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出現次數、第幾次,countifs函數輕鬆搞定,還不趕緊來看看
大家好,很高興又和您見面了,通過前面分享的內容您是否積累了一點辦公技巧,有沒有對自己的辦公帶來幫助。相信,作為辦公人,每天都會面臨新的問題,新的困難,所以我們只有不斷學習,不斷進步,才能在辦公中從容面對,不被繁雜的工作搞得焦頭爛額。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很好用的函數公式countifs,為什麼說它好用的,比如查詢數據出現的次數、第幾次等信息,都可以輕鬆實現。如果您還不會,趕緊看下來哦!
一、統計數據出現的次數
我們經常在日常工作中,遇到數據的匯總統計。比如說,單位人員的籤到情況,物品的使用情況等。如下圖所示實例,數據統計了多個人到訪的日期,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在數據中,存在一個人多次登記的記錄,我們想要達到的目的是,統計表格中人員出現的次數,如果一個人出現多次,就累計統計次數,這樣的結果該如何實現呢?
好了,下面請出今天的豬腳COUNTIFS函數,簡單的說該函數的主要作用是對符合單、多條件數據進行計數。根據實際情況在C2單元格裡輸入公式:=COUNTIFS(A:A,A2)就可以得到結果。分析一下這個函數的意思,括號內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前一個是條件所在的區域,後一個是需要計數的條件區域,然後通過滑鼠下拉,就能得到A列中對應姓名在這此列中出現的次數了,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相同姓名多次出現的次數已經統計出來了,比如「郭靖」,可以看出來它出現的次數是3次,是不是很方便哦,如果剛好是你想要的,趕緊去試一試吧!
二、統計第幾次出現數據
繼續接著上述實例,通過上述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某個人出現的次數總數,在這個人對應的次數統計單元格中都出現相同的出現次數。比如剛才的「郭靖」,在每個對應單元格中都出現的是三次。現在問題來了,我還想知道按照統計的順序,對應的人每次來訪是第幾次,而不是單單知道他一共出現幾次。這可怎麼辦呢?
其實還是這個函數,只需要對該函數裡進行簡單修改,即可實現想要的結果。這裡介紹一個符號—美元符號「$」。它到底是幹什麼用的,有什麼神奇的效果嗎?
1、為了說明它的功效,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
如上圖所示,按照一般情況下設定的如圖計算公式,統計出來的結果是錯誤的。如C4和C5單元格。我們再看看加上這個符號有什麼不同?
經過簡單修改後的效果如上圖,可以看出來,C4和C5單元格中的計算結果已經變成正確的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簡單的說,就是絕對引用和相對引用的區別,加上絕對引用的數據不會隨著滑鼠拖動而發生變化,而相對引用的會隨著滑鼠拖動而發生變化。上述實例中,在「B2」的2前面加上了「$」符號,這樣滑鼠在下拉的時候,分母就保持不變,數據固定在一個單元格中。
2、我們可以結合上述引用的方法修改COUNTIFS函數,即可達到想要的結果。
如上圖結果,相同的人出現的次數已經從總數變成了累計出現的次數,從而達到了我們預想的結果。
這到底是什麼原理呢?下面一起來分析一下,通過添加絕對引用,我們把計數區域限制了一個範圍,都是從設定區域的第一個單元格開始,計數範圍會隨著公式下拉不斷增加,這樣多次出現的姓名就會在逐漸增加的區域中進行統計,從而達到累計出現的要求。而第一個實例中的公式,它的計數範圍是被固定住的最大範圍,所以它統計出來的結果就是人員到訪的總次數。
三、總結
通過上述實例的分享,不知道您是否已經掌握了技巧和方法,那還不趕緊在電腦上通過實例試一試呀!只有通過自己實例的練習,才能將公式掌握的更加熟練。運用好了該公式,一定會對你的辦公帶來很大幫助的。
當然,分享的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最便捷的,如果你還有好的方法或技巧,歡迎在下方留言,進行交流,讓我們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