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12月1日報導,印度一直極力反對中國開發雅魯藏布江,印度媒體也不斷在國內到處宣揚"中國大壩威脅論"。如今印度政府終於不再袖手旁觀了,聯邦水務部高級官員表示,中國在完成雅魯藏布江水壩項目之後,印度需要在"偽阿魯納恰爾邦"建造一座大壩。
這名印度官員表示,印度應該與中國大壩在雅魯藏布江上遊對應,在下遊建造一座大壩,以抵消水流帶來的不利影響。

印度與中國在邊境地區曾發生摩擦,雙方軍隊在喜馬拉雅山西部的邊境對峙長達數月之久。一些分析家認為,中國大壩接近印度邊境,對雅魯藏布江的水壩建設有可能成為另一個熱點。早在2013年,印度外交部就發表聲明稱,印度擁有雅魯藏布江的"使用權",並且還反對中國在上遊進行開發,聲稱這樣會影響到下遊的利益。

據報導稱,中國即將開始建設雅魯藏布江下遊水電站,印度方面對此十分不滿。印度為什麼如此抗拒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建設大壩呢?
這個問題要從雅魯藏布江水電站項目本身說起,雅魯藏布江的下遊位於米林縣至墨脫縣的峽谷拐角,這段水域的落差高達2千多米,年平均流量能夠達到600億立方米,理論上蘊藏量近8000萬千瓦,發電規模相當於數個三峽大壩。

一旦中國雅魯藏布江下遊發電站建成後,就相當於在印度阿薩姆平原頭上懸著一個超級蓄水池,而蓄水池決定了何時放水、放多少水,這也是印度覺得不舒服的原因。但是從大方面來看,建立水電站對於附近的生態環境有非常大好處。並且水電站對於處於雅魯藏布江下遊的國家來說,也相當於多了一份保障。因為中國大壩具有很強的防洪能力,在汛期時候能夠有效控制下遊水量,所以印度的擔憂純屬杞人憂天、庸人自擾。

對於印度方面反對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建立水電站的問題,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經明確回應過。華春瑩表示,在跨境河流問題上,中國與印度一直保持著溝通,中國長期以來一直保持著人道主義精神,向印度提供過大量有關於河流汛期的水文資料,為減輕洪澇災害作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