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峽水庫
三峽水庫,是三峽水電站建成後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範圍涉及湖北省和 重慶市的21個縣市,串流2個城市、11個縣城、1711個村莊,其中有150多處國家級文物古蹟,庫區受淹沒影響人口共計84.62萬人,搬遷安置的人口有113萬。淹沒房屋總面積3479.47萬平方米。175米正常蓄水位高程,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形成總面積達1084平方千米的人工湖泊。
2015年10月7日8時,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樞紐工程的水庫水位突破170米。
2、 龍灘水庫
龍灘水庫工程位於墊江、忠縣交界的龍溪河左岸一級支流大沙河上遊沙河鄉處,是以城鎮供水為主,兼有農業灌溉功能的Ⅲ等中型水庫工程,工程主要由大壩樞紐工程和灌區工程組成。
龍灘水庫由水庫樞紐、供水和灌區工程組成,計劃總工期32個月。該工程建成後,可改善沙河鄉、槓家鎮、永平鎮、高峰鎮、硯臺鎮,高安鎮等6個鄉鎮30個行政村4.67萬畝灌溉用水,解決縣城供水20萬人,永平鎮、槓家鎮、沙河鄉、長龍鄉4個場鎮4.96萬場鎮人口和1.98萬農村人口、6.52萬頭大牲畜、2.44萬頭小牲畜、城區工業生產及生態涵養發展等用水需求問題。
3 、龍羊峽水庫
龍羊峽水庫位於黃河上遊青海省共和縣和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電站裝機容量128萬千瓦,水庫設計蓄水位2600米,總庫容247億立方米,調節庫容194億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多年調節性能的大型綜合利用樞紐工程。
龍羊峽長40公裡,黃河穿越其間,河谷寬9公裡,河谷兩岸,一邊是起伏峻險的茶納山,一邊是連綿不斷的莽原,中間是一片寬闊平坦、肥沃豐腴的盆地,到了峽口附近,突然峭壁陡立,兩岸距離僅有30多米,岸高150多米,這裡是修建水電站得天獨厚的地方。龍羊峽水電站最大壩高178米,為國內和亞洲第一大壩。
4 、新安江水庫
新安江水庫位於錢塘江上遊新安江主流上,是為建設新安江發電站而造成的大型水庫,也是杭州市面積最大的水體。 建庫前,新安江從安徽屯溪方向進入淳安盆地,與東來的東溪港、進賢溪及南來的遂安港會合,至港口,出銅官峽。在銅官峽上遊,新安江曲折奔流於群山之間,由於河床坡降很大,江水落差節節增加,從屯溪到銅官峽200公裡之間,天然落差達100米。
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境內,錢塘江上遊新安江主流上,是浙江省杭州市面積最大的水體。水庫大壩設計高度105米(海拔115米),於1957年破土動工,1959年9月水庫建成開始蓄水。新安江是錢塘江的正源。
1984年12月,千島湖為新安江水庫的風景區名。從此,千島湖就以「天下第一秀水」的優美自然景觀和豐富的人文景觀而成為天下遊人「寵愛」之一。
5、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位於漢江中上遊,分布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水域橫跨鄂、豫兩省。丹江口水庫 ,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中國重要的溼地保護區、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區。
丹江口水庫,由1973年建成的丹江口大壩下閘蓄水後形成,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由漢江庫區和丹江庫區組成。丹江口水庫多年平均入庫水量為394.8億立方米,水源來自於漢江及其支流丹江。水庫多年平均面積700多平方公裡。
6 、三門峽水庫
三門峽水庫,黃河上的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1957年4月13日,三門峽水利樞紐正式投入使用。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治黃工程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黃河下遊防洪、防凌的重任,保護著冀、豫、魯、皖、蘇5省25萬平方公裡範圍內1.7億人口的生命財產安全。
7 、永豐水庫
豐水庫是淠史杭灌區瓦東乾渠上的重要反調節水庫,水庫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和養殖綜合效益。集水面積31.4km2,設計灌溉面積9萬畝,樞紐建築物有大壩、洩洪涵、進水涵、灌溉涵、非常溢洪道和防洪節制閘等。
8 、新豐江水庫
在廣東省河源縣西部,屬東江水系。匯水面積5140平方公裡。庫區周圍為低山丘陵,水面寬闊 。
大壩築在河源市城郊。壩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積5740平方公裡。1958年7月破土動工,1969年建成。混凝土大壩,最大壩高105米,設計庫容量140億立方米。
灌溉河源、龍門、新豐等縣農田近百萬畝。是兼有養殖、發電和航運等綜合效益大型水利工程 。壩下水電站裝機容量29.25萬千瓦。因水壩建於新豐江下遊得名。
9 、小浪底水庫
小浪底地跨洛陽、三門峽、濟源三市,總面積1262平方公裡(其中水面296平方公裡),全長175公裡(上至三門峽大壩上遊9公裡,下至小浪底大壩36公裡處)。由於該大壩位於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該工程。
10 、豐滿水庫
豐滿水庫是中國東北大型水庫。又稱「松花湖」。位於吉林市東南24公裡。有鐵路、公路相連。始建於1937年,經50年代以來的改造、擴建,已建成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遊之利的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大壩高95米,長10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