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2021-01-07 中國電力網
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發布時間: 2021-01-05 14:46:57   來源:放大燈   作者:Danny、大綿羊

  1878年,為了歡迎路過上海的第18任美國總統格蘭特,英國人特地運來一臺小型引擎發電機,在上海外灘放了兩天,用於夜間照明。這是電力第一次登上中國歷史舞臺。

  140多年過去,電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再是照明那麼簡單。2019年,中國以7.1萬億千瓦時的發電量穩居全球第一[1],但進入2020年,一個熟悉的詞又闖入我們的生活:拉閘限電——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最近相繼發布了有序用電或限電的通知。

  2020年了,中國人還沒有用電自由嗎?拉閘限電,誰倒黴,誰受益?

  Danny、大綿羊 丨作者

  其實,在並不遙遠的2003年,我國還爆發過一次電荒,超過21個省份因此拉閘限電[2]。當年,特立獨行的北京市還因為不拉閘限電而受到特別關注[3]。

  縱觀全球,拉閘限電絕非中國特色。

  

 

  近10年曾大規模限電的主要國家丨放大燈團隊製圖

  相比之下,只是幾個省份限電的熱搜,來得有些大驚小怪。畢竟,比這更艱難的日子,我們都經歷過。

  回望歷史,當時很多行業的發展,甚至是一些人的人生軌跡,都無意間為限電所改變。

  故事從煉鋼講起

  中國大規模限電的舉措,比多數人想像得要早。

  1958年,應大煉鋼鐵的要求,為數不多的電力被優先供應生產。生活用電、企業用電受到嚴格限制。

  但那時,不少家庭連電燈都沒有,偶有一臺收音機,少聽一會兒,影響不大。拉閘限電的日子,一過就是20年[4]。不少三線以下城市的70後和80後,大概還記得自帶煤油燈和蠟燭上課的小學時代。

  此間,中國投入巨額資金興建發電設施,全國發電量很快進入快速增長期。時至1990年,全國年發電量已達到6213億千瓦時,躍居世界第四,相比1960年的全國年發電量594億千瓦時,增長10.5倍[5]。而這一年,世界最大的水力發電站三峽工程,還未動工興建。

  但這還不夠。改革開放後,國內經濟高速發展,用電需求也隨工商業的發展、家用電器的普及,水漲船高,電力缺口一直未能解決。

  數據顯示,1986年全年,北京共拉閘11萬條次,平均每天斷電300多次。1992年8月28日,華北電網緊急限電,北京當天拉閘765路,拉掉負荷84.35萬千瓦。北京隆福大廈因此次停電,損失近百萬元。[6]

  直到2002年,國家電力公司的城鄉電網建設改造計劃完成,發電能力跟不上用電需求的問題才終於有所緩解[7]。等到2003年,全國的年發電量已經達到19052億千瓦時。

  彼時,大規模的拉閘限電本有望成為歷史,怎料煤炭供給又撂了挑子。

  富了影視圈和……那個創業者

  2009年的賈樟柯,過得分外忙碌。

  那一年,他不光忙著拍自己的紀錄片《海上傳奇》,還得應付前來拜訪的山西老鄉。老鄉們「有錢沒地花」,就想來影視行業試試水。賈樟柯曾在辦公室裡辦過一場座談會,席間家底最薄的煤老闆,手上都握著3個億。[8]

  這些煤老闆哪來這麼多錢?還得謝謝拉閘限電。

  2002年是城鄉電網建設改造計劃完成之年,也是「煤炭黃金十年」的開啟之年。

  2001年底,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煤炭需求迅速增加,原煤出口路子打開;2002年1月,國家取消電煤指導價,煤價市場化,價格爆發式上漲[8]。那時電力公司對於煤的渴求空前高漲,他們甚至會派專人帶著現金住在煤礦坑口,煤只要一出礦井,立刻會被一搶而空[9]。

  用不起或買不到煤,是本世紀初頻繁拉閘限電的重要原因[10]。2000年,煤炭價格每噸129元,到2007年已漲到每噸330元,動力煤的價格甚至被炒到每噸1100元。最瘋狂的是2008年的前三個季度,煤價按小時算,每小時不同價[8]。

  然而,不缺煤的山西,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也難逃拉閘限電的命運。

  同樣也是那幾年,煤礦大省山西開啟了造富神話,一批又一批「煤老闆」走上歷史舞臺,他們的億萬身家背後,雖然苦了電廠,還引來了不必要的限電,但是也富了電視和電影這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

  煤老闆們的影視淘金夢,甚至一度讓影視行業產能過剩。

  中工網2012年的一篇文章指出:「近年來,房地產不景氣,股市低迷,因此,地產商、煤老闆等外行人轉做電視劇的不在少數,大量資本進入影視圈淘金,電視劇製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不差錢。」[11]

  儘管如此,出手闊氣的外行人,依舊是讓人喜歡的。「我懷念煤老闆做投資人的日子,他們除了找女演員外沒有別的要求。」著名編劇汪海林在2018年時還曾公開緬懷那個美好時代。[12]

  也就是那幾年,影視圈有了「帶資進組」(即演員帶著自己或背後金主對影視作品的投資進組拍戲)的說法,至於原因,懂的都懂。

  煤炭行業甚至造就了A股首家上市的視頻網站。

  1996年,山西垣曲縣「卓越實業」成立,2002年,這家以「洗精煤」為業的公司老闆賈躍亭,掘得第一桶金之後,抽身轉向電信行業,幾經轉折,創立了樂視網。2010年,樂視網登陸創業板。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催生新能源巨頭

  2002年,全國電荒,限電令頻頻出現,一批想要分一杯電力匱乏的羹,卻又不願涉足煤炭的企業,把目光投向了水力發電。

  漢能是其中最幸運的一家。那一年,漢能老闆李河君投資206億元,拿下了雲南金安橋水電站和其開發公司11%股份。這座水電站設計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是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私營水電站。

  李河君看中的不止是金安橋水電站的規模,還有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該站建成後,將接入南方電網500千伏電網,是國家「西電東送」和「雲電送粵」的骨幹電源之一。2011年3月27日,金安橋水電站首臺機組正式投產發電,漢能集團靠這個項目拿到了一塊「金字招牌」[13]。後來李河君還曾在採訪中透露,金安橋水電站每天能給漢能帶來超過1000萬元淨現金流。[14]

  2015年3月,李河君以330億美元的身價超過馬雲,位列「新財富富人榜」大陸首富[15]。這也是他第一次以如此高調的形式出現在公眾視野。

  不過好景不長,2015年5月,漢能即因涉嫌操縱股價遭遇停牌,到當年底市值蒸發近1500億港元。

  此後,漢能連連爆出財務問題。2019年,生死存亡之際的漢能,抓住了金安橋水電站這根救命稻草。

  最終,李河君以14.15億元的價格,賣掉了金安橋水電站51.4%的股份。以該售價計算,金安橋水電站的估值已經不足漢能投資總額的1/7,實屬賤賣。

  但正是這筆錢,給了漢能苟延殘喘的機會。

  艱難求生的重工業

  儘管曾帶來了諸多意外收穫,但對於絕大多數行業而言,限電依舊是沉重的打擊。

  繼2003年開始的大規模電荒之後,2010年,全國範圍內的大規模拉閘限電現象再次出現。這次限電的主要原因是為了衝擊完成「十一五」計劃提出的「要在2010年年底前降低單位GDP能耗20%」的目標。[16]

  為此,地方政府從2010年下半年陸續開始突擊減排。在此期間,河北、浙江等地又把拉閘限電這一法寶給祭了出來。

  在與時任國務院總理的一次在線交流中,便有一名工人網友抱怨,當地為了完成節能指標強制拉閘限電,已影響到日常生活。[17]

  限電令壓力下,諸多高能耗的產業,如冶金、水泥、制鹼等,也不得不減產。

  2010年拉閘限電期間,鋼鐵重鎮唐山粗鋼產量幾乎攔腰折斷。在電解鋁生產大省河南,上市公司焦作萬方也宣布減產三分之一。此外,化纖和原料藥等看似與高耗能五元的行業,也因工業照明、機器傳送等受到拉閘限電的影響。[18]

  在一些老牌工業城市,煉鋼廠、水泥廠就是當地的支柱產業,全市都指著工廠的工資餬口。為了維持生產,不少企業只能出奇招,採購發電機用柴油發電。[19]

  《人民日報》曾報導,2010年某企業在限電期間用柴油發電機供電,每天要花費1萬元左右採購柴油。按照那時的柴油價格,該企業每天便要消耗1500升柴油,足夠一輛50噸的大型貨車跑上3000公裡。

  中石化嘉興分公司商業客戶部經理朱嚴松估算,那時僅嘉興地區各家企業用在自備發電上的柴油,每個月就要增加上千噸。[20]

  歷史是個輪迴。

  2020年,在限電令下,很多南方工廠再次打起了柴油發電機的主意。據齊魯網報導,義烏不少工廠又開始大規模採購、租賃柴油發電機。[21]

  這一消息直接使柴油行業整體股價蠢蠢欲動,濰柴動力、全柴動力、上柴股份等幾支柴油股股價都在12月17日前後有所抬頭。

  此外,如同之前一樣,煤炭業和高耗能產業依舊是本次限電的直接影響對象。浙商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拉閘限電對於物價的影響有以下兩條邏輯:

  其一,煉鋼、有色冶煉等高耗電工業的生產受到直接影響,短期的產量收縮可能推升相關工業品的價格。

  其二,拉閘限電是解決電力短期供應不足的被動應對方案,背後反應了煤炭需求旺盛以及部分地區煤炭的供需缺口,因此煤炭價格和煤炭產業鏈下遊的化工品價格都有望繼續上行。[22]

  當然,這只是資本層面的影響,至於限電令這隻蝴蝶,會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或是意外,只能交由歷史去回答。

  References:

  [1] 劉文華:能源總量供需平穩 能源結構繼續優化.國家統計局官網.2020.01.19

  [2] 飛羽.拉閘限電 電荒引來「一把火」[J].中國西部科技,2005(05):31.

  [3] 今夏北京未拉閘限電[J]. 農村電氣化, 2003(09):49.

  [4] 倪念先.不應再搞拉閘限電[J].電力建設,2001(09):7-8+39.

  [5] 中國電力工業70年發展成就:全國電力生產規模增長超千倍.北極星電力新聞網.2019.8.29

  [6] 七十年,北京人電力獲得感不斷增強.中國能源報.2019.09.16

  [7] 金淑. 城鄉電網改造與標準化[J]. 中國標準導報, 2002, 000(004):21-22.

  [8] 王不易.煤老闆們的影視江湖.商業人物.2018.10.23

  [9] 從農民到千萬富翁 山西煤礦老闆暴富的背後.中國青年報.2004.11.24

  [10] 煤炭價格形成機制的前世今生.北極星售電網.2019.4.1

  [11] 電視劇投資「虛火」旺 房產商煤老闆致產能過剩.中工網.2012.02.07

  [12] 汪海林:懷念煤老闆做投資人的日子 除了找女演員沒任何要求.鳳凰網視頻.2018.07.10

  [13] 漢能李河君身家2000億元或超馬雲成中國新首富.中國日報網.2015.01.29

  [14] 漢能旗下「現金奶牛」金安橋水電站的51%股權將被公開拍賣.澎湃新聞.2019.08.17

  [15] 2015新財富500富人榜:李河君居首 王健林第三.網易財經.2015.05.07

  [16] 國務院關於「十一五」期間各地區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標計劃的批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2006.09.17htm

  [17] 短期內拉閘限電弄虛作假必須嚴肅處理.中國政府網.2011.02.27

  [18] 限電對化纖業帶來的影響.全球紡織網.2004.07.02

  [19] 第76期:拉閘限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網易財經

  [20] 多座城市遭遇「柴油荒」 拉閘限電加劇柴油短缺.人民網.2010.11.07

  [21] 記者手記 | 限電義烏:多來幾臺發電機 我不想跟世界說「晚安」.齊魯網·閃電新聞.2020.12.20.

  [22] 拉閘限電對哪些行業影響最大?兩大邏輯值得關注.同順-深研所.2020.12.22

相關焦點

  • 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多年不見的拉閘限電再現,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此次「有序用電」舉措,對於多數普通家庭用電影響甚少,但引起了汽車領域多位業內人士的擔憂,甚至有人直言,「如此拉閘限電,未來電動汽車該何去何從?」 ▍「拉閘限電」 日前,有長沙市民反應,長沙市望城區、雨花區等區有數十個單位被限電,因寫字樓停電,有人甚至要爬二三十層樓上班。
  • 《映月城與電子姬》拉閘攻略 拉閘作用分享
    導 讀 映月城與電子姬拉閘有什麼用,相信很多玩家都看到人物旁邊的拉閘,那麼這個大家如何使用呢,還不知道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
  • 不缺電的中國,一年進口電力花8億?那為何還要「拉閘限電」?
    可以說,電真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而隨著我國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你可能不知道,我國發電量甚至已經佔據全球發電總量的1/4之多了,而且,其實電也是可以進出口的。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其實每年國內進口電力也不在少數。據此前統計,僅俄羅斯統一國際電力系統去年就向我國輸送電力30億千瓦時,佔7.8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俄羅斯每年的電力就能從我國收入接近8億美元。
  • 沒本事的男人都有這些特點,誰遇到誰倒黴,別往火坑裡跳
    沒本事的男人都有這些特點,誰遇到誰倒黴,別往火坑裡跳。外面慫,窩裡橫生活中有很多男人就是典型的外面慫,窩裡橫。在外面時刻都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待人彬彬有禮,體貼周到,和旁人說話溫聲細語,有說有笑,別人讓幫什麼忙都會毫不猶豫的幫忙。
  • 電是誰發現的 避雷針是誰發明的
    現在的工作和生活中,基本上是離不開電的,沒有電就沒辦法在電腦上辦公,沒有電就沒法給手機充電,那麼電是誰發現的呢?  電是誰發現的?  電是一直存在的,比如說閃電、靜電,所以我們不能說電是誰發明的,而應該是電是誰發現的。
  • 電是誰發明的 誰發明了電
    在現在高科技的時代,電是我們絕對離不開的東西,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用到點,那麼我們生活中使用的電是誰發明的呢?  最早提出電這個概念的是公元左右時期,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拿家裡的琥珀棒蹭小貓,發現琥珀棒把小貓的毛吸起來了,還能吸起來羽毛。
  • 東中部「限電」重演 能源轉型遭遇「青黃不接」?
    「限電」重演「有的公司直接搬家了,去另一個地方上班。」陳先生這樣說起。湖南是此次「限電」的重災區,但並不止湖南。一位在浙江義烏工作的人士表示,從前幾天開始,應上級能源雙控和減煤要求,義烏開始規模限電,一些工廠實行錯峰用電,「有的供應商無法及時出貨,晚上下班時很多路段的路燈都沒開,商場晚上9點就關閉。」
  • 北鬥產業鏈 誰將受益?
    並且隨著未來5G的持續建設,諸如無人駕駛、網際網路汽車等對低延遲高精度有較大需求的行業均會受益於兩項科技的「雙劍合璧」,5G和北鬥天然的融科技、融技術、融應用的互補優勢將會愈發凸顯,就連北鬥系統的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也曾在發布會表示「北鬥與5G一定會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巨大的革命性變化」。
  • 轟動全國的廖仲愷刺殺案後,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廖仲愷很顯然,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蔣介石。廖仲愷遇刺後,在國民黨中資歷極淺的蔣介石迅速上位,躋身權力中心。蔣介石尤其是黃埔軍校,廖仲愷任黨代表,在學生中威信極高,是唯一可以威脅蔣介石在黃埔軍校學生中威信的人。
  • 鋰價持續走高,誰最受益?|漲價潮誰受益⑧
    受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風口,疊加業內普遍預測價格上漲具有可持續性,鋰有望成為2021年最熱的金屬。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以來,鋰價已呈現觸底反彈趨勢。截至2021年1月8日,碳酸鋰(99.5%電池級/國產)價格為5.8萬元/噸,相較2020年低點的4萬元/噸已上漲45%。
  • 眼皮就像閘門,拉閘瞬間或許你在「開小差」
    比如在腦電圖研究中,由於眨眼產生的電信號對腦電信號構成很強的幹擾,在腦電圖分析過程中,研究人員往往首先對眨眼乾擾進行去除。而這項研究所關注的正是這種往往被忽略的眨眼活動。實驗中,志願者們會聽到一系列四字短句,如綿羊吃草、小馬過河、雪花飛舞等,他們的任務是檢測短句裡的第一個字或者第三個字是否出現特定目標,實驗過程中同步記錄了志願者聽句子時的眼電及眼動。
  • 全國拉閘限電?假的!本文揭開謠言傳開的科學原理
    為什麼拉閘限電,多人發熱這些謠言能夠傳播?在喬納·伯傑的《瘋傳》一書中,我們能夠窺見一二。到底是什麼讓這些事情具備廣為流傳的特性?《瘋傳》一書中介紹到,讓一件事瘋傳的6個原則:1.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什麼發熱,拉閘限電什麼的,相比世界末日這個大手筆,還真是小兒科。不過隨著大眾對科學的基本認知在提升,現在很難會再有世界末日這種級別的謠言了,其他小型謠言卻還未止息。不管怎麼樣,造謠不是一件什麼好事,還有可能收到一副銀手鐲,所以奉勸造謠者們還是耗子尾汁,不要動不動就誰誰誰說,周樹人可是有意見的。
  • 青島:被供電所判定偷電,男子推脫是租客做的,供電所:你受益
    眾所周知,現在家庭用的電器是挺多的,家裡的電費也是上升不少,每月幾百元電費也是很正常,在市面上也出現了這麼一波,自稱能偷偷給調電錶的人,只要花上幾百元就能把電錶給調慢,這也就是俗稱的偷電了。現在都是使用的智能電錶,供電所是能查出來的,不過總有些人抱著僥倖心理,以為調慢一些查不到,要是被供電所查到是會被罰款,在青島有位男子就被判定是偷電,他認為是租客調的,但拿不出任何憑證,我們一起來看看。
  • 青島新機場誰最受益?
    那麼,隨著4F級別的青島新機場轉場在即,未來山東半島誰將受益最大?未來,待膠東國際機場正式通航,這座能夠承載起青島以及膠東五市在新一輪競爭中野心的重要樞紐,究竟誰將受益最大?青島新機場誰最受益?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機場的重要性更加凸顯。
  • 拉閘限電不用怕?大搞水力發電站?
    拉閘限電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發生了,但是最近這個話題又走到了頭條,眾所周知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我們限制了對澳大利亞動力煤的進口,導致火電廠的動力煤跟不上,恰巧這個事件發生在了煤炭需求量最大的冬季。而我們的發電結構又以火電為主,但是今天不去探討敏感的時事話題,來說一下水力發電。
  • 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
    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時間:2015-12-25 09: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聖誕老人拉車的不是麋鹿? 那是誰呢? 大家好!我是麋鹿,一種中國特有的鹿類動物。人們總是親切地稱我為四不像。
  • 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既患上侏儒症又患上巨人症,網友:也是沒誰了
    世界上最倒黴的人,既患上侏儒症又患上巨人症,網友:也是沒誰了這是一個外國的男子,他的一輩子可以說是相當的不平凡,通常來說,侏儒症和巨人症,人們一般只會患一個,但是他卻不一樣,他兩個病都患上了,只是在不同的階段。
  • 龐雜股權關係背後是誰?天眼查「最終受益人」直接展現
    公司股權關係錯綜複雜,到底誰才是最大老闆?大公司業務板塊龐雜,到底對旗下哪些公司有控制權?……金融從業者,每天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從龐雜的商業數據中梳理發現」最終受益人「與「實際控制權」信息。現在,天眼查可一鍵查詢。
  • 超低溫來襲武漢將現用電高峰,供電部門:不會拉閘限電
    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將全力確保武漢電力供應安全可靠,除電網薄弱的個別區域外,在周邊電廠發電正常,電網不出現嚴重故障情況下,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問題。因此,除電網薄弱的個別區域外,在周邊電廠發電正常,電網不出現嚴重故障情況下,不會出現拉閘限電問題。