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建了一個堪比千島湖的湖泊作為水庫,為什麼不建大壩呢?

2021-01-13 愛旅遊的小羊總

廣西省作為中國少數民族的聚集地,經濟在中國並不是很突出,但在中國的名聲卻不小,主要原因是廣西省旅遊資源豐富,每年都有無數人來廣西省旅遊打卡,說到廣西省的旅遊資源,相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麗江古城、雪龍玉山等,這些是全國乃至世界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我們正在引入與千島湖相當的湖泊,這些湖泊也在當地作為水庫建造。

浙江千島湖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浙江千島湖很美,就像人間仙境,其實廣西也有千島湖,但是有自己的特色,從風景上來說並不遜色於浙江的千島湖,而且廣西千島湖屬於南方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給廣西千島湖增添了獨特的美感,因為廣西千島湖的面積變得更加開闊,看起來更加大氣。

廣西這個千島湖其實就是大龍湖,位於廣西南寧,可惜大龍湖知名度低,知道的人少,連當地人都很了解大龍湖,主要是大龍湖很偏僻,離南寧市很遠,所以每年來的人很少。

雖然大龍湖知名度很低,但是這裡的風景真的很美,除了大龍湖,還有大龍洞,大龍湖實際上是當地的水庫,這個水庫有十多公裡遠,如果你能從高處觀看大龍湖,你會發現大龍湖附近的山峰錯落有致,看起來非常壯觀,尤其是在陽光明媚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會映在水中,讓整個湖泊看起來非常美麗,就像人間仙境一樣。

同時,大龍湖也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眾所周知,建水庫需要建大壩,然而,大龍湖是中國唯一沒有大壩的水庫,大壩對水庫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如果沒有大壩,水庫很容易發生洪水,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構成很大威脅,大龍湖為什麼不建大壩?

事實上,即使大龍湖不建大壩,也不會對當地人民構成威脅,因為大龍湖的地貌是喀斯特地貌,所以大龍湖有很多地下河,那麼多山峰有很多洞穴,大龍湖通過很多涵洞排出這些湖泊,所以大龍湖不需要建大壩。

大龍湖的水非常清澈可見,幾乎總是藍色或一種綠色,同時,大龍湖的深度已經達到了近200米,所以在大龍湖周圍散步非常舒服,堪比千島湖的湖,大龍湖,當地建水庫不建大壩,我個人認為大龍湖不出名的主要原因是位置太偏僻,也是因為大龍湖附近的交通條件比較差,想去,只能自駕遊,個人認為,大龍湖如果能加大宣傳力度,改善交通條件,一定會成為很好的旅遊景點。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特別好,為什麼不在長江中下遊再建一座?
    三峽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最大的功能是錯峰防洪,其次的功能才是發電和航運,而近期長江流域的一個多月暴雨,讓三峽大壩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因此有朋友就提議,既然三峽大壩效果那麼好,何不在中下遊再建幾座?
  • 三峽大壩為什麼不提前把水放空?
    但是我們也知道,在長江的上遊地區有一個全國最大的水電站:三峽大壩,其中三峽大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洪,既然如此,為什麼三峽大壩不在汛期來臨之前就把水放空呢?三峽大壩首先我們必須要說,即使三峽大壩把水排空,也不能讓下遊免遭洪澇災害。
  • 高考地理小專題——河流上該不該建大壩
    (1)分析修建水庫後,大壩上、下遊河流水文特徵可能發生了哪些變化?(2)指出M處可能出現什麼地貌類型?分析大壩上、下遊河流剖面上升和下降的原因。(3)水庫在可持續發展中,面臨什麼嚴峻的自然環境問題?參考答案:(1)大壩上遊:受水庫影響,河流水位明顯上升,河流流速較修築前慢 下遊:受水庫的調節作用,河流徑流量季節變化較修築前平緩 (2)M 處:三角洲平源①由於受水庫蓄水的影響,河流流速減慢,泥沙淤積,上遊河床上升;②受水庫季節性放水的影響,下遊河床受到流水侵蝕作用(下切),河床下降(3)①水庫容易引起泥沙淤積,嚴重影響水庫壽命期②引起水庫上遊泥沙淤積,容易引發洪澇災害
  • 亞斯文大壩的命運究竟是什麼呢?
    站在111米高的大壩上看著世界第一長河在腳下波濤翻滾新壩施工從1960年開始,於1970年7月21日完工,其水庫在1964年一期工程結束後便開始蓄水,為搶救水庫區內的埃及文物及古蹟,1960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示下,展開了大規模的考古搶救工作,24項古蹟被遷移或贈送他國,1976年水庫達到設計水位。如今的亞斯文水壩所使用的花崗巖,比胡夫金字塔用掉的還多,足見其宏偉壯觀。12座發電機,不僅可供應埃及的電力,還可提供其它阿拉伯國家使用。
  • 等高線地形圖中,水庫應該建在哪裡?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在等高線地形圖中建設水庫。等高線地形圖中水庫與壩址位置要求1.水庫庫區: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或者選在「口袋形」的窪地或小盆地,這些地區不僅庫容大,而且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如下圖選黑色陰影部分為水庫庫區。2.壩址:應該選擇在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或者盆地出口處,儘量使工程量減少,節省投資;同時避開斷層以及喀斯特地貌地區和地震多發地帶。
  • 亞斯文大壩能擋住尼羅河全年徑流量,長江下遊為何不能效仿蓄水?
    講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就會問,既然我國人均淡水資源量較少,為什麼不建大壩將長江、黃河的水攔起來,而是任由流向大海,並且長江、黃河等河流裡的魚類眾多,這些淡水魚被衝入大海後,按理說淡水魚無法適應鹹水,為什麼長江、黃河等入海口沒有漂浮大量死魚呢?
  • 山西運城防洪水庫內建千棟別墅 降級為蓄洪區
    山西運城:防洪水庫內建千棟別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保衛運城安全而修建的苦池水庫,2009年經山西省水利廳批准「降等」為蓄滯洪區,但水利專家對此有不同意見;山西省水利廳、水利部有關人士認為,即便是蓄滯洪區,也不應該建設與防洪無關的永久性建築。
  • 中國「最會改名」的湖泊,曾是水庫無人知,今成景點收入破億
    我國有許多山水旅遊景點,例如,桂林山水、杭州西湖等都有很多遊客光顧,事實上,我國又有一處風景優美,誰也不知道,改名後出名了,現在,旅遊收入突破億,改名為最成功的湖,那就是天道湖。天道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順安縣,是建設新安江水力發電站,防止新安江下遊地區的人工湖,這裡的水在中國佔據了優質水的第一位,作為國家一級水資源,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可以成為高飲用水的標準,被稱為天下第一的水。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下遊多修建幾個?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時的科學家們認為,三峽大壩建要比不建好,早建要比晚建有利。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國家才批准了三峽大壩的修建工作。 而三峽大壩在修建好之後,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超大規模洪災的發生了。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能在下遊多修建幾個類似於三峽大壩呢?
  • 總氮並非飲用水水質指標 千島湖水質沒問題
    月報中稱:  「監測的8個主要水庫中,密雲水庫和石門水庫為Ⅱ類水質,董鋪水庫為Ⅲ類水質,丹江口水庫、千島湖和大夥房水庫為Ⅳ類水質,嶗山水庫和門樓水庫為劣Ⅴ類水質。」  在月報中的《湖泊、水庫營養狀態指標比較》中,千島湖的營養狀態指標排在21個湖庫的最後一位。「營養狀態評價表明,董鋪水庫、嶗山水庫、千島湖和大夥房水庫為中營養狀態,丹江口水庫和門樓水庫為輕度富營養狀態。」
  • 三峽大壩防洪效果非常好,為什麼不在長江下遊多修建幾個?
    三峽大壩是我國最大的水力發電站,除了發電之外,三峽大壩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汛,在汛期時,三峽大壩能夠收集洪峰,等待洪峰過去之後再慢慢洩水。在三峽大壩修建之前,長江中下遊地區幾乎每隔10年就會發生一次特大洪水,據統計,洪水對當地造成的經濟損失都能夠修建三峽大壩。
  • 水庫大壩在線監測系統
    水庫大壩的安全重要性 受連續的強降雨影響,淮河上遊來水量很大,淮河進入安徽段後,由於地勢平坦,洩洪速度緩慢,對淮北大堤壓力很大。因此,「千裡淮河第一閘」王家壩在近日開閘洩洪。 水庫大壩作為重要的水利工程樞紐,發揮著巨大的工程效益,承載著人民日常生活及工農業生產的艱巨任務。
  • 河南十大湖泊(水庫),丹江口第一,信陽、南陽、洛陽數量多
    湖泊與水庫是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可以利用湖泊水庫進行來灌溉、供水、發電、防洪、養魚、旅遊等。河南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省份,尤其是人口眾多華北平原地下水嚴重透支,河南基本上沒有大型天然湖泊,新中國成立後修建了許多的水庫來彌補缺水問題,我們以水庫庫容為參考標準,看看河南十大水庫。1.丹江口水庫水域面積達1022.75平方公裡,蓄水量達290.5億立方米,被譽為「亞洲天池」。
  • 中國十大水庫,十大水力發電站
    1 、三峽水庫 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 重慶市的21個縣市,串流2個城市、11個縣城、1711個村莊,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庫區受淹沒影響人口共計84.62萬人,搬遷安置的人口有113萬。
  • 柴達木盆地在建水利工程「蹄疾步穩」
    海西州水利局供圖 中新網西寧11月24日電 (孫睿 郭曲太)「截至目前,海西全州落實各類水利項目共54項,主要涉及水庫、河道治理及防洪、農牧區飲水安全、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水利設施維修養護、山洪災害防治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等項目,在建水利工程『蹄疾步穩』。」青海省海西州水利局工作人員陳文慧24日說。
  • 中國人在當地火了!中國製造打造印尼最高大壩,惠及480萬人
    如果要問世界上最大的大壩在哪裡,答案可能讓人意外,它既不在美國也不在中國,而是在意想不到的非洲。麥洛維大壩位於蘇丹首都喀土穆,大壩全長9285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大壩。由中國企業承攬的大項目,阿拉伯國家、德國也參與建設,法國提供了水電站的發電機和渦輪機。
  • 三峽大壩,盛世豐碑,堅固程度可抗核打擊!網友:鑽地彈呢?
    我們修三峽大壩,就是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洪水的威脅。實現毛主席『 高峽出平湖』的宏偉理想,使它永遠造福於人民。」三峽工程——盛世豐碑三峽工程從最初的設想到最終建成,前後歷時將近100年,在如此長的時間裡,我們中國人為什麼如此執著於這個工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三峽工程發揮出的巨大綜合效益。第一是防洪。
  • 白鱘滅絕,為什麼有人要炸掉三峽大壩陪葬?
    冤有頭債有主,濫捕的罪過,為什麼要一口咬住三峽大壩呢?我順藤摸瓜下去,才發現事情不簡單。三峽大壩,可能是被誤解最深的世紀工程。從來沒有一個工程,能夠像三峽一樣從設想、勘察、規劃、論證再到施工,全程被嘲諷,被抵制,不但被外媒抹黑,還被民間編成段子和謠言……一項默默守護了中國至少1500萬人生命財產安全的偉大工程,被我們自己人黑出了翔。
  • 長江有三峽大壩,為什麼洞庭湖和鄱陽湖流域還是會出現洪水?
    那麼問題來了,明明我們已經有了三峽大壩工程,為什麼長江下遊的地區還是會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呢?三峽大壩工程的防洪在歷史上,長江流域就是一個洪澇災害頻發的地區,這是因為長江流域上遊有一個有著「中華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冰山上儲藏著大量的淡水,這些水成為了長江、黃河以及瀾滄江等多條河流的源頭。
  • 水利部專家現場核查湖北黃岡白蓮河水庫大壩安全:存在險情、溢洪道...
    @湖北發布官微7月21消息,7月16日,水利部大壩安全管理中心李子陽、霍吉祥兩位專家一行,對黃岡市白蓮河示範區白蓮河水庫開展大壩安全鑑定成果進行現場核查。專家組一行現場仔細察看了白蓮河水庫主壩、副壩、第一溢洪道、第二溢洪道、東西乾渠等重要樞紐設施,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檢查。在安全評定會上,專家組對大壩安全評價報告逐條進行討論,提出白蓮河水庫主壩及副壩存在險情、溢洪道需加固、水情自動測報系統未完建等問題,建議儘快對該水庫進行除險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