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世界首位水力發電站,江浙還鬧電荒?俄專家:須向我們買電

2021-01-08 騫說歷史

今年真是一個特殊的年份,夏天氣溫那麼高,多地都出現新的用電高峰,但也沒有出現拉閘限電的新聞。

但到了冬天了,老百姓開空調的應該是少了很多吧,但在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方卻出現了拉閘限電的情況。

特別是在浙江義烏,路燈、廣告燈都不準開,商場超市空調不準開。

現在義烏賣的最好的是柴油發電機!因為工廠不能停啊!

為什麼我們有了三峽水電站,發電量世界排名第一,電還是不夠用呢?

更是有俄專家表示,中國還是需要向俄國買電的。

據國家電網的消息顯示,2025年前要先俄羅斯買1000億度的電。

一、發電量世界第一的三峽

1919年,孫中山在他的實業計劃中首次提出建設三峽的這麼一個設想。

1992年,通過了建設三峽的決議,並且開始做準備工作——移民。

2003年,第一臺發電機開始發電,開始向電網送電。

2012年,三峽水電站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

三峽水電站總的裝機容量是2250萬千瓦,也就是說全部開啟的話,每秒就能發出6250度的電,全年是1971度的電。

這是一個不得了的數字,但這是個理論上的數據,實際情況考慮到機器檢修,水量大小等等,肯定是小於理論值的。

2020年三峽已經生產的電有1031億度,而且大部分都是送到華中地區和華東地區,其中就包括兩湖,還有浙江、江西等。

二、中國的用電情況

但是別看三峽一年有這麼多的電,但在全國用電的比例中,僅僅佔到很小的一個比例。

2019年,全國的用電量是72255億度,而2020年1-8月的用電量是47676億度。

下半年由於疫情控制的好,生產生活恢復正常,用電量大增。

從統計數據看,我們現在用的最多的還是火力發電,佔到近70%。

其次才是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以及核電站。

這也是為何了有了三峽還不能滿足用電的原因。

三、為什麼要向俄羅斯買電?

我們都知道電力不像其他商品,可以存儲,運輸。

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但又離不開的東西。

電力輸送有損耗,距離越遠損耗就越大,也就是說送的越遠,成本越高。

向俄羅斯買電的主要是黑龍江的部分地區,因為他們裡俄羅斯近,而俄羅斯的電力成本低。

所以沒有必要捨近求遠,我們自己生產的電也是能用,但主要是用俄羅斯的電,因為便宜啊!

從92年開始,黑龍江向俄羅斯買電的歷史已經很悠久了。

不僅是向俄羅斯,還有蒙古國、吉爾吉斯斯坦等「一帶一路」的合作國家建設起來了10條電力輸送路線。

不僅買電,我們其實也賣電,東南亞的部分國家比如越南等,也就近向我們國家購買電力。

四、拉閘限電的真正原因

我們國家現在主要還是火力發電,那麼拉閘限電是不是因為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的煤礦呢?

其實澳大利亞進口的煤礦僅僅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影響非常小,何況我們自己也是產煤大國。

浙江的限電主要原因還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也就是說電力是夠用的,但指標不夠了,就適當的控制一下。

#浙江不存在電力供應不足#

這段時間的冷空氣影響,老百姓取暖的多了,用電量增加了,所以限電感覺就比較明顯一點。

再一個冬季對水電的影響是會大一點,因為冬季水量少,發電量也會相應減少一點。

太陽能等也會因為有日照時間減少而發電量也減少的情況。

所以我們國家的總的發電量是滿足全國人民的需求,但因為電力分布的不均勻,因為水利,煤礦都是在西部比較多,不是每個地方都能自己生產電。

五、各種發電方式的優缺點

我們熟知的發電最常見的就是火力發電,水利發電,其實除還有很多發電方式,但都沒有大規模的開展,就是因為有所限制。

風能發電,要有足夠的風力資源,一般都是在山上比較多,就這造成了建造成本非常的高。

還有海上的風力發電場,但總不能所有沿海地方都建成吧,畢竟還是有其他用途的。

太陽能發電,除了老百姓屋頂這種小型的發電站,一般大型的都是建設在西部人少的地方,因為太佔地方了。

核電站,我們的核電站技術非常成熟,還出口好幾個國家建造了核電站。

但因為其具有一定危險性,還是不能大規模的建造。

垃圾發電,這個是利用焚燒垃圾來發電,也屬於火電的一種,現在建造的也比較多,但發電效率沒有用煤來的高。

其實地底下蘊藏的能量也非常巨大,利用地熱發電未來也可能成為現實。

現在的地熱利用還都是小規模的地熱能空調等,非常有限。

都說現在的生活離不開網絡,其實沒有了電力更不會有網絡了,在我們生活中還是要能夠做到節約用電。

就連汽車都是,電動的汽車是越來越多,讓我們的用車成本都低了很多。

不僅對社會有利,對自己的錢包也有利!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問世
    電,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出行方便,大家總是會隨身帶一個充電寶。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各種移動電源,其中不乏有利用自然能源轉換的,最火的莫過於太陽能充電寶了吧。太陽能充電寶,聽起來蠻高大上,可是其充電速度遠遠不及手機放電的速度。不得不說,目前太陽能移動電源還未發展成熟。
  • 大搞水力發電站?
    水力發電或水電,是指將水的動能或是勢能轉換轉化為電能,由於水的源源不斷的循環,並且發電過程不產生汙染,是被公認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太陽能也是一種非常清潔的可再生能源,但由於其發電效率的低下,還是不能與水力發電相媲美。早在幾百年前,人們已經開始使用水的動能,驅動輪盤來研磨穀物,但如今水輪發電機的應用,使得水力發電廠有了驚人的發電量。
  • 法國人: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不懂他們為何不了解水力發電的危害
    法國人:中國與世界格格不入,不懂他們為何不了解水力發電的危害!但是對此西方國家就有不一樣的理解,比如我國的水力發電,他們就常說我們不了解水力發電的危害,所以才大力建設水力發電站,而美國意識到水力發電的危害後將很多的水力發電站給關停了。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 小到可以塞進你的背包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在哪裡?德國的一家技術團隊說:可以小到隨身攜帶。
  • 世界上最小的水力發電站問世,三峽大壩還有用嗎?
    人類總是那麼聰明,想著從自然界中獲得需要的能源。電,對於現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出行方便,大家總是會隨身帶一個充電寶。目前,市面上出現了各種移動電源,其中不乏有利用自然能源轉換的,最火的莫過於太陽能充電寶了吧。
  • 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到底多厲害?看英媒怎麼說!
    2018年就要過去了,這一年你有什麼收穫?嶄新的2019即將到來,還有什麼期待嗎?知識和看法決定一個人的命運,讓小編和大家一起看完世界上的奇事,學到更多東西,展望更美好的未來。中國被稱為「基礎狂魔」,我們最擅長的是挑戰外人眼中無法完成的工程建設。還有今年正式開通的港口、澳大利亞大橋和著名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工程項目,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中國三峽大壩有多了不起?
  • 2020-2026年全球與中國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
    報告首先介紹了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小型水力發電站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小型水力發電站市場競爭格局及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小型水力發電站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深埋在地下136米的水力發電站,秘密建造了20年,至今仍然發電
    對於當今世界來說,位於新疆腹地的可可託海風景區,最受人們喜愛的莫過於那美麗動人的風景了。事實上,在伊雷木湖深處的湖底,一直隱藏著一個共和國的鋼鐵堡壘。這個水力發電站有136米深,經過二十年的秘密建設,它安靜地潛伏在湖底,至今還能發電。水力發電廠為何選址偏僻而施工困難?建設者們又經歷了怎樣艱苦的二十年?
  • 中國最強水力發電項目有哪些?除了三峽你恐怕一無所知
    中國水電在國際上一直很強,佔據全球水力發電總量的28%,但中國仍有47%的水力資源沒有開發。大壩式、抽水蓄能式、川流式和潮汐發電是四種基本水電形式。世界最大壩式水電站:三峽水電站。三峽發電站採用了32臺混流式水輪機,每臺700MW,另外還有兩臺50MW渦輪機發電,裝機容量共計22500MW,年發電量達98.8TWh。全世界規模前20的水電站,中國佔了9座!
  • 歷史總會驚人的相似,「電荒」與「電改」到底有沒有必然的聯繫?
    #浙江湖南江西多地限電#已經多年沒有出現的電荒今年又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當然,一定的環境因素會對電力需求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從更深層次的角度進行分析,「電荒」與「電改」到底有沒有必然的聯繫呢?電力體制改革雖然起步很早,但其行政壟斷和政企不分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導致許多矛盾越來越突出。
  • 中國建國後自行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第一座大型水力發電站
    由水力系統、機械系統、電能產生裝置等構成,實現從水能向電能轉換的水利樞紐項目被稱為水力發電站,水力發電站的功能不僅限於發電,還具有水上運輸、防洪、防旱、調節農業灌溉等功能,我國廣大土地上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水電站,哪一個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自己設計、自製設備、自主建設的大型水電站?
  • 美國專家:搞不明白中國,發個電而已,連「反人類操作」都使上了
    在現代社會當中,電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識,因為在大家的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要幹什麼都需要用到電力的,所以如果有人問世界上什麼資源最重要的話,那麼一定就是電力,而這也是如今這麼多國家都傾力發展電力設備的主要原因。
  • 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140多年過去,電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再是照明那麼簡單。2019年,中國以7.1萬億千瓦時的發電量穩居全球第一[1],但進入2020年,一個熟悉的詞又闖入我們的生活:拉閘限電——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最近相繼發布了有序用電或限電的通知。  2020年了,中國人還沒有用電自由嗎?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 德國專家:中國人太無知,大力興建水力發電,卻不知其中的危害
    科技興國,科技不僅可以改變一個國家,甚至可以改變世界,現在人類還改變了很多大自然原本的東西,將這些東西開發出來為自己所用,當然過度的開發當然是不可取的,不然的話人類只會自取滅亡。但是有很多對於大自然的改變不僅是保護了大自然,同樣也是方便了人類。
  • 同利能源:小型水力發電機 小個頭起大作用
    而懸浮式水力發電機,將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因為該發電機不需築壩攔水,只要江河有水流就可發電,在有小型水力發電站的地方,懸浮式水力發電機可起補充作用。而在沒有小型水力發電站的地方,懸浮式水力發電機將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
  • 發電站每天發那麼多電,用不完的都去了哪裡?
    目前,主要發電方式以火力發電為主,水力發電,風力發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垃圾發電的方式並存。這些電力來源已經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國的用電需求。但是每座城市每一天每個時間段所消耗的電量是不同的,而發電站幾乎是24小時都在不停歇地運轉發電,這就會產生過剩的電能。比如,每天的用電量會在白天的工作時間上升,到了晚上人們入睡以後,實際用電能就降低了,這可能就會有用不完的電量。
  • 國內第一座高水頭梯級水力發電站位於哪裡?
    >雲南日報1956年關於以禮河電站開工的報導截圖  1956年7月1日,國內第一座高水頭梯級水力發電站在這裡工作的桂雲依舊記得當時大批的水利專家、規劃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從全國各地匯集到雲南會澤,風餐露宿、劈山採石、手推背馱建設大壩和電站的場景。他說,當時的人們吃著山茅野菜、清湯雜糧,開創了水電建設史上的奇蹟。電廠建成之後,桂雲一家也就留在了這裡工作。
  • 微型發電站,環保且功能性又特別強的一個發電站,來看看吧
    在前些年建造的時候,我們時常會在新聞裡面看到它的建設過程,是不是感覺它特別的龐大,而且建設過程特別的複雜呢?而且見到這個大壩的時候,還知道它用了非常多的精湛技術和高昂的建設成本。當然最後它的結果還是不錯的,為我們造福了這麼多年,而且還在一直延續。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的大壩,因為一些原因導致河水泛濫並且無法造福遠方的人們,而最近國外研發了一種微型的水電站,解決了這一難題。
  • 電與磁在我們生活中舉足輕重
    照明用的電燈,儲存食物的電冰箱,清洗衣物的洗衣機,給我們帶來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內容的電視機,以及酷暑救世主——空調。小編覺得現在最重要的莫過於人手一個的手機了。這千千萬萬的電器哪一個離得開電。當手機提醒「電量不足,請及時充電」時,我們心中對電的渴望應該是最強烈的了。電本是一種自然現象,其本質則是電子在電場中的定向移動。我們最常見的莫過於閃電了。
  • 中國電力充足,為何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專家說出原因
    中國電力充足,為何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專家說出原因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科技新社團。對於21世紀來說,無論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都是離不開電力的,不管是生活還是工業生產。因此國家在建設發電站方面是花了非常多的心思的。但是大家知道現階段中國的電力已經充足,正常生產生活都能夠滿足,那為什麼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