能看到使用高壓鈉燈的路燈。由於燈光昏黃、色調單一,人在這樣的燈下走著走著,就有了恍惚的感覺,更別提開車了,所以近些年漸漸被新型節能燈所取代。
不過從鈉燈的光譜中,我們還能領略到它當年照耀各個重要路段、場所的風彩。那閃耀的黃光穿過細小的狹縫,把我們光譜儀的小暗盒照了個通徹透亮。
實驗室中的鈉燈下圖是高壓鈉燈的光譜分布圖,對不起,黃色部分已經超過量程,不予顯示。
高壓鈉燈的光譜
本文創意來自論文"A DVD Spectroscope: A Simple, Hight Resolution Classroom Spectroscop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ion Vol. 83 No.1 2006: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