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於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水電站大壩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庫長600餘公裡,安裝32臺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是全世界最大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站。三峽電站初期的規劃是26臺70萬千瓦的機組,也就是裝機容量為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7億度。
伊泰普水電站(Itaipu Binacional, Itaipu Dam),位於巴拉那河流(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經巴西與巴拉圭兩國邊境的河段。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20臺發電機組(每臺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年發電量900億度,其中2008年發電948.6億度。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第二大水電站,僅次於我國三峽電站。
大古力水電站位於華盛頓州斯波坎市附近,始建於1934年,1967年開始擴建,1980年完工,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大古力水電站是一座集發電、防洪、灌溉、調節徑流、城市供水、旅遊和改善航運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樞紐。
古裡水電站位於委內瑞拉東南部奧裡諾科河支流卡羅尼(Caroni)河上,距首都加爾加斯600公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之一,具有發電、防洪、灌溉等效益。大壩為重力壩/土石壩,最大壩高162米,水庫總庫容達1350億立方米。整個工程分二期建設:第一期工程於1963年9月開工,1968年開始發電,1977完成,歷時14年,第二期工程於1978年開工,1984年開始發電,1986年10月全部竣工,擴大裝機容量至1030.5萬千瓦,年發電量達510億千瓦·時。
圖庫魯伊水電站位於巴西北部託坎廷斯河上,距貝倫市320km。大壩為土壩,最大壩高98m。水庫總庫容458億立方米。電站總裝機容量796萬kW,第一期裝機400萬kW。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漁業、灌溉等多種綜合效益。工程於1974年開始施工準備,1975年 11月主體工程開工,1984年第一臺機組發電,1988年底完成裝機424萬kW,待上遊建庫提高徑流調節能力和巴西北部用電量需求增長後,再擴大容量至837萬kW。
拉格朗德Ⅱ級水電站(含ⅡA級)位於加拿大魁北克省北部詹姆斯(James)灣邊遠地區,在拉格朗德河上,距河口以上117km處,是拉格朗德梯級開發中最重要、規模最大的工程。總裝機容量532.8萬千瓦。多年平均年發電量358億千瓦·時。洩洪設施為岸邊溢洪道,洩量達15300立方米/秒。工程於1973年開工,1982年竣工。
薩揚舒申斯克水電站,前蘇聯最大水電站,工程於1963年開始施工準備,1968年始建圍堰,全部工程在1987年完成。位於葉尼塞河上遊,是前蘇聯和亞洲20世紀已建最大水電站,是世界最高的重力拱壩。總庫容313億立方米。壩後式廠房內安裝原蘇聯設計製造的最大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64萬千瓦,總裝機容量640萬千瓦,年發電量235億千瓦·時。溢洪道設計洩量13600立方米/秒 , 具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水躍消能設施 .
克拉斯諾雅爾斯克水電站位於俄羅斯葉尼塞(Енисей)河上遊克拉斯諾雅爾斯克市附近。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124m,壩頂長1175m。水庫面積2000平方公裡 ,總庫容733億立方米 ,有效庫容304億立方米 ,為多年調節水庫。
卡博拉巴薩水電站位於非洲東南部莫三比克境內贊比西河的中遊,在太特市西北約150km處,離河流入海口500餘km。除發電外,電站還承擔了上下遊通航、防洪、灌溉和水庫養殖等任務。電站裝機容量415萬kW,年發電量205億kW·h。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於1969年10月開工,1974年12月截流,1975年4月開始發電,1979年1月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於1984年開工,1987~1988年投產發電。
亞斯文水壩位於埃及境內的尼羅(Nile)河幹流上,在首都開羅以南約800km的亞斯文城附近,是一座大型綜合利用水利樞紐工程,具有灌溉、發電、航運、旅遊、水產等多種效益。大壩為粘土心牆堆石壩,最大壩高111m,當最高蓄水位183m時,水庫總庫容1689億m3,電站總裝機容量210萬kW,設計年發電量100億kW·h。工程於1960年1月9日開工,1967年10月15日第一臺機組投入運行,1970年7月15日全部機組安裝完畢並投入運行,同年工程全部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